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确定鸡杆菌河南分离株的具体种属和进化地位。【方法】以9株鸡杆菌河南分离株为研究对象,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相关序列,针对鸡杆菌3个管家基因rpoB、infB和atpD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分析;将9株鸡杆菌的3个管家基因部分核苷酸序列,与已知的鸡杆菌属和巴氏杆菌科其他属相关参考株的相应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并构建进化树。【结果】扩增出rpoBi、nfB和atpD3个管家基因部分序列,长度分别为566,531和1 441 bp,将测序结果登陆到GenBank。鸡杆菌分离株间的同源性分别为98.3%~100%(rpoB)、90.5%~100%(infB)和98.3%~100%(atpD);分离株与国外鸭源鸡杆菌分离株间的同源性分别为97.1%~98.5%(rpoB)8、5.2%~93.2%(infB)和98.3%~98.8%(atpD);分离株与国外鸡杆菌属其他种的同源性分别为84.3%~86.8%(rpoB),83.1%~86.7%(infB);鸡杆菌分离株与巴氏杆菌科其他代表属的同源性分别为77.4%~79.3%(rpoB)、78.2%~79.7%(infB)和83.5%~84.1%(atpD)。遗传进化分析显示,9株鸡杆菌河南分离株与鸭源鸡杆菌处于同一大分支之中。【结论】9株鸡杆菌河南分离株均为鸭源鸡杆菌。  相似文献   

2.
几种鸡源肠道菌株对致病性沙门氏菌的体外生物拮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健康雏鸡和健康成年鸡消化道分离得到鸡源乳杆菌 6株、芽孢杆菌 2株、双歧杆菌 2株。分别对引起雏鸡腹泻的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副伤寒沙门氏菌进行体外拮抗试验 ,结果表明 :其中 4株乳杆菌、1株芽孢杆菌和 2株双歧杆菌对致病性沙门氏菌具有明显的生物拮抗作用 ,另外 2株乳杆菌和 1株芽孢杆菌对致病性沙门氏菌的拮抗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1例鸡传染性鼻炎疑似病例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方法]从安徽省某鸡场发生的以脸面肿胀、流泪和产蛋下降为临床特征的病鸡上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细菌,并进行染色、镜检、菌落形态观察,并利用"卫星现象"和PCR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成功分离到1株副鸡嗜血杆菌,经鉴定为C型副鸡嗜血杆菌。动物回归试验表明,该分离株能引起典型的鸡传染性鼻炎,对鸡具有较强的致病力。[结论]该研究可为鸡传染性鼻炎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鸡盲肠中嗜酸乳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菌采集SPF鸡盲肠粘膜样品 ,接种于MRS培养基和SL培养基 ,厌氧培养分离乳杆菌 ,对分离菌的形态学、生化特性及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 ,试验结果对照《伯杰氏细菌学鉴定手册》(第 9版 )中的参数进行综合评判 ,结果表明 ,从鸡盲肠中分离到 2株嗜酸乳杆菌 ,其中 1株适宜研制家禽微生态制剂。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鼻炎河南株分离鉴定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畅  牛桂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84-7185
[目的]为了进行鸡传染性鼻炎河南株分离鉴定及防治的试验。[方法]从25个怀疑发生鸡传染性鼻炎的鸡场病料中分离到11株副鸡嗜血杆菌,经血清型鉴定A型8株,C型3株,对该鸡场进行病原分离鉴定、药敏试验、防治试验。[结果]用分离株研制的二价油乳剂灭活苗用于该病的预防和用分离株筛选的敏感药物用于治疗,效果均良好;用敏感药物给发病鸡饮水配合研制的二价油乳剂灭活苗给发病鸡紧急免疫接种,治疗鸡传染性鼻炎,效果更佳。[结论]该研究为制定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措施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鸡鼻气管鸟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山东省鸡鼻气管鸟杆菌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集山东省不同地区有呼吸道症状的病(死)鸡,进行鼻气管鸟杆菌(Ornithobacterium rhinotracheale,ORT)的分离,根据培养特性及生化试验和玻片凝集试验结果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应用PCR方法对分离菌株16SrRNA基因的一段保守序列进行扩增,应用琼脂扩散沉淀试验(AGP)对分离菌株的血清型进行鉴定,并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试验共分离到5株ORT,所有分离菌株均能扩增到1条长671bp的特异性片段,而阴性对照菌株的扩增结果为阴性;5株ORT分离菌株可分为3个血清型,其中血清A型3株、血清B型1株、血清D型1株;分离ORT菌株对羟氨苄青霉素、头孢曲松、丁胺卡那、氧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高度敏感。【结论】从山东省病死肉鸡中分离鉴定到5株ORT。  相似文献   

7.
副鸡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副鸡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HPG)是鸡传染性鼻炎的病原菌.近年来,北京、陕西、四川等地证明了该病的发生.为了了解该病在山东省的流行状况,从山东德州地区5个鸡场的20只疑似鸡传染性鼻炎鸡体内共分离到6株细菌,经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鸡胚接种试验和16s rDNA 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鉴定为副鸡嗜血杆菌.并经玻片凝集试验、Dot-ELISA、血凝试验分型研究,证实6株分离菌株均为副猪嗜血杆菌A型.从而为以后鸡传染性鼻炎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用禽多杀性巴氏杆菌4 株分离菌和标准菌株分别制备油乳剂灭活苗免疫鸡,接种3 周后分别用强毒菌攻击,观察5 株菌之间的交互保护作用。结果分离菌 T J8 株交互免疫效力优于标准菌株和其它3 株分离菌。  相似文献   

9.
鸡有益乳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乳杆菌选择培养基(LSCM)从鸡直肠内容物中分离出五株革兰氏阳性杆菌,分别是嗜酸乳杆菌2株(LB1、LB2)、唾液乳杆菌液亚种1株(LB3)、短乳杆菌1株(LB4)、发酵乳杆菌1株(LB5)。五株菌对雏鸡安全,对小白鼠无致病性。  相似文献   

10.
筛选优质鸡源益生菌菌种,为畜禽微生态制剂的研发提供优质的菌株来源,为开发禽用微生态制剂提供安全高效菌种资源和理论支撑。试验以健康鸡肠道为分离材料,使用MRS培养基(乳酸菌细菌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试验研究发现在鸡盲肠中分离获得一株细菌,鉴定为发酵乳杆菌,编号为J4。分离获得的菌株具有耐热、耐酸、耐胆盐等特点,同时对动物机体安全无毒,可作为鸡源发酵乳杆菌益生菌的优良候选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