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3 毫秒
1.
鱼油是水产饲料中重要的原料之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饲料产品质量的好坏。对饲料企业而言,鱼油品质的评价和鉴定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饲用鱼油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鱼油是以生活在深海的鱼为原料提取的油脂,同其他油脂相比,其显著特点在于富含 n- 3型多聚不饱和脂肪酸 (PUFA),在常温下呈液态或半固态,是生产鱼粉的副产品。因其本身集营养性、适口性和功能性于一体,因此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饲料生产中。 1鱼油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 油脂作为重要的能量物质在饲料中得到广泛应用。据报道,在禽类日粮中添加鱼油可改善其生产性能,还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家禽对众多疾病和病源的抵抗能力,并对禽体组织及禽蛋脂肪酸的构成类型起一定的作用。首先,鱼油固有的鱼腥味对家禽具有强烈的诱食作用,并能提高饲料…  相似文献   

3.
鱼油在鲤饲料中的适宜用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高蛋白半纯化饲料中分别添加0,30,50,70,90g/kg的未加抗氧化剂的新鲜鱼油,投喂58g左右2龄鲤(Cyprinus carpio)鱼种46d , 结果表明,添加新鲜鱼油量为30g/kg时,鲤生产性能最佳,鲤肝体比(HSI),肝胰脏脂肪含量,肌肉营养不良症和肌肉渗出性损失随着钎油添加量的增加而持续上升,而肌肉和肾脏氧化稳定性则随着鱼油添加量的增中而持续下降,当添加鱼油量升至30,70,70,50,70,70g/kg时,上述6项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综合各项指标,未添加抗氧化剂的新鲜鱼油在高蛋白质鲤饲料中适宜用量以不超过30g/kg为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饲料中添加氧化程度不同的鱼油,研究氧化鱼油对真鲷幼鱼生长、存活及肌肉和肝组织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过氧化物比游离脂肪酸对真鲷幼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更显著。随着饲料中过氧化值的增高,真鲷幼鱼的增重率和存活率均下降,并且脂肪酸组成与饲料中脂类的氧化程度有关。实验得出了真鲷幼鱼增重率与饲料中脂类POV值的线性关系式。真鲷幼鱼摄取氧化鱼油后,其肝组织中过氧化物积累程度与饲料脂质氧化程度呈  相似文献   

5.
饲料中氧化鱼油对真鲷幼鱼生长,存活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饲料中添加氧化程度不同的鱼油,研究氧化鱼油对真鲷幼鱼生长、存活及肌肉和肝组织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过氧化物比游离脂肪酸对真鲷幼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更显著。随着饲料中过氧化值的增高,真鲷幼鱼的增重率和存活率均下降,并且脂肪酸组成与饲料中脂类的氧化程度有关。实验得出了真鲷幼鱼增重率与饲料中脂类POV值的线性关系式。真鲷幼鱼摄取氧化鱼油后,其肝组织中过氧化物积累程度与饲料脂质氧化程度呈  相似文献   

6.
在肉仔鸡饲养中添加鱼油的应用报道不是太多。选择 4 0日龄土杂肉仔鸡 4 5 0只进行为期 3周的试验观察。结果表明 :在饲料中添加鱼油 ,对鸡的免疫力无影响 ,但对肉鸡的生长速度、饲料报酬、肉的品质和经济效益均有明显的提高。结果还表明 ,土杂肉仔鸡日粮中添加 2 %鱼油效果优于添加 3%的鱼油  相似文献   

