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金雀花Caragana sinica茎段为材料,通过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种类和质量浓度进行单因素设计,建立金雀花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为金雀花的组织快繁提供技术指导。结果表明:用1.0 gL-1的氯化汞(HgCl2)浸泡灭菌10 min为宜;初代培养宜选用培养基MS(Murashige and Skoog)+2.0 mgL-1 6-苄基腺嘌呤(6-BA)+0.2 mgL-1萘乙酸(NAA);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中添加0.5 mgL-1苯基噻二唑基脲(TDZ),诱导形成5~6个丛生芽,将嫩茎接种在添加0.5 mgL-1NAA的MS培养基中,生根率为86.7%。图1表3参11  相似文献   

2.
以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 .sinensis 茎段为外植体, 研究了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和移栽基质对常春藤离体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始和增殖培养中高盐质量浓度的MS 培养基好于低盐培养基WPM 和B5 。增殖培养时, 在培养基中同时添加2.0 mgL-1 6-BA和1.0 mgL-1GA3 为佳, 增殖系数可达到4 。以1/2 MS 为基本培养基, 虽然不添加任何生长调节物质亦能获得高生根率, 但附加0.10 mgL-1NAA 能更好地促进根系发育。移栽基质选用腐质土, 成活率可达80 %以上。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 白砂糖代替蔗糖, 对常春藤试管苗的增殖和生长无显著影响, 可降低培养成本。表6 参9  相似文献   

3.
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在中国西北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利用组培进行扩繁是解决用于生产的优质苗木的有效方法。以四翅滨藜半木质化及全木质化枝条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取材时间、消毒方法、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质量浓度对组培的影响。结果表明,取材时间以4月为宜;消毒方法先用体积分数70%乙醇表面消毒20 s,无菌水冲洗2次,再用1.0 gL- 1氯化汞(HgCl2)浸泡消毒6 min为宜;初代培养宜选用高盐培养基MS(Murashige and Skoog)+ 0.5 mgL- 16-苄基腺嘌呤(6-BA);继代培养基以MS+ 1.0 mgL- 1 6-BA+ 0.1 mgL- 1萘乙酸(NAA)更有利于茎芽增殖和生长;在1/2MS+ 0.1 mgL- 1 NAA的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生根率较高,根系发育较好。图4表4参10  相似文献   

4.
艾鹏飞  罗正荣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2):2023-2027
对柿(Diospyros kaki Thunb.)和君迁子(D. lotus L.)试管苗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再生植株遗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管苗在添加有蔗糖0.3 molL-1的改良MS培养基 (KNO3和NH4NO3减半)上,于低温6±1℃下锻炼6周后,切取侧芽茎尖1.5~2.0 mm在含蔗糖0.7 molL-1的改良MS培养基上预培养2 d,室温(20℃)下装载液(2.0 molL-1甘油 0.4 molL-1蔗糖)过渡20 min,0℃下玻璃化液PVS2(30%甘油 15%乙二醇 15%二甲基亚砜 0.4 molL-1蔗糖)处理80 min,换成新鲜的PVS2后投入液氮保存1 d,40℃水浴化冻1 min,含蔗糖1.2 molL-1的改良MS培养基洗涤20 min,接种于含0.2 mgL-1 CPPU、1.0 mgL-1 BA、0.05 mgL-1 IAA、500 mgL-1 可溶性PVP、30 gL-1蔗糖和7 gL-1琼脂的改良MS培养基(再生培养基)的滤纸上,暗处理1 d后转移到新鲜的上述再生培养基中,暗培养1周后转到正常光下,再生率超过30%;再生植株通过细胞学和AFLP标记检测,没有发现核DNA含量、染色体数目和AFLP谱带的改变。该结果为柿属植物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用金线莲的茎段作外植体, 比较不同的培养基、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植物添加剂等因素对丛生芽生成的影响。实验证明B5 及MS 较好, BA 的作用优于KT和ZT , 最适质量浓度为4.0 mgL-1 ;NAA 0.3 mgL-1和GA3 0.3mgL-1对丛生芽的生成和伸长有较好的效果。比较不同的培养基、蔗糖质量浓度、生长素质量浓度和茎段放置方法对金线莲生根的影响。实验证明1/10 MS 的培养基, 20 gL-1的蔗糖质量浓度, NAA 0.5 mgL-1的生长素质量浓度生根效果较好;培养体放置方法以立于培养基表面为好。表6 参4  相似文献   

