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蚜灵对油菜蚜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调查了施用高效低毒环保型药剂“地蚜灵”在油菜上防治蚜虫危害的效果,结果表明,油菜播种时用地蚜灵粉剂600 g/hm2拌干土150 kg施入播种穴内,可有效控制蚜虫对油菜的危害,到末花期,防治效果仍然可达84.96%. “地蚜灵”施用方法简便,省工省时,安全有效,持效期较长,建议在油菜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4种药剂对甘薯地下害虫的田间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薯生长前期,主要地下害虫有蛴螬、地老虎和蝼蛄,以蛴螬为主.4种药剂防治蛴螬,以3%敌百·毒死蜱和地蚜灵2号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3%辛硫磷和茶麸.收获期调查块根的发病情况,结果表明,4种药剂均能有效防治甘薯地下害虫,其防治效果依次为3%敌百·毒死蜱、茶麸、3%辛硫磷和地蚜灵2号.  相似文献   

3.
以商薯9号为试验材料,选用地蚜灵、毒死蜱、吡虫啉粉等几种药剂进行筛选试验,为甘薯地下害虫的防治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地蚜灵为1.5 kg/hm2处理的虫咬率、虫情指数均较低,产量高,能有效提高甘薯的商品性。说明地蚜灵1.5 kg/hm2是较为理想的甘薯地下害虫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4.
以甘薯品种红香蕉为试材,在地下害虫危害较重地块,研究了地蚜灵、70%吡虫啉粉剂、30%毒死蜱微胶囊剂和白僵菌1号对甘薯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地蚜灵(666.7m2用量,下同)100.0 g、30%毒死蜱微胶囊剂0.5、1.0 kg处理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43.38%、37.37%和41.13%,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各药剂处理对薯块商品率影响差异显著,对鲜薯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玉米主要病虫害玉米丝黑穗病、金针虫、蛴螬、玉米蚜、小地老虎、玉米螟的危害症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蛴螬一直是危害玉米生产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每年因蛴螬危害造成玉米损失达到15%~30%,甚至绝收。目前防治玉米蛴螬的药剂以甲拌磷等高毒农药为主,大量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施用,对农产品、食用农产品安全影响极大,筛选高效、低毒的玉米蛴螬防治药剂,对农业提质增效十分重要。本文选用几种玉米种子悬浮种衣剂单剂防治蛴螬,以期为应用低毒农药防治玉米蛴螬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7.
春末夏初气温逐渐回升,"蛰伏"的蚜虫、大棚白粉虱以及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开始危害大棚蔬菜,要密切注意,及时防治. 1、蚜虫  相似文献   

8.
5种拌种剂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本地区花生生产过程中蛴螬发生的危害程度以及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60%高巧+40%卫福、噻虫·咯·霜灵(先正达迈舒平)、70%噻虫嗪+精甲·咯菌腈(先正达锐胜和亮盾)、噻虫·咯·霜灵(先正达艾科顿)这5种防治药剂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5种防治药剂对蛴螬的发生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以60%高巧+40%卫福表现最好,其荚果平均受害指数最低,为10.34;平均防效最高,达到64.47%;增产幅度最大,比对照增产10.44%。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5%辛·吡EC防治危害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的桃蚜(Myzus persicas Sulzer)进行试验, 探索其防治甘蓝桃蚜的可行性, 筛选出经济有效的施用剂量.试验结果表明25%辛·吡EC60ml/hm2用于防治甘蓝桃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巨鹿县金银花受蛴螬危害严重,文章总结了近两年来开展"三农"气象服务金银花防治蛴螬的经验,研究了做好蛴螬防治的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1.
新型低毒杀虫剂防治花生地下害虫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新型低毒杀虫剂和小杆线虫制剂对花生地下害虫蛴螬和金针虫进行了大田防治研究。结果表明:在花生开花下针期施用15%毒死蜱颗粒剂对蛴螬的杀虫效果最佳,在花生开花下针期施用25%毒死蜱颗粒剂对花生果实免受蛴螬危害的效果最好。小杆线虫2号制剂对蛴螬的防治效果优于小杆线虫1号制剂,增产效果显著。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对花生田金针虫的保果效果和杀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田蛴螬危害轻重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最密切的当属作物的轮作制度.小麦、玉米、花生轮作的地区和地块,有利于大黑蛴螬的发生与繁殖;小麦套种花生的地区和地块为多种蛴螬的繁殖和生存提供了优越的生态条件,形成了明显的"老虫窝"地带.而在我国,尤其是山东、河南、安徽大都是这两种轮作制度,发生危害重,防治难度大.树林尤其是榆树、杨树和灌木丛较多的地区,为蛴螬成虫捕食提供了丰富的食源,发生也重.  相似文献   

