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解贵州黔东南棘蛙的肌肉营养价值,采用常规氨基酸分析方法测定黔东南棘胸蛙、棘侧蛙和棘腹蛙3种野生棘蛙肌肉的氨基酸组成与含量,并以鸡蛋蛋白质为标准蛋白,以WHO/FAO氨基酸参考模式为标准对其进行氨基酸营养评价。结果表明:黔东南3种野生棘蛙肌肉的氨基酸组成一致,其中含有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5种,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4种鲜味氨基酸。棘胸蛙、棘腹蛙和棘侧蛙肌肉中氨基酸总量分别为84.19%、87.43%和86.12%。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比值分别为39.79%、40.07%和39.06%,在蛙科动物中均属于较高水平。3种棘蛙肌肉中,均以谷氨酸的含量最高,天冬氨酸的含量次之,蛋氨酸含量最低。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表明,棘蛙肌肉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显示,棘胸蛙为86.72、棘腹蛙为89.79、棘侧蛙为86.22。综合各项指标分析,贵州黔东南3种野生棘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比四川雅安、湘西、贵州三地棘腹蛙中16种氨基酸的含量,比较呈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的相对含量,以及野生棘腹蛙与养殖棘腹蛙营养成分的差异,分析影响其肉质的可能因素。结果表明,生态养殖棘腹蛙不仅可以保证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鲜美程度,还有利于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棘腹蛙、棘胸蛙和双团棘胸蛙血细胞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棘腹蛙、棘胸蛙和双团棘胸蛙的人工饲养、两栖类血液生理学和比较细胞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采用常规血涂片Wright染色法对水城地区的棘腹蛙(Paa boulengeri)、棘胸蛙(Paa spinosa)和双团棘胸蛙(Paa yunnanensis)的血细胞进行显微观察、形态参数测定。结果表明:3种棘蛙的血细胞在形态上区别不大,大小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试验探究不同光照条件对棘腹蛙(Quasipaa boulengeri)蝌蚪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棘腹蛙蝌蚪在遮光区的数量随光照度的升高而增多;在养殖初期棘腹蛙蝌蚪的应激反应十分强烈,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应激反应剧烈程度逐渐降低,光照度高的组应激反应强于光照度低的组;棘腹蛙蝌蚪光照度高的组体色均浅于光照度低的组。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棘腹蛙血细胞的形态结构,为两栖类动物生理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采用Wright染色法对棘腹蛙血细胞的形态特征进行显微观察,测定了各形态参数.结果表明:棘腹蛙成熟的红细胞呈长椭圆形,长径33.59μm,短径17.73 μm;白细胞多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其中,嗜中性粒细胞长径27.12μm,短径19.72μm;...  相似文献   

6.
石蛙学名棘胸蛙,又名石鸡。石蛙是我国最大的肉用蛙之一,成体重250~400克,高的可达500克以上。其腿肥壮,肉质洁白细嫩,味极鲜美,富含蛋白质、维生素、17种氨基酸,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高。具有清热解毒、滋补强身,防癌抗癌的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石蛙  相似文献   

7.
棘胸蛙(Rana spinosa David .1875)又名石蛙、石鸡,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如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海南等地。棘胸蛙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类,也是江西山区特有的蛙种,庐山石鸡是江西省九江地区对棘胸蛙的俗称,也是庐山特产“三石”(石鸡、石鱼、石耳)之首。该蛙单只体重可达200g以上,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不饱和脂肪酸,肉质脆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缓激肽素,具有滋补强身、清热解毒、防癌抗癌的药用价值。从全国来看,棘胸蛙的养殖业空前发展,浙江、江苏、福建、湖南、江西等地都有较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适宜棘胸蛙的人工驯养繁殖。从1985年开始,先后有一些大专院校和养殖户开展棘胸蛙的生物学、人工驯养和繁殖研究,基本形成了棘胸蛙的人工驯养技术路径,但各地生态条件的变化,如何找到适合当地棘胸蛙的养殖技术,这是棘胸蛙养殖产业发展的瓶颈。笔者从2006年开始开展庐山石鸡(棘胸蛙)养殖技术的研究,经过几年的实践,在棘胸蛙养殖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养殖模式,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的养殖技术,使其在棘胸蛙的仿生态繁养技术中更具独特性。  相似文献   

