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香菇是一种木腐菌,能将木材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大分子降解为小分子作为主要碳源。通过对香菇转化利用秸秆过程中多聚物降解酶进行综述。漆酶、愈创木酚氧化酶、多酚氧化酶等木质素降解酶对秸秆中木质素的降解起关键作用;羧甲基纤维素酶(Cx酶)、滤纸纤维素酶(C1酶)、β-葡萄糖苷酶等纤维素降解酶对秸秆中纤维素的降解起关键作用;β-1,4-内切木聚糖酶、β-木糖苷酶等半纤维素降解酶对秸秆中半纤维素的降解起关键作用。在秸秆利用过程中,果胶酶和脂肪酶等也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4株灵芝菌株为试材,采用PDA-愈创木酚培养基、PDA-苯胺蓝培养基、产纤维素酶筛选性培养基、产木聚糖酶筛选性培养基对这些菌株进行产木质纤维素酶能力的初筛,研究了菌株发菌期不同培养料配方中的菌丝生长速率、木质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及其对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的降解,以期为研究灵芝发菌期灵芝利用木质纤维素的规律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利用4种培养基筛选出木质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LZ-10,并用于后续试验。玉米秸秆降解试验中,随着配方1~7中玉米秸秆占比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中配方1达到最大值(5.72±0.12)mm·d-1。在灵芝发菌期内,不同配方间木质纤维素酶活性与木质纤维素降解率之间存在差异。在配方5、6中,木质素的降解率最大达到43.08%±0.05%,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活性最大。木聚糖酶活性最大的配方5、6中,半纤维素的降解率最大达到36.20%±0.23%,而纤维素的降解率变化不明显。综上所述,灵芝发菌期内玉米秸秆添加量为80%~90%时菌丝生长较为缓慢,但对木质纤维素的利用较为全面。  相似文献   

3.
香菇生长过程中木质纤维素的生物降解规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本文研究了香菇在自然温度生长条件下,木屑米糠培养基中木质纤维素的生物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培养基失重67.3%,呼吸消耗56.5%,绝对生物学效率10.9%;培养基中木质素的降解主要在营养生长阶段,半纤维素的降解速率比较匀一,纤维素在生殖生长阶段降解速率加快,菌丝生长阶段主要利用非木质纤维组分,木质纤维素是生殖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碳源。  相似文献   

4.
香菇节木栽培基质生物降解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降低香菇栽培对阔叶树资源的消耗 ,本文研究了不同栽培基质配方原始组分含量、呼吸消耗、基质失重对绝对生物学效率的影响及不同生育阶段木质纤维素的生物降解规律。结果表明 ,经优化配比的节木栽培基质 ,发菌阶段呼吸消耗失重率为 16 4 4 %~ 17 12 % ,出菇阶段木质素降解率为 73 83%~ 78 2 4 % ,整个生育过程木质纤维素降解率为 78 0 9%~ 79 77% ,绝对生物学效率为 10 2 2 %~ 11 4 1% ;节木栽培基质木质素的降解主要发生在出菇阶段 ,其降解率越高 ,绝对生物学效率越高 ,但木质素的降解率并不随木质素含量的升高而提高 ;木质素的降解尚需外源较易利用的碳源启动  相似文献   

5.
以棉籽壳为主料,以杏鲍菇为研究对象,采用袋栽方法,测定了杏鲍菇在不同栽培阶段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呼吸消耗和绝对生物学效率。结果表明:杏鲍菇降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能力较弱,降解木质素的能力较强;非木质纤维素主要在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被利用,木质纤维素是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的主要碳源;在70d的栽培过程中,杏鲍菇培养基失重30.65%,呼吸消耗22.67%,绝对生物学效率(子实体生物量)7.98%;杏鲍菇菌渣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比棉籽壳高,具有重新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天山二号白灵菇为试材,棉籽壳为栽培料研究了白灵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碳源的降解利用规律。结果表明,白灵菇在整个生长期内以降解木质纤维素为主,生殖生长阶段更是以木质纤维素为主要碳源,非木质纤维素主要在菌丝生长和菌丝后熟阶段被利用。在整个生长期内,纤维素降解40.24%、半纤维素降解32.06%、木质素降解34.61%、木质纤维素总降解35.52%。木质纤维素的降解速率和降解量具有明显的阶段性:降解速率在菌丝生长和后熟阶段较低,生殖生长阶段明显加快。在不同生长阶段木质纤维素的各成分被优先利用的次序存在差异,前35d优先利用木质素,且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者平衡利用,后熟期间优先利用纤维素,原基分化期优先利用半纤维素,子实体生长阶段主要利用纤维素。  相似文献   

