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杜玲  何浩  陈阜  杨立国  郑瑜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2):295-299
北京市自2004年开始执行粮食直补政策,该政策对北京市的农业生产及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北京市相关文件及统计年鉴数据,归纳了粮食直补政策在北京市的发展变化过程;分析了政策实施带来的初步成效,一方面提高了农民的纯收入,增加了种地收益产值,从而增强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粮食直补政策对北京市的种粮面积及粮食产量也有重要相关影响。同时指出目前粮食直补政策存在补贴标准不稳定,狭小的农业生产规模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需坚持执行合理稳定具体的粮食直补政策,加强资金发放程序的监督管理,并设立合理的粮食规模经营标准,加大规模生产补贴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DEA模型与农户调研的北京市粮食补贴政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京市自2004年开始实施粮食补贴政策以来,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有了显著提升。科学评价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是今后进一步优化补贴政策体系、提升强农惠农效应的重要前提。首先梳理了北京市相关政策文件,分析了北京市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历程及特征,然后基于DEA模型和农户调研评估了北京市粮食补贴政策效果。结果表明,北京市粮食补贴的政策效率处于较高水平,但通过制度创新等途径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补贴政策执行到位、农民认可程度较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最后针对模型评估和农户调研结果,提出完善北京市粮食补贴政策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及其实施效果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几年,中央根据粮食产销形势的新变化,先后出台了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一系列农业补贴政策,初步形成了农业补贴政策框架。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粮食生产的恢复发展,基本实现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目标。但由于中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仍处于初创阶段,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对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对江西省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中国农业补贴效果进行了定量研究。最后,提出完善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对策建议。研究的主要结论是,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补贴政策目标的短视化、补贴方式不科学、补贴结构不合理、补贴机制不健全等,应针对以上具体问题调整农业补贴政策的具体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4.
陈薇 《种业导刊》2006,(9):15-17
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设计的目标看,一是保护粮食生产,鼓励农民多产粮食,增加粮食供给;二是增加种粮农民收入;三是实现粮食补贴制度的创新。我们在河北省较早实施粮食直补政策试点县的容城、正定、围场做了实地调查,对政策能否实现预期目标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4月30日,农业部正式对外公布了2015年国家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50项政策措施。其中与种植大户息息相关的如下:种粮直补政策2015年,中央财政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安排补贴资金140.5亿元,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给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农资综合补贴政策2015  相似文献   

6.
粮食是一种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为加强粮食生产的基础地位,缓解粮食安全压力,我国对粮食主产区采取了保护价收购以及直补、投入品补贴等各项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良种推广补贴政策目标主要是提高粮食作物的优良品率,促进农业专业化与规模化生产,实现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良种补贴通过项目来实施运行,即桉“专家椎介、市场认可、[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科学种养》2013,(3):4
近日,中央财政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拨付粮食直补资金151亿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元支持春耕生产。财政部要求,各省级财政部门要认真做好2013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兑付方案,力争在春耕前将补贴资金兑付到种粮农民手中。同时,为支持地方做好粮食直补和调控工作,中央财  相似文献   

8.
市场快讯     
中央财政预拨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资金867亿元为支持春耕生产,中央财政预拨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资金867亿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151亿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716亿元。财政部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政策  相似文献   

9.
《科学种养》2013,(5):4
<正>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2013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安排151亿元,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手中,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农资综合补贴按照动态调整制度,根据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变动,遵循"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的  相似文献   

10.
从2002年9月起,安徽、湖、湖南、河南、吉林等粮食主产先后开始“直补”试点,即国家保护价形式通过国有粮食企业将补贴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在“直补”试点实行“两放开一调整”,即放开粮食收购价格,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取消在流通环节对新收购粮食的补贴,把市场价低于保护价的价差直接补给农民。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其他粮食经营者公平进入市场,实行随行就市,按市场价收购农民余粮。实行“直补”试点后,不仅“直补”后所收的“非保护价”粮销售一空,而且减少了风险基金在流通环节的使用量,效益明显提高,这项改革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安徽等省…  相似文献   