8.
石蛙的人工养殖技术(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蛙学名棘胸蛙,又名石鸡,属两栖类蛙科动物,分布在我国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属于大型食用蛙,其腿肥壮,肉质鲜美,清凉滋补,富含高蛋白、维生素A、B1、B2、C、尼克酸及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较高,其综合营养可与甲鱼媲美。现将石蛙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棘腹蛙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棘腹蛙在动物分类上,隶属蛙形目蛙科蛙属.它在贵州省目前所知的54种蛙类中,为体形较大的一种,其在贵州属广布种,遍布全省各地.其肉洁白细嫩,富含蛋白质、铁、磷及维生素A、B和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除了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外,还是治疗疾病的良药.<本草纲目>等上载:蛙性甘、辛,入肝、脾、肾三经,滋阴补肾.主治小儿热症,且止痛去热毒.利水消肿,消疳瘦等功效,有补虚损,助妇女产后恢复体虚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石蛙     
石蛙(见第24页图2)又叫棘胸蛙,俗称石鸡、岩蛙,广泛分布于湖南省深山密林的山沟小溪,属珍贵的两栖动物。石蛙是一类大型的野生蛙类,体大肉多质细,味美,营养丰富。蛙肉中含有较高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铁、磷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脂肪含量很低,其食用价值远远高于牛蛙,被国外美食家誉为"白蛙之王"。石蛙肉可供药用,药性平,味甘,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拉氏鱼岁肌肉的营养特性,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了野生和养殖拉氏鱼岁的含肉率,采用生化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了野生和养殖拉氏鱼岁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野生拉氏鱼岁含肉率(74.35%)显著低于养殖拉氏鱼岁(75.13%),粗蛋白含量(18.10%)显著高于养殖拉氏鱼岁(17.11%),粗脂肪和灰分(分别为2.95%和1.48%)显著低于养殖拉氏鱼岁(分别为4.82%和1.55%),水分含量(77.07%)与养殖拉氏鱼岁(76.85%)无显著差异。在检测出的18种氨基酸中,野生拉氏鱼岁中有6种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养殖拉氏鱼岁,1种氨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养殖拉氏鱼岁,其余11种差异不显著,氨基酸总量野生拉氏鱼岁(14.92%)显著高于养殖拉氏鱼岁(14.11%);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野生拉氏鱼岁(6.05%)显著高于养殖拉氏鱼岁(5.49%);4种鲜味氨基酸(分别为5.43%和5.38%)二者无显著差异;必需氨基酸指数野生拉氏鱼岁(65.84)高于养殖拉氏鱼岁(63.26)。主要脂肪酸分别检出13种和12种,野生拉氏鱼岁不饱和脂肪酸和EPA+DHA占脂肪酸总量(分别为77.11%和12.82%)与养殖拉氏鱼岁(分别为75.74%和12.33%)无显著差异。通过分析,野生与养殖拉氏鱼岁肌肉中的鲜味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和EPA+DHA等主要营养成分总体组成比较接近,二者肌肉品质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2.
江西鹅鸭地方品种肌肉氨基酸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个江西地方品种大余麻鸭、吉安红毛鸭、兴国灰鹅、广丰白银鹅、丰城灰鹅和莲花白鹅的胸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肌肉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在6个鹅鸭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含量最高的是广丰白银鹅。主要的鲜味氨基酸-谷氨酸的含量以吉安红毛鸭最高。而各种氨基酸的相对含量在各品种间基本相似,表明氨基酸的组成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分析测定了网箱养殖和野生环境下黄姑鱼的肌肉营养组成,对两者的营养成份进行比较,采用现时的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粗蛋白、粗脂肪、灰分、矿物质、氨基酸、脂肪酸。结果表明:野生和网箱网箱养殖黄姑鱼肌肉中的粗蛋白质含量为18.57%和17.55%;粗脂肪含量为1.86%和0.91%;灰分含量为1.81%和1.51%;常量及微量元素种类均比较齐全;18种氨基酸总量为22.03%和20.20%,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为8.46%和9.31%,4种呈味氨基酸含量为7.56%和8.14%;主要脂肪酸有5类12种,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总量的61.6%和63.5%,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两者之和的含量为10.7%和10.1%。结论网箱养殖黄姑鱼肌肉中营养组成与野生的比较接近,其蛋白质含量较高,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含量较高,脂肪酸含量丰富,并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大恒家禽育种公司培养的第八世代优质肉鸡为材料(7个品系,每个品系公母各10只),测定其90日龄时的胸肌肌苷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肌苷酸含量在品系间存在差异,其中D99品系的含量最高;除了S03与S06×S07、S05与S01、S05与S06×S01、S07与S06×S01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他各品系两两间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②谷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在各品系间存在差异,其中杂交品系S06×S07的5种鲜味氨基酸含量均最高;③性别对肌苷酸和5种鲜味氨基酸的含量有显著影响。大部分品系不同性别间肌苷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鄱阳湖黄颡鱼含肉率及肌肉营养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对鄱阳湖黄颡鱼的含肉率及肌肉的营养成份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 :鄱阳湖黄颡鱼的含肉率为 6 7.40 % ,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为 1 5.6 2 % ,脂肪含量为 1 .835%。肌肉中含 1 8种氨基酸 ,总量为 1 5.1 1 % ,其中 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为 7.0 1 % ,4种鲜味氨基酸的含量为 5.6 1 5% ,同时还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这些说明鄱阳湖黄颡鱼是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的鱼种  相似文献   

