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栗蘑为药食兼用菌,其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丰富,并富含铁、锌等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及药用价值。目前,栗蘑在国内外市场备受消费者青睐,发展前景广阔。本文介绍了迁西县栗蘑产业发展优势,从生产方式、基础设施、科技水平、产业组织、市场流通、加工水平等方面分析了迁西县栗蘑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促进迁西县栗蘑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迁西县自1992年首创"栗蘑仿野生栽培法"获得成功以来,栗蘑栽培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栗蘑年栽培面积500万棒,年产鲜菇1000多t,亩纯收入15000元以上。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技术人员和菇农不断钻研栗蘑高产栽培技术,在常规栽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属异养型腐生微生物大型真菌范畴,食用与药用价值极高,且能与林业、种植业、加工业等产业紧密链接,共存互补,协调发展,发展前景极为广阔。自1985年起,迁西县食用菌研究所开始进行野生栗蘑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研究。经过7年的不懈努力,于1992年与中国农科院共同试验成功,并获得国家专利。2005年,全县栗蘑栽培840万棒,产量近20万公斤,创产值200万元,重新成为我县农民致富增收的新亮点。总得来讲,我县具有以下几大优势:  相似文献   

4.
灰树花俗称栗蘑(以下通称栗蘑),在夏秋季节常野生于板栗树根部。近年迁西县在人工栽植的基础上又较为成功地探索了栗蘑与板栗树套作立体栽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使板栗亩增产20%,栗蘑产量达1800公斤,亩效益可达1.2万元。主要栽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正>1产业发展优势迁西县栗蘑产业较其它地区具有4大明显的优势:一是产品优势。栗蘑是珍贵的食用药用菌,唯板栗产区所特有,食之肉质柔嫩,味似鸡丝,脆似玉兰,嫩脆爽口,有独特的口味和齿感,且含有18种氨基酸、多种有益矿物质,维生素E含量居各种食用菌之首,具有防癌抗癌、防贫血坏血  相似文献   

6.
西三里乡位于遵化市北部山区,是遵化市万亩板栗之乡。为加快"两高一优"农业发展,2007年,从迁西县引进板栗、栗蘑高效立体栽培新模式,利用板栗行间种植栗蘑并取得成功。栗树下栽培的栗蘑,比普通栽培的蘑菇菇体健壮、肥厚,抗逆性强,同时还可做到树下保墒,有利于栗树生长,使栗树增产在30%左右。山区农户可充分利用5~9月份适温的光热资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并分析比较2个不同产地的栗蘑多糖含量。[方法]采用高温高压水提乙醇沉淀法分别提取迁西栗蘑和浙江栗蘑多糖,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含量,经苯酚-硫酸显色反应后于波长490 nm处进行测定。[结果]试验得出,迁西栗蘑多糖含量为6.54%,浙江栗蘑为3.41%。表明两地的栗蘑由于其人工栽培条件、生长环境及采摘时机等因素不同导致多糖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研究可为栗蘑内在质量评价以及规范化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栗蘑又名灰树花,日本称舞茸,属贝叶多孔菌,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及多种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其中栗蘑多糖具有极强的防癌抗癌效果,因此,它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食药两用菌。迁西县经多年研究,终于在1992年发明了栗蘑仿野生栽培法,并获得专利。多年来,人们在栽培模式上进行了很多大胆的尝试,现就传统栽培模式和新型栽培模式进行一下比较,供大家参考。1传统栽培模式1.1栽培方式。菌块栽培后7~10 d,最迟在出菇前将小拱棚做好,做拱棚时,修好四周的排水沟,在畦四周筑成土埂,  相似文献   

9.
李义  王蕊 《河北农业》2009,(7):26-27
近年来,唐山市北部山区栗蘑得到了大力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栗蘑又名灰树花,是—种特色食用菌,随着栗蘑仿野生栽培技术的全面推广,栗蘑病虫害逐渐成为影响栗蘑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探讨栗蘑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0.
<正>栗蘑营养价值很高,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多营养的珍稀保健品,富含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有"野山参"之美称,因此市场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栗蘑凭借肉质脆嫩、气味芳香、鲜美可口、久煮仍脆等特点位居蘑菇之首。1生物学特性生长温度在16℃~30℃,最适温度在22℃~28℃,栗蘑属中高温食,各地须根据栗蘑的生长特性及当地的气侯条件安排生产。栗蘑生长过程中需较强的散射光,避免阳光直射,光强度200~1 000勒克斯。适宜湿度是80%~95%,生长过程中保持空气新鲜,保护地栽培应注意通风换气。栗蘑属好氧真菌,在  相似文献   

