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银杏幼苗耐辐射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梁红  刘胜洪  欧利叶 《核农学报》2001,15(4):219-223
银杏幼苗对6 0 Coγ射线有较强的辐射耐性。 1 0 0Gy以下辐射处理后 ,3 0d内未见银杏幼苗有明显的生理损伤 ,1 0 0Gy以下辐射处理后 ,银杏幼苗叶片的SOD活性下降 ,POD活性升高 ;2 0 0Gy以上辐射处理 7d后 ,银杏幼苗逐渐退绿变黄 ,继而干枯 ,最后导致植株死亡 2 0 0Gy以上辐射处理后 ,银杏幼苗叶片的SOD和POD活性均有明显提高。 3 0 0Gy以下辐射处理后 ,银杏幼苗叶片的电导率变化不明显 ,表明了6 0 Coγ射线对银杏幼苗的损伤主要是生理性的 ,对膜结构的破坏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利用昆虫辐射不育技术防治光肩星天牛的可行性(英文)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利用昆虫辐射不育技术防治光肩星天牛的适照时期为羽化后 7~ 1 0d ,适宜的辐照剂量为 70~ 90Gy,剂量率为 1 5Gy min。田间纱笼释放试验表明 ,释放比为 5∶1可压低野生虫口数量。利用昆虫不育技术防治光肩星天牛的难点是人工饲养  相似文献   

3.
离体培养条件对百合鳞片辐射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冬雪  王丹  张志伟 《核农学报》2007,21(3):224-228
研究了辐射处理主因素及其与培养基成分、外植体类型的交互作用对东方百合鳞片辐射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辐射剂量范围内,离体培养约6d的百合鳞片经60Coγ射线辐照后存活率随剂量增大而呈现下降趋势;辐射处理对百合鳞片的出芽率和出芽数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芽诱导阶段,培养基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鳞片的辐射敏感性;鳞片辐射敏感性随培养时间增加而减弱;外部鳞片与中部鳞片表现的辐射敏感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辐射敏化剂对离子注入小麦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韩榕  杨汉民 《核农学报》2003,17(2):85-89
采用中国科学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 2 0 0kV离子注入机产生的不同剂量Fe1+ ,对春小麦新品系 81 52 9种子进行注入并用辐射敏化剂后处理 ,研究其注入效应。结果表明 :①离子注入随注入剂量的增加染色体畸变率呈上升趋势 ;②不同辐射敏化剂后处理对萌发力、染色体畸变率影响程度不同 ;③不同辐射敏化剂对同一剂量Fe1+ 离子注入小麦的染色体畸变率影响的总趋势 :EDTA >秋水仙素 >咖啡因。  相似文献   

5.
γ射线辐射对高羊茅种子发芽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12,他引:12  
用60Coγ射线辐射处理高羊茅的3个品种千年盛世、知音和猎狗5号的干种子,观测辐射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测定种子萌发过程中的SOD、POD和PPO酶的活性。结果表明,50Gy的辐射对高羊茅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较高剂量的辐射对高羊茅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且随着辐射剂量的加大,抑制作用增强。萌发过程中3种酶的活性均随辐射剂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高羊茅的适宜辐射诱变剂量为150Gy。  相似文献   

6.
辐射灭菌技术在制药业上的最新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永富  汪昌保  王超 《核农学报》2006,20(2):143-147
《60Co中药灭菌标准》发布以来,药品辐射灭菌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辐射剂量控制、药品包装及对功能成分影响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该技术在制药业上的最新应用进展,并针对当前我国药品辐照灭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具体应对措施。对辐照灭菌技术在保健食品、酶制剂和缓控释胶囊的应用也作了专门介绍。  相似文献   

