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金宗 《北京农业》2007,(11):35-36
良种推广补贴政策是一项全新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有的是良种推广补贴政策本身的,有的是良种推广补贴操作层面的,正确理解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实施好良种推广补贴政策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很快又到秋播季节,引进良种是夺取农作物优质丰产的物质基础和必要保证。一些农民朋友在种苗的选择上,时常会有疑虑,本刊编辑部近来也不断接到读者来信来电咨询良种选择的问题。关于良种的选择,各类报刊杂志刊登的不少,本刊在去年的杂志上,也曾经刊登过一些关于良种的鉴别问题,这里只建议农民朋友在选购良种的时候,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从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的体系建设和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的执行情况入手进行调研,分析生猪良种补贴项目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在推广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问题,提出一些巩固和促进生猪良种补贴工作开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良种推广补贴政策是一项全新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有的是良种推广补贴政策本身的,有的是良种推广补贴操作层面的,正确理解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实施好良种推广补贴政策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魏莘  林嵬 《北京农业》2007,(23):26-27
<正>今年国家新启动了一项惠农政策,实施棉花良种补贴。按要求,实施棉花良种补贴的省份,采用招标的方式选定具有棉花良种生产经营资质、并且经营信誉好的供种公司。然而,近日记者接到举报,在河南省棉花良种补贴招标中,一些"问题公司"竟然中标。  相似文献   

6.
高油高产大豆在生产中必须注意良种、良法的选择,并良种、良法相结合,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还要掌握一些关键性技术.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国外一些国家在大力培育良种的同时,比较注意种子的收集、保存、筛选、保纯等工作,这对于不断培育新的良种,保持良种的优异特性和获取大面积高产丰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优良的畜禽品种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在畜牧产业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畜牧业生产水平的高低,畜产品质量的优劣,经济效益的好坏,与畜禽良种的推广使用极为密切.近几年,吕梁市加快了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步伐,通过发展种畜禽场建设,构建良种服务网络,推广优良畜禽品种等措施,全市良种辐射面明显提升,供种能力显著增强,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了85%以上.但是,从当前吕梁市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现状来看,仍然面临着一些薄弱环节,出现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分析吕梁市种畜禽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福建省林木良种生产存在产量低质量差,分布不合理等现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设性意见,供良种生产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0.
潘品婕 《吉林农业》2014,(14):16+15
为加快林业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步伐,本文针对一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通过试验种植,采用良种良法造林技术,促进林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
福建茶树良种的粗茶多糖提取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筛选高降血糖活性茶多糖的提取原料,对铁观音、黄旦等不同品种的鲜叶固样及其制成的不同茶类的毛茶样的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丹桂品种是高降血糖活性茶多糖提取的最佳原料。再以丹桂、春兰、悦茗香、黄观音等福建茶树良种的鲜叶或乌龙茶毛茶样为材料,多糖提取率和淀粉酶活性影响为评估指标,按照3因素(浸提温度、时间、料液比)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进行粗多糖的水提取,结果表明:粗茶多糖水提取的最佳工艺为80℃水浴、浸提1 h、料液比1∶15。  相似文献   

12.
杨洁  黄予涛  厉伟 《现代农业科技》2012,(1):108-110,112
通过品种筛选试验,对16个茶树品种的成活率、新梢生育期、发芽密度、鲜叶产量、制茶品质、抗寒性等进行了鉴定与比较,以科学、公正、客观地评定其利用价值,明确各新品种适宜种植的范围和适合制作的茶类,以期为茶树新品种的引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绿茶产品品质鉴定提供依据。[方法]以绿茶为原料,通过改进的CTAB方法来提取分离绿茶总DNA。并利用所得绿茶DNA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10个绿茶产品进行鉴定。[结果]所采用改进的CTAB微量提取DNA法,可以得到高质量的绿茶总DNA,1.0g茶样DNA含量在101~498μg/g之间,平均249μg/g。采用ISSR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ISSR标记能有效地区别不同的绿茶产品。[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绿茶分子鉴定技术提取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1978—2011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云南省率先采用杂交技术,选用双无性系大叶良种与中小叶良种作亲本,开展了茶树种质创新研究。阐述了国内外及云南省茶树杂交育种进展,论述了杂交茶树良种(种质资源)的运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引种茶树品种的抗寒适应性,以福鼎大白茶树为对照,对引种的乌牛早、农抗早、元宵绿3种茶树叶片进行人工低温胁迫处理,测定低温胁迫下茶树叶片的电解质渗透率、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和SOD活性,分析低温胁迫下茶树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个茶树品种的抗寒能力依次为农抗早>乌牛早>福鼎大白>元宵绿。  相似文献   

