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三年和四年生西洋参果实形成期种子内源激素的变化动态的分析,阐述了Eth、GA3、Z、ZR和IAA与果实成熟期种子发育的关系,说明不同年生西洋参其果实形成期的种子内源激素变化规律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2.
外源腐胺减轻芒果冷害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低温贮藏前的芒果进行外源腐胺处理的结果表明,2℃低温诱导了芒果内源多胺含量和乙烯释放量的增加,急剧地降低了果皮SOD活性,导致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持续升高。  相似文献   

3.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单性结实品系EP-6与非单性结实品系ZR-2为试材,研究内源多胺含量与单性结实的关系。结果表明:内源多胺能够显著促进黄瓜子房的膨大以及初始阶段的发育。在果实发育过程中,EP-6未授粉处理的子房内源亚精胺(Spd)与精胺(Spm)水平显著高于授粉处理,而内源尸胺(Cad)与腐胺(Put)水平则显著低于授粉处理。对于ZR-2来说,Spd与Spm水平则是授粉处理高于未授粉处理,Cad与Put水平未授粉处理高于授粉处理。说明Spd与Spm有利于黄瓜果实的发育;Cad与Put则可能不利于果实发育。此外,黄瓜子房中多胺代谢趋势,尤其Spd与Spm的代谢与RNA和蛋白质代谢趋势基本一致,均在开花前后达到最高水平,然后逐渐下降,说明内源多胺可能主要是通过调节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促进黄瓜子房初始阶段的发育。  相似文献   

4.
以盆栽二年生新红星苹果/湖北海棠为试材,10月份部施用2,4-D30μg.g^-1水溶液和主干环割,处理后第一周和第四周测定过渡根,延长根和吸收根内源多胺(精胺,亚精胺和腐胺)含量及根系活力。结果表明:2,4-D处理后第一周,根系活力和内源多胺含量升高;第四周除吸收根变化不明显外,其他两类根活力和内源多胺含量上升。统计分析表明,根系活力与内源多胺含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由大到小依次是多胺总量〉精度〈  相似文献   

5.
多胺与采后果蔬贮藏时冷害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多胺减轻果蔬冷害的可能机制,综述采后果蔬受冷害时内源多胺含量变化和外源多胺处理与冷害的关系及相关研究进展,并展望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6.
‘丰水’梨二次开花过程中枝芽多胺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丰水’梨去叶后二次开花过程中3种内源多胺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枝皮还是花芽,3种内源多胺在去叶后第6天迅猛上升,而后呈下降趋势;但枝皮中内源多胺直线下降,而花芽中内源多胺含量平缓降低,说明去叶对枝皮内源多胺的含量影响较大。‘丰水’梨花芽萌芽率与亚精胺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腐胺和精胺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体胚发生过程中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中内源多胺含量比非胚性愈伤组织高;体胚发生过程中内源多胺含量变化趋势大致呈“M”状,在胚性愈伤组织Ⅱ和球形胚阶段转折;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先于形态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外源腐胺(PUT)对辣椒果实中辣椒素的影响机理,以牛角椒为试材,在花期喷施PUT(0.1mmol·L-1)和多胺合成抑制剂(DFMO,0.1mmol·L-1),研究外源腐胺处理对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及其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花后50d,与CK相比PUT处理可提高苯丙氨酸转氨酶(PAL)活性21.05U·g-1,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0.13g愈创木酚·h-1,降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8.53U·g-1,提高辣椒素含量2.79mg·g-1,同时促进内源多胺的合成;DFMO处理抑制PAL、POD活性,促进PPO活性,抑制内源多胺的合成和辣椒素的积累;PUT和DFMO复配处理可明显减弱DFMO的抑制效果。综上表明外源PUT通过促进内源多胺的合成、提高PAL活性以及抑制PPO活性来促进辣椒素的积累。  相似文献   

