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旨在研究复方中药提取物对感染大肠杆菌白羽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回肠炎性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将60只60日龄白羽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每组分3笼饲养,每笼分别饲养7、7、6只),分别记为健康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和复方中药组。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2组每羽腹腔注射2 mL大肠杆菌菌液,观察鸡只反应,待出现明显腹泻症状时开始给药。复方中药组按照100 g/L(以生药量计算)饮水给药,连用3 d,健康对照组和感染对照组不给药。结果显示,感染对照组和复方中药组鸡只接种后均出现腹泻症状,给药第3天,复方中药组粪便分数恢复到与健康对照组相似水平;与感染对照组相比,复方中药组可显著改善鸡只体重下降(P<0.05),显著降低鸡只血清中ALT、AST和LDH活性(P<0.05),显著下调回肠炎性因子IL-1β、IL-6、IL-8和TNF-α基因mRNA表达(P<0.05),显著上调回肠抑炎因子IL-10和TGF-β基因mRNA表达(P<0.05)。综上所述,复方中药提取物能缓解大肠杆菌引起的白羽鸡体重下降和肝肾损伤,并通过抑制肠道促炎因子分泌,以及促进抑炎因子分泌...  相似文献   

2.
中药鸡球虫散超微粉对鸡球虫病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5日龄817肉杂鸡为试验动物,研究中药鸡球虫散超微粉对人工感染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的疗效。试验共设7个组:中药超微粉2%、1%、0.5%拌料给药组、中药普通粉(2%)拌料给药组、地克珠利组、感染不给药对照组和不感染不给药对照组。结果显示:中药超微粉2%拌料组、超微粉1%拌料组和地克珠利组抗球虫指数(AcI)分别为196.4、184.6、182.8,抗球虫效果优秀;中药普通粉组(2%拌料)和超微粉组(0.5%拌料)的ACl分别为174.2和169.0.抗球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球虫感染鸡肠道组织中CD4^+、CD8^+T细胞数量,探讨中药“球康”抗球虫的作用机理。试验共设不感染不给药组、不感染给“球康”组(2%拌料)、感染给“球康”组和感染不给药组共4组。感染球虫后第2、4、5、7和9天,每组随机捕杀4只鸡,采取盲肠中段进行检测。结果,雏鸡感染球虫后,盲肠组织中CD4^+、CD8^+T细胞数量显著高于不感染组,感染给中药“球康”组鸡CD4+T细胞数量在第2,4,5和9天均高于感染不给药组,在第4天和第5天差异显著(P<0.05);CD8+T细胞数量在第2,5,7和9天高于感染不给药组,第5天差异显著(P<0.05),第7天达到最高峰。说明中药“球康”通过增加球虫感染鸡肠道黏膜CD4^+、CD8^+T细胞数量,提高细胞免疫水平,以增强机体对球虫的抑杀作用。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用临产前1个月的母猪及其仔猪为研究对象,研究在日粮中添加复方中药对母猪免疫和仔猪腹泻的影响。将12只临产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分别为对照组和3个给药组(低、中、高剂量给药组)。对照组仅饲喂日粮,低、中、高剂量组在饲喂日粮中分别添加0.3、0.6和0.9g/kg复方中药。分别在给药后第0、10、20和30天采集血液,用于测定IgG含量、CD3+含量和CD4+/CD8+值|在试验期内计算仔猪腹泻率和腹泻指数。结果表明,给药后第20、30天时,所有给药组IgG含量和CD3+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剂量组在用药后各测定日龄CD4+/CD8+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仔猪腹泻率分别为9.78%和11.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4.76%,P<0.05)|各给药组仔猪腹泻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0.41,P<0.05),且各组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说明,在日粮中添加复方中药可以有效提高母猪免疫,降低和减轻仔猪腹泻的发生。 [关键词]复方中药|临产母猪|仔猪|免疫功能|腹泻  相似文献   

5.
