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为了探讨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五个大型奶牛场的5080头泌乳荷斯坦牛为试验材料,从年龄、胎次、日泌乳量、乳区等方面对其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并随机选取50头患隐性乳房炎的病料,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表明,试验牛群中8.5%的荷斯坦牛为临床性乳房炎阳性,45%的荷斯坦牛为隐性乳房炎阳性;并且,随着年龄、胎次、日泌乳量的不断增加,荷斯坦牛患乳房炎的几率增加;左侧乳区发病率高于右侧乳区;后侧乳区高于前侧乳区;隐性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结论]加强日常卫生管理是减少乳房炎发病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乳房炎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收集了西安某奶牛场的620头荷斯坦奶牛完整记录的全年报告中体细胞数据、生产性能和兽医记录,对比分析不同体细胞数对奶牛胎次奶量﹑日产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临床乳房炎极显著降低奶牛305d奶量,而在泌乳盛期患病的牛305d奶量减低可达32.5%。隐性乳房炎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随患病程度加重而增大。平均体细胞数20万/mL,胎次奶量就会显著较少,而体细胞数50万/mL,胎次奶量极显著降低。奶牛泌乳盛期患隐性乳房炎比泌乳中后期患隐性乳房炎对产奶量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北京地区荷斯坦牛泌乳早期牛奶体细胞数(SCC)的群体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测定了北京某牧场2018年6~7月份产犊的124头母牛产后0~7天内每天的SCC,利用SAS软件GLM过程分析泌乳早期SCC的影响因素,并用REG过程分析泌乳早期体细胞评分(SCS)与后期测定日SCS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泌乳早期SCC(均值为(860±1 287)千个·mL~(-1))高于产后8~133天的测定日SCC。胎次、泌乳天数、环境温湿度均对泌乳早期SCS有显著的影响(P0.05)。泌乳早期SCS与产后39~68天的测定日SCS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回归关系(P0.01),回归系数为0.40。荷斯坦牛泌乳早期(产后0~7 d)SCC均值高于泌乳期内其他阶段的SCC均值,且荷斯坦牛泌乳早期SCC对母牛的不同生理状态及所处环境因素的变化敏感。本研究为泌乳早期SCC的遗传分析奠定了基础,为牧场在母牛产后根据泌乳早期SCC对乳房炎进行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实践证明,机器挤奶后,应用消毒液对泌乳牛施行乳头药浴,是防治隐性乳房炎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建立健全我场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治措施,降低乳房炎发病率,我们于1992年6月对全场泌乳牛群的隐性乳房炎发生情况进行了普查,并应用″乳炎对”病牛乳头进行喷浴防治试验,同时采用“新洁而灭”常规浸浴乳头作为对照。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牛:以本场中国荷斯坦泌乳牛80头分为两群饲养,其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5.
茶多酚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某奶牛场按照胎次、泌乳天数、产量、体细胞数等相近的原则,选择同一牛舍40头泌乳早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头。根据3月13日隐性乳房炎测试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有两个乳区患隐性乳房炎(比例均为2.5%)。参试牛只基本情况如表1。  相似文献   

6.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细胞计数(SCC)法对杨凌某奶牛场中60头不同胎次和泌乳时间奶牛隐性乳房炎进行检测,对引起乳房炎的可能诱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该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规律,为本病的防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受检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为43.3%。1胎~2胎奶牛隐性乳房炎检出率为40.0%,3胎~4胎为46.7%,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有随胎次增加而升高的趋势;泌乳时间少于200 d的泌乳牛隐性乳房炎检出率为27.6%,200 d~300 d的为36.4%,300 d~400 d的为41.7%,超过400 d的为50.0%,提示奶牛隐性乳房炎有随泌乳期升高的趋势。本调查显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与胎次和泌乳时间有显著的相关性,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是乳房炎发生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7.