9.
多胺与花生离体叶片衰老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定浓度的外源多胺具有延缓花生离休叶片衰老的作用。黑暗诱导高体叶片(48-72h)衰老后,ADC(精氨酸脱羧酶)、ODC(鸟氨酸脱羧酶)活性下降,PAO(多胺氧化酶)活性上升,而游离多胺总量却显著上升,1×10(-5) mol/L KT(激动素)和GA3(赤霉酸)能抑制蛋白质、叶绿素的降解,提高ADC活性,却降低游离多胺总量。说明内源游离多胺总量与衰老关系并不大。叶组织内游离多胺含量并不单受ADC、ODC、PAO活性的控制,还与结合态多胺含量变化有关。外源多胺处理伤害组织,并不能完全反映多胺在连体器官内的作用,伤害可引起组织内各类代谢系统的改变,降低多胺代谢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多胺氧化降解在莴苣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多胺氧化降解在莴苣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多胺氧化酶专性抑制剂氨基胍(AG)对莴苣(Lactuca sativa)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测定种子的萌发率、多胺氧化酶(PAO)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内源多胺和H2O2含量变化。[结果]AG可强烈抑制种子的萌发,12 h后种子萌发率与对照相比差异就达极显著水平。随着莴苣种子的萌发,PAO和DAO活性发生显著的变化,2种酶活性都是先上升后下降,在24和48 h分别测得DAO和PAO活性高峰。AG对DAO和PAO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培养24和36 h后就检测不到DAO和PAO活性。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Put在前24 h快速降低,24~60 h降低趋缓;Spd在萌发前期降低缓慢,48 h后急剧下降;Spm含量低但略呈增加趋势;多胺总量逐渐降低。AG处理可显著增加内源多胺尤其是Put和Spd含量。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H2O2含量逐渐增高,36~48 h时出现高峰后一直维持较高水平。AG处理可明显降低种子H2O2含量。[结论]在种子萌发期间,内源多胺和H2O2含量的变化与PAO和DAO活性变化相对应,暗示在莴苣种子萌发期间进行着活跃的多胺氧化降解代谢。  相似文献   

11.
多胺在水稻种子萌发初期的变化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胺在水稻种子萌发初期的变化和作用收稿日期:19950829黄雪梅,俞炳杲(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南京210095)THEROLEOFPOLYAMINESINTHEEARLYGERMINATIONOFRICESEEDSHuangXuemei,and...  相似文献   

12.
‘云烟87’和‘K326’花期喷施多胺及其合成抑制剂,收集其花粉测定多胺含量和花粉活力。研究结果表明:喷施外源多胺可不同程度提高花粉内源多胺含量、保护酶活性和花粉萌发率,多胺合成抑制剂则降低花粉内源多胺含量、保护酶活性和花粉萌发率。其中,喷施0.5 mmol/L腐胺(Put)效果最好,花粉内源多胺含量和保护酶活性较高,花粉萌发率提高10.03%~34.00%。研究结果说明:烟草花期喷施适宜浓度的多胺可以提高花粉多胺含量和花粉活力,可以作为一种调控花粉活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薄板荧光检测法对不同衰老状况的杂交水稻威优64(V64)连体叶片的内源多胺总量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叶龄增大,叶片内源游离多胺含量下降,其急剧下降时期早于叶绿素、蛋白质含量和SOD 活性的速降期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速升期.同时还研究了多胺(0.05 mM 亚精胺)对V64离体叶片暗诱导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精胺可使离体叶片在暗诱导衰老时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保持较高水平.根据对多胺处理后离体叶片中MDA 含量及SOD 和过氧化物酶(POD)的分析证明,多胺延缓衰老与其维持组织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有关.多胺生物合成前体物乌氨酸、精氨酸也抑制离体叶片衰老.  相似文献   

14.
多胺与切花衰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切花中多胺的代谢、内源多胺的变化、多胺对切花衰老的影响以及多胺与乙烯的关系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节瓜强雌系化学诱雄机理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节瓜强雌系A4 3叶期和4叶期分别喷施赤霉素1.5mmol/L和蒸馏水后,对不同叶期茎尖的内源GA3,ABA,乙烯水平及真叶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测定,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与蒸馏水处理相比,茎尖的内源GA3含量变化动态相似,至17叶期时两者含量相近;内源ABA含量变化动态相似,10叶期后,蒸馏水处理的内源ABA含量较高,ABA可能对花性转变影响不大;内源乙烯水平变化动态处理间有差异,3 ̄4叶期是节瓜  相似文献   

