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通过引入行为经济学关于自我约束机制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居民的消费环境与消费行为特性,构建个人跨时期消费的博弈模型。分析表明,在面对外界消费诱惑时,个人消费的时间偏好改变,但是中国居民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强,个人均衡消费率表现出粘性,而中国居民的消费环境使得自身很难进行完全信息下的无限次动态博弈,只能进行跨时期消费决策,从而均衡消费率长期偏离生命周期与永久收入假说下的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2.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物价不断上涨,特别是肉制品、粮食和蔬菜等农产品价格的节节攀升,对低收入居民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对1995-2007年间上海城镇居民消费数据,利用思格尔系数、收入需求弹性和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绝大部分家庭都能够解决基本的食品消费需求,并且在食品结构上保持着传统的消费习惯,但随着收入增加,居民对消费的需求仍然有一定的潜力.应该选择积极的对策进一步引导和扩大消费.  相似文献   

3.
以持久收入假说为基础,利用多因素线性效用函数构建多元回归模型,估计了中国农村居民的住房消费函数,并估算出了平均消费倾向。对农村住房平均消费倾向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实际收入增长率、恩格尔系数、住房面积、居民平均储蓄倾向、消费习惯、住房面积与价值是农村住房平均消费倾向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美国粮食安全政策效果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过去50多年,美国居民的食物消费已经完成了绝对量高速增长的升级阶段,而处于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相对比较稳定的结构性调整阶段.期间,美国政府通过实施价格支持政策、直接支付制度、差额补贴政策、耕地保护措施以及农业保险和灾害补贴的政策,有效地保护和提高了本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委托代储等粮食储备制度平抑市场波动从而有效调控国内外市场;通过实施食品券项目、儿童营养项目、妇女、婴儿与儿童特别营养补充项目以及后来的食物补助和营养研究项目等从营养援助角度对妇女、儿童、婴儿和低收入者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最基本的生存权利保障.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中国居民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及其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路径基础上,利用1978—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的宏观数据,将不确定性分为收入不确定性和支出不确定性。用"调整离差率"对不确定性进行测算,建立引入不确定性的消费函数扩展模型,实证研究这两类不确定性因素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重点对比分析其影响的差异之处。研究发现,与收入不确定性相比,支出不确定性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更大;收入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强于城镇居民。  相似文献   

6.
猪肉作为中国居民食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格的波动变化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意愿。该文基于2007年到2015年9a间生猪价格的相关数据,借助蛛网理论模型对生猪价格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近年来生猪价格波动的原因。并针对成因,对生猪价格的变化突破蛛网模型的限制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ELES模型的我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需求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红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7):194-197
食品消费质量的提高对促进居民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首先描述了我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现状,然后以2003-2010年我国统计年鉴为基础,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并借助于SPSS13.0统计软件对2002-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基本需求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最后,在既有结论...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乡居民水果产品消费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水果产品消费在总量增长的同时,人均消费量呈现显著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等特征。文章基于1978~2007年水果产品消费的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城市化水平、消费习惯、价格对水果产品消费的影响较大,其中,城市化率的提高、消费习惯的改变将显著地推动中国居民水果产品消费需求的增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加大宣传、鼓励城乡居民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等一系列有助于推动中国水果产品消费增长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我国城乡居民肉类消费水平及其结构特征,判断居民肉类消费的未来趋势,基于FAO和统计年鉴等相关统计数据,运用双对数线性支出模型和LA/AIDS模型(Linear approximated/Almost ideal deal demand system模型),测算我国及城乡居民肉类消费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结果显示我国居民肉类消费量不断增加,且城乡居民肉类消费差距逐步缩小。居民对牛羊肉需求的收入弹性最大,禽肉次之,猪肉最小。其中,农村居民对各项肉类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均显著高于城镇。我国居民的牛羊肉需求对自身价格及其他肉类价格变动较敏感,猪肉需求对自身价格与其他肉类价格变动敏感度较低。由此推断,未来我国居民对牛羊肉消费将呈波动增长态势,而对猪肉的消费呈缓慢增长,但消费量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88—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的宏观数据,用调整离差率对收入不确定性和支出不确定性进行测算,在分析我国居民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及其对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路径基础上,建立引入不确定性的消费函数扩展模型,实证研究2类不确定性因素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重点比较分析其对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收入不确定性和支出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皆具有正向影响,而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具有负向影响,且收入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大于城镇居民,支出不确定性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大于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11.
基于层次分析的饲料配方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饲料配方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中各影响因素的权重集。主要针对配方评判模型中的影响因素集,结合相关领域专家对影响配方质量的任意两个因素关于某一准则的相对重要性程度定量赋值,使用1~9标度法,按层次结构,建立判断矩阵,计算各层权重及总权重。  相似文献   

