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肌生成抑制素是 1 997年发现的骨骼肌生长发育负调控因子 ,肌生成抑制素不仅在骨骼肌中表达 ,还可在心肌和浦肯野纤维等多种组织中表达。研究表明 ,大鼠骨骼肌在体内的再生 ,对 MSTN m RNA的表达表现出明显的时间依赖性 ,并且 m RNA的表达不必由功能性神经支配。通过对不同品种双肌表型牛 MSTN基因的研究 ,发现其骨胳肌增大的共同特点是肌生成抑制素基因发生了突变 ,如布鲁牛 MSTN基因在编码区外显子 3发生 1 1 bp的缺失 ,导致MSTN此位点后的阅读框架改变 ,并在此点后的 1 4个密码子处终止了阅读框架 ,从而使MSTN被截短 ,MSTN蛋白活性区域消失 ,活性丧失 ,结果肌肉大量增加。目前 ,已分别对人、牛和猪的 MSTN基因进行了定位研究 ,猪肌生成抑制素基因定位研究表明 ,猪 MSTN基因位于1 5号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2.
MSTN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生成抑素(MSTN)是1997年发现的一种新的生长因子,其基因产物对骨骼肌的生长具有负调控作用,该基因缺失会导致骨骼肌增生.本文综述了MSTN基因的结构、在畜禽中的表达情况、作用机理以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宇光  许海涛  刘梅  胡兰 《饲料工业》2006,27(12):59-61
动物肌肉生成抑制素(Myostatin,MSTN)是Mcpherron等研究小鼠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时发现的一种新的生长因子。当时命名为生长分化因子-β(GDF-β),后经研究发现,其对骨骼肌的生长具有负调控作用,因此改名为肌肉生成抑制素[1-3]。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对骨骼肌有负调控作用,动物缺乏MSTN时出现肌肉增大,骨骼肌肌群分布广,而且不增生脂肪等现象。MSTN主要在胚胎期的骨骼肌中表达,它的缺失使一些动物表现双肌性状[4-7]。1MSTN基因的发现及组织分布Mcpherron等(1997)根据TGF-β超家族的保守区设计一对简并引物,通过PCR扩增…  相似文献   

4.
生长抑制素(MSTN)是生长因子β超家族成员,是肌肉生长发育的重要影响因子,是肌肉生长的负调控因子,并与所谓的牛的双肌表型有关。比利时的皮特兰猪是双肌表型的代表猪种,与双肌牛有着共同的肌肉表型,表明生长抑制素基因可能是猪肌肉过度增长的候选基因。本研究对5个品种45头猪的生长抑制素基因的完整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包括具有特别发达肌肉的皮特兰猪和肌肉欠发达的梅山猪和野猪。经测序,得到了7626 bp的猪生长抑制素基因,包括5′和3′非翻译序列,并且发现了15个多态位点,其中3个位于启动子区,5个位于内含子1内,7个位于内含子2内。大部分的突变位点是在对本试验获得的MSTN基因序列和已发表的猪生长抑制素基因进行比对时发现的。然而,定位于猪生长抑制素基因启动子区447位点处的突变位点在皮特兰猪中有很高的等位基因频率,而不是公认的肌细胞增强因子3结合位点。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这个突变位点在4周龄猪的背最长肌中表达。  相似文献   

5.
猪肌生成抑制素基因的克隆和序列测定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根据文献报道的猪肌生成抑制素基因cDNA序列,分别从第1、第2和第3外显子中设计引物,以大约克猪染色体DNA为模板,分段扩增出含内含子和外显子的序列。将所得各序列回收、克隆到pGEM-easyT载体中,然后进行序列测定。合并所有测得的猪肌生成抑制素因序列,共获得6kb连续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猪肌生成抑制素基因第1内含子长1809bp,第2外显子长374bp,第2内含子长1978bp。所测得的外显子序列与已发表的cDNA序列同源分析比较,没有出现引起氨基酸改变的突变。表明瘦肉型猪(大约克猪)肌生成抑制素基因仍很完整,可通过改变基因结构等降低肌生成抑制素活性的方法提高瘦肉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阿拉善双峰驼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进一步探讨阿拉善双峰驼MSTN基因的结构及功能,试验采用5对引物对阿拉善双峰驼MSTN基因进行PCR扩增,所得产物进行序列拼接,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阿拉善双峰驼MSTN基因的结构、理化性质及其编码蛋白信号肽、跨膜位置、亚细胞定位等进行分析,并讨论了阿拉善双峰驼与其他物种MSTN氨基酸序列的进化关系。结果表明:阿拉善双峰驼MSTN基因长7.3 kb,1~581 bp为第一外显子区,2 384~2 757 bp为第二外显子区,4 800~6 737 bp为第三外显子区。阿拉善双峰驼MSTN蛋白属于疏水性不稳定蛋白,18~19位氨基酸是最有可能的剪切位点,作为信号肽的可能性很大;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22.40%,延伸链占26.67%,β-转角占7.73%,无规则卷曲占43.20%;阿拉善双峰驼MSTN蛋白有1个跨膜结构区域,其功能域可能位于278~375位氨基酸处。阿拉善双峰驼MSTN基因与哺乳类及灵长类动物的亲缘关系较近,与猪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高达99.2%)。说明阿拉善双峰驼MSTN基因编码的蛋白符合一般TGF-β超家族的结构特征,并符合已知MSTN蛋白的结构特征,与猪、灵长类及反刍类动物的分子进化距离较近。  相似文献   