优素精 ̄(日本科研制药株式会社制品)和盐霉素(山东济宁抗生素厂制品)之抗球虫效力的比较试验。14日龄艾维因肉鸡分4组;Ⅰ、盐霉素组;Ⅱ、优素精组;Ⅲ、感染不给药对照组;Ⅳ、不感染不给药对照组。每组6笼,每笼10只(公母各5只)。优素精和盐霉素均以60ppm之浓度混合于饲料中,自由摄食。16日龄时,Ⅰ、Ⅱ、Ⅲ组分别经口感染E.acervulina,E.maxima和E.tenella混合卵囊,每鸡10.12×10 ̄4。23日龄(感染后7天)解剖全部鸡。依增重,饲料利用效率,血粪,卵囊排出量,球虫病变值和球虫病死亡率判断抗球虫效力。试验结果:优素精组的平均增重(270.08克)和饲料利用率(2.03)是试验各组中最优良的。比不感染不给药对照组优越,生物统计差异显著(P<0.01)。盐霉素组的平均增重(262.42克)和饲料利用率(2.08)虽高于不感染不给药对照组,但其差异不显著(P>0.05)。优素精组的球虫病变值比感染不给药对照组低46.40%,比盐霉素组低36.29%,卵囊排出量比感染不给药对照组低97.25%,比盐霉素组低20.04%。本试验证明,优素精有强烈的抗球虫药效,同时也证明有促进生长,加速增重?  相似文献   

6.
中药对人工感染鸡球虫雏鸡血清丙二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了由青蒿、乌梅、白头翁、地榆、苦参、黄芪、甘草等组成中药制剂对感染鸡球虫雏鸡血清丙二醛(MDA)的影响。选取105只健康无球虫感染雏鸡随机分成3组:第一组不感染不给药的阴性对照组;第二组感染不给药的阳性对照组;第三组感染给中药组;攻毒当天饮水中加入中药煎液,分别在攻毒前0天,攻毒后3天,6天,9天,12天进行心脏采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当中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显示:中药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可降低血清中MDA的含量,说明中药可以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清除因鸡球虫病产生过多的自由基,从而发挥保护机体免受自由基攻击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临床选取自然发生子宫内膜炎的猪只236头.羊241只.牛180头。将发病母畜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药物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分别采用肌肉注射和子宫灌注法两种给药途径交替给药.一日一次,连续3次给药后,停药观察7天。结果双黄连注射液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对子宫内膜炎的疗效优于对照化学药物组,差异均显著(P〈0.05):低剂量组治疗效果与化学药物组差异不显著(P〉0.05)。双黄连注射液对家畜无任何毒副作用.而且还能增强家畜的抵抗力。因此可作为治疗母畜子宫内膜炎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人工感染肉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48h后分别以球净为同剂量组及药物对照组给药,与阴、阳对照组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球净高、中剂量组ACI值达194.7、191.3,低剂量组与单用地充株利组相当,分别为184.7、186.8,单用中药组较差,为164.8。地克株利和中药适当伍用(球净冲剂),能较好地防治鸡球虫病。  相似文献   

9.
检测了乳酸常山酮预防犊牛实验性隐孢子虫病的效果。20头2日龄犊牛分成四组,口服接种1×106个小隐孢子虫卵囊。感染对照组不投药,而其它3组从接种后(0天为接种天)第2天到第8天连续7天每天分别按30、60和120μ/kg给药。感染后每周称重两次,并根据粪便的粘稠度、卵囊的排出和死亡率、0~30天,每天评价疾病的发展和药物的功效。没有投药的对照组,实验性小隐孢子虫感染引起水泻、卵囊排出量大和死亡率高(5头中死亡3头)的严重疾病。结果清楚地证实了乳酸常山酮可以降低临床隐孢子虫病的严重程度,其功效具有剂量依赖性,最低剂量(每日30μg/kg)不能够预防本病和降低死亡率(5头中死亡3头),每日60和120μg/kg剂量组未观察到临床症状,但停药后,犊牛则排出卵囊,给予较高剂量的药物,排出卵囊时间明显推迟,但排卵囊时间的推迟对犊牛的生长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选取40日龄左右的32只日本大耳白封闭群实验用兔,随机分成4组,分别设为感染不给药组、中药组、地克株利组和不感染不给药组。每只试验兔分别在感染前(0 d)和感染后7 d、14 d和21 d通过耳静脉采血,测定TP、ALB、TG等17项血清生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抗球虫中药复方制剂对TG、ALT、ALP生化指标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选用12日龄体重无显著差异的海兰蛋公雏50只,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不攻毒不给药)、阳性对照组(攻毒不给药)、0.5%中药组、1%中药组、莫能菌素组。