7.
袋栽香菇的菌筒培养料,系根据香菇生长发育不同阶段所需要的碳氮比及各种营养物质科学配制而成,接种前经过较高温度和较长时间的蒸汽灭菌,使简袋内的营养物进一步软化降解。接种后又通过香菇菌丝体酶的分解作用,使培养料中的木质素、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的角质层,硅细胞组织以及结晶结构受  相似文献   

8.
香菇类木腐菌利用水稻秸秆的基本过程,包括清除果胶与木质素屏障、释放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利用单糖等,其中清除屏障释放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为糖化过程。在香樟内生菌Bacillus spp WP7和香菇(Lentinus edodes)菌株SH2184共转化水稻秸秆体系中,在香菇菌的定植期,菌丝生长速度是对照组的279%;共转化体系的发酵物总还原糖释放量比对照组提高了185.0%,葡萄糖释放量比对照组提高了262.5%,非葡萄糖释放量比对照组提高了139.0%;共转化体系的发酵物中果胶酶活性是对照组的127.3%,纤维素酶活与对照组接近;木聚糖酶活是对照组的75%。根据结果分析,植物内生菌释放的果胶酶可能是共转化秸秆体系中葡萄糖和其它单糖释放量提高的原因之一,从而进一步促进香菇菌菌丝定植期的生长速度;另外,该植物内生菌本身可能产生抑制木糖酶活性的物质或抑制木糖酶表达的信号物质。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香菇生长过程菌袋中不同料层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及有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栽培结束时,菌袋中不同料层木质纤维素含量的差异不大;在整个栽培过程中,菌袋中不同料层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漆酶活性的变化大致相同。就菌袋中不同料层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和利用而言,菌袋的中层和下层与上层相似。  相似文献   

10.
以香菇、平菇、秀珍菇等7种食用菌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菌丝生长状况、木质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和木质纤维素含量,探讨不同食用菌对猕猴桃枝中木质纤维素的降解能力,以期为进一步利用猕猴桃枝生物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猕猴桃枝可作为7种食用菌栽培的原料,但生长适应性不同,食用菌对猕猴桃枝基质中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秀珍菇选择性降解木质素效果最佳,栽培20 d后木质素降解率达35.6%;平菇对基质中纤维素降解作用最好,栽培25 d时纤维素降解率达48.3%;鹿角灵芝对基质中半纤维素降解作用最强,栽培30 d时降解率达68.3%。  相似文献   

11.
猴头菌对碳,氮营养的利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碳素含量为2%、氮素含量为0.06%的条件下,采用液体静止培养方法,研究了4个猴头菌菌株对碳、氮营养的利用。结果表明,菌丝营养生长对有机的利用比对无机氮强,有机氮中,其对复合氮素加蛋白胨、干酪素、酵母膏的利用比对单一氮如尿素、谷氨酰胺强。无机氮中,其对铵态氮利用较强,硝态氮基本上不能被利用。猴头菌对碳素营养的利用广泛,在多糖中对糊精的利用最好,其次是可溶性淀粉,对纤维素的利用较差,单糖中的甘露糖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四孢蘑菇菌株JN-1和JN-2在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阶段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酶、淀粉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以及基质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滤纸酶的活性峰值出现在子实体成熟期,而低谷出现在子实体采收间期,营养生长阶段酶活性水平较低。基质中以纤维素的变化最为明显,纤维素的降解和纤维素酶活性与子实体发育之间可能存在调控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不同配方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杏鲍菇菌丝营养生长特性,为人工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菌丝球干重法和出菇试验,对杏鲍菇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以马铃薯综合培养基最好,栽培料以棉籽壳、木屑、玉米粉和麸皮按一定比例配合为佳,杏鲍菇菌丝球在接种后第6天生长量达到最大,可作为接种时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通过对废木耳粉碎料营养成分的分析,发现其营养适合栽培香菇。栽培结果表明:用度耳木粉碎料开放式栽培香菇和羽照木屑相比,其发菌速度快,出菇早、集中,生物学效率高。因此,废耳木粉碎料完全可以变废为宝,栽培香菇。  相似文献   

