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我市单丛红茶试制生产已有多年,目前加工单丛红茶机具主要是利用加工单丛乌龙茶的机械设备和用具,规模加工单丛红茶的技术、配套相应的机具是要研究的,201 3年我市引进红茶萎凋槽技术,开展生产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掌握主要的技术初报如下:1萎凋1.1萎凋槽萎凋萎凋槽规格为槽体长10m,槽形断面宽1.5m,上部架设由塑料网编织成的萎凋帘,上面摊放鲜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饮食习惯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商业资本的推动,中国的传统红茶和新兴红茶生产得到快速恢复与迅猛发展,红茶逐渐成为中国茶叶市场上的消费热点。就广东红茶而言,在全国红茶热的推动以及政府的支持下,也迎来了恢复性发展,以英德红茶为主的传统高香红茶,不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热捧,带动了广东红茶的快速发展。目前,广东除了英德红茶外,粤西地区以台湾金萱品种制作的金萱红茶、粤东地区以单丛茶树品种制作的单丛红茶、粤北地区以白毛茶品种制作的金毫红茶,以  相似文献   

3.
正1前言红茶属国际性大茶类,据统计,2010年世界红茶总产量270万吨,约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66%,销量居世界首位。2010年我国的红茶产量为9万吨,约占我国茶叶总产量6.4%。我市地处北纬23°26'~24°14',是广东省的茶叶主产区,拥有凤凰单丛、岭头单丛等多个茶树优良种质资源。利用单丛茶品种制成的红茶,具有甜花香浓郁,汤色红艳,滋昧醇厚等特点。通过单丛红茶的生产,能够错开春茶采摘洪峰期,解决生产季节劳动力不足。传统乌龙茶生产在夏暑季节、阴雨天因为高温或没有阳光晒青,容易出现香气不足和茶汤苦涩的  相似文献   

4.
正该书为我国第一部红茶加工学术专著,2017年1月由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十一章,近30万字。该书介绍并论述了红茶的产生与发展、红茶的种类与花色、世界主要红茶产区与著名红茶、我国红茶的发展前景及优质红茶的鲜叶原料、加工的理论基础、加工工艺、加工的机械与设备、加工厂的设计与建设、优质红茶的贮藏与运输、新技术在优质红茶加工中的运用、优质红茶加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作为全国乌龙茶主产区之一,具有悠久的产制历史和成熟的加工技术.近年来,随着茶业事业的不断发展,乌龙茶产品的日益热销.广东乌龙茶的加工技术、产品种类以及消费范围则是发展迅速.本文以广东单丛乌龙茶为对象,对广东单丛茶的主要加工工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等方面的研究发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单丛乌龙茶工艺品质控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该书为我国第一部红茶加工学术专著,2017年1月由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十一章,近30万字。该书介绍并论述了红茶的产生与发展、红茶的种类与花色、世界主要红茶产区与著名红茶、我国红茶的发展前景及优质红茶的鲜叶原料、加工的理论基础、加工工艺、加工的机械与设备、加工厂的设计与建设、优质红茶的贮藏与运输、新技术在优质红茶加工中的运用、优质红茶加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正该书为我国第一部红茶加工学术专著,2017年1月由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十一章,近30万字。该书介绍并论述了红茶的产生与发展、红茶的种类与花色、世界主要红茶产区与著名红茶、我国红茶的发展前景及优质红茶的鲜叶原料、加工的理论基础、加工工艺、加工的机械与设备、加工厂的设计与建设、优质红茶的贮藏与运输、新技术在优质红茶加工中的运用、优质红茶加工质量控制、红茶的产品标准及我国主要经典红茶等内容,是一部内容丰富、兼具科学性和实用性的著作,可供  相似文献   

