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茶叶产销形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叶经济信息网年会”于1999年11月在贵阳市召开。会议对我国1999年茶叶产销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在估测2000年茶叶产销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作重点。 一、1999年我国茶叶产销情况 1999年我国茶园面积稳定,产量增加,收购价略有下降,茶农收入基本稳定;内销市场销量增加,消费档次下降,销售价格下降,茶叶质量有所提高;出口总量下降,各茶类出口均价下降;库存增加,主要是外销低档绿茶原料积压情况突出。 (一)茶叶生产情况 1999年茶叶形势总体比较好,农业部提出了“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指导方针,加…  相似文献   

2.
1992年以来,我国国内茶叶产销连年疲软,其主要外部原因是世界饮料市场出现了结构性变化,茶叶销价下降,国内茶叶集体消费减少;茶叶税收政策落实不好;国家银根叶紧等。为此国内茶人纷纷探讨克服疲软良策,笔者认为,国内茶市卤有几个方面值得思考:1.茶叶的饮艇消费地位与市场经济的关系;2.茶叶消费还需要宣传;3.应大力发展“有机茶”;4.加快开发茶叶“终端产品”。  相似文献   

3.
2005年5月29日至6月1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在浙江杭州召开了全国茶叶生产座谈会。会议交流了今年全国春茶生产情况,分析了全年茶叶生产形势;研究了茶叶产销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还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杨亚军所长和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刘新副主任,分别就世界茶叶发展动态和我国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做了专题报告。王守聪副司长主持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4.
1992—1994年出现卖茶难的现象,而1995年春茶市场突现好转,茶叶畅销,菜价上升,但好景不长,入夏以后,市场仍复疲软。同时,茶叶出口数量仍在萎缩,出口价格继续下跌,茶叶加工企业经营艰难,效益下降,有不少茶厂倒闭或转产。茶叶产销形势仍是严峻,令人忧心什仲,也引起各级领导的关注。茶界同仁正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原因,共商茶业如何走出低谷,再创辉煌。一、茶叶产销滑坡的原因1.受出口减少影响。茶叶出口的增减对茶叶产销的影响颇大,尤其出口量较大的产区影响更大。由于世界饮料市场出现结构性变化,茶叶消费受软饮料冲…  相似文献   

5.
方世辉  胡淑霞 《茶叶》1995,21(4):61-63
根据根据当前我国茶叶产销形势,指出国内茶叶消费增长缓慢、消费水平低,是制约茶叶产销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亟需通用扩大茶叶消费来促进茶叶产销的发展;分析了我国茶叶消费现状和发展前景;提出了扩大茶叶消费的途径:(1)加强茶叶宣传;(2)生产适销对路的茶叶;(3)大力开发新产品;(4)强化销售服务,方便购买;(5)以价格合理促进消费。  相似文献   

6.
茶叶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茶叶生产企业小而多,生产技术落后,管理混乱,流通领域不畅通,茶叶质量状况不佳,茶叶出口量下降,价格无序竞争利润下降,形成全行业亏损的一种恶性循环。针对以上茶叶生产和流通环节出现的问题,必须加大茶叶扶持力度,加强茶叶质量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体系和保证体系,紧跟世界茶叶生产和流通形式变化,走科学化、市场化道路,才能更好地促进茶叶出口。  相似文献   

7.
1992年以来,我国国内茶叶产销连年疲软,其主要外部原因是世界饮料市场出现了结构性变化;茶叶出口销价下滑;国内茶叶集体消费减少;茶叶税收政策落实不好;国家银根吃紧等。为此国内茶叶人纷纷探讨克服疲软良策。笔者认为,国内茶市疲软有几个方面值得思考:1、茶叶的饮用消费地位与市场经济的关系;2、茶叶消费还需要宣传;3、应大力发展“有机茶”;4、加快开发茶叶“终端产品”。  相似文献   

8.
1992年以来,我国国内茶叶产销连年疲软,其主要外部原因是世界饮料市场出现了结构性变化;茶叶出口销价下滑;国内茶叶集体消费减少;茶叶税收政策落实不好;国家银根吃紧等。为此国内茶叶人纷纷探讨克服疲软良策。笔者认为,国内茶市疲软有4个方面值得思考:①茶叶的饮用消费地位与市场经济的关系;②茶叶消费还需要宣传;③应大力发展“有机茶;④加快开发茶叶“终端产品”。  相似文献   

9.
茶叶产销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后,把生产者茶农推进市场,这是茶叶产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个新的起点.21世纪的茶叶,主要茶类品种高档化,各类名优茶将占主要市场;经营体制上,把生产者、经营者和科技工作者全面推向市场。作者还根据当前出现的问题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我国茶叶产销创历史最好成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6年,我国茶叶产销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出现了生产发展、品质提高、销售兴旺、农民增收、企业增利的全行业好形势。  相似文献   

11.
浙江茶情(1)     
陆德彪 《茶叶》2001,27(1):58
2000年浙江茶叶产销   据业务部门统计,2000年全省茶园总面积210.85万亩,其中开采茶园184.25万亩;茶叶总产量11.0万吨,总产值22.8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2.8万吨、产值17.4亿元。与上年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受市场影响,名优茶继续增长,大宗茶产销滑坡,如新昌县2000年珠茶产量4.7万担、产值1600万元,分别比上年下降7.8%和20%;二是无公害茶和有机茶开发受到政府与企业的普遍重视,成了茶叶经济的一个新亮点;三是蒸青茶生产继续攀升,已发展成为拥有25家企业、41条加工流水线、7880吨产量、1.5亿元产值的产业。四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加速,一年内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5.3万亩,机采面积达到26万亩,机制名优茶产量超过1万吨。  相似文献   

