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芍药别名白芍、杭芍、亳芍、川芍等,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大而美丽,其根入药有平抑肝阳,敛阴养血,收汗缓中之功效。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
芍药,为花药两用植物.别名白芍、杭芍、毫芍、川芍等,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单生于枝顶,白色或红色,有香味大而美丽,雍容华贵.为著名观赏植物。中医学上以根入药,性微寒,味苦酸,有养血柔肝、平抑肝阳、敛阴、缓急止痛和收汗等功效,主治由肝阳不足引起的多种病痛,以及高血压等症。  相似文献   

3.
芍药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芍药又称白芍,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主产安徽、浙江、四川等省。此外,江苏、山东、江西、河北、河南、陕西、湖南、贵州等省亦有栽培。产于安徽毫县称”毫芍”;产于浙江杭州称”杭白芍”;产四川中江地区称’川芍”。杭白芍品质最佳,毫芍面积最大。以根入药。根含芍药甙、羟基芍药甙、芍药内脂甙等成分。味苦、酸,性微寒。具有养血、敛阴、柔肝、镇痉、止痛功能。治血虚肝旺引起的头痛、头晕、胸肋痛、泻痢腹痛、月经不调、崩漏、自盗汗及冠心病等症。  相似文献   

4.
中药白芍作为《伤寒论》中的芍药甘草汤的君药,广泛用于历代的经典方剂中。由于受到种质、产地、栽培措施、采收加工等因素的影响,白芍药材的质量参差不齐。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白芍栽培研究进行综述,结合白芍质量检测标准,分析栽培技术对白芍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就具体的影响因素进行阐述,旨在为白芍标准化种植技术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中药白芍愈伤组织培养的方法,并测定其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以白芍叶、茎为外植体,接种于不同的愈伤诱导培养基和继代培养基上培养愈伤组织,并提取愈伤组织中的芍药苷,用TLC和HPLC法测定愈伤组织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适合白芍茎的诱导愈伤培养基是1/2MS+0.2 mg/L 2,4-D+2.0 mg/L 6-BA+0.2 mg/L NAA,叶的最适诱导培养基是1/2MS+1.0 mg/L 2,4-D+1.5 mg/L 6-BA,白芍愈伤继代培养适合培养基为1/2MS+0.1 mg/L 2,4-D+1.0 mg/L ZT+0.5 mg/L NAA。经HPLC测定每克干白芍愈伤组织中的芍药苷含量为0.068 9 mg。[结论]中药白芍的叶和茎可诱导形成愈伤组织,且形成的愈伤组织中含有芍药苷。  相似文献   

6.
芍药别名自芍、杭芍、毫芍、川芍等,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大而美丽,其根入药有平抑肝阳,敛阴养血,收汗缓中之功效。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7.
采用UPLC法测定亳白芍中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没食子酸、儿茶素、丹皮酚6种成分含量,研究水煮时间、去皮、去皮水煮顺序等初加工方法对亳白芍中6种指标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白芍初加工方法。结果表明,水煮后白芍中的没食子酸、儿茶素含量增加,在15 min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53、3.11 mg/g;丹皮酚含量降低,水煮20 min含量由0.065 mg/g降至0.006 mg/g;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含量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在15 min时含量最高,分别为14.21、38.33、1.66 mg/g。去皮后没食子酸含量稍有增加,而其他5种成分含量下降。水煮后去皮没食子酸、儿茶素、芍药内酯苷含量高于去皮后水煮,而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含量较低。白芍初加工方法为沸水煮15 min取出,冷却,刮去外皮,干燥。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亳芍产芍药苷内生真菌。[方法]采用组织块法从亳芍的根部分离内生真菌;从内生真菌发酵液中抽提芍药苷;然后通过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内生真菌所产芍药苷进行鉴定。[结果]从亳芍中分离到22株内生真菌,其中1株为产芍药苷内生真菌,经形态学初步鉴定为细脚棒束孢种(Isaria tenuipes)。[结论]从亳芍中分离到了一株产芍药苷内生真菌R12,可作为芍药苷药物工业化生产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9.
七、芍药芍药栽后以3~4年采收为好。采收时间以8月上旬至9月中旬为宜。选择晴天小心挖取全根,抖去泥土,留芍芽作种,切下芍根作药用。芍药加工步骤:①剖剪。芍根收获后,用刀切去头尾,两端削平,修去小支根,并削平凸出部分,使表面平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妇科养容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胶囊中的当归、麦冬、白芍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胶囊中芍药苷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空白样品无干扰;芍药苷在0.126~0.757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2%,RSD为1.15%(n=5)。结论该方法简便、精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加工方式对鄄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芍药产区采集新鲜的芍药根,采用去皮后蒸煮不同时间和不同时间蒸煮后去以及蒸煮后不同温度干燥的加工方法,HPLC检测芍药苷含量,确定鄄白芍最佳初加工方法,同时考察了不同部位芍药苷含量的差异。结果:蒸煮后去皮的芍药苷含量大于去皮后蒸煮的含量,最佳初加工工艺为煮制45分钟后去皮,烘干温度60℃。不同根部鄄白芍中芍药苷含量变化为芍药头>须根>主根;不同纵切面芍药苷含量变化为白芍韧皮部>白芍外皮部>白芍木质部。不同器官中芍药苷含量变化为根>叶>茎>花。结论:鄄白芍的最佳初加工方式为煮45min后再去皮,60℃烘干。芍药头中芍药苷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湘白芍、亳白芍与杭白芍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对3种不同产地药材进行主要化学成分的比较。方法采用HPLC对11批白芍样品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并测定了主要化学成分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结果所建立的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11批白芍样品的指纹图谱有8个共有峰。结论通过建立白芍指纹图谱的定性、芍药苷及芍药内酯苷的定量,为白芍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碳源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亳芍愈伤组织生长和芍药苷积累的影响。[方法]以亳芍根茎为外植体,改变培养基中碳源(蔗糖、果糖、葡糖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6-BA、NAA、2,4-D),考察亳芍愈伤组织增长量和芍药苷积累量。[结果]碳源中,对亳芍愈伤组织的增长量以蔗糖最高,葡糖糖最有利于芍药苷积累;组合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和2,4-D比单独使用6-BA更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和芍药苷积累,但高浓度的2,4-D抑制愈伤组织生长和芍药苷积累。[结论]确定了亳芍愈伤组织生长和芍药苷积累的最佳碳源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葡萄糖30 g/L+6-BA 0.5 mg/L+NAA 0.2 mg/L+2,4-D 0.2 mg/L。  相似文献   

