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GB 5009.1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的铅的测定》方法对条斑紫菜一次加工菜中的铅进行测定,并按照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对测定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测定时铅标准溶液配制和样品称量是引起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计算得出合成不确定度和最终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6.15×10~(-2)和1.23×10~(-1)。本试验中铅含量为0.44 mg/kg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54(k=2),该方法适用于条班紫菜中铅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NY/T761-2008测定蔬菜中有机磷类农药多残留量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通过气相色谱法对豇豆中的水胺硫磷农药残留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整个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对不确定度各分量进行了评估,最终计算出了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相对扩展不确定。结果表明:影响结果的主要不确定度分量是检测方法总重复性、色谱仪峰面积测量和萃取、净化过程中样品加标回收率。因此,要降低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要在样品测定前做好仪器调试,样品检测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测定,同时提升样品加标回收率。  相似文献   

3.
依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高效氯氰菊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数学模型,并对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显示:在 0.0.3 mg/kg添加水平、95%置信区间(k=2)下,土壤中高效氯氰菊酯的测定结果可表示为0.029±0.0051 mg/kg。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主要由标准曲线拟合引入,可通过选择合适的标准溶液浓度范围、增加标准溶液的测定次数等措施减少不确定度,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NY/T761-2008测定蔬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通过液相色谱法对豇豆中的灭多威农药残留量进行测定,分析整个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对不确定度各分量进行了评估。最终计算出了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相对扩展不确定。结果表明,影响结果的主要不确定度分量是样品峰面积的测定和样品前处理的溶液体积。因此,要降低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要在样品测定前做好仪器调试,确保仪器的良好工作状态,并在分取提取液和定容溶液时尽可能的操作精确。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液相-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HPLC-ICP-MS)测定牛黄解毒片中砷元素形态的不确定度评价方法。根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液相-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测定牛黄解毒片中砷元素形态含量的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样品溶液浓度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包括标准溶液的不确定度、工作曲线方程的不确定度、重复测定样品的不确定度,计算出各种不确定度分量并将其合成,以此计算出牛黄解毒片中砷元素形态测量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6.
依据GB/T5009.3-2010对灵芝孢子粉中的水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依据JJF1059-1999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以反映测量结果的置信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根据《土壤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491-2009)》规定的测量步骤对土壤中总铬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根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理论,对整个测试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并对其中某一样品的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为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不确定度评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刺梨果汁中铅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考虑整个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对各因素影响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建立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刺梨果汁中铅的测量不确定度数学模型。[结果]标准溶液系列的配制、线性拟合求样品的浓度以及回收率是影响该方法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采用该方法测定刺梨汁中铅含量的测定结果为(0.114±0.007)mg/L(k=2,P=95%)。[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刺梨果汁中铅的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9.
研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产品中吡虫啉的药物残留量,并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建立不确定度数学评估模型。通过对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来源进行分析,计算出不确定度分量,相对合成不确定度,得出不确定度报告。结果表明:影响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为测量重复性,其次为标准曲线和标准物质定容。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提高液质联用仪的稳定性和灵敏度,增加标准曲线溶液的测定次数,控制标准溶液的配制过程,以及提高检测人员的工作质量都可使检测结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白酒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含量,对整个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并对不确定度各个分量进行了评估和合成,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及测定结果的置信区间。结果表明,在置信概率 p=95%、包含因子 k=2时,使用 GB/T 21911-2008《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方法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28,扩展不确定度为0.056;重复8次测定白酒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平均含量为(0.985±0.056) mg/kg。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白酒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含量,对整个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并对不确定度各个分量进行了评估和合成,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及测定结果的置信区间。结果表明,在置信概率p=95%、包含因子k=2时,使用GB/T 21911-2008《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方法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28,扩展不确定度为0.056;重复8次测定白酒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平均含量为(0.985±0.056)mg/kg。  相似文献   

12.
为正确评定铜元素在土壤测定中的不确定度,采用HJ 491-2019最新检测标准,建立了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铜元素的不确定度数学模型,对影响不确定度的各分量进行了分析评定,并讨论了应用该方法需注意的相关问题。结果表明,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是回归曲线和重复测定引入的不确定度,当扩展因子k=2时,土壤中铜含量的测定结果为(43.54±5.89) mg/kg。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测量土壤样品中硒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对土壤样品中的硒进行测定,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其不确定度进行分析。[结果]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溶液配制、曲线拟合、样品制备、重复测量,并且得出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论]当土壤中硒的含量为0.642 m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36 mg/kg(k=2)。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藕粉中菌落总数检验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根据GB 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和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藕粉样品中菌落总数进行了测定和对测定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结果:合成不确定度为0.0475,扩展不确定度为0.095。结论:研究建立的方法适合于类似检测条件下菌落总数不确定度的评定。  相似文献   

15.
为了得到准确而完善的检测结果,对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豆粉中总汞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结合各不确定度分量对测定方法中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以及试样的重复性对获得准确测定结果尤为重要,标准曲线的配制也是重要的不确定度来源,同时需要确保仪器的稳定性,而试样定容和样品称样引入的不确定度极低,可以忽略。通过不确定度的评定,明确了测定过程中主要误差的来源,为降低检测过程中的误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依据NY/T 761.1-2008方法对测定蔬菜中甲胺磷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评定.结果表明:测定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回收率重复性、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在进样时产生的峰面积变化引起的不确定度,样品在定容时引入的不确定度,并计算了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7.
王姣  王蓓  迟志娟  母昌立  任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681-10682,10749
[目的]研究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茶叶中铅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试验采用微波消解的前处理方法,对茶叶中的铅含量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进行量化处理。[结果]研究表明,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标准溶液配制、样品称量、容量器具的体积、标准曲线拟合、重复性测定等,茶叶中铅的测量不确定度测定结果为(1.90±0.11)mg/kg。[结论]该评定方法可用于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茶叶中铅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SL327.1-2005《水质砷的测定原子荧光光度计法》,通过对检测方法的分析,数学模型的模拟,以及不确定度分量的主要来源的论述,从而测定水质中的砷,计算实验标准差,同时对测试过程系统效应产生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估,从而评定其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9.
依据GB/T22388-2008《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牛奶中的三聚氰胺进行检测,建立牛奶中三聚氰胺不确定度评定数学模型,通过对实验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与评定,确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不确定度结果。  相似文献   

20.
根据JJF 1059-1999《测定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和GB 5009.33-2010《食品安全国际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利用分光光度法肉制品的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来源分量进行系统计算、分析。最后得出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U=0.5 mg/kg,为评价试验中的测量结果的真确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