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是目前桑基鱼塘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该地的桑基鱼塘系统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消费需求改变、农业现代化生产,桑基鱼塘系统的生产方式、经济及服务价值等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利用遥感影像、社会经济等数据对1975—2019年南浔区桑基鱼塘的时空格局演变和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从规模变化上看,鱼塘快速扩张,桑园明显减少,水田剧烈萎缩,桑基鱼塘规模明显减小,基塘比例严重降低;从形态变化上看,鱼塘呈集聚化、规模化趋势,桑园和水田呈破碎化趋势,且鱼塘逐渐脱离传统桑基鱼塘系统布局特色而独立存在。2)2012—2019年,鱼塘养殖的经济效益远高于蚕桑养殖和水稻种植,是导致桑园、水田明显萎缩及鱼塘大规模扩张的主要驱动力。因此,通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建立来进一步加强桑基鱼塘系统的保护与传承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支撑湖州市南浔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20,(2)
正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是江南典型的水网平原,河道纵横交错,湖漾密布成群,池塘星罗棋布,淡水水产资源得天独厚,发展养鱼业和捕捞渔业极为有利。菱湖"桑基鱼塘"生态型循环经济养鱼模式与基地,具有两千余年历史,被联合国教科文、粮食及农业组织誉为保存最好的淡水水产养殖基地,2002年菱湖镇射中村桑基鱼塘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综合养鱼培训中  相似文献   

3.
桑基鱼塘生态系统是一种高效的农业物质循环利用模式,蕴藏巨大价值。鱼塘子系统是桑基鱼塘生产模式中主要的经济来源和组成,其安全性和效益值得深入研究。氮、磷元素作为鱼塘子系统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可为鱼塘水产养殖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但过剩的氮、磷元素会导致鱼塘水体富营养化等水质污染问题,造成鱼塘经济损失严重。目前有关桑基鱼塘的研究还局限于空间演变格局、经营模式评估、水陆相互作用过程与机理、投入产出效率、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方面,而对桑基鱼塘内部营养物质的迁移转化规律缺乏全面了解。为了探究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内部潜在的科学规律,对近 10 年桑基鱼塘系统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概括,总结出鱼塘水体和底泥中氮、磷的基本特征,赋存形态、释放行为与循环特征,揭示氮、磷在水体 - 底泥界面的迁移转化机制及影响因素,这对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水体富营养化管控和科学化养殖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为桑基鱼塘的传承和保护提供参考依据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传统时代南海九江的鱼苗养殖业与桑基鱼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晴 《古今农业》2012,(4):69-77
南海九江地区的桑基鱼塘是珠三角基塘农业经营历史最悠久、技术最成熟的区域。清代初年这里的鱼苗养殖已经十分兴盛,已经形成连片的桑基鱼塘。九江位于西江下游,这里的居民长期垄断了西江的鱼苗捕捞和养殖技术。鱼苗养殖是九江地基塘农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鱼苗养殖的特定技术也促使当地基塘形成了多样化的形态与特定的微环境特征。基塘属于小型的水利工程,九江地区桑基鱼塘与堤围的修建,塑造出适应基塘排灌需要的人工河网。九江地区桑基鱼塘是典型的循环农业,经营中的施行立体化的种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2020,(1)
正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湖熟天下足。地处天堂中央的浙江省湖州市素以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著称。闻名全球的桑基鱼塘生态养殖系统,为湖州百姓创造了数不尽的财富,成就了湖州地区丰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一部中国书画史半部在湖州的辉煌成绩。1.概况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云豪家庭  相似文献   

6.
明清民国顺德的基塘农业与经济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建新 《古今农业》2011,(1):96-104
在顺德县基塘农业中,池塘以淡水养殖业为基础而兼有蓄水的生态功能,而基面上的作物应对市场而转换,由此形成不同的基塘类型.基面作物的转换与经济类型的变化有关.明代的果基鱼塘,促进了面对国内市场的果品加工业的形成.清代桑基鱼塘大发展,产生了面对国际市场的缫丝业;晚清民国初年机器缫丝业兴起,桑基鱼塘与外向型的缫丝业更紧密连接一...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河网地带,有大片的桑基鱼塘。蔗基鱼塘,人们习惯称为基塘地区。当地人民经过数百年的农业生产实践,形成了基塘式的农业生产体系。他们以塘鱼、蚕桑、甘蔗、水稻为主,兼种蔬菜、油料、  相似文献   

8.
珠三角地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循环农业的“3R”原则为基础,分析了“桑基鱼塘”模式的主要特点以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把传统的基塘农业发展成为循环农业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内部潜在的科学规律,从而促进桑基鱼塘的传承和保护.本文通过系统梳理桑基鱼塘陆面子系统的基本模式、物质来源与归趋、物质循环过程,通过分析桑叶的矿物元素和营养物质含量、桑树产量质量的影响因素、桑叶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因素、用桑量水平对蚕种产量质量的影响、蚕对桑叶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因素来揭示桑叶对桑基鱼...  相似文献   

10.
由农业大省崛起为工业大省的广东,由于以效益为中心不断优化农业结构,东南西北各方农业现已呈现明显的区域特色,农民选择的主业各具特色、各有市场。 20世纪80年代初还是我国桑蚕主产区的珠江三角洲,目前已难觅桑田踪迹,“桑基鱼塘”模式已转移至粤西雷州半岛和西江、北江流域的40多个市县。像“桑基鱼塘”一样,受工业化、城市化浪潮的推动,广东农业生产力布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相对低效的农业已淡出珠江三角洲地区,而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仍然为广东主要农业区。 在工业发达、城市化程度非常高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那里…  相似文献   

