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乡村环境治理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妥善解决环境治理纠纷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亦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司法作为解决乡村环境治理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理应发挥保障功能。以雅安市为例,剖析乡村环境治理司法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当前仍存在乡村环境法律规范不完善、司法制度仍未建立、司法组织建设较为薄弱等问题。从完善实体法律依据、设立多元主体参与机制、提升司法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完善基层环境司法队伍建设、健全司法专门化和巡回化体系、创新环境司法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提出完善乡村环境治理司法保障体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司法资源的过度使用表面是司法的"繁荣",实际是资源的不当配置。司法由"最后一道防线"变成最先一道。这就需要增加当事人解决纠纷的制度供应,使其有多种途径选择。本文将以基层法院为切入点,以基层法院纠纷化解资源配置为视角,探讨创新基层法院参与社会治理机制,以期形成立体化、规范化、高效化的社会综合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卢少锋 《甘肃农业》2006,(5):148-149
涉诉上访现象形成的原因很多,权威的错位是其中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民众的纠纷与争端的解决应当借助于“法制的权威”,而非“超凡魅力型权威”;应当由审判权威进行最终裁决而非行政权威。然而,民众对“超凡魅力型权威”的依赖和司法实践中审判的权威无法充分确立,出现了权威的错位。民众上访现象频繁。  相似文献   

4.
韦志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712-9713
乡村司法助理员是基层政权中的司法行政工作人员,主要担负着基层法治宣传教育和解决农村各种纠纷的工作。论述了乡村司法助理员对构建和谐农村的功能与作用,证明了其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为贯彻司法改革而推行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它充分体现了权利制约权力、主权在民、民众参与司法和司法民主的理念。三年来的实践中, 人民监督员制度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但还存在着一些缺陷,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去完善它。  相似文献   

6.
何军兵  胡宇峰  黄娅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823-20825
分析了农村司法困境的原因,介绍了能动司法在农村纠纷解决机制中的适用及其价值,提出能动司法在适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农村的法治建设离不开乡村法庭的建设,而其中司法调解较之司法判决对于乡村和谐社会关系的维持有不 可磨灭的作用。农村社会的快速变化给司法活动带来了挑战,纠纷双方都具有血缘或者地缘的关系,解决纠纷的目的 与法律上的诉求不一致,而法官在进行调解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技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充分发挥“父母官”的身份是 推动纠纷实际在司法调解阶段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应当看到当前农村对于法律的信仰仍然不足,如何推动在司法调 解中发挥法律的实际功效仍然需要不停努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离婚探望权纠纷特点的分析,结合我国婚姻法相关制度的规定,提出了解决农村探望权纠纷的立法和司法设想。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司法中调解手段虽受到推崇,但与古代诉讼形态中"健讼"的一面相矛盾。对传统乡村社会的纠纷解决模式的探析,从官方制度上看纵向的"回缩",并将司法案件与权威向上转移;而横向上因为集约化司法体制,以及导致纠纷繁多的外部因素,使得官方乐于刻画健讼形象与推崇调解手段。乡村纠纷解决的途径虽然呈现多元化特点,但横向上民间团体与地方权威受到官方势力的影响,调解的实际效用并不牢靠。总言之,官方矛盾的治理策略,造成乡村社会调解手段的"虚弱"局面。  相似文献   

10.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我国重要的社会治理方式,在解决农村矛盾纠纷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能够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存在并发展,因其有着重要的现实基础。目前,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司法的权威和公信力、各纠纷解决机制关系和功能发挥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作用在农村的发挥。因此,有必要在坚持多元化与利益协调理念相统一、人本与保护农民权益理念相统一、法治和自治理念相统一的前提下,从不同的方面对我国现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江苏省D市农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实地调查,对农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类型、特点、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得出了以下结论:纠纷的主要类型5种;其特点主要是纠纷具有阶段性、纠纷的总体数量大增长速度较快、纠纷具有复杂难解性;形成原因主要是政策的调整、征占用农民承包地增加、流转行为的不规范;仲裁、司法比较困难,基层能力的制约;相应的解决策略是加强对流转行为的管理、完善并登记已发生的流转行为、规范并登记今后的流转行为、建立流转台帐的同时大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度、培育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强化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职能、完善相关法律、强化相关法律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人民调解是除诉讼外的最主要的纠纷解决方式,它与司法审判、仲裁制度一道,成为化解群众矛盾和经济纠纷、营造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但实践中农村人民调解工作却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通过对我国农村人民调解制度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对策,使人民调解制度在化解农村民事经济纠纷,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试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目标模式至今尚未完全确立,而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又存在着诸多问题。加入WTO,要求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与国际接轨。本文针对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和时效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创新,以期完善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纠纷的形式日益多元化,单纯依靠诉讼来解决所有纠纷已不现实,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已经成为时代需要,ADR在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过程中备受关注。目前,在我国,不是发展ADR以替代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而是在法理之外,建立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机制,明确ADR的法律效力,正确处理ADR诉讼的关系是前提。  相似文献   

15.
从涉农纠纷的现状和涉农纠纷化解机制的现状出发,分析涉农纠纷化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多元主体互动化解涉农纠纷的必要性,优化不同主体在化解涉农纠纷过程中的职能.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争议不仅涉及劳资双方的利益,而且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因此,及时、高效解决劳动争议、化解劳动纠纷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颁布实施,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依据。对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决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谢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864-16867
从征地纠纷成因分析、纠纷主体行动研究、纠纷解决机制探讨3个方面对征地纠纷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述评。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征地纠纷成因分析主要存在"结构—制度"和"执行过程"2种分析路径;纠纷主体行动研究则主要从农民的抗争策略、农民与政府的互动关系等方面展开;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则包含了对现有解决机制局限性的分析、完善解决机制的政策建议等内容。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研究中的不足和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目前农村土地纠纷基本现状的分析,土地承包纠纷类型的总结,指出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和采取的重点措施。  相似文献   

19.
旨在分析农村土地纠纷过程中农民的心理认知状况,并提出调整认知偏差的对策性建议。以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梳理农村土地纠纷中农民的心理状态,探索土地纠纷发生的心理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土地纠纷发生和加剧的原因有:农民的相对剥夺感:与城市居民相比、与其他农民个体相比、与自己过去相比而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官民之间信息不畅导致土地纠纷矛盾升级,包括信息流通方式对农村社会关系的影响、官民信息沟通不畅的影响因素及不良后果;农民对土地纠纷事件的归因模式偏差和不良的认知方法。因此,应当在政府宏观引导的基础上加强农民个体心理疏导机制,对农民的认知偏差状况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体育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运行具有教育性、经济性、灵活性、权威性、民间性、制度化等特点。要打破我国体育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的瓶颈,应借鉴加拿大体育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先进经验,组建专门性体育非诉讼纠纷解决机构,加强体育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监督和支持力度,完善体育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立法工作,注重运动员体育纠纷相关法律知识的普法宣传与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