7.
能量饲料通常所占饲粮的比例最大(〉50%),因此其在饲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确把握能量饲料品质与用量对于配方拟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建防 《饲料博览》1998,10(3):27-28
关于饲料的品质控制江苏省连云港市东辛集团饲料厂(222248)李建防高品质的饲料不仅能为企业赢得好的信誉,而且能给企业带来好的效益,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饲料企业的饲料品质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饲料的品质控制除了企业要建立一套完整...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脂肪源对草鱼生长及肌肉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豆油、鱼油及二者混合后的油脂作为饲料脂肪源,分别设计含4%豆油、2%豆油+2%鱼油及4%鱼油的饲料。选取初始体质量为(1 318.88±2.47)g的草鱼90尾,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期为60 d。【结果】结果表明:(1)混合油组草鱼增重率显著高于鱼油组(P0.05),豆油组增重率则与其他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特定生长率(SGR)的结果与增重率(WGR)相同;肝体指数(HSI)以4%组鱼油组最低,显著低于4%豆油组(P0.05),2%豆油+2%鱼油混油组介于二者之间,与其他两组均无显著性显著(P0.05);3组试验鱼的腹脂率(IPF ratio)、肥满度(CF)、饲料系数(FC)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背肌及腹肌中粗蛋白的含量皆以混合油组最高,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且鱼油组与豆油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草鱼背肌及腹肌肌肉中所含的脂肪酸受饲料脂肪源影响,添加混合油或鱼油组的饲料喂养的草鱼肌肉中EPA与DHA的含量与豆油组相比均有显著提升(P0.05),混合油组与鱼油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饲料中豆油和鱼油混合作为草鱼脂肪源,不仅可促进草鱼生长,较单纯使用豆油,还可显著提高肌肉中EPA、DHA的含量,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不同脂肪源对吉富罗非鱼生长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4%的鱼油、鸡油、花生油、棕榈油、磷脂油和面粉并配制成颗粒饲料,饲喂均重为( 11.19±0.03)g的罗非鱼60 d,以添加面粉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鸡油组、花生油组和磷脂油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棕榈油组;鸡油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他组,花生油组、鱼油组、棕榈油组之间饲料系数无显著差异;鸡油组的蛋白质效率最高,与鱼油组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组;鱼油组的脏体比和肝体比显著低于其他组,棕榈油组的脏体比和肝体比最高.研究结果表明,鸡油组的生长效果最好,同时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减少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11.
中华鳖是我国重要的特色淡水养殖品种,其营养需求的研究起步较晚,以往的饲料配方参数主要借鉴鳗饲料,制约了中华鳖养殖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关于中华鳖的营养需求与饲料研究越来越全面,因此,本文重点总结了中华鳖对蛋白质、脂肪、氨基酸、脂肪酸、微量营养素等的需求,饲料中鱼粉和鱼油替代研究、饲料添加剂应用及其饲料产业发展现状,以期为中华鳖精准营养数据库的建立和高效环保饲料的配制提供参考依据。稚鳖对蛋白质的适宜需求量为32%~50%,赖氨酸和蛋氨酸需求量分别为2.40%和1.23%,脂肪的需求量为11.1%~35.7%,DHA需求量1.1%,碳水化合物需求量为17%~28%,磷需求量为0.30%;稚鳖能较好地利用动物蛋白原料,一些功能性添加剂有促生长和提高免疫的功效,关于鱼油替代和维生素和矿物盐需求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同时对中华鳖营养需求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几种常用饲料品质的鉴定布登付(南阳农业学校种鸡场,南阳473050)近几年来,农村涌现出一大批养殖户和一定规模的养殖场,这些养殖场(户)的养殖技术不断提高,相当一部分养殖场(户)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基本上都能自配全价饲料。但在配料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往往...  相似文献   