旨在对北京地区中国荷斯坦牛体细胞评分(SCS)差值变化规律进行探索以及遗传力估计。本研究通过对相邻两个泌乳月SCS差值的计算,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北京地区1998-2016年间121个牛场中78 386头中国荷斯坦奶牛DHI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DMU软件和线性混合模型估计SCS差值各方差组分,计算其遗传力。结果表明,场规模、当前测定年、当前测定季节、胎次、产犊季节、当前泌乳月对SCS差值具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SCS差值遗传力为(0.054±0.003)。其中,一胎、二胎、三胎SCS差值遗传力分别为(0.070±0.005)、(0.045±0.004)、(0.052±0.007)。结果表明,SCS差值作为一种实时简易检测隐性乳房炎发生的指标,其遗传力的估计在中国荷斯坦牛抗隐性乳房炎选择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隐性乳房炎患牛与健康牛外观无异,不易判断,对奶牛业造成的损失严重.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隐性乳房炎的重要病原菌,准确判断金黄色葡萄球菌型隐性乳房炎是预防和控制乳房炎的重要途径.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乳中体细胞数(SCC)作为检测隐性乳房炎的主要指标,但是约4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乳房炎牛乳汁中SCC低于20万/mL.笔者依据相邻两月SCC差值高低,采集两个奶牛场荷斯坦牛生产群第一胎泌乳牛奶样65头份,从中检出有6头份含金黄色葡萄球菌.用PCR方法扩增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特异基因nuc和mecA,结果发现,nuc基因检出率为100%(12/12),未检测到mecA基因.进一步用多重PCR方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各种毒素基因,其中PVL基因在高SCC与低SCC奶样中的检出率分别为33.3%和100%,差异显著,这可能与PVL破坏白细胞有关.PFGE分型结果表明,所检测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分为4个簇、5种类型,其中P2型(PVL)为流行株.结果提示,在荷斯坦牛生产群中,如果奶牛产奶量有所下降而SCC也不高时,应辅以分子检测手段来判断是否患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型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9.
旨在研究乳房炎及病原菌组成对中国荷斯坦牛测定日泌乳性能及体细胞数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于2009年9月对江苏某奶牛场140头成年中国荷斯坦泌乳牛进行乳房炎检测和DHI测定,同时对隐性乳房炎阳性乳区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分析了不同乳房炎类型和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组成对测定日泌乳性能和乳中SCC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牛场临床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和正常奶牛比例分别为10.00%、51.10%和37.90%,其中隐性乳房炎以大肠杆菌和链球菌混合感染最多(19头,占26.00%),其次为链球菌单独感染(17头,占23.30%).由1种细菌单独感染的比例为26头(占36.11%),2种或2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为44头(占61.11%).乳房炎类型对测定日产奶量、乳糖含量、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4个指标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临床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奶牛日产奶量和乳糖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奶,同时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极显著高于正常奶,而临床乳房炎奶和隐性乳房炎奶在所有检测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但临床乳房炎奶比隐性乳房炎奶体细胞数高出约100万·mL-1.不同病原菌组成类型对乳中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而对其它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混合感染奶牛测定日产奶量极显著低于单独感染奶牛(P<0.01),同时乳中体细胞数显著高于单独感染奶牛(P<0.01).乳房炎类型对乳中SCC的变化趋势有显著影响(P<0.01),正常奶牛维持较低SCC的能力较强,隐性乳房炎奶牛在下一泌乳月体细胞增加的可能性较大.不同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组成类型对乳中SCC的变化无显著影响.奶牛生产中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危害性也最大,不同病原菌混合感染引起的隐性乳房炎对测定日产奶量和乳中体细胞数影响最大.