7.
关学敏  郭传甲 《养猪》2004,(1):28-29
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是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负调控因子。其活性的丧失或降低,会引起动物肌肉的过度发育,表现为双肌征状。最早在小鼠中发现该基因,随后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法将猪MSTN基因定位于15q2.3上,进而分析了MSTN以及其分子结构,比较。MSTN基因在不同物种间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山羊肌生成抑制素基因(MSTN)外显子1、2、3及部分内含子扩增后克隆测序,得出:山羊肌生成抑制素基因外显子全长1 128 bp,编码375个氨基酸,并与其它7种哺乳动物比较发现,各物种MSTN基因同源性在90%以上,编码序列及编码氨基酸的差异,外显子1差异最大,外显子3差异最小。  相似文献   

9.
肌生成抑制素基因(myostatin,MSTN)活性的降低或丧失所出现的”双肌“动物,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许多畜牧学者探讨如何利用MSTN来提高动物的生产力。本文对肉用大型家畜牛、猪、绵羊、山羊MSTN基因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为家畜MSTN基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经纯化、偶联后的猪肌生成抑制素包涵体获得的高效价猪肌生成抑制素 (MSTN)抗血清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 ,结果表明 :MSTN在肺脏、肝脏、小脑、胰脏、心脏和脂肪细胞中呈现重度染色 ,说明MSTN在这些组织细胞中均有分布。而在肌肉、肾脏、子宫细胞中出现轻微染色 ,这说明MSTN在这些组织细胞中分布较弱 (2 0 0倍光镜 ) ,以上结果对进一步研究MSTN的受体及相关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yostatin,MSTN)是1997年发现的骨骼肌生长发育负调控因子,属于TGF-β家族.研究证实人的Myostatin基因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在骨骼肌中特异性表达.目前,该基因已分别在人、牛和猪的染色体上定位.Myostatin是肌肉生长的负性调控因子,通过抑制成肌细胞的增殖而发挥作用.Myostatin突变或缺失均可异致肌肉质量的显著增加.文章主要阐述了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定位,并对其在畜牧业及医学上的应用前景作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12.
瘦肉率是猪育种中重要的目标性状之一,其高低与骨骼肌的含量密切相关。抑肌素(MSTN)基因是与瘦肉率有关的基因。本研究运用PCR-SSCP技术对山西地方品种马身猪MSTN基因启动区上游383位点处的突变进行了SNP多态性分析,并分析该基因5′调控区的不同基因型与初生重(WB)、断奶重(WW)的关系。结果表明:马身猪MSTN基因启动区存在2个等位基因(A、B),3个基因型AA、BB、AB;不同MSTN基因型对WB影响差异显著(P<0.05),BB型的初生重显著高于AA型和AB型的。MSTN基因在该位置的突变所产生的3种基因型与猪的断奶重关系不大,最小二乘均值AA>BB>AB(P>0.05)。  相似文献   

13.
猪MSTN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及细胞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猪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的打靶载体并获得敲除MSTN基因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以Puro为正筛选基因,白喉毒素-A(DT-A)为负筛选基因.将同源长臂和同源短臂分别插入Puro基因的两侧.同源长短臂分别为4 294 bp和1 015 bp,定点敲除MSTN基因的部分内含子2和部分外显子3.采用FugeneHD 转染法将打靶载体转入37 d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中,转染后的细胞采用嘌呤霉素筛选.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对猪MSTN基因部分区域进行敲除的打靶载体,共得到48个具有药物抗性的细胞克隆,经PCR检测,获得2个正确同源重组的细胞克隆.  相似文献   

