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生素C是水生动物生长的必需物质.与动物体大部分组织正常执行功能密切相关。本文从维生素C的结构性质、生理功能、水生动物的需要量以及缺乏症等方面综述了维生素C作为饵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中华鳖是我国重要的特色淡水养殖品种,其营养需求的研究起步较晚,以往的饲料配方参数主要借鉴鳗饲料,制约了中华鳖养殖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关于中华鳖的营养需求与饲料研究越来越全面,因此,本文重点总结了中华鳖对蛋白质、脂肪、氨基酸、脂肪酸、微量营养素等的需求,饲料中鱼粉和鱼油替代研究、饲料添加剂应用及其饲料产业发展现状,以期为中华鳖精准营养数据库的建立和高效环保饲料的配制提供参考依据。稚鳖对蛋白质的适宜需求量为32%~50%,赖氨酸和蛋氨酸需求量分别为2.40%和1.23%,脂肪的需求量为11.1%~35.7%,DHA需求量1.1%,碳水化合物需求量为17%~28%,磷需求量为0.30%;稚鳖能较好地利用动物蛋白原料,一些功能性添加剂有促生长和提高免疫的功效,关于鱼油替代和维生素和矿物盐需求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同时对中华鳖营养需求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鲆鲽鱼类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海水鱼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鲆鲽鱼类养殖以及其饲料开发的研究也随之增多.对国内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研究进展做了系统性的综述,以期为开展鲆鲽鱼类健康养殖和其饲料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益生菌产品具有抑制有害菌生长、提高水生动物免疫能力、提高水产养殖的产品质量以及调节水体水质的作用,已在我国沿海地区以及南方内陆地区渔业养殖规模生产中得到应用,而北方内陆地区渔业养殖应用益生菌产品报道很少,特别是经济性水产品种类(如泥鳅、对虾、河蟹)繁育期应用不同益生菌产品的调控水质及对水产品生长效果影响的对比数据报道并不多。在此背景下,选取河北内陆地区目前常用的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3种不同的益生菌制剂,并设立对照组,以繁育期台湾泥鳅为试验对象,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以探明此期内养殖用水中添加益生菌产品对养殖水质以及泥鳅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就pH值指标而言,与对照组相比,芽孢杆菌对试验水体酸碱度的提升幅度不显著(P0.05),乳酸菌对试验水体酸碱度的提升幅度显著(P0.05),而光合细菌对试验水体酸碱度的提升极其显著(P0.01);就溶解氧(DO值)指标而言,投入光合细菌的试验组溶氧增幅显著(20.00%,P0.05),其他2个试验组溶氧增幅效果不显著(芽孢杆菌:14.44%,乳酸菌:11.11%,P0.05);就NH_4~+-N指标而言,光合细菌对降解水体的氨氮水平有明显效果,差异极其显著(P0.01),芽孢杆菌、乳酸菌同化氨氮的能力极微,3个试验组的氨氮浓度变化:芽孢杆菌、乳酸菌分别下降9.49%、11.68%,光合细菌下降32.85%;就NO_2~--N指标而言,芽孢杆菌、乳酸菌组均能降低水体中的亚硝态氮水平,分别为12.60%、9.84%;同时就生长效果指标而言,光合细菌对泥鳅的生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定生长率达到10.29%,同时存活率最高,高达99.45%。  相似文献   
5.
对中华鳖(Pelodiscus sinesis)稚鳖(平均体重4.47g)进行了6种饥饿处理:饥饿0(C)、3(T1)、6(T2)、9(T3)、12(T4)和15d(T5),然后饱食处理,实验持续28d。结果显示T1组与C组试验末体质量差异不显著,而显著高于其它饥饿处理组;摄食期的摄食率随饥饿处理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T1组饵料系数与C组相近;T1组特定生长率最高,各组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表明:经过饥饿3d后恢复摄食的稚鳖可达到完全补偿,且补偿生长效应主要通过提高摄食率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泥鳅、对虾、莲藕共生80 d结果表明,对虾投放量为17 991尾·hm-2时,立体混养的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永年洼水体环境状况,在春季采集该地区底泥及浮游生物进行测定。采用时空分布取样法,设置五处取样地点(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和合理利用区),每处选择底泥表层样品,测定pH值、总氮、总磷、铅及镉的含量;采集水样,对其中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底泥测定结果表明,各取样点区域呈现碱性、高氮磷,存在重金属污染。浮游生物检测结果显示,该区域浮游植物以绿藻门为主,浮游动物以原生动物和桡足类为主。分析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的水平分布为由西南方向向东北方向逐渐增多,垂直分布上,由浅到深,浮游动物的数量逐渐降低,永年洼西部的污染度最低。  相似文献   
8.
EM产品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以及发酵型丝状真菌等80余种有益菌种复合培养而成,与一般生物制剂相比,它具有结构复杂、性能稳定、功能齐全的优势.将EM用作饵料添加剂,其中的有益微生物能分解饵料中的粗纤维,使这些不易被消化吸收利用的粗纤维转化成能被动物吸收的营养物质,提高动物对饵料的消化吸收利用率;这些微生物还能生产品种全、数量多的各种抗生素,提高动物的抗病力,杀死病原微生物,提高成活率;还能在肠道内形成优势菌群,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能抑制腐败菌生长,去除粪便恶臭,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它是一种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一体的多功能饵料添加剂,是目前最有发展前途的无害、无毒的新型饵料添加剂,可取代或部分取代抗生素的作用.EM技术在日本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于1992年引入我国,在农业生产中的多个领域所表现出来的应用效果引人注目.EM技术在畜禽业中的应用和研究较多,而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报道较为少见.而其研究结果对于我们进行饵料的研究并且改良目前的养殖方式、推广水产业健康养殖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其使用方法、使用效果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期望能使读者对EM技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水产养殖的实质是一种以"物"换"物"的过程,也就是通过水产养殖,把饵料或肥料转化为水产品的过程.水产养殖单位面积产量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的饵料是否合理和投饵的技术是否科学.对于水产养殖来说,正确合理地选用饵料,科学合理地投喂,是促进养殖动物快速生长,提高饵料转化率,降低饵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饵料投喂是水产养殖中的一大关键环节,只有正确把握饲养鱼类的投饵数量,科学投喂,才能提高饵料的利用率,保证养鱼增产增收增效.目前对于鱼类的研究多集中于鱼类养殖技术、营养和饵料开发方面,对于科学的饵料投喂的报道较为少见.而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对于我们开展水产养殖业、提高效益、节省成本以及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很重要的.因此,科学把握水产养殖中饵料投喂显得尤为重要.投饵技术包括投饵量的确定、投饵时间、投饵次数、投饵方法和投饵原则.下面就投饵技术几个方面以及饵料投喂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期望能使读者对科学投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对于解决饵料投喂存在的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1%、2%、4%和8%的喷雾干燥血粉,替代部分白鱼粉,研究其对中华鳖稚鳖摄食生长的影响.经过4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5种饲料对中华鳖稚鳖的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影响;但随着饲料中喷雾干燥血粉含量的增加,中华鳖稚鳖的摄食率和饵料系数有增大的趋势,且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分析,中华鳘稚鳖饲料可以添加4%左右的喷雾干燥血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