11.
城乡结合部粮食生产能力变化研究——以廊坊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城乡结合部为研究区域,以乡镇为单位,运用数理统计与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廊坊市城乡结合部地区粮食生产能力变化特征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①2000年-2004年城乡结合部各乡镇粮食安全指数呈波动变化趋势,即稳定(2000年-2004年)→递减(2004年-2006年)→缓慢上升(2006年-2010年)的趋势,指数最大值为2000年九州2.23,指数值最小为2003年仇庄0.50。②粮食产量影响分为 “量”和 “质”两个因素,由于不同阶段“量”和 “质”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不同,致使2000年-2010年粮食安全格局重心,由“外”向“内”偏移了2.39km。③Cobb-Douglas生产函数计算表明,粮食播种面积和有效灌溉面积是影响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城乡结合部地区耕地流失严重而后备不足,未来应加强耕地集约利用,发掘粮食生产潜力以保证区域粮食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董彦龙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9):119-123
为了实证研究种植产业投入要素对粮食产出的贡献率,比较人力与资本投入对产出的影响,验证种植产业是否存在规模经济效用,选取中国粮食产量最大、人口最多的河南省,1978-2009年单位耕地面积的粮食产量、从业人数、农业机械动力作为分析指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回归分析,Wald检验具有约束条件的回归系数,定量分析河南粮食种植业投入要素与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发掘数量关系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和措施。结果表明,河南省人力投入对种植业产出的贡献度指数超过90%,Wald检验简化后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拟合度较好,亦即河南省丰富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对粮食产出具有较大比例的贡献度,种植业规模经济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农业补贴是各国为促进农业健康持续发展而采用的政策工具,其效果受农业生产特点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双重影响。研究从影响农业补贴制度运行及其效率的宏观环境因素出发,分析了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对农业及其补贴政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农业补贴制度的目标选择,明确了补贴政策工具选择的具体思路,最后提出了中国农业补贴制度效率提升的具体路径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粮食单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近10年来浙江省粮食单产历史演变分析表明,粮食单产总体呈增长趋势。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省粮食单产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时段分析,结果表明:1990—1997年期间,农业科技投入的贡献最大,达17.64%;1998—2000年期间,农业科技投入的贡献继续保持第一,为9.68%;2001—2004年期间,成灾面积扩大对粮食单产增速放慢所起的作用最大,达48.94%;从整体来看,1990—2004年期间,农业科技投入在推动粮食单产增长过程中的贡献最大,达44.50%。从而得出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将是继续提高浙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林农是南方集体林区最基本的林业经营微观主体,其经营意愿的高低必将影响林业经济的发展。对私有林进行补贴是激励林农提高其经营意愿,促进私有林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为降低制度供求矛盾,提高补贴制度实施效果,私有林补贴制度的设计必须立足于制度受益者林农的真实政策需求。基于此,设计问卷调查南方9省集体林区林农对补贴制度的偏好,并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林农补贴偏好的影响因素,以求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分析得出,由于林农所处环境迥异,对补贴方式的偏好有较大的差异,但偏好的不同折射出林农在经营中的瓶颈,也为补贴制度设计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小麦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群研发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了探寻影响山东省小麦生产的气象风险因子,并探索小麦相对气象产量与气象致灾风险因子的关系,通过采集山东省典型小麦生态区120个监测网点,自1980年至2009年的小麦产量与气候致灾风险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导致小麦减产的气象风险因子以及相对气象产量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确立了导致山东省小麦冷冻害、干旱和干热风等灾害的气象风险因子,建立了山东省小麦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群,并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系统开发,对山东省小麦生产当中遇到的气象因子进行分析,预测是否存在气象灾害,并进行风险评估。该系统为政府部门指导农业生产和制定农业保险费率、保费补贴、粮食最低保护价、农业直补标准等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农户杂粮生产关系到整个杂粮产业的粮食来源,目前农户是杂粮生产的主体,因此农户种植杂粮与否,将会影响社会杂粮的供给问题。为了分析当前农户种植杂粮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以河北省337份杂粮种植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利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方法,对农户杂粮种植意愿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愿意种植杂粮的农户占81.9%;农户年龄因素达到0.01极显著水平,农户文化程度和杂粮产量两个因素达到0.05显著水平,种子费和是否有订单两个因素达到0.10显著水平。最后提出继续增加科研水平,开展品种、技术、机械等方面的研发和推广;鼓励年轻、有文化的技术人员从事杂粮农业生产;加强技术培训工作;完善经营主体的补贴制度和企业农户订单制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