6.
取无核白鸡心 美人指 甬优一号 等3 个葡萄品种0.5 cm 长的单芽嫩茎作为外植体, 接种于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上。结果表明 无核白鸡心 美人指 接种于GS 分别附加6-BA 1.0 mgL-1和2.0 mgL-1的培养基, 甬优一号 接种MS 附加6-BA 1.0 mgL-1培养基诱导芽, 芽的诱导率分别达100 %, 100 %和86 %。当芽伸长至1.0 ~ 1.5 cm 时, 3 个品种均转接于MS附加IAA 0.05 mgL-1 , 6-BA 1.0 mgL-1和GA3 2.0mgL-1的分化培养基, 芽的分化最佳, 分化率达80 %~ 86 %, 增殖4.2 倍左右, 苗生长健壮。将无核白鸡心 转入1/2MS 附加IBA 1.0 mgL-1 , 美人指 甬优一号 转入1/2MS 附加IBA 2.0 mgL-1的培养基, 生根率达84 %~ 96 %, 平均根数在5 ~ 7 条之间, 根生长良好。表6 参10  相似文献   

7.
甜柿上西早生不定芽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培养基、激素种类及其浓度对上西早生柿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含量减半的MS [MS (1/2N)]培养基最好,其次是1/2 MS,MS效果最差;ZT (zeatin) 浓度为4.0 mgL-1时不定芽再生率明显高于2.0 mgL-1,在1.0mgL-1ZT中培养的叶片再生率最低;0 mgL-1 IAA (indole acetic acid) 的效果好于1.0 mgL-1和2.0 mgL-1 IAA;正交试验影响因子分析结果显示,ZT的作用最大,其次是培养基和IAA;组合MS(1/2)、4.0mgL-1ZT和1.0mgL-1IAA中不定芽再生率达86%,平均不定芽数为2.2。  相似文献   

8.
柿休眠芽茎尖包埋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永卓  罗正荣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2):2019-2022
主要探讨蔗糖浓度、装载时间和PVS2处理时间对部分中国甜柿种质超低温保存后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约1 mm的柿休眠芽茎尖用海藻酸钙包埋后,在含有0.3 molL-1蔗糖的改良MS培养基(KNO3和NH4NO3减半)上预培养1 d,室温(25℃)下PVS2处理2 h后快速投入液氮(LN),1 h后取出,在40℃水浴中化冻1~2 min,用含有1.2 molL-1蔗糖的改良MS培养液洗涤20 min,接种于含ZT(玉米素)2.2 mgL-1、PVP(聚乙烯吡咯烷酮)600 mgL-1的改良MS培养基,暗培养3~5 d,转移至正常光下,最高成活率接近100%;再生植株生长和分化正常。  相似文献   

9.
以光叶石楠Photinia glabra 当年生枝的茎段为材料, 进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光叶石楠腋芽诱导、增殖、分化、生长及生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MS +0.5 mgL-1BA +1.0 mgL-1KT +0.1 mgL-1NAA 为腋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 腋芽诱导率达93.3 %;MS +1.0mgL-1BA +0.1 mgL-1NAA 为芽增殖最适培养基。1/2 MS +0.1 mgL-1 IBA 和1/2 MS +0.1 mgL-1NAA 为光叶石楠试管苗生根较为合适的培养基, 生根率分别为83.3 %和93.0 %, 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0 %以上。表3 参5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种类、质量浓度及配比对花叶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Variegatum' 茎段和腋芽诱导、增殖、腋芽增殖、最佳继代时间和生根的影响进行探讨, 旨在建立花叶络石组织培养的再生体系, 为其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平台。结果表明:花叶络石较理想的腋芽诱导培养基为MS +BA 3.0 mgL-1 +NAA 0.1 mgL-1 , 其诱导率为88 %;最佳的腋芽增殖培养基为MS +BA1.5 mgL-1 +NAA 0.1mgL-1 , 增殖系数为6 , 继代周期以25 d 为佳, 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 或1/2 MS +BA 0.1 mgL-1 +NAA 0.1 mgL-1 , 生根率均达到90 %以上。表4 参6  相似文献   

11.
甘露醇和生长抑制剂对文心兰离体保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文心兰无菌苗为离体保存材料,研究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甘露醇、矮壮素及脱落酸对文心兰试管苗离体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24±3)℃,保存前6个月光照强度2 000~2 500 lx,后6个月光照强度500~1 000 lx,光照时间12 h·d-1的培养条件下,MS+6-BA 0.5 mg·L-1+NAA 0...  相似文献   