13.
饲料品质变化最明显的感观表现是霉变和氧化酸败(俗称哈变)。1999年上半年,江西某饲料厂持续出现大面积的饲料产品短期内发生氧化酸败,其显著特点是:酸败产品批次明显、品种清晰。通过对该饲料厂1999年上半年的客户投诉和退料进行统计分析,退回的氧化酸败浓缩料占退料的90%以上,其次是乳猪料,猪配合料较少,禽配合料最少。该饲料厂大规模的氧化哈变自1998年年底开始,1999年4~5月出现一个高峰,1999年8月又出现一个高峰。饲料产品的氧化酸败成为该厂的一大顽疾,亟待解决。对整个生产过程检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微藻作为动物产品多不饱和脂肪酸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在营养和医学上的重要作用,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特别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两者对防治心脏疾病、动脉硬化、癌症、风湿关节炎、气喘和糖尿病等人类疾病有明显效果,已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海洋鱼油是EPA和DHA等ω-3PUFA的主要来源。由于鱼油资源有限,且鱼油中ω-3PUFA的构成和含量随着鱼的种类、季节、地理环境位置等不同而变化,利用海洋鱼油作为ω-3PUFA来源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另外,利用鱼油生产的EPA和DHA产品带有无法去除的鱼醒味,大大的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用初始体质量每尾0.33克的凡纳滨对虾在42天的饲养期中分别投喂1种含6%鱼油的对照饲料和3种添加不同比例豆油替代鱼油的试验饲料,鱼油和豆油分别为:4.5%+1.5%,3%+3%和1.5%+4.5%,观察了不同比例豆油替代鱼油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和肝体比的影响。养殖试验结束后,各试验组凡纳滨对虾的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饲料营销工作是饲料产品进入市场领域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饲料产品能否成功销售出去。成功的饲料营销工作必须遵循营销工作的一些基本原则,这就是“稳定原则”、“价值原则”、“实力原则”。1 稳定原则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稳定压倒一切。对于饲料营销工作而言,“稳定”包含饲料产品品质稳定。营销队伍的稳定、营销政策的稳定三重含义。1.1 饲料产品品质稳定 饲料产品的品质是保证饲料产品营销成功的前提和基本保证,没有优良的饲料产品品质,再好的营销人员和营销手段都无法实现成功的营销。 饲料产品的品质包括外观品质和内在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洛氏鱥(Rhynchocypris lagowskii Dybowski)生长及消化酶和蛋白质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初始体质量为(15.68±0.30) g/尾的洛氏鱥幼鱼为研究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4.42%的玉米油、豆油、鱼油、棕榈油、猪油、混合油(质量比为:鱼油∶豆油∶猪油=3∶4∶3),配制成6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测定洛氏鱥生长性能指标,肌肉中主要营养成分,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谷草转氨酶以及谷丙转氨酶的活力。【结果】混合油组洛氏鱥的终末体质量显著高于豆油、棕榈油及猪油组(P0.05),但与玉米油组和鱼油组差异不显著(P0.05);混合油组洛氏鱥的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及蛋白质沉积率显著高于棕榈油及猪油组(P0.05),但与玉米油、豆油及鱼油组差异不显著(P0.05)。混合油组和鱼油组洛氏鱥肌肉中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玉米油、豆油、棕榈油及猪油组(P0.05);猪油组洛氏鱥肌肉中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鱼油组(P0.05)。混合油组洛氏鱥肝胰脏、前肠及中肠的蛋白酶活性与鱼油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二者均显著高于猪油组(P0.05);混合油组洛氏鱥后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豆油、玉米油、猪油以及棕榈油组(P0.05)。混合油组洛氏鱥肝胰脏的脂肪酶活力显著高于棕榈油组(P0.05);混合油、鱼油和玉米油组洛氏鱥中肠的脂肪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豆油、猪油及棕榈油组(P0.05)。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洛氏鱥肝胰脏、前肠、中肠及后肠的淀粉酶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混合油组和鱼油组洛氏鱥肝胰脏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显著高于猪油组和棕榈油组(P0.05)。【结论】从洛氏鱥生长性能及消化代谢角度来看,混合油组和鱼油组饲料的效果最好,玉米油、豆油和棕榈油组次之,猪油组最差。  相似文献   

18.
凤晨 《新农民》2001,(8):26-26
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饲料粮需求矛盾会更加突出。解决我国南方和北方一些地区饲料粮相对短缺的重要举措就是要真正做到稻米饲用。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青贮饲料品质,尤其对水分过多、碳水化合物含量不足、蛋白质含量过高等难以青贮的饲料,防止腐败和二次发酵,合理使用青贮添加剂则可有效提高青贮料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0.
育肥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中华绒螯蟹生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豆油和菜籽油混合(1∶1)替代鱼油,研究了育肥饲料中不同鱼油替代水平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简称河蟹)生殖性能、卵径、单卵质量和胚胎生化组成的影响。实验分为5组,饲料1#~5#鱼油替代水平分别为0、25%、50%、75%和100%。每个饲料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入雌蟹和雄蟹各25只,养殖60 d后进行交配试验,比较其生殖性能和胚胎生化组成。结果表明:(1)饲料3#组雌蟹在交配后第10天开始抱卵,其余组均在第15天开始抱卵,饲料1#、3#和5#组的最终抱卵率均为100%,而2#与4#组抱卵率为80%左右;饲料4#的产卵量、生殖力和生殖指数略高于其他各组,但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2)就胚胎质量而言,饲料1#组的卵径相对较大,但各饲料组的卵径、单卵湿重和干重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3)各饲料组胚胎中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脂肪酸组成均无显著差异(P0.05),22∶6n3含量呈下降趋势,18∶2n6和∑n-6PUFA/∑n-3PUFA呈上升趋势。因此,育肥饲料中采用豆油和菜籽油混合替代鱼油,投喂性腺发育中期的河蟹,对其生殖性能、胚胎质量及生化组成均没有显著影响,育肥饲料75%左右的鱼油替代水平可以适当提高其产卵量和生殖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