16.
采用热处理的方法,研究了黄瓜在贮藏过程中冷害发生情况和多胺含量变化.通过贮前37℃处理24 h和42℃处理12 h可以显著延缓黄瓜2℃贮藏条件下冷害的发生,冷害较对照推迟2 d发生,贮藏6 d冷害发生率和冷害指数分别比对照减少38.2%和0.17、39.3%和0.13,均显著低于对照.热处理显著提高了黄瓜内源腐胺(Put)的含量,贮藏6~8 d Put的含量是对照的2倍以上,而且高峰的出现时间与黄瓜冷害的发生时间基本一致,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含量也有显著提高,在贮藏过程中保持较高的内源多胺水平.研究表明内源多胺水平的提高与黄瓜的耐冷性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氯化汞对水稻细胞悬浮培养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粳稻品种藤板5号的细胞悬浮培养物,用0.05%HgCl2处理2分钟,绿芽和绿苗分化率分别提高到84.1%和29.7%,用安替福民处理无明显作用。在含活性炭培养基上的预培养时间对悬浮细胞的分化也有较大影响。经HgCl2处理和活性炭吸附的悬浮细胞形成的愈伤组织,其二胺、多胺、内源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Rs)含量最高,内源吲哚乙酸(IAA)含量最低。内源赤霉素(GAs)的表现无明显规律性。  相似文献   

18.
热处理对黄瓜贮藏冷害及内源多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热处理的方法,研究了黄瓜在贮藏过程中冷害发生情况和多胺含量变化。通过贮前37℃处理24h和42℃处理12h可以显著延缓黄瓜2℃贮藏条件下冷害的发生,冷害较对照推迟2d发生,贮藏6d冷害发生率和冷害指数分别比对照减少38.2%和0.17、39.3%和0.13,均显著低于对照。热处理显著提高了黄瓜内源腐胺(Put)的含量,贮藏6~8d Put的含量是对照的2倍以上,而且高峰的出现时间与黄瓜冷害的发生时间基本一致,亚精胺(Spa)和精胺(Spin)含量也有显著提高,在贮藏过程中保持较高的内源多胺水平。研究表明内源多胺水平的提高与黄瓜的耐冷性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多胺氧化降解在莴苣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摘要)(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多胺氧化降解在莴苣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1.0mmol/L多胺氧化酶专性抑制剂氨基胍(AG)在24℃黑暗环境下对莴苣浸种4h,播种于含0.5%琼脂的固体培养基上用于种子萌发率的测定,另播种于用处理试剂湿润的纱布上用于内源多胺、多胺氧化酶(PAO)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以及H2O2含量测定。种子萌发率采用目测法,以胚根突破种皮大于1mm为准。以测定平均值±SE(n≥200)表示种子萌发率的大小;DAO、PAO活性测定参照Su等的方法;多胺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参照Flores和Galstonl的方法;H2O2含量测定参照Brennan和Frenkel的方法。[结果]AG可强烈抑制种子的萌发,12h后种子萌发率与对照相比差异就达极显著水平。随着莴苣种子的萌发,PAO和DAO活性发生显著的变化,2种酶活性都是先上升后下降,在24和48h分别测得DAO和PAO活性高峰。AG对DAO和PAO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培养24和36h后就检测不到DAO和PAO活性。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Put在前24h快速降低,24~60h降低趋缓;Spd在萌发前期降低缓慢,48h后急剧下降;Spm含量低但略呈增加趋势;多胺总量逐渐降低。AG处理可显著增加内源多胺尤其是Put和Spd含量。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H2O2含量逐渐增高,36~48h时出现高峰后一直维持较高水平。AG处理可明显降低种子H2O2含量。[结论]在种子萌发期间,内源多胺和H2O2含量的变化与PAO和DAO活性变化相对应,暗示在莴苣种子萌发期间进行着活跃的多胺氧化降解代谢。  相似文献   

20.
以三年生枳砧兴津温州蜜柑盆栽苗为试材,研究落花末期高温胁迫对幼果脱落、乙烯生成以及内源多胺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增加了乙烯的生成,并加速了幼果的脱落;内源多胺水平对高温很敏感,其含量变化与乙烯生成、幼果脱落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7567~*和r=-0.8640~*.内源多胺水平可能在乙烯生物合成和幼果脱落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