14.
构建猪肌生成抑制素(MSTN)成熟蛋白编码序列的克隆与表达载体,并对mRNA进行转录水平的检测,为获得较好的猪肌生成抑制素抗原、制备抗体打下良好的基础。猪MSTN基因的cDNA去除信号肽后,用PCR扩增的1.2kb目的片段与pMDl8-T载体连接,将克隆载体的质粒DNA与同样用BamH Ⅰ和Sal Ⅰ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的表达载体pET28a( )质粒定向连接,对筛选出的阳性克隆用酶切及测序法鉴定。对猪MSTN基因成熟蛋白编码序列进行反转录,对mRNA Northern杂交进行转录水平的检测。结果,所得到的序列与所设计的序列完全一致,表明成功地进行了猪MSTN基因编码序列的克隆及筛选;目的片段定向插入,阅读框架正确;RT-PCR成功地反转录得到约1.2kb的目的DNA片段,Northern杂交后对mRNA印迹放射自显影,见到清晰的1.2kb特异带。  相似文献   

15.
猪肌生成抑制素(MSTN)cDNA的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猪的肌生成抑制素(MSTN)编码序列中设计引物,以军牧一号猪肌细胞总PNA为模板,利用RT-PCR和嵌套PCR技术,扩增出MSTN cDNA片段。该片段全长1277bp,包含猪MSTN基因的全部编码序列。将所得片段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到JM109大肠杆菌中,成功地筛选到阳性克隆,其质粒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的一致。经EcoR Ⅰ和Pst Ⅰ酶解分析,cDNA片段与pMD18-T载本之间既有正向插入的克隆,也有反向插入的克隆,所得到的MSTN cDNA可用于原核和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鲁西黄牛MSTN基因上游序列多态性对转录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的新成员。为了研究鲁西黄牛MSTN基因上游序列多态性与转录表达的关系,本试验提取鲁西黄牛腿肌组织细胞的基因组,扩增出MSTN基因上游序列,构建进化树并通过基因测序确定其上游序列中存在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多态位点位于起始密码子上游805 bp处。构建表达载体,在体外对C2C12细胞进行转染,从而验证MSTN基因上游序列多态位点对转录的影响。结果显示,MSTN基因上游序列中单个核苷酸的改变会影响其下游基因的表达水平。推测在体内MSTN基因上游序列中单核苷酸多态性能够影响基因的转录活性,在调节基因转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是畜禽生产力的重要候选基因,并成为提高畜禽肉产量的研究的焦点.近年来,有关牛、猪、斑马鱼MSTN基因的研究不断增加,该领域的深入探讨可能对畜牧生产和医学上产生深远影响.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MSTN基因的发现、基因的结构、基因的表达、作用机理及发现的突变点和多态性,评价了研究MSTN基因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是畜禽生产力的重要候选基因,并成为提高畜禽肉产量的研究的焦点。近年来,有关牛、猪、斑马鱼MSTN基因的研究不断增加,该领域的深入探讨可能对畜牧生产和医学上产生深远影响。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MSTN基因的发现、基因的结构、基因的表达、作用机理及发现的突变点和多态性,评价了研究MSTN基因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提取大骨鸡胚胎腿肌RNA,对肌生成抑制素基因(MSTN)RT-PCR扩增、TA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大骨鸡胚胎腿肌中存在2种不同大小的MSTN cDNA,一种MSTN cDNA由1 128 bp组成,我们将该序列称为chM-STN-1,与已报道的鸡MSTN cDNA(gi:38349516)序列同源性为100%;另外一种MSTN cDNA由985 bp组成,与chMSTN-1相比.缺失了374~517处的143个碱基,并且在51,234,324 bp处也发生碱基变化,这可能是一种新的MSTN cDNA,我们将该序列命名为chMSTN-2.另外,分别对上述2种MSTN cDNA进行双酶切、亚克隆,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GEX-KG-chMSTN-1与pGEX-KG-chMSTN-2,转染大肠杆菌并诱导表达.检测结果表明,chM-STN-1和chMSTN-2均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大小分别约为66 000和55 000.  相似文献   

20.
肌生成抑制素(MSTN)基因是一种生长分化因子,表达产物主要调控骨骼肌生长发育。笔者介绍了该基因的特点、表达调控机理及其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动物MSTN基因重要研究方向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