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试验对现用奶牛口蹄疫O型、亚洲I型、A型三价灭活疫苗与奶牛口蹄疫O型、亚洲I型二价灭活疫苗及口蹄疫A型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疫苗的免疫效果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三价苗一免多效,省工省时,可缩短防疫周期。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苗免疫接种牦牛、藏羊后产生抗体效价,项目对天峻县阳康乡的牦牛、藏羊开展AsiaⅠ-O型口蹄疫疫苗的抗体效价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口蹄疫AsiaⅠ-O型二价灭活疫苗免疫效果依次为成年牦牛、成年藏羊、犊牛、羔羊;免疫后Ⅰ型抗体分析结果与O型免疫抗体的免疫效果一致,免疫合格率在80%以上,免疫牛羊产生的整体抗体水平能够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科学评价口蹄疫O型、A型、亚洲Ⅰ型三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并合理制定奶牛口蹄疫免疫程序,采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对犊牛母源抗体及成年母牛口蹄疫免疫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犊牛母源抗体90日龄时回落近临界值,成年母牛免疫后6个月抗体水平下降至临界值。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免疫程序如下:犊牛90日龄首免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首免后1个月进行二免,以后每6个月加强免疫1次;成年母牛首免后每6个月加强免疫1次。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犊牛免疫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后抗体效价的变化规律,以及免疫不同抗原含量的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与犊牛机体产生的抗体效价水平的关系,试验选择30头新生犊牛连续检测母源抗体水平,母源抗体消失后,将30头犊牛分为A、B、C三组,分别使用抗原含量为4μg/mL、4μg/mL和6μg/mL的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各2 mL进行分组免疫;首次免疫21 d后,A、B、C三组分别使用抗原含量为4μg/mL、6μg/mL和6μg/mL的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各2 mL进行加强免疫。分别于首次免疫7,14,21,28,35,42,49,60,90,120天通过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采用液相阻断ELISA法对采集的犊牛血清进行口蹄疫O、A和AsiaⅠ型抗体效价检测。结果表明:3日龄犊牛母源O、A和AsiaⅠ型抗体效价平均值均大于1∶128,7日龄达到峰值,随着时间推移,呈现下降趋势,在90日龄降低到最低;首次免疫后第21天,A、B、C各组抗体效价平均水平相同,均为1∶128;加强免疫后7天,A组O、A和AsiaⅠ型抗体效价平均值均为1∶128,B、C组O、A和AsiaⅠ型抗体效价平均值为1∶256;A组抗体效价平均值于加强免疫后28天达到最高(O型和A型抗体为1∶512,AsiaⅠ型抗体为1∶362),而B、C两组抗体效价平均值则于加强免疫后14天达到最高(O、A和AsiaⅠ型抗体均为1∶512),抗体效价水平与青年牛相当。可见口蹄疫疫苗的首次免疫时间为90日龄时,母源抗体对疫苗免疫的影响最小;首次免疫时,疫苗中抗原含量对犊牛抗体效价的影响很小;二次免疫时增加抗原含量有助于快速提升犊牛体内的抗体效价,对抗体效价峰值的出现时间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兰州地区奶牛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科学评价免疫质量以及合理制定口蹄疫疫苗免疫程序,本研究应用液相阻断ELISA和O型正向间接血凝检测方法分别对目前兰州地区使用的4种口蹄疫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兰州地区使用的4种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疫苗的O型和亚洲Ⅰ型口蹄疫保护性抗体诱导能力参差不齐,其中以B公司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疫苗的抗体诱导能力最强,其他3个公司的疫苗则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采取2组不同的免疫方案对40头奶牛进行免疫,免疫21d后采血运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评估免疫效果。结果表明,加强免疫的效果比一次免疫好,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疫苗与口蹄疫A型灭活疫苗间隔7d免疫的效果比同时免疫好。奶牛口蹄疫合理免疫程序为第一次免疫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疫苗,间隔7d免疫口蹄疫A型灭活疫苗;间隔1个月后第二次免疫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疫苗,间隔7d免疫口蹄疫A型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比较了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亚洲-I型、A型、O型)与口蹄疫二价灭活疫苗(亚洲-I型、O型)+口蹄疫A型灭活疫苗对奶牛的免疫效果。选取8~16月龄的荷斯坦母牛300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0头,分为三价疫苗组及二价疫苗+A型疫苗组,皮下免疫,三价疫苗免疫组注射剂量为3mL/头;二价疫苗+A型疫苗免疫组注射剂量分别为3mL/头和2mL/头;免疫后第21天采集尾根动脉血液,利用液相阻断ELISA测定1:7蹄疫亚洲-I型和A型抗体效价,IHA方法测定口蹄疫。型抗体效价。结果显示,口蹄疫亚洲-I型抗体效价在1:128以上的比例,二价疫苗+A型疫苗组为55.33%,三价疫苗组为58.00%,差异不显著(P〉0.05);口蹄疫A型抗体效价在1:128以上的比例,二价疫苗+A型疫苗组为56.67%,三价疫苗组为60.00%,差异显著(P〈0.05);1:7蹄疫。型抗体效价在26以上的比例,二价疫苗+A型疫苗免疫组52.67%,三价疫苗免疫组为79.34%.