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2012年全国鳜鱼产量为27.4万吨,其中广东地区10.7万吨,占全国鳜鱼产量的1/3。清远市作为广东地区鳜鱼的主产区,鳜鱼及其配套饵料鱼养殖面积达到8万亩,年产量达3.5万吨,鳜鱼年产值超过16亿,占渔业总产值60%左右。近些年,鳜鱼药残问题频频曝光。2012年4月,湖南长沙市马王堆海鲜市场的9个批次的桂花鱼样本均被检出孔雀石绿,产地为广州、佛山和清远。受该事件影响,广东桂花鱼一度滞销。2012年5月中旬,广州最大的海鲜批发市场黄沙水产品市场已经大面积停售桂花鱼,摊主需提交工商局认可的产地  相似文献   

2.
杨兴丽 《水利渔业》2006,26(2):24-25
在网箱中将鳜鱼夏花用活饵料鱼培育至平均33.6 g/尾规格,形成主动上浮抢食后,按大小进行分箱,停食3 d,采用投喂濒死饵料鱼、死饵料鱼、饵料鱼块的驯食程序,使鳜鱼抢食死饵料鱼和鱼块。通过108d的喂养,有64%鳜鱼达到400 g以上的商品鱼规格,生产成本仅21.7元/kg,比用活饵料鱼节约68%。  相似文献   

3.
鳜鱼 ,也称翘嘴鳜、桂鱼 ,在黑龙江省也称鳌花 ,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鲈形目、鳜鱼属 ,是我国名贵的淡水鱼类之一 ,也是黑龙江省的名优鱼类“三花五罗”之一。鳜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刺少 ,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鳜鱼成鱼养殖可采取池塘主养、池塘套养、湖泊 (或水库 )养殖三种养殖方法。1 池塘主养池塘主养可采取夏花鱼种当年养成商品鱼和 1龄鱼种养成商品鱼两种方法。1 .1 夏花鱼种当年养成商品鱼夏花鱼种当年养成商品鱼是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养殖方法 ,这种方法需投喂充足的饵料鱼。1 .1 .1 池塘条件除了准备鳜鱼池外 ,还需配备鳜鱼饵…  相似文献   

4.
鳜鱼[SinipevcaChuafai(Basilenwsk)]俗称季花鱼、桂花鱼,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生长快,已成为善遍推广养殖的名优水产品。但与一般凶猛肉食性鱼类不同的是,它从开口摄食到养成商品鱼整个养殖周期都必须以活鱼为饵料,如果饵料缺乏或不适口,就会互相残食,严重影响成活率和经济效益,因而在鳜鱼生产之前,必需有一个能够保证落实的饵料鱼供应计划,包括饵料鱼的供应时间、数量和规格。笔者1998-1999年在常德鼎城龙腾鳅鱼苗种繁养场对此进行了初步摸索,现总结如下:一、开口摄食阶段(3日龄一10日龄顺料鱼的配备:鳅鱼苗孵出3…  相似文献   

5.
鳜(Siniperca chuatsi Basilew sky)属鲈形目,箱科,鳜亚科,鳜属,俗称鳜花鱼、季花鱼、桂花鱼、桂鱼、觯鱼。鳜鱼属的种类很多,如鳜鱼,大眼鳜,鲁氏鳜,斑鳜,波纹鳜,怀氏鳜等,是著名的肉食性凶猛鱼类。鳜鱼肉质好,有独特的口感,肉质细腻、味甘平,无毒,  相似文献   

6.
商品鳜鱼养殖是把3cm的鳜鱼苗或6-8cm的鱼种养成体重500g左右的商品鱼,这个过程所需时间为120-180d。饲养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饵料鱼是否充足、  相似文献   

7.
<正> 鳜鱼又名桂花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名贵的淡水经济鱼类。但鳜鱼在天然水域的资源已严重衰退,国内对鳜鱼进行了繁育和养殖的研究。1986年我们进行了当年夏花育成商品鱼的试验,亩产商品鳜鱼107.4公斤,其它鱼种113.77公斤。  相似文献   

8.
<正>一、鳜鱼投饵要点保持池塘充足、适口的饵料鱼是促使鳜鱼快速生长、降低饵料系数的重要措施,鳜鱼下塘后应仔细观察鳜鱼摄食状况并估计饵料鱼密度,为此要勤于观察、灵活掌握。通常大于鳜鱼口裂和小于口裂过多的饵料鱼不会被捕食,饵料鱼的规格以其体长为鳜鱼体长的40%~60%,体宽应小于鳜鱼的口径。每次投喂量以够鳜鱼4~  相似文献   

9.
陆红法 《淡水渔业》2004,34(5):49-50
野生或人工养殖的鳜鱼 ,雄鱼一冬龄以上 ,雌鱼二冬龄以上 ,可以用作亲鱼进行人工繁殖。通过不同水温下鳜鱼开口时间和团头鲂出膜时间的对比 ,适时催产团头鲂 ,使鳜鱼苗及时获得足量、适口的生物饵料。  相似文献   

10.
<正>在广东等南方地区,鳜鱼人工养殖以池塘为主,采用饵料鱼与鳜鱼同池混养。在秋冬交替季节,昼夜温差很大,还经常出现几天内气温剧烈升降的情况,造成气温在10~25℃大范围内剧烈波动。这种变化间接引发了鳜鱼多种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对鳜鱼生长和摄食造成危害,降低了鳜鱼的商品价值和养殖经济效益。由于防治时用药不当,会造成鳜鱼及饵料鱼中毒死亡,或养殖过程中出现寄生虫反复感染。  相似文献   