该结果为奶牛场采取合理措施,降低隐性乳房炎发生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荷斯坦牛乳房皮肤厚度的群体特征及其与泌乳性能和体型性状的关系,实验测量了2 840头北京地区荷斯坦牛乳房皮肤厚度,利用SAS 9.2 GLM过程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乳房皮肤厚度对泌乳性能(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的影响,并计算其与体型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荷斯坦牛乳房皮肤厚度群体均值为7.16 mm;场效应、泌乳阶段和体况评分对乳房皮肤厚度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乳房皮肤厚度二次项对乳脂率有显著影响(P<0.05),且与日产奶量存在负相关趋势(P<0.1);乳房皮肤厚度与前乳房附着呈显著正相关(P<0.05)。本研究通过初步分析得到乳房皮肤厚度与生产性状的关系,并为后续乳房皮肤厚度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产犊季节、胎次及牛场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收集了3个千头以上奶牛场共8872条相关信息,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了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对泌乳天数、305d校正奶量、305d脂肪产量、305d蛋白产量和全泌乳期产奶量5个泌乳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都极显著影响奶牛的该5项泌乳性能(P〈0.01)。夏季和秋季产犊奶牛的泌乳性能较为理想。夏季产犊奶牛的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最高,其他三个泌乳性能指标都位居第二;秋季产犊奶牛的305d校正奶量、脂肪产量和蛋白产量都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季节(P〈0.05),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也仅次于夏季。头胎牛的各项泌乳性能都显著高于其他胎次的奶牛(P〈0.05),其次为2胎产犊奶牛。随着胎次的增加,泌乳性能的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不同的牛场极显著地影响奶牛的泌乳性能(P〈0.01)。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旨在比较荷斯坦牛和娟姗牛泌乳性能的差异.[方法]收集了江苏某奶牛场2020年1—12月间共896条DHI记录,用多因素方差法分析不同测定季节、胎次、泌乳阶段和产犊季节荷斯坦牛和娟姗牛泌乳性能的差异.[结果]结果表明,不同测定季节、胎次、泌乳阶段和产犊季节对荷斯坦牛和娟姗牛泌乳性能有极显著影响.不同测定季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产犊季节、胎次及不同牛场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情况,以期为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及牛奶质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3个千头以上奶牛场共8 872次相关信息,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对泌乳天数、305d校正奶量、305d脂肪产量、305d蛋白产量和全泌乳期产奶量5个泌乳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都极显著影响奶牛的5项泌乳性能(P<0.01)。夏季和秋季产犊奶牛的泌乳性能较为理想。夏季产犊奶牛的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最高,其他三个泌乳性能都位居第二;秋季产犊奶牛的305d校正奶量、脂肪产量和蛋白产量都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季节(P<0.05),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也仅次于夏季。头胎牛的各项泌乳性能都显著高于其他胎次的奶牛(P<0.05),其次为2胎产犊奶牛。随着胎次的增加,泌乳性能的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除了泌乳天数之外,A牛场的各项泌乳性能都最佳,且显著高于B、C两个奶牛场(P<0.05)。[结论]在饲养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本研究中三个牛场的奶牛适宜在夏、秋两个季节产犊,此时泌乳性能较好;此外,头胎产犊奶牛的泌乳性能在各胎次中最高。  相似文献   

14.
产奶量差是奶牛个体同一胎次前后2个泌乳月产奶量的差值,可准确反映产奶量变化情况。为探究影响荷斯坦牛产奶量差的因素,本研究收集整理了江苏省某大型奶牛场2015-2018年55 193头次荷斯坦牛生产性能测定记录,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析胎次、测定年度、产犊季节、泌乳月4个因素对荷斯坦牛产奶量差的影响。结果显示:胎次、测定年度、产犊季节、泌乳月及其交互作用对产奶量和产奶量差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不同胎次、测定年度和产犊季节的荷斯坦牛总产奶量在第2个泌乳月增加最快,产奶量差为8.79kg;头胎第6泌乳月、二胎第7泌乳月和三胎及以上第6泌乳月产奶量下降最大,产奶量差分别为-2.86kg、-4.59kg和-6.13kg;2015-2018年4个测定年度中,第10、第6、第7、第6泌乳月产奶量降低最大,产奶量差分别为-2.26kg、-4.98kg、-4.44kg和-3.56kg;春季产犊的荷斯坦牛第4泌乳月、夏季产犊的荷斯坦牛第12泌乳月、秋季产犊的荷斯坦牛第9泌乳月、冬季产犊的荷斯坦牛第6或第7泌乳月产奶量下降最大,产奶量差分别是-4.34kg、-4.71kg、-5.36kg和-5.40kg。