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观察研究了新生犊牛免疫不同口蹄疫三价疫苗后的抗体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两次免疫的新生犊牛口蹄疫O型和亚洲Ⅰ型的抗体效价和保护率相对较高,A型抗体效价和保护率较低,在满6月龄时需要进行第三次免疫。本试验为新生犊牛口蹄疫疫苗免疫程序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O型口蹄疫的免疫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但亚洲Ⅰ型口蹄疫是新传人我国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对其抗体变化规律不了解,不能合理制定免疫程序和选择疫苗。为比较O型、亚洲Ⅰ型口蹄疫单苗和二联苗的免疫效果,合理制定免疫程序和选择疫苗。我单位选择健康奶牛分组免疫O型、亚洲Ⅰ型口蹄疫单苗和二联苗,连续监测抗体效价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确实掌握肉牛接种口蹄疫O型、A型、亚洲I型三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我们在张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山丹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肉牛接种口蹄疫O型、A型、亚洲I型三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口蹄疫三价灭活苗免疫后30天,肉牛的O型、A型和亚洲I型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5.0%、82.5%、92.5%,完全能达到农业部规定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大于等于70%的标准。【结论】说明一针防三型口蹄疫是可以做到的,本文为口蹄疫综合防治和免疫抗体检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使用牛口蹄疫Asia I-O型双价灭活疫苗,对奶牛实施免疫.已经普遍应用到我区生产实践中.为了摸清此种疫苗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及持续时间等问题,我们进行了成年奶牛口蹄疫亚洲I型-O型二价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跟踪监测试验.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实掌握某地区牛、羊口蹄疫(FMD)春季防疫免疫效果,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该地区某奶牛场的74头奶牛进行了A、O和亚洲Ⅰ型FMD免疫抗体的检测,对7家规模养殖场和7家散养户的80只山羊进行了O型和亚洲Ⅰ型FMD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用O型-A型-亚洲Ⅰ型FMD三价灭活苗免疫奶牛后,可同时产生针对A、O和亚Ⅰ型3种亚型的高水平抗体;用O型-亚洲Ⅰ型FMD二价灭活苗免疫羊后,规模羊场的两种亚型抗体合格率均高于散养羊。所抽检牛、羊抗体合格率均超过农业部规定的70%的标准。结果表明,FMD三价苗免疫效果较好,可以起到一针防三型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牛口蹄疫是目前危害养牛业较为严重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为确保牲畜健康生产,武汉市黄陂区量化评定了政府采购的牛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灭活疫苗在使用时,以双倍剂量进行二次免疫的免疫效果明显优于按其说明书进行免疫的效果,并且可以使抗体在较高水平维持相对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甘肃畜牧兽医》2013,(11):43-43
疫苗选择:口蹄疫牛、羊使用O型-亚洲I型口蹄疫二价灭活疫苗或A型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进行免疫,猪使用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用政府招标的2家公司生产的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及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共4种疫苗对健康仔猪按免疫程序进行试验,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阶段抗体水平,以期评估不同猪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种O型疫苗免疫21 d后,其抗体阳性率就达70%,二免后抗体效价可达8log2~9log2,抗体合格率高达100%,抗体保护力持久;O型-A型二价灭活苗需2次以上免疫,才能产生较好的抗体保护力度。政府招标购买的疫苗均能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O型灭活苗免疫效果优于O型-A型二价灭活苗;建议口蹄疫免疫实行二次免疫,间隔28~30 d,必要时进行三免。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地区牛羊口蹄疫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掌握牛羊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2012年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牛羊口蹄疫O—AsiaI型双价灭活疫苗和牛羊口蹄疫A型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进行了监测。采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共检测了8个旗县23018份免疫牛羊口蹄疫O—AsiaI型双价灭活疫苗和牛羊口蹄疫A型灭活疫苗15日、30日、60日的血清中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结果显示,牛羊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总体良好,免疫抗体合格率超过了70%。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免疫效果稳定,散养地区免疫效果稳定性差,且不同厂家的疫苗免疫效果不同,加强免疫后A、B、D三个厂家抗体合格率能达到100%,C厂家的免疫效果较差,抗体合格率为93-3%。采用3ABC—ELISA检测试剂盒对部分地区牛羊进行感染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  相似文献   

17.
