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淹水处理对水稻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及细胞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取不同淹水深度和不同淹水时间的处理后,测定了4个水稻材料在孕穗期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和细胞电解质伤害性外漏百分率。结果表明:经淹水处理后,供试材料叶片的丙二醛含量上升,细胞电解质的外漏量增加,杂交稻叶片细胞膜所受伤害比常规稻要小。  相似文献   

2.
利用电导法测定西洋梨的耐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以生物膜学说为依据的电导法,测定经连续梯度降温处理的和煮沸杀死后的西洋梨一年生枝条的电导率,并换算成电解质渗出率,从所得的数值中找出质膜透性的变化规律,以寻求监测西洋梨耐寒性的鉴定方法,为验证其准确生,将各处理材料分别再进行水稻扦插催芽及形态解剖观察,以观察发芽情况和组织结构变化。观察结果与测得生理指标相一致,表明电解质渗出率测率测定西洋犁的耐寒性,是一种简易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PEG对烟草幼苗耐低温胁迫能力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不同浓度PEG处理4叶期烟草幼苗,对烟草在低温胁迫期间电解质渗漏率、丙二醛、内源抗氧化剂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PEG处理能显著增强烟草幼苗耐低温胁迫能力,提高烟草叶片中内源抗氧化剂(AsA、GSH)含量和膜保护酶(SOD和CAT)活性;在低温胁迫期间,经PEG处理的幼苗中叶绿素、呼吸速率、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电解质渗漏率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积累量低于对照。结果表明,维持较高的膜保护酶活性,提高与抗冷性有关物质含量是PEG提高烟草幼苗耐低温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渗法研究了几种电解质溶液对铝阳极氧化多孔膜界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F-,SiO2-3,PO3-4,S2O2-3和酒石酸根等的电解质溶液,使多孔膜的等电点pHIEP由原来的9.20分别移至3.40,3.30,4.30,3.90和3.80,膜的带电性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多孔膜带电性能的变化有利于常温封闭液中的金属离子进入多孔膜内,同时F-,S2O2-3还可通过与膜内H+,H2O等的相互作用,使膜孔内pH升高,从而加速金属离子在膜内的水解沉积,促进常温封闭的进行.  相似文献   

5.
运用模糊数学关于隶属函数的方法和幼苗电解质外渗率、SOD 活性、MDA 含量、膜指亚油酸与棕榈酸比值、膜脂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发芽指数、干物质、出苗指数和相对出苗率等9项指标,对8个玉米品种抗寒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测定的9项指  相似文献   

6.
采后草菇的膜脂过氧化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采后草菇的品质劣变与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采后草菇在3种不同的贮藏温度下,鲜重损失率、变形度及电解质渗透率明显增加。在丙二醛发生累积的同时,草菇体内SOD活性及GSH含量下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丙二醛含量的增加与鲜重损失率,变形度及电解质渗透率的上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SOD活性及GSH含量的下降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证明膜脂过氧化作用可能是采后草菇贮藏期间品质劣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磁场对水稻幼苗抗冷害能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恒磁场处理水稻萌发种子,能提高幼苗内源抗氧化剂含量和膜保护酶活性。水稻幼苗经3℃冷害处理后,内源抗氧化剂含量和膜保护酶活性下降减少,电解质的相对渗漏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低温胁迫对长叶竹柏幼苗活性氧代谢保护酶系统的影响,选取长叶竹柏的2龄幼苗为试验材料。模拟零上和零下低温胁迫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特别是在温度过低和骤冷时,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细胞膜的选择透性受到伤害,电解质大量外渗,电导率增大。同时,SOD,CAT和POD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的测定表明,程度不大的低温胁迫不会对植物造成严重的膜脂过氧化伤害,部分原因可能是SOD,CAT和POD活性的协调一致性。只有极低温,如-10℃,-20℃下,细胞膜才会发生严重的膜脂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低温胁迫对长叶竹柏幼苗活性氧代谢保护酶系统的影响,选取长叶竹柏的2龄幼苗为试验材料,模拟零上和零下低温胁迫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特别是在温度过低和骤冷时,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细胞膜的选择透性受到伤害,电解质大量外渗,电导率增大.同时,SOD,CAT和POD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的测定表明,程度不大的低温胁迫不会对植物造成严重的膜脂过氧化伤害,部分原因可能是SOD,CAT和POD活性的协调一致性.只有极低温,如-10℃,-20℃下,细胞膜才会发生严重的膜脂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低温胁迫对经冷锻炼的盆栽红掌叶片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锻炼可以减缓红掌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增强、电解质渗出率的增加,以及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的下降;可促进SOD酶和CAT酶活性的提高及增强POD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红掌的抗寒性,延长红掌幼苗寒害(4℃)致死临界时间2.5d左右。  相似文献   