以抗球虫指数作为判定标准,对自制的复方中药制剂治疗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鸡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0.5%中药组、1%中药组、莫能菌素组的抗球虫指数分别为154.6、170.2和174.2,该中药制剂具有抗球虫作用,1%剂量组的效果好于0.5%剂量组。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复方黄芪制剂对雏鸡免疫机能的影响,将200只7日龄农大3号雏鸡随机分成Ⅰ组(健康对照组)、Ⅱ组(感染对照组)、Ⅲ组(中药治疗组)和Ⅳ组(中药预防组)。Ⅰ组不感染,不给药,Ⅱ组、Ⅲ组于7日龄时按按100 ELD50剂量滴口感染鸡IBDV,Ⅲ、Ⅳ组于8日龄按20 g/kg体重,口服复方黄芪制剂,每天2次,连续灌服6 d。然后在14、17、20日龄时各组取8只,分别称重后自心脏采血1.0 mL,制备血清,用于IFN-γ、IgG、IL-2的测定。之后扑杀鸡只,摘取法氏囊、脾脏、胸腺,用于计算免疫器官指数。结果如下:中药预防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能明显提高雏鸡的免疫器官指数,提高血清中IFN-γ、IgG、IL-2的含量;中药治疗组与感染对照组相比,前者明显能修复损伤的免疫器官,恢复正常生长水平,同时血清中IFN-γ、IgG、IL-2的含量,也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后者。提示复方黄芪制剂能提高雏鸡的免疫机能,对鸡IBD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探讨复合菌株发酵中药复方防治鸡球虫病的研究。将240只肉鸡分成8组,分别为不感染不给药组、感染不给药组、西药组、中药复方组、酵母乳酸发酵组、酵母芽孢发酵组、乳酸芽孢发酵组、酵母乳酸芽孢发酵组。依据抗球虫指数对各给药组治疗鸡柔嫩艾美尔球虫病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酵母乳酸发酵组存活率为9()%,ACI为102.6,西药组存活率为60%,ACI为115.2。由此可知,酵母乳酸发酵组防治鸡球虫效果优于其余各给药组,略低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茎直黄芪中药复方解毒散的安全性,进行了茎直黄芪中药复方解毒散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采用改良Karber法测得茎直黄芪中药复方解毒散对小鼠的口服急性毒性LD50为(176.91±22.70)g/kg,95%可信限为156.60-202.00 g/kg,属低毒;采用经口灌胃法对小鼠连续给药7 d,7 d后对小鼠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茎直黄芪中药复方解毒散在使用剂量范围内对小鼠的行为、体质量、饮食状况、生理和生化指标均无不良影响。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给药7 d后各给药组小鼠肾脏脏器系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种酶指标与对照组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知,茎直黄芪中药复方预防解毒散毒性极低,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由地锦草、石榴皮等组成的中药复方对大肠杆菌感染雏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临床大肠杆菌感染提供新的治疗手段。试验选取50只健康1日龄雏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试验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阿莫西林组、中药复方高剂量组(DSH)和低剂量组(DSL)。给药组在3日龄开始给药,连续给药至试验结束,共10 d。除空白对照组外,在雏鸭6日龄时用大肠杆菌腹腔注射进行攻毒,0.5 mL/只。比较各试验组雏鸭的病死率;对病死鸭和各组存活鸭进行解剖,观察肝脏和小肠的病理剖检及HE染色切片;检测血常规及血清生化各项指标,评价中药复方对感染大肠杆菌雏鸭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DSH、DSL和阿莫西林均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雏鸭的死亡率;与模型组相比,阿莫西林和DSH、DSL组均可减少肝脏、小肠等器官的损伤。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显著升高(P<0.05),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和尿素(UREA)极显著升高(P<0.01),且模型组和给药组血液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等指标变化显著(P<0.05)。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ALP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血液中WBC、RBC、HGB、PLT等指标极显著升高(P<0.01),说明给药组机体损伤程度低于模型组。以上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可以减轻因大肠杆菌所引起的机体损伤,且作用效果与阿莫西林相近。  相似文献   

16.