随机选择从未接种过小反刍兽疫(PPR)、口蹄疫(FMD)O-A-亚Ⅰ型三价灭活疫苗且经检测体内未含相关抗体的健康山羊40只,随机分成4组:第1组接种小反刍兽疫活疫苗,第2组接种口蹄疫O-A-亚Ⅰ型三价灭活疫苗,第3组同时接种小反刍兽疫活苗、口蹄疫O-A-亚Ⅰ型三价灭活疫苗,第4组不接种任何疫苗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免疫副反应。在接种后7、14、21、28 d采血,用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抗体动态。结果显示,接种后7 d时PPR单独免疫组和联合免疫组中PPR抗体阳性率均能达到80%;14~28 d时PPR抗体阳性率均能达到100%,PPR组和联合免疫组中同期PPR抗体OD450nm值之间比较差异均不显著;接种后第7天时FMD O-A-亚Ⅰ型三价灭活疫苗单独免疫组和联合免疫组中FMD O型抗体阳性率均能达到60%,14 d时FMD O型抗体阳性率均能达到100%;接种后14 d时FMD OA-亚Ⅰ型三价灭活疫苗单独免疫组和联合免疫组中亚FMD亚Ⅰ型和A型抗体阳性率均能达到国家规定的70%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与兽医》2015,(5):108-111
近年来,世界上多个国家已发生O型、亚洲Ⅰ型等多种亚型口蹄疫疫情。规模化猪场防治亚洲Ⅰ型、O型口蹄疫的工作难度逐步加大。现阶段为猪场选择合适的预防亚洲Ⅰ型、O型口蹄疫疫苗,在生产中显得十分迫切。通过用O型-亚洲Ⅰ型口蹄疫二价灭活苗对猪群进行免疫,免疫后猪群的应激反应和体重没有明显影响的前提下,用液相阻断ELISA法检测口蹄疫病毒特异性抗体。结果表明牛源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双价灭活疫苗可以使猪产生较高水平的O型和亚洲Ⅰ型抗体。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分4组进行了AsiaⅠ-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AsiaⅠ-O型FMD双价灭活疫苗对奶牛O型口蹄疫免疫效果好,一次免疫180d后还有较高的保护抗体;对奶牛AsiaⅠ型口蹄疫免疫效果差,抗体水平很难维持较高水平和较长时间。首免40d后加强免疫1次,以后每间隔4个月免疫1次,这种免疫程序比较适合衢州地区的奶牛口蹄疫免疫。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奶牛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分组免疫口蹄疫A-O-亚洲I型灭活三联苗(三联苗组)和O-亚洲I型灭活二联苗+A型单价苗(二联苗组),连续6个月监测抗体消长变化。结果表明,二联苗组产生的O型抗体和三联苗组相当;而亚洲I型和A型的平均抗体水平低于三联苗组,抗体持续时间也短于三联苗组;二联苗组A型、亚洲I型抗体合格率在免疫后5个月明显降低,两个试验组奶牛免疫前后产奶量变化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