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5,(12):9-11
针对牛环形泰勒虫裂殖子表面抗原(Tams1)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对提取的奶牛全血DNA和小亚璃眼蜱组织DNA进行环形泰勒虫病原的PCR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源性和小亚璃眼蜱蜱源性环形泰勒虫Tams1基因序列大小分别为534bp和546 bp,经NCBI BLAST后发现,血液源性环形泰勒虫与环形泰勒虫印度株同源性为99%,而蜱源性环形泰勒虫与环形泰勒虫意大利株有99%的同源性,表明新疆地区存在环形泰勒虫不同株型的流行。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特异、敏感、快速的二温式PCR诊断方法,根据牛环形泰勒虫裂殖子表面抗原(tams1)基因,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出大小为154bp基因片段,经克隆、测序分析,与已知基因序列的相似性为96%。用建立的牛环形泰勒虫病二温式PCR诊断方法,对从新疆牛环形泰勒虫病流行地区采集的50份全血样品进行诊断,阳性率为88%,而血涂片检出的阳性率只有58%。经试验验证,该方法具有特异性高、敏感性强、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等优点。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二温式PCR诊断方法可用于牛环形泰勒虫病的临床诊断、隐性感染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
子孢子与裂殖体2(spm2)是环形泰勒虫重要的表面抗原。为了深入研究环形泰勒虫spm2主要抗原区域spm-N蛋白的功能,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重组spm-N蛋白并进行纯化及鉴定。通过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扩增环形泰勒虫spm-N基因片段,将目的片段定向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0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菌,用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结果显示:重组spm-N蛋白以可溶性的形式表达,获得了较高纯度的spm-N蛋白,且该蛋白的反应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本研究成功表达了重组spm-N蛋白,为深入揭示spm-N蛋白的功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环形泰勒焦虫病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地方性流行病,主要流行于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该病多呈急性经过,以高热稽留、贫血和体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对养牛业的危害很大。该病的传播媒介在我国主要为残缘璃眼蜱。感染泰勒虫的蜱在牛体吸血时,子孢子随蜱的唾液进人牛体,首先侵入局部单核巨噬系统的细胞内进行裂体生殖,形成大裂殖体。大裂殖体发育形成后,  相似文献   