11.
正"匠人精神"首先是一种传承。推及到农业领域是对"人与土地间关系"的深入思考,是对农业生产基本常识的普遍尊重。比如要敬畏自然,要保护环境。"匠人精神"也是对传统农业智慧的尊重。我们广大的乡村从来都不缺健康的农业生产理念,珠三角的"桑基鱼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充分表明了"桑基鱼塘"循环性生产的相互关系,展现的则是农人们因地制宜、善待自然的智慧。  相似文献   

12.
<正> 我省气候温和,土地广阔,蚕桑生产历史悠久。随着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很多农民认识到,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单一经营,难以致富,必须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经营。而栽桑养蚕正是目前农村的一项骨干副业。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高,潜力大,一年可养3~5季蚕,一亩桑园养蚕可达350元,相当于棉田的二倍。近年来我省蚕桑生产步伐加快,1985年全省产茧量达17万担,创历史最高水平。发展桑基鱼塘,为蚕业开辟了一条更为宽广的道路。为使广大群众认识开发利用桑基鱼塘的好处,我们就当前在农业合理结构与桑基鱼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2017,(6)
<正>中国淡水渔都菱湖镇是浙江省水产大镇,淡水水产养殖位列全省首位。菱湖有史以来就是鱼塘星罗棋布,河流交叉成网。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菱湖桑基鱼塘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保留完整的传统养鱼生态模式,也是中国面积最大、保留最好的桑基鱼塘,每年都会组织来自亚太地区综合养鱼研究和培训中心发展中国家的学员到菱湖射中村桑基鱼塘教学基地考察学习。菱湖镇现有淡水养殖总面积69 267亩,其中池塘养殖59 800亩,外  相似文献   

14.
以辨析明初黎贞撰《陈博民谷食祠记》的真伪入手,从文献、人物真实性等方面,论证了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最大的基围和桑基鱼塘区——桑园围在洪武二十九年筑塞倒流港的史实。通过分析,说明了明初筑塞倒流港导致的西北江下游三角洲水利环境和治水方式、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防潮和防涝双结合的治水方式,不仅需要增高、加固堤围,还需通过挖深鱼塘以蓄水防涝。挖出的泥覆向池塘周围,淡水养殖业和基面种植业结合,引起基塘农业出现。在桑园围的最低洼地区九江和龙山、龙江等地形成珠江三角洲最早的桑基鱼塘区。明初筑塞倒流港合围动员修围还为清代桑园围"合围通修"的水利社会形成提供了文化资源和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建立“桑基鱼塘”生物链,把几部分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连接起来,把池塘富营养通过水葫芦,转为桑基中培养蚯蚓的有机基质,利用桑基空地来繁殖蚯蚓,然后蚯蚓被甲鱼直接利用来提高桑基鱼塘系统综合效益。养殖甲鱼为中华鳖,养殖300只甲鱼,幼鳖规格250g/只;鲢鳙鱼种规格及密度放养:白鲢规格50~150g/尾,放养密度为225尾;鳙鱼规格200~500g/尾,放养密度为15尾。结果是甲鱼个体平均规格分别由每尾250g增至723g和801g,各增长1.892倍和2.204倍,日均各增4.73g和5.51g。养殖成活率分别为87.9%和91.2%。饲料系数由1.51减少到0.83。  相似文献   

16.
《北京农业》2013,(20):16-25
给存在了数万年的稻田冠以一个科学的名字,就是农业景观类遗产。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包罗万象,有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遗址类遗产;都江堰、灵渠、坎儿井一样的农业工程类遗产;《齐民要术》《农桑辑要》《农政全书》等等农业文献类遗产;桑基鱼塘、精耕细作、生态纺织等农业技术类遗产……不一而足。而其中最具有观赏性和旅游价值的就是农业景观类遗产。  相似文献   

17.
国外     
《新农业》2018,(10)
正中国四项农业文化遗产获联合国粮农组织授牌联合国粮农组织主办的第五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19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召开。本次论坛向8个国家的14项新认定的遗产颁发了证书,我国"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  相似文献   

18.
一、生态农业建设试点的新阶段 我国传统农业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传统农业的精华中就润生了朴素的生态农业思想的萌芽,如精耕细作、间种套作、施用有机肥、培育地力、桑基鱼塘、立体种植等。但给生态农业以科学的概念,在理论上进行探索和概括,并进行生态农业的实践,还是近十年来才兴起的,当前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新农业》2017,(23)
<正>11月23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专家会议在意大利罗马召开,我国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和甘肃迭部扎尕农林牧复合系统通过专家评审获得批准,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申报的中国南方稻作梯田(含福建尤溪联合梯田、江西崇义客家梯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广西龙胜龙脊梯田)和山东夏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韩国和西班牙的5个传统农业系统被FAO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获认可的两个遗产地是: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和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位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成都盆地的交汇区,是一套紧密且自给自足的,构成垂直梯度景观与水平地带景观相结合的农林牧复合生产系统。该系统既维护了当地居民的生计和粮食安全,又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