13.
防治花生病虫害,一般要在花生生长周期内施用农药2~3次,而安徽省农科院植保所研制的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由于攻克了农药控制释放技术,只在花生播种时施用一次,即可控制花生全生长期内蛴螬等各种地下害虫的危害,比施用常规农药增产20%~40%以上.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夏引1号进行施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复合肥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挪威硫酸钾复合肥平均每667 m2鲜薯产量1650.5 kg,薯块中平均每克干物质的蔗糖含量76.352 mg、可溶性糖120.01 mg、还原糖20.035 mg、果糖5.758 mg、总糖262.77 mg;施用俄罗斯产的氯化钾复合肥平均每667 m2鲜薯产量1442.2 kg,薯块中平均每克干物质的蔗糖含量66.437 mg、可溶性糖84.885 mg、还原糖14.879 mg、果糖4.248 mg、总糖255.630 mg。施用含硫复合肥的鲜薯产量、各种糖含量均比施用含氯复合肥的高,其中,蔗糖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可溶性糖、还原糖、果糖含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田蛴螬危害轻重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最密切的当属作物的轮作制度.小麦、玉米、花生轮作的地区和地块,有利于大黑蛴螬的发生与繁殖;小麦套种花生的地区和地块为多种蛴螬的繁殖和生存提供了优越的生态条件,形成了明显的"老虫窝"地带.而在我国,尤其是山东、河南、安徽大都是这两种轮作制度,发生危害重,防治难度大.树林尤其是榆树、杨树和灌木丛较多的地区,为蛴螬成虫捕食提供了丰富的食源,发生也重.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莆田,仙遊两县花生蛴螬17种,天敌30种;系统调查了京都大黑鳃金龟、卵圆齿爪鳃金龟种小阔脛绢金龟3种的灯下及田间数量消长情况;在综合防治上,采用冬春翻耕晒白,施用碱性基肥及轮作等农业防治,结合查虫情,定防治对象田及施药适期,采用40%辛硫磷乳油、20%甲基异柳磷乳剂和40%甲基异柳磷乳油兌水泼浇,可控制蛴螬危害。用苏芸金杆菌变种8010菌株或绿僵菌拌种,防治蛴螬也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对陕西省宣川县苹果黄蚜为害特点和发生规律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引起当地苹果黄蚜大发生的主要原因,据此结合作者的实际经验,提出了一套"在防治时间上,以越冬期防治为基础,以5-7月发生高峰期防治为重点,控前压后,秋残不漏;在防治方法上,以果园生草增加天敌、黄板诱杀、人工剪枝为基础,适时运用化学防治,点面结合,控制苹果黄蚜种群数量在不足以危害的水平"的苹果黄蚜综合防治技术方案,经在全县范围内大面积推广使用,取得了显著地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减轻番茄病毒病的发生与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和环境污染,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开展宁南霉素水剂、中保阿泰灵和中保克毒宝防治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宁南霉素水剂、中保阿泰灵和中保克毒宝三种药剂施用4天后平均防效分别为43.8%、66.7%、50%,施用12天后平均防效分别为53.3%、55.6%、37.5%;三种药剂对番茄病毒病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为该市蔬菜病毒病防治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花生是许昌市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近年来,花生蛴螬的危害日趋严重,据花生收获期调查,平均每平方米有蛴螬3.9头,最高每平方米达67头,最多一穴花生查到蛴螬11头。由于蛴螬危害,一般造成花生减产10%~30%,严重地块达50%,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影响了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为指导搞好夏花生蛴螬防治工作,根据近年来的试验及调查结果分析,我们总结出夏花生蛴螬发生特点、重发原因并提出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花生是许昌市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近年来,花生蛴螬的危害日趋严重,据花生收获期调查,平均每平方米有蛴螬3.9头,最高每平方米达67头,最多一穴花生查到蛴螬11头。由于蛴螬危害,一般造成花生减产10%~30%,严重地块达50%,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影响了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为指导搞好夏花生蛴螬防治工作,根据近年来的试验及调查结果分析,我们总结出夏花生蛴螬发生特点、重发原因并提出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