11.
高质量发展食用菌产业有效助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邢台市信都区拥有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区位、原料、技术、产品及市场优势,目前形成了以香菇、栗蘑、平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链。笔者在调研并总结分析信都区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现状与主要做法的基础上,指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信都区食用菌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栗蘑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栗蘑病虫害种类1.1栗蘑主要虫害。为害栗蘑的害虫主要有跳虫、血线虫、菇蛆、蛞蝓和鼠妇。1.2栗蘑主要病害。①生理性病害:主要有小老菇、鹿角菇和空心菇。②真菌性病害:主要  相似文献   

13.
<正>夏季是栗蘑出菇高峰期,也是高温、水涝等自然灾害和腐烂病、菇蚊等病虫害的高发期,如管理不当会对栗蘑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根据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和栗蘑营养生长旺盛的生理特性,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夏季出菇管理。  相似文献   

14.
<正>夏季是栗蘑出菇高峰期,也是高温、水涝等自然灾害和腐烂病、菇蚊等病虫害的高发期,如管理不当会对栗蘑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根据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和栗蘑营养生长旺盛的生理特性,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夏季出菇管理。  相似文献   

15.
正栗蘑又名贝叶多孔菌、栗子蘑,因其自然发生于栗树根部而得名,是一种珍贵的食、药兼用蕈菌,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野生栗蘑产量很低,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2014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蔬菜技术指导站从中国农业大学引进栗蘑新品种,模仿其野生生长环境,在5年以上的板栗林下进行仿野生栽培试验获得成功,生物转化率达到90%以上,其营养和药用成分相当于野生栗蘑。经过两年的示范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栗蘑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产业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一体的朝阳产业。河北省作为食用菌生产大省,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省内不同地区由于资源禀赋、经济状况各有不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为进一步探索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将河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总结归纳为四种类型,即平泉县的"规模带动型"模式—形成规模优势,促进产业增效;易县"扶贫推动型"模式—减少易县贫困,通过政府帮扶,从而脱贫致富;迁西县的"资源促进型"模式—依托丰富的板栗资源,促进栗蘑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宁晋县的"出口主导型"模式-通过出口创汇带动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7.
该文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栗蘑虹灰1号菌株进行液体发酵配方优化,以得到适合栗蘑多糖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比。以栗蘑多糖含量为指标,首先采用前期单因素实验得出的6个因素,再进行Plackett-Bumrman设计筛选出影响栗蘑多糖含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响应面法确定关键因素的最佳用量和配比。结果表明:栗蘑菌株虹灰1号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黄豆粉15g/L、玉米粉17.25g/L、葡萄糖20g/L、磷酸二氢钾2.237g/L、硫酸镁2g/L、蛋白胨5.88g/L,并在p H自然、25℃、140r/min条件下培养,比优化前产量提高了76.03%。  相似文献   

18.
灰树花俗称栗蘑,在夏秋季节常野生于板栗树根部.近年迁西县在人工栽植的基础上又较为成功地探索了灰树花与板栗树套作立体栽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实现了板栗与灰树花相生互补,使板栗亩增产20%,灰树花产量达1800公斤,亩效益可达1.2万元.主要栽植管理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9.
栗蘑原产于日本北部山区,我国多在南方种植。宽甸地区是由石湖沟乡村民毕诗楠于2013年赴河北地区学习引进宽甸并栽培成功。文章介绍了栗蘑在宽甸地区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栗蘑学名灰树花,原产于深山野外,其外形美观,肉质柔嫩,味如鸡丝,脆似玉兰,有野山参之美称。栗蘑属于天然、营养、多功能食品,并具有药用功效。《神农本草》中早就对栗蘑的药用价值进行了记载,灰树花性甘、味平、无毒,具有补虚固本,益肾抗癌、利水消肿之功效,常食能补身健体,益寿延年。栗蘑的生长分菌丝生长期和子实体生长期两个阶段。菌丝生长期是在菌袋生产厂的培养室进行避光培养,子实体生长期就是农户采购长满菌丝的菌袋进行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