14.
产地及生长年限对白芍根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植物为芍药(Paeonia lactiflora)的3年生白芍根中芍药苷含量从4.11%至6.77%不等,其中鲁红、苏红中芍药苷含量最高,陕红、川粉次之,亳线、亳蒲最低。原植物为毛果芍药[P.lactifloraPall.va.r trichocarpa(Bunge.)]的浙白芍3个居群根中的芍药苷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原植物为芍药的居群。川白含量较高,在所有的白芍10个居群中位居第三。白芍根中芍药苷含量与其原生境中年降水量有显著正相关性(0.882 2)。根据不同生长年限芍药苷含量的差异,芍药以3~4年生采收为宜。  相似文献   

15.
白芍在市场上货畅价扬,各规格每千克均上涨0.5元,其行情处于反弹阶段。 一、白芍行情为何反弹?白芍行情反弹,主要因为:(1)生产严重缩减。白芍最多的年份全国种植面积高达1.3万公顷(20万亩)左右。由于生产过剩,价格惨跌,严重地打击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种植面积逐渐缩减为2006年的2000公顷(3万亩)左右。产不足需,多靠库存弥补需求,从而引起行情反弹。(2)库存减少。  相似文献   

16.
<正>七、芍药芍药栽后以3~4年采收为好。采收时间以8月上旬至9月中旬为宜。选择晴天小心挖取全根,抖去泥土,留芍芽作种,切下芍根作药用。芍药加工步骤:①剖剪。芍根收获后,用刀切去头尾,两端削平,修去小支根,并削平凸出部分,使表面平整。不可用手撕扯,否则加工后根条上会出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选用油芍、花油和花芍药株系为材料,分析研究了年际开花与结实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栽植年数增加,油芍花期延长,开花增多,花瓣较少,可分1~4层,结实好;花油和花芍药株系雄蕊瓣化,花药减少,花粉量低,花油株系开花结实优于花芍药,可能与基因型有关。  相似文献   

18.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又名白芍,为毛茛科植物,以根入药,具有活血行淤、调经止痛、凉血清肝、消痛散肿功能.主治血淤痛经、经闭、淤血腹痛、胸肋疼痛、跌打损伤、血热等症.白芍是中国传统的常用中草药之一,国内、外中药市场需求量很大,而人工种植面积比其它常用中草药少,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芍药的花大而美丽,香气袭人,是著名的观赏花卉.大面积种植不仅可以收获其入药的根,而且在芍药的盛花期还可以带动赏花、观花、卖花的农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测定白芍中3种芍药苷类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芍药苷为对照品,同时测定芍药内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的相对校正因子,建立一测多评的方法,并用该方法测定不同产地白芍中3种芍药苷类成分的含量。[结果]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RSD均小于5.00%,各相对校正因子准确度、重现性良好。[结论]一测多评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在白芍3种芍药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中得到较好的验证,可用于白芍的定量分析及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0.
杭白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芍药苷HPLC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杭白芍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经活性染色后显示:杭白芍13个品系的POD同工酶谱带数为2~5条,相对迁移率分布在0.567~0.685之间,根据酶谱带数和相对迁移率可归为3个类型.高压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结果表明:杭白芍以芍药苷为主,仅含少量的芍药内酯苷,并且未出现氧化芍药苷的吸收峰;不同炮制方法加工的杭白芍样品的芍药苷含量存在差异,但芍药苷HPLC图谱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