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钙对果实采后生理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近几十年来钙对果实生理的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情况做一阐述,主要包括果实钙的吸收与分配;果实钙的生理功能;钙对果实生理和病理的作用及其机理等.  相似文献   

2.
钙对梨树的细胞形成、生长发育、防止衰老、果实成熟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它向果实和贮藏器官供应较差,因而往往导致果实缺钙,进而引起某些生理病害.我们的研究表明,PP_(333)可明显提高鸭梨、雪梨果实对钙的吸收和积累,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提高果实硬度,从而防止梨果的生理病害,提高果实品质和耐贮性.  相似文献   

3.
果实采后病害诱导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果实采后病害诱导抗性的诱导子及其可能的诱抗机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利用生物激发子和非生物激发子等诱导果实抗病的方法进行果实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可能性以及当前利用激发子的种类、特征、诱导抗性的机理,提出了果实采后病害诱导抗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以大久保桃果实为试材,研究了急速与缓慢两种不同降温方式下,钙处理对桃果实品质及采后生理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钙处理能够不同程度地抑制桃果实的呼吸强度,减缓乙烯释放速率,较好地保持桃果实硬度,减少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从而延缓了桃果实品质的下降,而以急速降温的处理方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阿魏酸处理对离体接种青霉菌(Penicillium expansum)生长的影响,以及对绿熟期番茄"金鹏218"采后果实品质和果实损伤接种P.expansum后病情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1~10 mmol/L阿魏酸处理能显著抑制P.expansum孢子萌发和菌落扩展;5 mmol/L阿魏酸处理降低了番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提高了果实的抗坏血酸和番茄红素含量;同时降低了损伤果实青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因此,阿魏酸处理能够提高采后番茄的营养品质,并有效抑制青霉病等病害的发展,可作为番茄果实贮藏保鲜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钙、钙调素在刺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充  樊卫国  刘进平  安华明 《种子》2004,23(12):6-8
为探讨Ca2 、CaM在刺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含量变化,以贵农5号优系为试材,测定其果实发育过程中Ca2 和CaM的含量及可溶性总糖、还原糖、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表明:刺梨果实发育过程中,Ca2 含量前期高后期低,呈逐渐下降的趋势;CaM含量呈波动状态,在果实发育的中前期,与果实发育状况之间成相互响应的曲线变化;果实发育的后期,CaM含量处于较高的水平,与此期可溶性总糖、还原糖、维生素C的高水平相对应.本文还对Ca2 、CaM在刺梨果实发育的不同阶段可能的调控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钙元素对桃果实品质、耐贮藏性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叶面喷施钙元素的浓度,研究了喷施钙后,桃果肉组织中钙元素的分布特征、叶片叶绿素的含量以及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大小、硬度和耐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肉中Ca2 的含量随着喷施钙元素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当喷施CaCl2浓度为0.5%时叶绿素的含量最大,当喷施CaCl2浓度为1%时,SSC、果实大小和果肉硬度达到最大值;当喷施CaCl2浓度为2%时,放置3天后果实硬度最大。本研究确立了最佳的喷施浓度,为深入研究果实钙离子浓度梯度在果实品质形成方面的作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果实采后易发生品质劣变,造成经济损失.而病原菌是导致果实采摘后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针对果实采后病害损失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病原菌的致病机理,对于病原菌侵染后果实自身产生的抗性响应鲜有报道.本文综述了果实采后响应病原菌侵染的生理生化及其分子机制,包括病原菌侵染对果实细胞结构、果实防御酶系统的影响和果实代谢产物在抗病中的作用,探讨了果实抗病基因的研究概况,从生理生化和分子机制深入研究采摘后果实被病原菌侵染后的应答反应,为研发果实保鲜新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果实采后贮藏保鲜与多胺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植物果实内源多胺的合成途径,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内源多胺含量变化与外源多胺处理对果实贮藏保鲜的作用及多胺延缓果实衰老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0.
以9年生新红星苹果为试材,研究了花后21d,35d或采前30d幼果果面涂抹3000mg/L硝酸钙[Ca(CO3)2],100mg/L谷氨酸钠(Glu-Na),50mg/L6-苄基腺嘌呤(6-BA)和320mg/L水杨酸钠(SA-Na)在单独或配合施用时对果实钙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21d,35d或采前30d果面涂抹Ca(NO3)2,都可以明显增加果实钙含量,但是Ca(NO3)2与6-BA,Glu-Na和SA-Na一起处理果面,只有6-BA可以增大果个,同时促进钙的吸收,而其它物质均未看到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喷钙对红富士苹果果实Ca2+-ATPase活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钙肥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和Ca2+-ATPase 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钙后单果重增加, 果形指数增大, Vc含量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和花青苷含量增大,果实的叶绿素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不同钙肥间,喷巨金钙的效果最好,其次为氨基酸钙,再次为翠康钙宝,最后为钙宝2000。钙肥对Ca2+-ATPase活性影响极为显著,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而不同钙肥间的变化趋势与果实品质的变化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12.
麻阳冰糖橙果园营养状况与果实品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冰糖橙园土壤养分对其树体营养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湖南省麻阳县冰糖橙产区为研究对象,2011—2015年对该县9个代表性果园持续进行了土壤、叶片和果实矿质营养分析、果实品质的分析。结果表明:麻阳冰糖橙产区土壤pH接近适宜值,土壤中有机质、多数大量和微量矿质养分含量适宜或过量,而有效锌含量缺乏。麻阳冰糖橙产区树体氮、锰、铜、硼、钼含量适宜,磷、铁含量过量,而钾、锌、钙、镁含量缺乏,不同果园间树体养分差异较大;果实中氮和钾含量较高,且与土壤中、叶片中氮钾含量相对一致。麻阳冰糖橙果实大小差异明显,果实直径与果皮厚度呈明显的正相关,而与果实可溶性固性物和维生素C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土壤与叶片中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锰、钙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与果实中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桃果实发育过程中主要糖及有机酸含量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研究桃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及有机酸的变化规律,以21份各类型桃种质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主要糖和有机酸含量。发现蔗糖含量在所有试材中均呈前期平稳或小幅增长,成熟前30~50d快速积累的趋势,部分品种采前小幅降低;各品种柠檬酸含量也呈类似的变化,前期最高,花后10~30 d均有显著的大幅下降,此后出现小幅的升高后平稳,采前大部分品种降低。果糖、葡萄糖、山梨醇、苹果酸、奎尼酸品种间差异大,且无明显的变化趋势。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果实发育过程中,各试材蔗糖与果实大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有20个品种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呈显著的相关性;果实成熟时风味与蔗糖、pH、糖酸比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总糖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与可滴定酸、苹果酸、总酸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喷施钙肥对桃钙养分吸收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明确自制钙肥(以小分子有机物为助剂的螯合钙)在桃上的应用效果,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分别喷施硝酸钙、市场钙肥(糖醇螯合钙)及自制钙肥,研究其不同时期喷施对桃钙养分吸收、品质及着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钙肥均显著提高了桃叶片和果肉中钙养分含量。从喷施时期上看,膨大期喷施叶片钙含量高于其他时期,膨大期+转色期果肉钙含量最高;从喷施钙源种类上,自制钙肥果肉钙含量增加最多,较对照提高5.28%~10.85%,糖醇螯合钙肥提高叶片钙含量的幅度最大,是对照的1.84~1.99倍。同时,喷施钙肥提高了果实品质,改善了果实着色性,与对照相比,在转色期喷施自制钙肥果实硬度、糖酸比和总酚相对含量分别提高31.03%、61.61%和107.14%,均达显著水平。综合3种钙肥的喷施效果,在转色期喷施自制钙肥好于其他钙肥。  相似文献   