15.
大球盖菇栽培期间胞外酶活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球盖菇是一种清香美味、营养丰富的珍稀食用菌,其对农田废弃物如稻草、秸秆等具有很好的降解能力。因此,本试验对不同培养料栽培大球盖菇期间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胞外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栽培基质中各个酶的活性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除了B一葡萄糖苷酶外,其他酶均在菌丝生长期和子实体发育期活性较高,CMC酶和FP酶在菌丝生长中期和子实体成熟期酶活性最高,HC酶和漆酶在菌丝生长前期和子实体成熟期酶活性最高。所有的酶均在稻草和玉米秸秆培养料中表现出了较高的酶活性,而在木屑培养料和玉米芯培养料中酶活性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同配方培养基,对白平菇加富培养基和PDA培养基(CK)培养菌丝及栽培白平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配方处理白平菇茵丝生长良好,且优于对照,但存在差异,配方1效果最佳.表现为菌丝生长快、洁白、健壮、出菇早、子实体性状优良、抵抗杂茵能力强、产量高.  相似文献   

17.
本工作利用农业工程与生物工程相结合的方法,在海拔50m 地区的春季进行香菇代料栽培菌棒制作,采用简易设施、雾灌、高温型菌株等综合栽培技术措施,促成高温期间正常出菇。该技术突破了高温期间在低海拔地区不能栽培香菇的局限,填补了夏季无鲜香菇的空白。并与常规秋季栽培相配套,使香菇形成周年四季出菇,协调均衡市场供应。  相似文献   

18.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during the incubation stage of spawn manufacture and during the spawn-running, pre-cropping and cropping stages of crop production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the cultivated mushroom was studied in controlled environment cabinets.

Temperature treatment during spawn manufacture and spawn-running affected the growth of mycelium during the spawn-running and pre-cropping stages, but had no effect on the number and weight of sporo-phores produced. Mycelium grew best during spawn-running when the temperature was kept at 75° F. (23·9° C.)

During pre-cropping a temperature of 65° F. (18·3° C.) resulted in less mycelial growth on the surface of the casing layer, an earlier start to cropping, a greater number and weight of sporophores and a lower average weight per sporophore than one of 75° F.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weight of crop when the cropping temperatures were 57° or 62° F. (13·9° or 16·7° C.) but 67° F. (1·5° C.) resulted in a reduced yield when compared with 62° F. The number of sporophores tended to increase as the cropping temperature was decreased. More sporophores were produced at 57° F. than at 62° F., and more were produced at 62° F. than at 67° F. Average weight per sporophore was lower at 57° F. than at 62° F. and was usually lower at 62° F. than at 67° F.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treatments applied at any of the stages on yield, but the temperature maintained during one stage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op in up to two subsequent stages.  相似文献   

19.
工厂化栽培白灵菇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灵菇在6种栽培配方上菌丝生长速度及工厂化出菇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配方上,白灵菇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子实体形状和生物学效率均存在差异。配方⑤(棉籽壳53%,玉米芯33%,麸皮6%,玉米面6%,石灰1%,石膏1%)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平均为4.19mm/d,但产量较低,平均生物学效率仅为27.30%;配方③(棉籽壳47%,玉米芯29%,麸皮16%,玉米面6%,石灰1%,石膏1%)菌丝生长速度适中,产量最高,平均生物学效率为36.47%,一级菇成品率达88.74%。综合试验结果,配方③适宜在工厂化白灵菇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