7.
悬铃木种子~(60)Coγ辐照及其苗期生物学性状调查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以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悬铃木干种子,测定不同剂量对悬铃木M1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400Gy辐射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悬铃木种子的萌发率、出苗率、成苗率降低,株高、鲜重、根长也明显下降。辐射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极显著,50~250Gy处理各组出真叶期比对照组依次推后2、5、9、14d。300~400Gy处理组虽有发芽,但幼芽严重扭曲,15d后逐渐死亡。通过对悬铃木辐射组与对照组成苗率和根长进行比较,初步推测悬铃木辐射的半致死剂量为50Gy,辐照诱变的适宜剂量为50至250Gy。  相似文献   

8.
中国粮食作物辐射诱变育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王志东  胡瑞法 《核农学报》2002,16(6):403-410
本文通过辐射诱变育种成果生产函数模型的建立 ,分析了影响新品种产生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 ,得出了科研投资、人力资本和辐照设施是决定辐射诱变方法所育成新品种产量水平及推广面积的最重要因素。并得出了并非所有的从事辐射诱变育种的单位必须有辐照设施 ,国家仅需加强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从事辐射诱变育种研究单位的辐照设施投资 ,而将节省的经费用于诱变育种研究项目的投入 ,使更多的单位能够进行辐射诱变育种研究工作 ,增加选育出具有更优良变异材料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烟青虫人工大量饲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烟青虫生长发育性状的观察,确定最佳饲料配方和分层多格式的饲养法。结果表明,在添加Vc、番茄酱并调整玉米粉和大豆粉比例为2∶1时,烟青虫的蛹重、每雌虫产卵量和羽化率都有显著提高;分层多个饲养法比单管饲养法蛹重明显提高,养虫效率提高3-5倍,养虫成本降低了4-6倍。本研究的结果为利用昆虫辐射不育技术防治烟青虫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60)Co-γ辐射对菜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30,自引:8,他引:30  
用60 Coγ辐射预先浸泡 1h的菜心种子 ,结果表明辐射延缓了种子萌发 ,但不影响萌发率 ;幼苗的高度、根长、幼苗鲜重随剂量增大而受抑制 ,与存活率间呈显著的负相关 ;适宜的处理剂量为 2 0 0~ 30 0Gy。  相似文献   

11.
中国辐照食品的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陈殿华 《核农学报》2004,18(2):81-88
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内外辐照食品的发展情况 ,并介绍了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进出口检疫、粮食贮存以及中成药辐照杀虫灭菌的推广应用 ,分析了我国辐照食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辐照脱水蔬菜的剂量与灭菌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几种脱水蔬菜的细菌存活数与辐照剂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初步确定了脱水蔬菜的D10 值 ,为脱水蔬菜辐照加工适宜剂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药用淀粉辐照灭菌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主要研究了药用淀粉经60 Coγ射线辐照灭菌效果 ,以及辐照对其粘滞性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辐照灭菌剂量的增加 ,药用淀粉粘滞性 (RVA)逐渐下降 ,并提出了药用淀粉灭菌剂量以 4~ 6kGy为宜。  相似文献   