11.
使小麦在一定浓度盐溶液中萌发生长,研究稀土元素对小麦抗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萌发期受盐胁影响较大,生长量明显减少。稀土伴种播种后96小时~144小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稀土可促进小麦萌发生长,提高其对血渍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单一稀土元素化合物拌种后冬小麦主要生长发育期主要组织中 RNA 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处理样品中 RNA 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比对照为高。说明稀土元素对冬小麦基因表达有一定促进作用,促进生长发育,并能增强抗逆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晴天实测资料,对沟麦和畦麦的小气候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沟麦与畦麦相比较,①沟麦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吸收率上层(60~80cm)减小7%~14%,下层(0~40cm)增加3%左右;②动力速度增加15%~31%,湍流交换系数增加3%~14%,里查逊数减小13%~63%;③CO2通量增加9%~16%,0~20cm土层的土壤湿度增加02%~2%。  相似文献   

14.
引言应用电子计算机对1973—1979年、北京地区23个样本组的冬小麦灌浆资料进行了数学模拟,得到了天气、气候因素对灌浆、粒重影响的若干信息。其中,有关天气影响的分析已作了报导。本文仅就全生育期中的气候影响做探讨,以为提高冬小麦产量提供农业气候依据;同时,也为千粒重的农业气象予测寻求了途径。一、灌浆进程的模拟与气候信息方程的确定,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钼营养与无机养分平衡关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酸性黄棕壤为供试土壤,采用田间和盆栽试验,在缺钼与施钼条件下,观察并测定小 轩期植株及叶片无机养分含量和分差异。结果表明,缺钼导致小麦植株无机养分含量普遍高于施钼处理,其中N,P,K,Zn,B含量因缺钼而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6.
引言众所周知,粒重是构成冬小麦产量的三要素之一。因此,在穗数、粒数一定时,粒重的高低及波动可以代表一地的产量特征。从广义的库源学说来讲,籽粒是光合产物的库(sink),叶片是产生光合产物的源(Source),而茎、根则是传输系统。研究与实践表明:冬小麦最终产量是库对源的积  相似文献   

17.
钼肥对小麦体内氮,钼营养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取湖北省主要麦产区土壤在两个施氮水平下进行小麦施钼盆钼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缺钼时小麦体内NO3-N转化NH4^+-N的过程受阻,植株缺少可利用态氯,而NO3^--N含量剧增。小麦放施钼可明显改善其体内的钼营养和氮营养,主要表现在:小麦各部位的钼的含量和吸钼量显著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NRA)平均增加6.58倍,促进NO3-N转化,以及茎叶中的氮素向籽粒中转移和籽粒中游离态氮向蛋白态氮的转化。籽粒中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降水的季节分布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因素的主次,6月降水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提出了丰产的降水分布为4月23.8~32.3mm,5月50.6~58.7mm,6月94.7~103mm,7月161.2~172.8mm;分析了边际产量效应,各月均是在干旱时灌水边际产量效应高,超过适宜水分后为负效应。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和节水灌既提供科学依据。模型也可用于省内地区降水对小麦产量影响的测报  相似文献   

19.
以普通小麦、四倍体小麦及其各染色体组供体种为母本,与一年生簇毛麦(Haynalida villosa,2n=14)和四倍体多年生簇毛麦(H.hordeacea,2n=14)杂交,研究了小麦属与簇毛麦属的可杂交性。结果表明,乌拉尔图小麦(AA)、拟斯卑尔脱小麦(SS)和节节麦(DD)与一年生簇毛麦的杂交率分别为1.8%、2.4%和82.4%,它们与多年生簇毛麦的杂交率分别为7%、0.8%和38.6%,上述各组合中,除乌拉尔图小麦与两种簇毛麦的组合能产生出正常的种子外,其余四组合所结的种子均不能正常发芽。圆锥小麦与两种簇毛麦的杂交率分别为0.9-8.8%和1.2-19.6%,所结种子大都能正常发芽。圆柱小麦与两种簇毛麦的杂交率分别为1.1%和1.5%,所结种子都不能正常发芽。普通小麦与两簇种毛麦的可杂交性同普通小麦与栽培黑麦的情况相似,它们可能受小麦的同一遗传系统控制。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近期推广小麦品种的品质分析与分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研究对山东省近几年推广的24个小麦品种。包括在省区试中表现较好的尚未定名的8个新品系。按照评价小麦品质的“最优协调方案”进行了粗蛋白、赖氨酸、面筋和沉淀值的测定。并利用系统聚类方法在计算机上进行了单项指标和四项综合考虑的合理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