8.
沈奇是尤溪红茶三大品类之一,其制作上有别于传统的工夫红茶,适制品种选择少毫或无毫品种,萎凋过程中融入了乌龙茶的晒青和摇青工艺.本文介绍高香型沈奇红茶的加工技术,以期规范沈奇红茶加工技术与推广,提高尤溪红茶整体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广东红茶香气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研究广东地方红茶香气物质并确定主要呈香特征,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准确地鉴定了红茶样品中香气物质种类及其对总体香气的贡献。结果表明,研究鉴定了50多种香气化合物,主要包含醇类、酯类、醛类、酮类和烯类、烷烃类等,其中醇类是最主要的物质,其次是酯类和醛类。所体现的花香、甜香、果香是广东红茶的香气特征。香气化合物中芳樟醇、橙花醇、水杨酸甲酯、氧化芳樟醇、壬醛是五种最主要的呈香物质,平均含量分别占总香气的37.55%、11.90%、8.89%、5.4%和5.21%。英德系列红茶中醇类物质最多;白毛系列红茶中醛类、酮类物质最多;烯类物质以单丛和福建系列红茶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万源是川茶产业重镇,达州市核心茶区。2015年以来,万源红茶生产从无到有,规模逐步扩大。为促进万源红茶进一步发展,笔者就万源红茶的总体规模、加工工艺和产品品质开展了调查分析,据此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在生产管理上加大科技投入,针对工艺技术加强基础性研究;二是消除内部竞争,扩大技术交流和开放合作。  相似文献   

11.
黄伟红  杨鸿春 《茶叶》2022,48(1):39-41
文章通过对红茶发酵温度和发酵程度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红茶样品加工的适宜加工条件为: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120min到150min之间.在该条件下加工的红茶样品,品质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适制品种和采摘标准、加工工艺、感官品质特征等方面阐述了花香型红茶与传统红茶的区别,为花香型红茶的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冷冻工艺对红茶品质的影响。本文阐述了婺源本地群体种茶鲜叶试制新工艺红茶的加工步骤及技术要求,并与市场其他红茶进行品质与耐泡度对比实验,确定该试制步骤的可行性。试验结果:新工艺红茶的汤色、滋味不逊于传统红茶,但香气有待提高,新工艺红茶的耐泡性优于其他加工工艺所制作的红茶。  相似文献   

14.
《中国茶叶》2014,(2):9-10
正一、浙江红茶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据史料记载,浙江省红茶产制始于清同治年间,起初主要产区在温州,简称"温红",杭县、诸暨、萧山等地亦有少量生产,规模很小。新中国成立之后,浙江省红茶生产一度发展很快,也曾经走过弯路,经历了发展、萎缩、恢复发展三个阶段。1950~1978年是浙江省红茶的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初,因港口被封锁,珠茶出口受阻,浙江省开始大规模改制工夫红茶,销往前苏联和东欧,后来扩大到西方国家。靠出口拉动,全省红茶生产快速发展,红茶产量快速增长,1950年全省收购红毛茶1150吨,1951年增至4000多吨,1955年将工夫红茶定名为"越红工夫",1957年开始加工专门用于出口的分级红茶(后称红碎茶),当年红毛茶收购量  相似文献   

15.
1单丛茶资源的历史和现状   凤凰单丛,是凤凰水仙群体中优异单株的总称.广义的单丛茶资源,包涵“群体“和“单丛“两个部分.“单丛“是其主要代表.   ……  相似文献   

16.
加工工艺对红茶主要生化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工工艺对红茶品质有重要影响.是红茶品质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就萎凋、发酵和干燥等制茶工艺对红茶主要生化品质和香气成分的影响等方面作了综述,以期引起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高香红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茶香气的形成与茶树品种、鲜叶生化组成、生长环境以及加工工艺等存在密切联系。本文综述了高香红茶研究进展,并为生产高香红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金观音红茶品质特征与加工工艺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邬龄盛 《福建茶叶》2011,33(2):27-28
本文系统阐述金观音红茶的品质特征,并结合目前红茶市场现状,提出萎凋偏重、发酵趋轻、烘焙加强的金观音红茶加工工艺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红茶品质化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从红茶的品质与工艺结合,阐述红茶的色、香、味等方面与内在化学因子的联系,并结合加工工艺的流程加以说明,揭示了红茶品质化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花果香型红茶系采用乌龙茶品种,在工夫红茶加工技术的基础上对工艺进行改革与创新,增加了日光萎凋、抖青与荡青工序,试制成功的新产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产品面世后,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本文介绍了该花果香型红茶的加工技术与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