14.
低剂量辐照对淡腌大黄鱼贮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艳  杨宪时  李学英  郭全友 《核农学报》2012,26(3):490-493,499
为探索伽马辐照对淡腌大黄鱼的保鲜效果,以感官、菌落总数(TVC)、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BARS)为指标,探讨1kGy低剂量辐照对常温(25℃)贮藏淡腌大黄鱼品质和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辐照处理可延长淡腌大黄鱼的货架期,对照组货架期分别为9和11d,而试验组的货架期可分别延长至16和20d;辐照处理后淡腌大黄鱼的菌落总数显著减少,在贮藏期间试验组数量始终比对照组少;辐照处理可显著减缓淡腌大黄鱼挥发性盐基氮的增加;对脂肪氧化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为海产品辐照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干制海兔为原料,研究辐照对其杀菌效果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对干制海兔杀菌效果明显,4kGy剂量辐照后,菌落总数由初始的107cfu/g降低到<103cfu/g,霉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0cfu/g,大肠菌群<10MPN/100g,辐照前后均未检出沙门氏菌。从统计分析的结果看,虽然辐照组中蛋白质、脂肪及大部分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都显著高于或低于CK中的含量,但和水分、碳水化合物、VA等一样,它们的含量与辐照剂量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即它们的含量不因辐照剂量的增加显著增加或减少;辐照对灰分、氨基酸(除胱氨酸和脯氨酸)及VB2和VB3的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对VE的影响显著,当辐照剂量为2kGy时,VE的含量高于CK中的含量,而剂量继续增大时其含量却不断减少且都低于CK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棉铃虫辐射不育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报道了棉铃虫经辐照诱导的不育效应。用60 Co γ射线处理棉铃虫蛹,成虫的羽化率随着剂量的升高而降低,畸形率和死蛹率增加。不同时期辐照蛹对成虫羽化率有明显影响。棉铃虫辐射不育以采用羽化前2d 的老熟蛹辐照为好,其羽化率为86-54 % 。卵的不育率随剂量的升高而升高。根据F1 代辐射遗传不育效应的研究认为:棉铃虫当代亚不育剂量以300 Gy 为宜。  相似文献   

17.
SPF试验动物饲料辐照剂量的模糊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γ射线辐照SPF试验动物饲料的关键性技术是辐照剂量的优化和确定。通过辐照处理对SPF饲料的理化、微生物和感官指标影响的研究 ,提出辐照灭菌处理的模糊综合质量评价方法 ,进而实现对辐照剂量的模糊优化。  相似文献   

18.
γ辐照对苹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研究了γ辐照对苹果硬度、果胶酶活力,细胞超微结构以及挥发性成份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苹果的硬度在短期(辐照后2天)内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下降,但是,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0.3—0.9kGy辐照的苹果,其硬度比对照高。1.5kGy以下剂量辐照的苹果,其果胶甲脂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与果肉硬度呈负相关,而高剂量(2.0kGy)辐照,则导致苹果的软化,使果肉细胞的细胞质和核质聚集形成颗粒,细胞膜断裂,核膜膨大,组织透性增大。0.7—2.0kGy辐照,减少了苹果挥发性成份的种类,其中四种主要成份,即乙酸乙酯、丁醇、乙酸丁酯和乙酸己酯的含量也减少,2.0kGy辐照,还使后两种主要成份完全消失。但同样剂量辐照,对上述四种物质的纯品则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电子束辐照对花生过敏原免疫原性及生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电子束辐照降低花生过敏原免疫原性的效果及辐照对花生生化性质的影响。选择2、4、6、8、10、15和20kGy剂量的电子束对花生过敏原液、脱脂花生粉进行辐照处理,辐照后花生主要过敏原(Ara h 1, Ara h 2, Ara h 3)蛋白分子质量的变化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免疫原性的变化通过免疫印迹和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辐照后花生过敏原溶液的浓度、浊度及疏水性的变化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光度计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花生过敏原在溶液状态比固体状态对辐照更为敏感。当辐照剂量低于10kGy时处理的过敏原液的免疫原性稍有增强,剂量大于10kGy时免疫原性降低,剂量为20kGy时过敏原液的IC50值是未处理的11倍。辐照使过敏液的浓度和浊度随着剂量的加大而增加,疏水性与对照组相比增强,但当剂量大于15kGy时降低。电子束辐照改变了过敏原的生化性质,降低了其免疫原性,比较而言,辐照对液体状态下过敏原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甜玉米辐照保鲜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6 0 Coγ射线辐照新采摘的甜玉米 ,研究结果表明 :辐照对可溶性固形物、蔗糖、淀粉和总糖没明显影响 ;淀粉粘滞性随剂量的增大而下降 ;辐照过的甜玉米在室温 ( 2 5± 2℃ )下贮藏 ,保鲜期比对照延迟 7d,其甜、香、味无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