此外,产奶量差与泌乳持续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产犊间隔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泌乳天数、高峰奶、乳脂率、蛋白率、305d产奶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因此,产奶量差作为衡量奶牛产奶量变化的指标之一,可为牧场进行科学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影响北京地区荷斯坦牛牛奶尿素氮的环境及生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北京地区荷斯坦牛牛奶尿素氮(MUN)的影响因素及夏季热应激相关指标对MUN的影响,实测北京地区7个牛场2016年7、8月的荷斯坦牛直肠温度和体况评分(BCS),收集北京地区68个牛场生产性能测定数据,利用固定模型分析环境和生理因素,以及4%乳脂校正乳(FCM)、乳蛋白量和体细胞分(SCS)对MUN全年测定值的影响,并重点分析夏季MUN随BCS和直肠温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数据测定月份和产犊季节对MUN影响极显著(P0.01),冬季MUN水平偏低,夏季普遍较高,春季产犊的牛MUN高于其他产犊季节;泌乳121~180 d MUN水平最高;MUN随胎次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SCS、FCM和乳蛋白率分别与MUN夏季测定值呈极显著的回归关系(P0.01);BCS对夏季MUN影响显著(P0.05),但直肠温度对MUN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利用产犊季节和测定月份可以预估群体MUN的水平,夏季则可通过奶牛体况变化及泌乳性能预测个体MUN,及时调整饲养管理,管控夏季奶牛健康和牛奶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荷斯坦牛泌乳前期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BCS)的影响因素及BCS对生产性能和离群寿命的影响,本研究收集江苏省某大型牛场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共7 811头荷斯坦牛泌乳前期BCS、生产性能测定(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结果及淘汰记录,利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在分析奶牛泌乳前期BCS变化及影响因素基础上,重点分析泌乳前期BCS及其变化对泌乳性能和离群寿命的影响,利用Cox回归对泌乳前期不同BCS的荷斯坦牛生存曲线进行绘制,并对不同BCS荷斯坦牛的淘汰原因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全群泌乳前期BCS均值为(2.95 ±0.32)。胎次、产犊季节和泌乳天数对泌乳前期BCS有极显著影响(P<0.01),1胎牛和夏季产犊的母牛泌乳前期BCS均最高;5~30、31~60、61~100 d BCS呈显著下降。泌乳前期BCS对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等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产奶量和高峰奶量随BCS的增加呈极显著下降(P<0.01)。泌乳前期BCS与产奶量、高峰奶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乳蛋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泌乳前期BCS的变化对SCS和高峰奶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泌乳前期BCS对离群胎次和淘汰月龄有极显著影响(P<0.01)。生存分析表明,BCS为2.75的牛只生存概率最大。2胎和4胎母牛、冬季产犊的母牛不同BCS淘汰比例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低产淘汰的牛只泌乳前期BCS淘汰分布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本研究牛群中,当泌乳前期BCS为2.75时,牛只生产性能较佳且淘汰风险最低,本研究为规模化牛场荷斯坦牛泌乳前期的饲养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通过收集出生、产犊和离群的记录,探究宁夏地区荷斯坦牛成母牛的淘汰情况,分析影响该地区奶牛长寿性的因素。对15 523头荷斯坦牛的生产寿命、在群寿命和利用胎次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淘汰时的胎次、季节和泌乳阶段的分布情况;计算生产寿命、在群寿命和利用胎次之间的表型相关,利用固定模型分析场-出生年、出生季节、牧场规模、淘汰原因和头胎产犊月龄对长寿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宁夏地区荷斯坦牛的平均利用胎次为2.36胎,平均生产寿命为736.59 d。荷斯坦牛成母牛在产后第1个月内的淘汰风险最高,随着泌乳阶段的延长,成母牛在每个胎次内的淘汰风险均逐渐降低;随着淘汰胎次的增加,奶牛淘汰更加集中发生在产后泌乳早期;生产寿命、在群寿命和利用胎次之间存在较高的表型相关(均>0.9),场-出生年、出生季节、牧场规模、淘汰原因和头胎产犊月龄对长寿性有显著影响(P<0.05),春季出生和22月龄头胎产犊的奶牛长寿性表现更好。