11.
<正>在传统池塘养殖中,每养殖1亩鳜鱼,需配套3~4亩池塘培育饵料鱼。这种活饵养殖方式引起的配套饵料鱼塘占比成本高、饵料鱼与鳜鱼生长衔接难度高、人工捕捞饵料鱼劳动强度高、饵料鱼携带病原体导致发病率高的“四高”因素,制约了鳜鱼养殖持续、高速发展。因此推广鳜鱼全程配合饲料养殖对于推动鳜鱼产业变革、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两年,随着鳜鱼配合饲料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2.
鳜鱼 (Sinipercachuatsi)又名桂鱼、桂花鱼、季花鱼、鳌花鱼等 ,是典型的淡水底栖凶猛性鱼类。由于其具有肉嫩、味美、少刺的特点 ,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所喜爱的美味佳肴 ,并有“淡水石斑鱼”之美称。它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名贵食用鱼 ,近年来受到各地养殖单位和养殖户的喜爱。由于鳜鱼特殊的食性 ,人工养殖过程中饵料及其投喂技术就成为鳜鱼养殖成功的关键技术。本文拟从鳜鱼的摄食感觉机制来分析鳜鱼的食性 ,并据此介绍鳜鱼的饵料投喂技术。1 鳜鱼摄食感觉机制1 1 视觉和侧线在鳜鱼捕食行为中视觉和侧线起主要作用。视觉…  相似文献   

13.
由于鳜鱼摄食习性十分奇特,自开食起终身以活鱼虾为食,人工养殖鳜鱼需配套生产一定数量的饵料鱼,且饵料系数在6~8,养殖成本较高。为了探索降低养殖成本的方法,笔者开展了饵料鱼喂前投饲处理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鳜鱼俗称桂鱼、季花鱼、花鲫鱼,是我国传统的名贵淡水鱼。目前我国养殖的鳜鱼品种有翘嘴鳜、斑鳜和杂交鳜,其中翘嘴鳜养殖量占总产量90%以上。《2023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鳜鱼养殖总产量首次突破40万吨,比2021年增加2.75万吨。鳜鱼食性独特,自开口起以鲜活饵料为食,传统的养殖方式在不同阶段均需配套供给活饵料鱼。但投喂活饵料鱼存在病害风险高、药残超标等隐患,  相似文献   

15.
江苏吴江市自上世纪90年初试养鳜鱼成功,中期进入规模化生产,迎合了市场济经发展,又使传统低值鱼转化为高档品,产量从原来100千克/亩提高到500千克/亩,亩均(包括配套饵料鱼池)效益达3000元以上。主要以传统的鲫鱼、草鱼、鲢鱼、团头鲂作为开口饵料,同时又引进泰国露斯塔野鲮等,作为养殖鳜鱼成鱼的饵料鱼。养殖模式上有单养、套养、混养,在饵料鱼配套池,采取轮作的方式,鲫鱼、鲮鱼、青虾一池多用,多季养殖。  相似文献   

16.
以麦穗鱼作饵料鱼培育鳜鱼鱼种,前期适口性好,长势佳,增重快,经过60天培育,鳜鱼鱼种从全长3cm,体重0.5g,增长至全长12.5cm,体重124g;后期由于麦穗鱼过小,鳜鱼种生长趋缓,增重较慢。  相似文献   

17.
鳜鱼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鳜鱼又名桂花鱼,是淡水名贵鱼类之一,其肉质丰腴细嫩,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鳜鱼种类较多,在江河、湖泊中常见的种类有翘嘴鳜、大眼鳜、斑鳜等,目前我县养殖的种类以翘嘴鳜为主,其生长速度快,当年的夏花(3—4厘米)经过4~5个月饲养可养成商品鱼,现将池塘主养鳜鱼技术综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底,广东桂花鱼价格统货为26~26.5元/斤。整个11月价格起伏不大,相较去年同期价格相距较大。广东鳜鱼受外地鱼大量上市影响,价格受到一定程度打压。进入冬季,桂花鱼养殖成本也在上升,目前饵料鱼价格约为4.2元/斤,据了解,大多养殖户持观望心态留塘等元旦出手。  相似文献   

19.
麦鲮作为鳜鱼饵料鱼的配套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鲮具有棒状体型、体外无硬棘,个体小,群体产量高等特点,是鳜鱼等肉食性鱼类的优选饵料鱼。笔者于2004年在汉川桂康水产有限公司进行了几种鳜鱼饵料鱼养殖效果比较试验。试验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南北朝向,两排各10口池,共20口,每口1334m2,水深2m,淤泥深20cm。排灌  相似文献   

20.
1993年,笔者在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进行了网箱养殖鳜鱼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谈几点体会如下; 一、养殖方法以经常投喂饵料鱼的方法为好,这种养殖方法饵料系数低,成活率高,生长快,管理方便。在一次性投放鳜鱼种和饵料鱼的养殖方法中,没有发现鳜鱼食饱后因饵料鱼过多而咬伤、咬死饵料鱼的现象,由此可以认为,这种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