5.
瑟氏泰勒虫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实验系统的研究顾有方摘译卞正勤校本研究检测了在体外瑟氏泰勒虫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内的适宜条件,同时也检测了有蛋白酶抑制因子时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内的情况,以研究酶对瑟氏泰勒虫裂殖子入侵的影响。其方法如下:在一头4月龄摘除脾脏的荷斯坦...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环形泰勒虫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的功能,本试验利用PCR技术从环形泰勒虫裂殖体cDNA中扩增环形泰勒虫GAPDH (TaGAPDH)基因,将扩增产物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融合蛋白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纯化后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分别用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利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TaGAPDH蛋白在环形泰勒虫裂殖体中的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克隆得到了TaGAPDH全长基因,大小为1 020 bp;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大小约44 ku,且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高达1:12 800,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亚细胞定位显示TaGAPDH蛋白主要分布于环形泰勒虫裂殖体细胞质内.以上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克隆表达了TaGAPDH基因,并制备了针对TaGAPDH蛋白的兔多克隆抗体,为筛选环形泰勒虫病疫苗、药物靶点及研究环形泰勒虫能量代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寻求一种快速灵敏的环形泰勒虫病PCR检测方法,基于环形泰勒虫裂殖体表面蛋白(Theirelia annulata surface protein,TaSP)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技术扩增出该基因长为393 bp的高免疫原性区片段。用该引物对环形泰勒虫、中华泰勒虫、瑟式泰勒虫、尤氏泰勒虫、吕氏泰勒虫、绵羊泰勒虫、马泰勒虫、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基因组模板进行特异性试验,对环形泰勒虫基因组模板进行梯度稀释后扩增,以确定试验的敏感性,同时用本试验建立的方法与常规显微镜镜检方法对150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在被检测的9个样本中,只有环形泰勒虫基因组模板中扩增出了符合大小的特异核苷酸片段;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PCR对环形泰勒虫的扩增效率可达到10-10;通过对150份血清样品的检测,并与血涂片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等特点,适用于牛环形泰勒虫病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用溶血素从感染红细胞分离羊泰勒虫裂殖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嗜水气单胞菌产生的细胞毒素—溶血素Ah-1,裂解羊泰勒虫感染的红细胞,通过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羊泰勒虫裂殖子,建立了一种自感染红细胞中分离泰勒虫裂殖子的快速方法。光学显微镜观察显示,所分离的羊泰勒虫裂殖子基本保留原有的正常形态,并从宿主细胞成分中游离。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羊尤氏泰勒虫裂殖子功能基因,用羊尤氏泰勒虫裂殖子提取物免疫BALB/c小鼠,将小鼠脾脏细胞与鼠骨髓瘤SP2/0-Ag14细胞融合,融合细胞培养上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印记法检测。提取羊尤氏泰勒虫裂殖子mRNA后,进行cDNA合成与文库构建。文库在免疫学噬斑筛选后,将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和序列BLAST搜索。筛选结果显示有两个阳性克隆。所得序列BLAST搜索结果显示,它与12类寄生虫新生多态相关复合物α多肽基因的同源性在39%到78%之间。结果提示,所筛选的序列为羊尤氏泰勒虫裂殖子新生多态相关复合物α多肽基因不完全序列。该研究为今后使用单克隆抗体筛选羊泰勒虫功能性基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牛环形泰勒焦虫病裂殖体胶冻细胞苗,是应用牛泰勒焦虫在网状内皮系统发育的裂殖体,通过细胞培养的方法传代繁殖后,用明胶制剂而制成的一种活细胞苗。第15代细胞苗接种给易感牛后,动物表现安全,并能产生良好的非带虫免疫,胶冻细胞苗在4—6℃下,有效保存期可达20天或30天。在实验  相似文献   

11.
牛环形泰勒焦虫病在我国北方各省(区)流行广。病程长、危害大,为查清这些地区蝉传性血液原虫的种类、分布特征,媒介蝉的种类和传播方式,给“牛环形泰勒焦虫裂殖体胶冻细胞苗”这一科研成果提供进一步扩大推广应用的科学依据,我们在查阅大量有关资料的同时,利用病原检查法于1984年3月一1986年10月对陕西、内蒙、河南、湖北、辽宁等省(区)的2SM头牛进行了牛蝉传性血液原虫调查,并研究了不同生态地区虫种的分布特征。调查共发现双芽巴贝西虫、牛巴贝西虫、大巴贝西虫、环形泰勒虫、瑟氏泰勒虫和边缘边虫6种病原。据IWI年统计全国养…  相似文献   

12.
牛泰勒虫病在我省流行已久,主要用药物治疗。1972—1976年,中国农科院兰州兽研所和宁夏兽研所共同研制成功牛环形泰勒虫裂殖体胶冻细胞苗(以下简称细胞苗),经试验,免疫效果可靠,较好地解决了该病的免疫  相似文献   

13.
牛环形泰勒虫病,是由带有子孢子的璃眼牛蜱吸食牛血时,经唾液将子孢子注入牛体,首先是进入牛的网状内皮细胞中进行发育繁殖,由大裂殖体产生许多大裂殖子,又侵入到新的网状内皮细胞中发育成小裂殖体。小裂殖体在网状内皮细胞中分裂成单核配子体后转入牛血液中的红细胞内寄生。并使感染牛只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极大地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临床中,笔者诊疗本病群发性36例,除2例死亡外,均获满意疗效。现就此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4.
牛泰勒焦虫病是由泰勒科,泰勒属的各种焦虫寄生于牛网状内皮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疾病.又称血孢子虫病.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环形泰勒焦虫,环形泰勒焦虫分布广,黄牛、水牛均可感染,呈地方流行,但在金州区环形泰勒焦虫多发生于奶牛。2007年7月18日城区内八里村宋某饲养的4头奶牛其中1头患有环形泰勒焦虫。  相似文献   