12.
茶叶产销开始步入市场经济轨道,至今已整整十一个年头,这期间,分别于1984年、1988年、1992-94年三次出现卖茶难的现象,茶叶滞销,效益下降。而每次茶叶滞销,都有人提出“供过于求”的观点,希望在生产上予以控制。今年春季以来,茶叶市场急剧好转,茶价大幅度上升,而且积压多年的陈茶也销售一空,乌龙茶区还反映爱茶价格提高幅度比春茶还大。如此反差,使许多人对茶叶市场前景及发展方向产生困惑。为此,笔者根据当前茶叶产销情况,以及有关专家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广大茶叶工作者参考。一、茶叶生产情况“1.全国概况。从198…  相似文献   

13.
2001年茶叶经济形势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锡端 《中国茶叶》2002,24(1):11-13
一、2001年国内茶叶产销形势 (一)国内茶叶生产情况 2001年是我国茶叶生产发展较为健康的一年,主要体现在:一是茶叶作为经济效益较好的作物之一普遍受到重视,茶园面积增加,茶园素质也得到提高;二是茶叶的结构继续得到调整,名优茶持续得到发展;三是无公害茶、有机茶生产成为大家的共识,各地都在积极创造条件发展无公害茶生产。为了促进无公害茶的生产,农业部正式颁布了《无公害茶叶》行业标准,并规定从2001年10月1日起开始正式执……  相似文献   

14.
1995年全国茶叶总产下降,出口不景色,虽内销上升,但产销徘徊于低谷。据全国茶叶经济信息网年会预测,1996年对全国茶叶行业来说仍然是比较困难的一年。但内销将保持增长势头,名优茶和花茶市场继续看好。1995年全国有茶园1400万亩,比1994年的1500万亩下降6.6%。由于“卖茶难”,茶农生产比较效益低,抛荒和毁园情况严重,投产茶园也就是1100万亩面积。全国茶叶经济信息网年会测算,’95年全国茶叶总产SO‘2万吨,比上年下降5%,其中大宗商品绿茶下降10%,红茶下降14%,乌龙茶和名优茶有所上升,边锅茶升幅为28%。1995年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茶叶的产销特点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茶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已经走过了二十个春秋。实行市场经济为中国茶叶生产增添了活力,活跃了市场。这个转轨过程是新旧经济体制交替的过程,也是摸索市场经济规律,适应市场的过程。在这二十年中,1994年至1995年由于某些政策、体制没有适时调整,不少企业未能在市场中找到适当的位置,出现全国性的“卖茶难”,茶园荒芜,部分地方毁茶改植,茶叶产销下降。1996年经过调整税收,扩大企业出口经营自主权,企业主动寻找市场,产销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从1995年到现在又过去十年了,当前中国茶叶产销如何,有什么经验值得总结,发展趋势怎样。借…  相似文献   

16.
浅谈茶叶宣传的作用与策略方世辉,胡淑霞(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合肥·230036)当前茶叶市场疲软,茶价下跌,不少茶区出现“卖茶难”,茶农收入减少,生产积极性受挫。一些地区出现茶园弃采、抛荒,甚至挖茶毁园的现象。茶叶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产销形势一分严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了浙江茶业改革开放10年来的基本成绩,并指出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相应地提出8条战略性措施:(1)认清形势,抓住机遇.(2)坚持“一优二高”农业方向;(3)建立、建设社会主义茶叶市场经济;(4)生产要参与流通、培育茶叶市场;(5)加快科教兴菜的步伐;(6)继续搞好名优茶产销;(7)更新观念、转变职能;(8)高度重视培养“跨世纪”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8.
首先概述了近3年(199~1996)来浙江茶叶严峻的产销形势:全省茶叶产量、出口量和创汇数,1996年平均比1993年有较大把度下降;但名优茶产销发展较快。全省总体上减产不减收。其次,对1997年菜叶产销形势作了分析,认为市场将有所复苏,经营更趋艰难,但浙江茶业的前景是乐观的。最后对如何走向市场,开拓市场,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9.
论新世纪中国茶业发展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当前我国茶叶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就新世纪我国茶业发展之路提出了对策,作者认为,今后在茶叶生产技术的研究方面应加强茶树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无公害茶叶配套生产技术体系,自动化茶叶加工机具的研制与推广,茶叶综合利用技术和茶叶产品的标准化等五个方面的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在农业制度改革与政府宏观调控方面,应当加强茶叶行业学会的作用,组织开发全国性的茶叶资讯平台,建立茶叶科技服务资讯网络,鼓励成立茶叶同业公会组织,扶持茶农组建股份有限公司,推动我国茶叶产业化经营,是增强我国茶叶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一、我省茶叶产销的现状与特点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省茶叶生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茶叶在农产品中属于最早进入市场经济的产品,1984年起就放开了定购任务,放开了市场,放开了价格,市场机制、竞争意识、资源配置、价值规律在茶叶行业的发展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造就了茶叶产品有较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