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宁夏地区荷斯坦牛成母牛的淘汰规律和长寿性的影响因素,为宁夏地区牛群选育成母牛长寿性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通过收集出生、产犊和离群的记录,探究宁夏地区荷斯坦牛成母牛的淘汰情况,分析影响该地区奶牛长寿性的因素。对15523头荷斯坦牛的生产寿命、在群寿命和利用胎次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淘汰时的胎次、季节和泌乳阶段的分布情况;计算生产寿命、在群寿命和利用胎次之间的表型相关,利用固定模型分析场-出生年、出生季节、牧场规模、淘汰原因和头胎产犊月龄对长寿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宁夏地区荷斯坦牛的平均利用胎次为2.36胎,平均生产寿命为736.59 d。荷斯坦牛成母牛在产后第1个月内的淘汰风险最高,随着泌乳阶段的延长,成母牛在每个胎次内的淘汰风险均逐渐降低;随着淘汰胎次的增加,奶牛淘汰更加集中发生在产后泌乳早期;生产寿命、在群寿命和利用胎次之间存在较高的表型相关(均>0.9),场-出生年、出生季节、牧场规模、淘汰原因和头胎产犊月龄对长寿性有显著影响(P<0.05),春季出生和22月龄头胎产犊的奶牛长寿性表现更好。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宁夏地区荷斯坦牛成母牛的淘汰规律和长寿性的影响因素,为宁夏地区牛群选育成母牛长寿性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of papillomatous digital dermatitis (PDD) was performed using data for cows that calved between July 1993 and June 1994 on a Mexicali, Mexico, dairy farm in order to calculate incidence rates, and to compare milk yield and reproduction data between affected and nonaffected dairy cows. A total of 190 out of 577 (33%) cows were affected during lactation and six (1%) during the dry period. Fifty-two of 77 (68%) cows that had lesions in the previous lactation and were also present on the farm in the current lactation had lesions in the current lactation. The highest risk for PDD occurred during the first month of lactation (9%). The yearly estimated cumulative incidence risk was 35% and the incidence density rate was 44.6 cases per 1000 cow-months. More animals were affected in summer and fall than in winter and spring. Purchased animals were 3.4 times more likely to be affected than animals born on the farm. Survival analyses indicated healthy cows conceived 93 days after calving (median), but affected cows conceived 113 days after calving (median) (P < 0.01). PDD-affected animals produced less milk than healthy cows,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multiple regression.  相似文献   

20.
旨在探究江苏地区荷斯坦牛体细胞数变化模式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通过对江苏地区12个奶牛场2017—2019年荷斯坦牛253 706条DHI测定日SCC记录进行分析,在划分9种SCC变化模式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探究不同牧场规模、胎次、产犊季节、产犊间隔和305天产奶量对荷斯坦牛SCC变化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SCC模式在各因素不同水平间分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较低-维持模式在5 000头以上的牧场比例最高,较低-感染模式的比例最低;感染-维持模式在1 000头以下的牧场比例最高,较低-维持模式的比例最低。较低-维持模式在1胎牛的比例最高,感染-痊愈模式的比例最低;较低-感染模式在5胎牛的比例最高,较低-维持模式的比例最低。较低-感染模式在春季产犊时奶牛的比例最高,较低-维持模式的比例最低;易感-降低模式在夏季产犊时奶牛的比例最高,较低-感染模式的比例最低。较低-感染模式在产犊间隔为441 d以上的奶牛比例最高,较低-感染模式在产犊间隔为300~400 d的奶牛比例最低。较低-感染模式在305天产奶量为3 000~5 000 kg的奶牛比例最高;较低-维持模式在305天产奶量为9 001~11 000 kg的奶牛比例最高,感染-痊愈模式的比例最低。上述结果表明,不同牧场规模、胎次、产犊季节、产犊间隔和305天产奶量对荷斯坦牛SCC变化模式的分布均有一定影响,该结果为荷斯坦牛隐性乳房炎的预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