16.
鸭绿江水系唇鱼骨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生化分析方法,对鸭绿江水系唇鱼骨肌肉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5.45±0.64)%、(19.10±0.28)%、(3.70±0.71)%和(1.30±0.03)%。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肌肉鲜样中含有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18.71±0.23)%,其中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总量分别为(7.61±0.11)%和(6.91±0.21)%,鲜味氨基酸中谷氨酸含量最高为(2.95±0.01)%;鸭绿江水系唇鱼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色氨酸。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WEAA/WTAA)为40.67%,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WEAA/WNEAA)为78.82%,氨基酸平衡效果较好。脂肪酸组成分析表明,其主要有3种饱和脂肪酸(SFA),4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8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其中PUFA含量最高为(45.17±1.51)%,PUMA中亚油酸含量最高,其次分别为DHA、花生四烯酸、EPA、α-亚麻酸、二高-γ-亚麻酸、顺,顺-11,14-二十碳二烯酸和DPA。微量元素组成分析得出,碘含量最高,其次依次为锌、铁、铜、硒和锰。研究表明,鸭绿江水系唇鱼骨是一种营养丰富,肉味鲜美的经济鱼类,具有食用价值和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7.
铜鱼肌肉营养组成与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采自长江宜昌江段铜鱼肌肉的营养组成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以期为其人工养殖的开展和综合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铜鱼含肉率为68.13%;肌肉中水分含量为69.58%;肌肉干物质中粗蛋白、粗脂肪、灰分、钙、磷的含量分别为72.98%、17.10%、5.14%、0.64%、1.14%;氨基酸含量为62.27g/100g干物质;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为42.90%,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75.12%,鲜味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为44.05%;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1.32。  相似文献   

18.
对采自长江宜昌江段铜鱼肌肉的营养组成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以期为其人工养殖的开展和综合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铜鱼含肉率为68.13%;肌肉中水分含量为69.58%;肌肉干物质中粗蛋白、粗脂肪、灰分、钙、磷的含量分别为72.98%、17.10%、5.14%、0.64%、1.14%;氨基酸含量为62.27g/100g干物质;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为42.90%,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75.12%,鲜味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为44.05%;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1.32。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nutritive value of Takifugu obscurus and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artificially feed research.[Method] The nutrient components and nutritive qualities in the muscle of wild and artificially reared Takifugu obscurus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Result] The contents of crude protein,crude fat,crude ash,total amino acids,essential amino acids and half essential amino acid in the muscle of wild Takifugu obscurus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artificially reared.The content of four delicious amino acids in the muscle of wild and artificially reared Takifugu obscurus was 17.59% and 14.44%(percentage of dry weight),respectively.The 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EAAI)was 52 and 40 separately,and the constitutional rate of the essential amino acids met the FAO/WHO standard.Valine was the first limiting amino acid of Takifugu obscurus.[Conclusion] The muscle of wild and artificially reared Takifugu obscurus were all high quality food full of animal protein,while the protein nutritive value of wild Takifugu obscuru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artificially rea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