12.
枣未成熟胚高效再生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枣树雄性不育3号(JMS3)和金芒果枣为材料,建立了枣树未成熟胚高效再生植株体系。对枣未成熟胚高效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枣未成熟胚可以通过直接萌发和经子叶发生愈伤两条途径再生完整植株,冷藏处理是促进未成熟胚直接成苗的有效方法。枣未成熟胚经0~4℃冷藏60d,接种在MS+蔗糖30g.L-1+琼脂3.3g.L-1培养基上,胚直接成苗率高达93.3%。将去除核壳时受损伤胚的子叶接种到MS+麦芽糖20g.L-1+琼脂3.3g.L-1+TDZ 1.0mg.L-1+NAA 0.2mg.L-1培养基上,40d后出愈率为98.9%。所得愈伤经MS+麦芽糖20g.L-1+琼脂3.3g.L-1+TDZ 1.0mg.L-1诱导40d后出芽率可达74.1%,丛生芽率达70.4%。在生根培养基1/2MS+蔗糖20g.L-1+琼脂3.3g.L-1+IBA1.0mg.L-1+IAA0.01mg.L-1上40d后生根率为80.8%。  相似文献   

13.
不同杀菌剂对荔枝胶孢炭疽菌的室内抑菌效果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在室内测定了w=10%的苯醚甲环唑、w=40%的氟硅唑、w=40%的腈菌唑和w=45%的咪鲜胺4种杀菌剂对编号为4—1—1和1—1的胶孢炭疽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对4—1—1和1—1的抑菌效果均最好,其EC50分别为1.6077mg·L-1和1.6140mg·L-1;腈菌唑对4—1—1和1—1的抑菌效果均最差,其EC50分别为9.4059mg·L-1和10.5950mg·L-1。苯醚甲环唑对这2个菌株的抑菌效果分别是腈菌唑的5.9倍和6.6倍。  相似文献   

14.
以文心兰‘红狐狸’与‘百万金币’杂种胚为外植体,采用种胚→原球茎→完整植株→移栽的途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机添加物等因素对文心兰杂种胚萌发、原球茎分化、生根等各阶段的影响,建立文心兰杂种胚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技术。结果表明,适宜萌发的培养基为花宝+6-BA 0.5 mg·L~(-1)+NAA 0.1mg·L~(-1)+CM 150g·L~(-1)+AC 1.0g·L~(-1)+蔗糖20g·L~(-1),培养90~100d后相对萌发率为155.6%,原球茎基本不增殖,利于叶的分化;适宜分化的培养基为花宝+6-BA 0.1mg·L~(-1)+NAA 0.1mg·L~(-1)+马铃薯泥150g·L~(-1)+AC 1.0g·L~(-1)+蔗糖25g·L~(-1),分化率显著最高,为87.8%,添加马铃薯泥能显著提高分化率,促进芽苗的粗壮;将分化的芽苗在花宝+NAA 0.2mg·L~(-1)+马铃薯泥150g·L~(-1)+AC 1.5g·L~(-1)+蔗糖25g·L~(-1)培养基上培养40d后生根率为100%,且根系发达,植株健壮;生根苗炼苗后以水苔作为基质,移栽成活率达91.7%。  相似文献   

15.
紫薇花粉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5个花色(白色、紫色、玫红、浅红色和浅紫色)紫薇的花粉为材料,分别用I2KI染色法、TTC(2,3,5氯代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和离体萌发法测定紫薇花粉活力。结果表明蔗糖和硼酸影响紫薇花粉的萌发,20 mg·L-1的蔗糖和2.0 mg·L-1的硼酸对白色紫薇花粉萌发有促进作用;TTC染色法和I2KI染色法不能准确表示紫薇花粉的生活力,染色5~8 h后的染色率仅为5.26%~18.57% ;与对照相比,低温(1~3℃)贮藏2~5 d后,染色率变化不大。当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30%~50%时,紫薇花粉可以贮藏25 d以上。西北林学院学报22卷第6期贾文庆等紫薇花粉萌发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与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对黄椒草进行组培快繁试验,结果表明,取幼胚作外植体,用75%的酒精浸30 s+0.05%升汞浸15 min+无菌水冲洗5次进行消毒;消毒后外植体导入MS+椰子水40 g/L+蔗糖10 g/L+活性炭1 g/L+琼脂粉5 g/L诱导丛生芽,用MS+NAA0.1 mg/L+IBA0.2 mg/L+椰子水40 g/L+蔗糖20 g/L+活性炭2 g/L+琼脂粉4 g/L培养壮苗、诱导生根效果较好.组培快繁的黄椒草苗顺利通过旱培移栽、转水等驯化,批量投入生产.  相似文献   