15.
钙肥对金秋梨果实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健康果相比,金秋梨病果全钙、水提取态和1mol/L NaCl提取态钙含量减少,病果的N/Ca比、果胶甲脂酶(PEA)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较高。幼果期喷钙能显著增加平均单果重,降低发病率,改善果实品质,并可增加果实全钙,水提取态和1mol/L NaCl提取态钙组分,能降低果实N/Ca比、PEA、SOD、POD活性及MDA含量。  相似文献   

16.
青椒果实因水分含量高和采后代谢旺盛,贮藏期间极易受到病原菌的侵染,严重影响了青椒的贮运品质和商品价值。总结了青椒果实采后的细菌性和真菌性病害,分别从物理、化学和生物保鲜技术3个方面介绍了青椒采后病害的主要防控手段,并进一步阐述了各类防控技术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青椒采后病害控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赤霉素对柿果实贮藏期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方柿果实为原料,观察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对柿果实贮藏期失重率、还原糖含量、硬度、烂果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0 mg/L和60 mg/L赤霉素溶液均可延缓柿果实采后贮藏期还原糖含量及硬度下降,尤其是60mg/L赤霉素溶液可明显地延缓柿果实后熟,极利于延长货架寿命.  相似文献   

18.
低温对贵妃枇杷采后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低温条件对贵妃枇杷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能显著抑制果实的失重,延缓糖、酸含量的下降;前期果实硬度下降,后期上升;采后各处理的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贵妃枇杷的适宜贮藏温度为6-8℃ ,贮藏20-30d仍能保持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保鲜与加工》2007,7(4):I0002-I0002
田世平,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并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现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果实采后生理病理学研究”领域首席研究员。主要从事果蔬产品采后生理病理学研究,包括采后果实在不同环境条件胁迫下的生理失调(褐变和冷害)和调控机制研究;控制果实采后病害的生物技术及机理研究;果实抗病性诱导及机理研究以及拮抗菌细胞凋亡及调控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以久保桃果实为试材,采后用5μmol/L油菜素内酯浸泡处理果实10 min,探讨其对果实常温(20℃,相对湿度50%~60%)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后油菜素内酯处理可抑制久保果实质量损失率的增加,降低呼吸强度,延缓果肉硬度的下降,维持较高的抗坏血酸含量,但降低可滴定酸含量。由此表明,油菜素内酯可以延缓常温贮藏期间桃果实的衰老速度,保持较高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