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母畜子宫内膜炎的临床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床选取自然发生子宫内膜炎的猪只236头,羊241只,牛180头。将发病母畜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药物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采用肌肉注射和子宫灌注两种给药途径交替给药,一日一次,连续3次给药后,停药观察7d。结果双黄连注射液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对子宫内膜炎的疗效优于化学药物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低剂量组治疗效果与化学药物组差异不显著(P〉0.05)。双黄连注射液对家畜无毒副作用,而且还能增强家畜的抵抗力,因此可作为治疗母畜子宫内膜炎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金丝桃素蛋白络合物在动物体内H9N2亚型AIV的杀灭效果及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的剂量,将180只28日龄非免疫石歧杂黄鸡随机为6组,分别为金丝桃素蛋白络合物高、中、低剂量组,金刚烷胺药物对照组,感染不给药组及健康对照组。其中,金丝桃素蛋白络合物三个剂量组的实验鸡于感染H9N2亚型AIV12h后分别以不同的剂量灌服给药,而金刚烷胺药物组于攻毒12h后以10mg/l饮水。用棉拭子采集各实验组鸡的咽喉及泄殖腔黏液,进行微量血凝(HA)试验及RT-PCR检测,以确定各实验组鸡的排毒情况。结果表明,金丝桃素蛋白络合物对人工感染H9N2亚型AIV的实验鸡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与金刚烷胺药物对照及感染不给药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以非免疫健康雏鸡为靶动物,对中药"复方黄金颗粒"治疗人工感染法氏囊病雏鸡进行了系列研究。结果显示:①给药试验组与未给药感染对照组相比,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差异显著(P〈0.05),且Ast/Alt比值极显著(P〈0.01)低于阳性对照组,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②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在试验结束时试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③给药试验组鸡死亡率显著低于未给药感染对照组(P〈0.05),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0.0%和93.3%。④对治疗7 d未死的鸡只剖检,观察法氏囊损伤与肌肉出血程度,并对其病理变化程度进行了比较:给药试验组鸡的法氏囊损伤与肌肉出血程度病理分值均显著低于未给药感染对照组(P〈0.05);对试验鸡法氏囊进行病理组织观察,中药"复方黄金颗粒"可以明显降低法氏囊病毒对法氏囊的损伤。结论:以枸杞子、菟丝子等中药制成的复方黄金颗粒剂对人工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得二氟沙星对猪肺炎支原体( F16 株)和兰氏 C 群类马链球菌( C55 1 20 )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是016m g/ L及 16m g/ L。肌注给药对猪支原体性肺炎及链球菌病的实验性治疗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二氟沙星组(25、5、10m g/kg)及蒽诺沙星组(25m g/kg)用药 5 天(每隔 12 小时给药一次)对猪支原体性肺炎的治愈率分别是 80% 、90% 、100% 及90% ;而支原体感染对照组的自愈率为10% 。低、中、高剂量二氟沙星组及蒽诺沙星组(25m g/kg)用药 4 天(每隔 12 小时给药一次)对猪链球菌病的治愈率分别是 50% 、80% 、80% 及 80% ,而链球菌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 50% 。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单味中药对肠道菌群和肠黏膜损伤的调节和修复作用,选用金银花、连翘和紫花地丁三味清热类中药对大肠杆菌所致肉仔鸡肠道菌群失调和黏膜屏障功能障碍进行治疗,为单味中药在提高肠道细菌的有益菌群和保护肠黏膜屏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选取100只1日龄雄性肉仔鸡,分成5组,每组20只,空白组正常饲喂,模型组和中药组于15~17 d腹腔注射大肠杆菌O78(1.0×106 CFU/mL),1 mL/只。中药组在第18天开始饮用中药,连续7 d,各中药组动物给药量为生药量1 g/kg。在给药后第7和14天,每组取6只鸡心脏釆血,采用ELISA法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D-乳酸(D-LA)、二胺氧化酶(DAO)和内毒素(ET)的检测。采集空肠肠段和盲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空肠紧密连接蛋白((闭合小环蛋白-1(ZO-1)、闭锁蛋白(Occludin)和闭合蛋白-1(Claudin-1))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盲肠送检测公司检测中药对盲肠菌群多样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金银花、紫花地丁和连翘均可以降低给药后第7和14天肉仔鸡血清(DAO活性)、D-LA和ET含量。在给药后第7天,金银花组ZO-1和Occludin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连翘组Claudin-1和Occludin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在给药后第14天,金银花组ZO-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紫花地丁组ZO-1和Claudin-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连翘组ZO-1、Claudin-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金银花、紫花地丁和连翘均可提高给药后第7天厚壁菌门占比(P<0.05),金银花、紫花地丁可提高给药后第14天拟杆菌门占比(P<0.05),金银花、紫花地丁抑制给药后第7和14天变形菌门的增殖,紫花地丁和连翘抑制给药后第7天放线菌门的生长(P<0.05),连翘、金银花可以显著提高给药后7和14 d乳酸杆菌占比,紫花地丁可以显著提高给药后7 d乳酸杆菌占比(P<0.05),紫花地丁显著提高给药后第14天未分类毛螺旋菌种相关菌属的占比。综上,金银花、紫花地丁和连翘均可以降低肉仔鸡血清DAO活性、D-LA和ET含量,减少毒素入侵。金银花可以提高ZO-1、Occludin的mRNA相对表达量,连翘可提高ZO-1、Claudin-1和Occludin的mRNA相对表达量,保护肠道黏膜;紫花地丁可提高ZO-1、Claudin-1的mRNA相对表达量。金银花、紫花地丁和连翘均可使肠道OTU数目增多,在不同程度上促进有益菌群繁殖,抑制致病菌群生长,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