17.
楸树与滇楸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楸树(QS2)和滇楸(DQ72)的优良单株为试材,开展组织培养研究,以期建立两者高效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为楸树和滇楸的种苗生产提供参考。结果显示:0.1%氯化汞处理6.5 min适合QS2和DQ72的茎段消毒。接种20 d后,QS2的褐化率和污染率分别为16.67%和19.79%,DQ72分别为18.75%和21.88%。DKW(Driver and Kuniyuki Walnut)培养基适合作为QS2和DQ72的基本培养基。QS2和DQ72适宜的初代培养基均为DKW+0.8%琼脂+1 g·L~(-1)活性炭+2.5%蔗糖+1.0 mg·L~(-1)6-BA+0.1 mg·L~(-1)IBA,接种30 d时的腋芽萌发率分别为84.38%和87.50%。QS2和DQ72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DKW+0.6%琼脂+2.5%蔗糖+3.0 mg·L~(-1)6-BA+0.2 mg·L~(-1)IBA,接种35 d时的增殖系数分别达到6.88和6.63,且增殖幼苗生长健壮。QS2和DQ72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DKW+0.8%琼脂+2.5%蔗糖+0.2 mg·L~(-1)NAA+0.1 mg·L~(-1)IBA,在该培养基上接种30 d时,QS2和DQ72的生根率均达到100%,QS2的根系数量和根系平均长度分别达到12.1条和5.3 cm,DQ72分别达到18.5条和3.2 cm。QS2和DQ72的组培苗移栽60 d后的成活率分别为92.3%和96.6%。  相似文献   

18.
铅胁迫对金盏银盘的生长及其根系耐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培模拟试验,在不同质量浓度(5、10、20、50、100 mg.L-1)铅(Pb)处理下,研究沼生药用植物金盏银盘(Bidens biternata)地上部与根系生物量、根系长度和根活力、根系的耐性指数、体内Pb的质量分数与分布。结果表明:Pb处理质量浓度≤20 mg.L-1时,对金盏银盘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Pb处理质量浓度的升高,生物量和根长开始下降,当Pb处理质量浓度达100 mg.L-1时,其生物量和根长均极显著降低(P<0.01)。各质量浓度处理下的金盏银盘根系活力均低于对照,且都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随着Pb处理质量浓度的升高,金盏银盘体内各部位Pb质量分数基本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其中叶和茎的Pb质量分数在Pb处理质量浓度为20 mg.L-1时达到最大;而根系在Pb处理质量浓度为10 mg.L-1时Pb质量分数最大,对铅的积累显著,质量分数高达2 080.89 mg.kg-1。在Pb处理同质量浓度下,Pb在各部位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根系、茎、叶。各处理质量浓度下的转移系数均小于0.1。在Pb处理质量浓度为10~20 mg.L-1时,金盏银盘的根系耐性指数大于1.0;随着Pb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加,根系耐性指数降低。  相似文献   

19.
砷胁迫下吲哚乙酸对不同砷富集能力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砷超富集植物大叶井口边草(Pteris cretica var.nervosa)和非超富集植物剑叶凤尾蕨(Pteris ensiformis)为供试植物,研究2mg·L~(-1)As(Ⅴ)胁迫下添加不同浓度吲哚乙酸(IAA)对2种植物株高、生物量、叶片砷含量、光合色素、叶绿素荧光参数、暗反应酶活性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0 mg·L~(-1)IAA后,2种植物生物量和叶片砷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且大叶井口边草叶片砷含量显著高于剑叶凤尾蕨;大叶井口边草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而剑叶凤尾蕨则显著降低。随着IAA浓度增加,大叶井口边草叶片叶绿素a/b值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而剑叶凤尾蕨在40 mg·L~(-1)IAA处理时显著降低。大叶井口边草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 N)随IAA浓度增加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而剑叶凤尾蕨在20 mg·L~(-1)IAA处理下开始显著下降;大叶井口边草叶片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在10、40 mg·L~(-1)IAA处理时显著增加,而在剑叶凤尾蕨中则显著下降。随IAA浓度增加,剑叶凤尾蕨叶片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而大叶井口边草仅在10 mg·L~(-1)IAA处理下显著下降,在20 mg·L~(-1)IAA处理下则显著增加,在40 mg·L~(-1)IAA处理下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添加IAA后,剑叶凤尾蕨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受害严重,而大叶井口边草在20 mg·L~(-1)IAA处理时,叶绿体仍保持完好。因此,20 mg·L~(-1)IAA处理对砷胁迫下大叶井口边草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光合保护作用,可使其既保持正常生长又超量富集砷。  相似文献   

20.
以切花月季‘卡罗拉’ Rosa hybrida ‘Corolla’为材料,通过在瓶插液中添加褪黑素(melatonin,N-乙酰-5-甲氧基色胺),研究了外源褪黑素对切花月季‘卡罗拉’保鲜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瓶插液(蒸馏水)相比,20 μmol·L-1褪黑素+基础瓶插液(30 g·kg-1蔗糖+250 mg·L-1 8-羟基喹啉+200 mg·L-1柠檬酸)复合瓶插液显著提高切花月季‘卡罗拉’花径张开度和切花水分平衡值(P < 0.05),减缓切花鲜质量变化率下降速度,且抑制了瓶插液中细菌的增长,对切花月季‘卡罗拉’保鲜效应最佳,其次是20 μmol·L-1的褪黑素瓶插液和基础瓶插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