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种蛋孵化信息检测对于提升孵化品质、合理利用种蛋资源、提高孵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种蛋孵化信息检测技术应用落后、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较低、禽蛋资源浪费严重,迫切需要加强种蛋孵化信息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创新,确保孵化质量,实现公母分养,保护动物福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蛋鸡养殖产业健康发展。本文着重从家鸡种蛋的孵前受精检测、孵化期成活性检测及孵化期性别检测三个方面,总结了近十多年来国内外种蛋孵化信息检测领域的新兴技术和研究进展,指出了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以期为种蛋孵化信息无损检测提供综合性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光谱技术的禽蛋内部品质无损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禽蛋品质检测是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保障措施,传统禽蛋品质检测主要依赖人工进行,存在工作强度大、效率低且准确率波动大等弊端。光谱检测技术具有快速、安全、无损等优点,近些年来在禽蛋内部品质检测领域发展迅速。本文基于禽蛋的新鲜度、蛋白含量、脂肪含量、血斑肉斑、受精信息、种蛋性别、胚蛋活性等内部品质指标检测的有关研究,概述了近红外光谱、可见-近红外光谱、高光谱成像及拉曼光谱等光谱检测技术在禽蛋内部品质无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分析总结了光谱检测技术在禽蛋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特点与难点,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蛋品无损检测研究及行业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禽蛋蛋壳品质无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蛋蛋壳品质对于新鲜蛋、种蛋及蛋制品均是重要参数,而实现蛋壳品质的智能化检测是禽蛋生产、经营和加工过程中的必要环节,不仅可保证禽蛋的品质、提高禽蛋的利用率,也是实现禽蛋商品初加工处理自动化和规模化的前提条件,具有实际价值和现实意义。综述了红外光谱技术、机器视觉技术和敲击振动分析技术在禽蛋蛋壳品质无损检测的研究进展,从实际应用角度分析各项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对蛋壳品质在线检测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1.制订孵化工作日程计划。禽蛋孵化前。根据设备条件、种蛋供直、雏禽销售等具体情况,周密、妥善考虑,订出孵化计划。列出工作日程安排表。安排好工作人员。在安排孵化计划时.要尽可能把费力、费时的工作(如入孵、验蛋、落盘、出雏  相似文献   

5.
种蛋的最佳失水率与雏鸡的最高孵化率、雏鸡优质数量紧密相关。定期检测场区种蛋的失水率,对孵化条件控制,雏鸡质量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种蛋失水率的检测,也是现代孵化室检测孵化温度和雏鸡质量最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选择种蛋经验谈为孵化选择和提供合乎标准的优质种蛋是获得高孵化率和高健雏率的基础。从1983年开始孵化至今,由于我们严格按标准选择种蛋,使种蛋孵化率和雏鸡键雏率年年保持在93%和98%以上,孵出的雏鸡良种供不应求,深受养鸡户的赞誉。现将种蛋选择经验及方...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孵化早期无精蛋自动挑选系统,结合各执行机构,对系统的电路及软件作了详细的研究。选取种蛋立位透光图像中的各部分的面积值作为无精蛋的识别特征。系统以TMS320DM642型DSP与EPM7128AETC型CPLD为控制核心,蛋盘设计为可自动切换的两种状态(孵化状态与检测状态)。种蛋的图像由CCD采集,由DSP经图像处理,神经网络识别后并由喷墨装置标记出无精蛋。  相似文献   

8.
鸡种蛋孵化的关键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种蛋的孵化是养鸡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孵化前准备、孵化过程中的管理和出雏的管理三个方面介绍了鸡种蛋孵化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从种蛋管理和孵化条件控制两个方面介绍了莱茵鹅种蛋的孵化技术。  相似文献   

10.
大肠杆菌存自然环境中、饲料、饮水、禽的体表、孵化场、孵化器等处普遍存在。正常鸡体内有10%~15%的大肠杆菌是潜存的致病血清型。该菌在种蛋表面、禽蛋内及孵化过程中的胚胎中分离率较高。啮齿动物的粪便经常含有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污染水源和饲料也可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引入禽群。  相似文献   