12.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集理论构建畜禽场动物福利问题评估方法.具体过程为:使用层次分析法和Delphi法建立动物福利问题评价指标体系,以便系统地测定每种福利问题对动物健康及生产的影响程度,并确定出影响程度较大的福利问题;使用模糊聚类将影响程度较大的福利问题归类到关键的福利问题中;使用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对关键的福利问题进行优先排序,结果得到的最为优先的福利问题即是最应该首先被解决的.这种方法可使畜禽场主有效地确定并解决关键的福利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改善动物福利状况.  相似文献   

13.
根据平河梁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实际情况,选取多样性、稀有性、自然性、代表性、面积适宜性、生态脆弱性和人类威胁七项指标,运用AHP法对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进行评价。并计算各生态评价因子的评价指数,结果得出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871 9,表明平河梁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质量良好,保护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为确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质量,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验收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依据土地开发整理有关理论,提出选取工程质量评价因素应遵循的原则。运用特尔菲法选取了耕地平整、农田水利、道路、生态环境以及土壤自然质量等为河北省太行山山地丘陵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质量评价因素及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个工程质量因素赋予权重,并用加权平均法求得工程质量综合分值,最后对工程质量划分等级,便于指导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蔬菜供应商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瑛  吴昊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6):217-219
蔬菜供应商的选择对于建立科学高效的供应链极为重要.首先建立蔬菜供应商选择流程图作为蔬菜供应商选择的规范框架,然后在此基础上将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理论(AHP)相结合,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再将其运用到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中,建立了蔬菜供应商模糊层次评价模型,这有效降低了判断矩阵整体一致性不通过的可能性.通过实证分析,模糊层次分析法能够对蔬菜供商进行比较科学、全面的评价,对于提高供应商选择决策的准确性具有非常良好的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汪小飞  关玉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898-19900,19903
在对黄山市应用的室内观叶植物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植物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和美学等因素,采取层次分析法对室内观叶植物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人们选取室内观叶植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静电场对玉米种子萌发的生物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本试验中,应用不同强度的静电场(200kv/m、300kv/m和500kv/m)和不同的处理时间(5min、10min和20min)处理玉米种子,对其发芽率、幼苗生长、简化活力指数和贮藏物质转化率等项目指标进行检测,并用LSD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kv/m和300kv/m的各种处理对玉米种子萌发期间的生理指标,均有促进作用,而500kv/m的各种处理,对玉米种子萌发期间的生理指标,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AHP与TOPSIS的水资源配置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逢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140-8141
利用AHP法分析了水资源配置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通过判断矩阵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建立决策矩阵,然后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建立加权决策矩阵;利用TOPSIS法计算矩阵的理想解和贴近度,得到水资源配置比例,可为水资源配置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华  郑慧玲  蒋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281-14284
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三台县农业面源污染评价的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权重,得出三台县面源污染程度的相应指数。结合三台县农业生产以及生活现状,对三台县面源污染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区域森林资源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区域森林资源健康评价是在林业可持续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根据区域森林资源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在深入理解森林资源健康评价内涵、特点的基础上,遵照指标和指标体系的制定原则,从森林资源特征、灾害、社会、科技等方面入手,采用层次分析法、特尔斐(专家打分)法、综合评价法等方法探讨并构建森林资源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