15.
正1泰勒焦虫病的病原体牛泰勒焦虫病的病原体是泰勒焦虫,其寄生于牛的红细胞和淋巴细胞中。在红细胞内的虫体多以环形或卵圆形存在。泰勒焦虫有两个宿主,家畜是中间宿主,终末宿主是玻眼蜱(俗称草爬子)。焦虫病的传播离不开玻眼蜱。2流行病学特点泰勒焦虫病在4月中下旬蜱叮咬家畜时开始发病,至10月中旬渐渐平息。  相似文献   

16.
牛泰勒焦虫病是由泰勒科,泰勒属的各种焦虫寄生于牛网状内皮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疾病.又称血孢子虫病.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环形泰勒焦虫,环形泰勒焦虫分布广,黄牛、水牛均可感染,呈地方流行,但在金州区环形泰勒焦虫多发生于奶牛.2007年7月18日城区内八里村宋某饲养的4头奶牛其中1头患有环形泰勒焦虫.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我国江西省60头肉牛样品(包括血清和血液基因组)进行了牛泰勒虫病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该省泰勒虫血清阳性率为100%,PCR检测阳性率28.3%。其中,环形泰勒虫(Ta)阳性率为26.7%,瑟氏泰勒虫(Tser)阳性率为15%,中华泰勒虫(Tsin)阳性率为3.3%,环形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共同感染率为13.3%,环形泰勒虫和中华泰勒虫共同感染率为3.3%。结果表明,江西省牛泰勒虫病感染较为严重,本研究为该地区牛泰勒虫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8.
牛的血孢子虫病又称为焦虫病 ,病原体是多种无色素血子虫焦虫。通常寄生于红细胞内 ,引起各种家畜的焦虫病。焦虫病的宿主特异性很强 ,各种动物有其一定的病原体 ,彼此互不感染。能引起牛的焦虫病的主要有双芽巴贝斯焦虫、巴贝斯焦虫、环形泰勒焦虫及瑟泰勒焦虫 ,而在我国东北地区则主要流行的是牛的环形泰勒焦虫病。下面就奶牛的环形泰勒焦虫病的发病过程及笔者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2 0 0 0年 5月 ,一农户从黑龙江省 1次引入 6头黑白花奶牛 ,引入时牛体良好 ,且有 2头已产奶。到 7月中旬 ,有 1头牛突然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 ,体温达…  相似文献   

19.
牛环形泰勒焦虫病是牛血液原虫病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由泰勒焦虫病属的虫体寄生宿主的红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形成,引起病牛以高热、贫血、出血、消瘦和体表淋巴结肿胀。本病是由于蜱叮咬牛体吸血时,将焦虫的子孢子注入牛体内使牛体感染。在本地区以1~2岁牛多发,发病死亡率达70%以上。本文对七台河市某牛场2012年6~7月患环形泰勒  相似文献   

20.
正牛环形泰勒焦虫病是泰勒科泰勒属的焦虫,寄生于牛而引起的疾病。流行于我国西北、华北、东北一些省区,是一种季节性流行病,多呈急性过程,发病率、病死率高。我国北方发病多在6~8月,7月为高峰期。本病潜伏期为14~20d,根据临诊特点和病理变化可作出诊断。本病的控制重在预防,在治疗方面目前尚无杀灭本病原体的特效药物。1病原体生活史牛环形泰勒焦虫的生活史尚未完全明了,小泰勒焦虫由接种到牛体内时进入网状内皮细胞系统的细胞,以裂殖生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