11.
将192只体重、年龄相同的蛋种鸡随机分成4组,按每 kg 体重分别每天喂给20、30、40、0mg 喹乙醇,连续3天,停药后收集种蛋5天进行孵化。结果表明,种蛋受精率、孵化前期死胚率各组无显著(P>0.05)差异。孵化后期死胚率,毛蛋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在添加20mg 组与对照组间也无显著差异,但其它组差异显著(P<0.05),极显著(P<0.01),且随添加剂量增加致害作用加剧。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胚龄的瘤头鸭受精蛋进行“喷水凉蛋”处理,其孵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以10胚龄开始“喷水凉蛋”组孵化效果最佳,平均孵化率达83.95%.孵化至第10天,瘤头鸭胚蛋内脂肪含量减少0.38%,蛋温升到38.2℃,胚龄增长至26—27天时(尿囊萎缩)胚胎主要吸收蛋黄营养,蛋温也随之升高到39.5℃.孵化过程采取“喷水凉蛋”可防止蛋温过.高,保持孵化温度的稳定.由于瘤头鸭蛋壳(0.44mm)和壳膜(0.107mm)都比鸡蛋厚,而气孔数(68个/m~2)又比鸡蛋少,故对番鸭蛋喷洒温水可洗去胶质膜,使蛋壳、壳膜不断进行收缩和扩张,加大蛋壳的通透性,促进水分代谢和气体交换,从而增强胚胎活力,起到提高孵化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利用生物法控制供水水源水蚤爆发的可行性,为自来水厂控制水蚤爆发提供参考。[方法]测定经水螅吞噬后水蚤卵的孵化时间和平均孵化率,并对未孵化的水蚤卵进行活性检测。探讨多形水螅对水蚤卵孵化的影响。[结果]经水螅分别吞噬的单水蚤和多水蚤,被消化排遗后的水蚤卵,其孵化时间为8~24 h,平均孵化率分别为56.42%和55.07%;未孵化的水蚤卵均被台盼蓝染色,且有原生动物侵蚀。对照组水蚤卵孵化率为100%,孵化时间为8~16 h。[结论]经水螅消化排遗后的水蚤卵,其孵化率明显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4.
将老龄卢氏鸡(73~77周龄)所产的绿壳种蛋和粉壳种蛋分别分为3类(正常蛋、沙皮蛋、皱纹蛋),入孵3批。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粉壳蛋中还是绿壳蛋中,沙皮蛋的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及入孵蛋健雏孵出率与对照组(正常蛋)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3个孵化指标平均分别比对照组低11.9%、15.3%、23.1%;皱纹蛋的受精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健雏孵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个孵化指标平均分别比对照组低9.7%、9.8%;而绿壳蛋中与粉壳蛋中对应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催青过程中温、湿度对蚕卵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仁华  冯江  黄小云  郑克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517-8518,8535
为了提高蚕卵的孵化率。将蚕卵放置在不同温度、湿度的环境中进行催青,通过对比研究温、湿度对蚕卵孵化率的影响。室温催青经过10 d完成,孵化率90.0%以上,温度大于30.0℃的催青时间是8 d,孵化率只有60.0%~70.0%。在其他催青标准相同条件下,空气湿度在70.0%~80.0%的孵化率比湿度在90.0%以上的要高。室温19.9~24.5℃,1日孵化率高,催青效果好;在相同温度下,湿度在70.0%~80.0%1日孵化率较高。蚕卵催青过程中温度设置在19.9~24.5℃,湿度保持在70.0%~80.0%,蚕卵孵化率最高,达98.3%。  相似文献   

16.
禽蛋检测与分级智能机器人系统的软件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禽蛋检测与分级智能机器人系统SIRDGE(systern of intelligent robot detecting and grading eggs)包括场景图像的采集和摄像机的标定,图像处理和特征值的提取,机器人运动控制和轨迹规划,真空吸盘的单片机控制,敲击声音的处理与破损检测,彩色图像处理与内部品质检测等子系统.笔者对各子系统软件的算法进行了研究,采用VC 编程实现了其软件功能,对SIRDGE进行调试结果表明,SIRDGE性能稳定,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17.
不同库外保护时间和冷藏时间对冷藏浸酸种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验证库外保护时间和冷藏时间对冷藏浸酸种孵化率的影响程度。【方法】以“两广二号”正、反交一代杂交种为研究对象,将不同库外保护时间f2~7d,25℃)和不同内库冷藏时间(30~110d,3~5℃)的蚕卵,经同一标准浸酸处理后统计其冷藏浸酸种孵化率。【结果】冷藏时间相同,库外保护时间短的冷藏浸酸种比库外保护时间长的发育快,而库外保护时间间隔越长,蚕种孵化整齐度越差。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不同库外保护时间的冷藏浸酸种实用孵化率提高明显,冷藏时间达到70d以上,其实用孵化率全部达到生产要求(90.0%以上);而且不同库外保护时间的冷藏浸酸种孵化整齐度也明显提高。【结论】冷藏浸酸种的卵龄差过大、内库冷藏时间不足等容易出现孵化不整齐。因此,在生产上应尽量减少冷藏浸酸种补种,防止蚕种孵化不整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正大肉鸡发展中心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共计8批父母代黄羽肉种鸡孵化生产记录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汇总,对种蛋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4个繁殖性能指标进行相关分析,计算两两间的相关系数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4个指标两两间均呈较强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选择长顺绿壳蛋鸡孵化期种蛋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种蛋蛋壳、内容物钙与磷含量的变化,研究孵化期间蛋壳与胚胎钙、磷的转移变化与吸收利用规律。结果表明,孵化过程中,不同胚龄蛋壳的钙含量呈逐渐降低而内容物中的钙含量则呈相应增加的规律性。其中,以10-15d下降最快,从入孵到出壳蛋壳中钙减少0.65g,内容物中钙增加0.69g;蛋壳中钙减少量与内容物钙增加量基本相同,蛋壳中的钙转移到内容物中。孵化过程中蛋壳中磷含量基本不变,总量有损失,内容物中磷含量下降;蛋壳磷含量甚微,胚胎发育所需要的磷主要由内容物提供。  相似文献   

20.
苏应兵  廖咏玲  杨代勤  谢耀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22-21823,21828
[目的]了解温度对泥鳅仔鱼孵化和仔鱼活力的影响。[方法]在不同温度(18、21、242、73、0和33℃)下,研究泥鳅受精卵的培育周期、孵化周期、孵化率和畸形率,对初孵的泥鳅仔鱼进行耐饥饿试验,测定其不投饵存活系数(SAI)。[结果]当温度为18~33℃时,泥鳅受精卵的培育周期和孵化周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当温度为18℃时,泥鳅受精卵的培育周期和孵化周期最长,分别为39.43和10.13 h。当温度为21~27℃时,受精卵孵化率达80%以上,且初孵仔鱼的畸形率较低。当温度为18~30℃时,初孵仔鱼在24 h和48 h存活率都相对较高。不投饵存活系数(SAI)随温度的增长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当温度为24℃时,仔鱼的SAI值最高(27.01)。[结论]泥鳅受精卵孵化的适宜温度为21~27℃,仔鱼生存的适宜温度为21~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