16.
不同茶树良种在西藏短穗扦插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4个茶树良种在西藏用内地的传统短穗扦插方法下的生根率、成活率及出苗率,结果表明:福选9号和福云6号两个特早生种的生根时间比其它两个早生种早白尖和福鼎大白茶要早,且生根率也要高,早白尖的成活率和出圃率优于其它3个品种.因此,在西藏栽种国内茶树良种时,既要考虑茶树品种自身的特点,又要考虑品种对高原气候的适应性,才能表现出良种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7.
茶树与大豆间作效应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分析幼龄茶树与大豆间作对土壤养分状况、茶叶生长、病虫害防治等的影响。【方法】采用两个大豆品种和两个茶树品种,分春、夏两季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英德基地酸性土茶园进行田间试验,分别调查了茶、豆间作对土壤pH、氮、磷、钾、钙、镁等养分状况,茶树株高、株宽及百芽重等生长指标以及杂草控制和病虫害防治等的影响。【结果】幼龄茶园中间种大豆,大豆秸秆回田后能改良土壤养分状况,能显著降低交换性铝含量,提高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效氮和全氮含量;茶、豆间作能有效促进茶树生长,增加茶叶产量、增强幼龄茶园的树势、培养树冠,为成龄茶园的丰产打下基础;茶、豆间作还能有效改善茶园小气候、减少虫害和杂草的发生,从而显著地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结论】选择适宜的大豆品种进行茶、豆间作,在增收两季大豆的情况下,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微生态环境,提高茶叶产量,是一种生态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8.
湖北恩施茶树良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新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361-3361,3366
选取10个湖北恩施茶树品种,对其树冠性状、理化成分及所加工炒青绿茶的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福鼎大白茶和龙井43是绿茶加工的最适宜品种;恩苔1号、恩苔2号和该地区群体种在品质上有一定优势,应强化后续研究,以保持其优良种性得到更好的利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研究茶树良种选育、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体系,提高茶园无性良种化率对广西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从建立茶树母本园、品种园、苗圃、高产优质示范园、茶叶加工厂等设施入手,研究探索其推广技术体系;【结果】研究内容包括建设茶树母本园11.3hm2、品种园5.3hm2、苗圃13.3hm2、高产优质示范园26.7hm2、茶叶标准化加工厂面积1900m2,、茶叶低温冷库90m2、茶叶质量检测室面积700m2等基本设施,以及与良繁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试验、速繁等设施,良种繁育技术集成、研究与开发、推广示范;【结论】初步建立了茶树良种苗木繁育推广体系并解决其技术瓶颈,获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广西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贵州不同栽培茶树品种红茶适制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娟  潘科  沈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560-9561,9581
以贵州栽培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黔湄601、黔湄502、黔湄809、黔湄419、湄潭苔茶的一芽一叶茶青为原料,分别制成蒸青样和红茶样,采用理化分析结合感官审评的方法分析茶样生化成分及感官质量.试验结果表明,酚氨比最大的为黔湄419茶树品种;叶绿素a/叶绿素b值最大的是黔湄419茶树品种;茶红素/茶黄素值最大的是黔湄809茶树品种.6个茶树品种的红茶样感官审评结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