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邵阳市紫薇品种调查研究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紫薇是夏季重要的观赏花木,目前中国有50多个品种。通过对邵阳市紫薇品种资源的实地调查研究,发现紫薇品种100个,分属堇薇、红薇、银薇及复色4个品种群,其中未见文献记载的新品种69个。因篇幅所限,分3篇文章发表,本研究报道了银薇及复色2个品种群的23个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邵阳市紫薇品种调查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紫薇是夏季重要的观赏花木,目前中国有50多个品种。通过对邵阳市紫薇品种资源的实地调查,发现紫薇品种100个,分属堇薇、红薇、银薇及复色4个品种群,其中未见文献记载的新品种69个。因篇幅所限,分3篇文章发表,本文报道了堇薇品种群的24个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邵阳市紫薇品种调查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紫薇是夏季重要的观赏花木,目前中国有50多个品种。通过对邵阳市紫薇品种资源的实地调查研究,发现紫薇品种100个,分属堇薇、红薇、银薇及复色4个品种群,其中未见文献记载的新品种69个。因篇幅所限,分3篇文章发表,本研究报道了红薇品种群的20个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2016—2018年,采用线路普查、重点调查和样株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省紫薇天然种质资源和主要栽培品种开展全面调查分类,以期为海南省紫薇资源引种、培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海南已有紫薇属5个种,主要栽培品种11个,其中银薇品种群1个、红薇品种群7个、堇薇品种群1个和洒金品种群2个。紫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海南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牡丹籽油的成分差异,选取不同地区10个批次牡丹籽样品,榨油后,采用GB 5009.168—2016酯交换法及气质色谱对牡丹籽油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0个批次样品中共检出脂肪酸14种,主要为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其中饱和脂肪酸总量在7.72%~14.80%,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在85.20%~92.28%.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油酸含量最高的是毕节赫章(116.25±4.17 mg/g),亚油酸含量最高的是铜仁思南(210.44±2.57 mg/g).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不同地区牡丹籽油中脂肪酸含量及种类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辣椒籽油中脂肪酸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辣椒籽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探讨辣椒籽油成为新的食用油资源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辣椒籽油中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辣椒籽油中含有34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8.10%,其中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含量为69.79%。[结论]该研究表明辣椒籽油是一种营养很高的优质食用植物油。  相似文献   

7.
茶条槭籽油的理化常值和脂肪酸组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和气相色谱法,对茶条槭籽油的理化常数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茶条槭籽油的碘值为为115.1,表明该植物油属高不饱和油脂。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8.61%,其中亚油酸,γ-亚麻酸和α-亚麻酸等人体必需脂甩酸含量分别为34.39%,6.99%和1.31%。  相似文献   

8.
利用GC-MS联用技术,结合脂肪酸甲酯化反应方法,对刺梨籽油中总脂肪酸、结合型脂肪酸和游离型脂肪酸进行分析测试,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此外,还通过Fenton体系、DPPH-两种分析方法测定刺梨籽油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结果表明:(1)脂肪酸成分为6种,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2)刺梨籽油脂中结合型脂肪酸和游离型脂肪酸的比例为1.3∶1(重量比),以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主的游离型脂肪酸7种,以亚油酸和9-十八碳烯酸为主的结合脂肪酸8种;(3)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刺梨籽油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具有量效关系。当刺梨籽油的浓度为2 mg/mL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6.82%,也显现量效关系。因此,刺梨籽油可作为一种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性食用油脂来深度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藿香籽油脂肪酸组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藿香籽油物理化学性质参数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藿香籽油碘价为201.7(10^-2I g/g),脂肪酸组成中α-亚麻酸的含量为60.61%,亚油酸含量22.89%,油酸10.59%,棕榈酸3.05%,硬脂酸1.79%。藿香籽油含不饱和脂肪酸94.5%,是含不饱和脂肪酸极高的植物油之一。不饱和脂肪酸中2种人体必需脂肪酸即亚油酸、亚麻酸含量之和为83.5%,高于文献报道的其他植物油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伽师瓜籽油微波提取工艺,对所得油脂成分进行分析,为新疆伽师瓜籽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微波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伽师瓜籽油脂肪酸成分.[结果]优化后,微波辅助提取伽师瓜籽油得率为46.13;,其脂肪酸主要成分为棕榈酸、亚油酸、油酸和硬脂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0.85;,亚油酸含量高达62.56;.[结论]与传统索氏提取工艺相比,微波提取伽师瓜籽油工艺效率更高;与常见食用油相比,伽师瓜籽油含更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药食两用保健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1.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海南境内橡胶种子的含油量以及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橡胶种子的含油量达55%;采用面积归一法确定其主要脂肪酸组成,包括豆蔻酸0.1%、棕榈酸8.8%、棕榈油酸0.3%、硬脂酸7.9%、油酸25.0%、亚油酸39.0%、亚麻酸18.O%、花生酸0.3%,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82.3%.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剂提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L.)种子中的脂肪酸和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黄秋葵种子挥发油中共鉴定出11种化合物,其中正癸烷含量最高,达21.180%;从黄秋葵种子脂肪酸中鉴定出13种脂肪酸,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为亚油酸,占总量的40.225%。黄秋葵种子中的挥发油和脂肪酸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全缘叶栾树种子脂肪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全缘叶栾树种仁含油量及其油中脂肪酸成分。[方法]用索氏抽提器提取全缘叶栾树种子油,计算种子含油量;种子油脂肪酸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其成分。[结果]全缘叶栾树种仁含油量达54.04%。种子油中含5种饱和脂肪酸和3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75.26%,主要包括油酸(31.07%)、二十碳烯酸(35.07%)和芥酸(9.12%)。全缘叶栾树种子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种子油中不含营养价值更高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而且含有不易消化的芥酸和花生酸。[结论]全缘叶栾树种子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其能否作为食用油,还需进行相关的毒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谢佳琦  李贺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319-3322
以3个沙棘品种(亚历山大12号、实优1号和丘伊斯克×中国无刺雄)的果实为材料,通过气-质联用法建立了沙棘种子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微量分析技术.脂肪酸用标准品结合质谱进行定性确证分析,脂肪酸组成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结果表明,沙棘种子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71.2%~76.0%),其中亚油酸(C18:2n-6)含量最高(35.6%~39.0%),α-亚麻酸(C18:3n-3)含量次之(27.8%~33.4%).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定期采摘大果红山茶果实,分别测定了其横纵径、干重油脂含量及脂肪酸含量,以了解其果实发 育特性。结果表明大果红山茶在果实发育早期茶果迅速膨大,直至7 月下旬果实大小基本确定果实干物质的积累 总体上呈线性增长其中茶籽干物质的积累在6 月下旬至10 月下旬进行。茶籽从7 月下旬开始积累油脂茶籽含油 率呈直线增长,收获时可达29.72%。随着果实发育茶籽油中各种脂肪酸的相对含量有所变化。其中含量不断增大的 是油酸和硬脂酸,含量不断降低的主要有棕榈酸和亚油酸,总体上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不断增加,饱和脂肪酸的含 量则相应下降。  相似文献   

16.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葡萄籽油,用气相色谱法对其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是:萃取压力30MPa、温度40℃、时间90min,在此条件下萃取率可达89.4%。葡萄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占88.3%,含亚油酸69.9%,油酸18.4%;饱和脂肪酸主要为硬脂酸和棕榈酸,相对含量分别为3.6%、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