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比较胡柚、瓯柑、高橙和甜橘柚等4种杂柑制成全果饮品的加工适应性与贮藏特性,筛选适合全果饮品加工的杂柑品种,将4种杂柑按课题组前期工艺加工成全果饮品,于40 ℃避光保存,每隔20 d取样用于抗坏血酸、总酸、总酚含量、抗氧化能力、色泽和黏度等指标检测,并对前3次的样品进行感官评价。贮藏期间,各品种的抗坏血酸含量下降,总酸含量基本保持不变,黏度、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先升后降,色泽均加深且色差趋于相近。高橙的抗坏血酸、总酸和总酚含量比其他品种高。不同品种杂柑的全果饮品各有利弊:甜橘柚适用于开发年轻化产品;胡柚和高橙含有较高的活性成分,适用于功能饮品开发,适当贮藏后口感得到提升;瓯柑适用于开发成老幼皆宜的产品。  相似文献   

2.
以杂柑新品种诺瓦和天草为试材,测定了其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诺瓦和天草在一般通风条件下贮藏60 d后总糖、可溶性固形物、酸和Vc含量均下降。建议在贮藏60 d后即要销售。  相似文献   

3.
杂柑是通过杂交育种培育而成的品质优、丰产性好、抗病虫和易剥皮的杂交柑桔品种。在柑桔品种的结构调整过程中,杂柑被视为主推品种。我国先后从日本、美国引进了天草、不知火、清见、天香、阳香、清峰、春见、濑户佳、诺瓦、胜山伊予柑、南香、津之香、西之香、早香等目前世界  相似文献   

4.
一、易剥皮、食用方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的杂柑越来越受青睐 杂柑是橘与橙或橘与柚的杂交后代,具有甜橙、橘(柑)和柚的营养风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12%以上。种子少或无核,易剥皮。主要有天草、濑户佳、南香、不知火、春见、爱媛14、爱媛22和爱媛30等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金柑新品种脆蜜金柑与传统金柑品种融安金柑、滑皮金柑果实品质差异,为提高广西金柑产业竞争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比较分析脆蜜金柑、滑皮金柑和融安金柑3个金柑品种果实的单果重、纵横径、果皮厚度及可溶性固形物、蔗糖、总糖、可滴定酸含量和果汁率、种子数、单位面积油胞数等21项指标.[结果]脆蜜金柑单果重、纵横径及可溶性固形物、蔗糖、总糖、可滴定酸含量和果汁率、种子数、单位面积油胞数等9项指标均优于融安金柑和滑皮金柑.其中,脆蜜金柑的单果重分别比融安金柑和滑皮金柑重7.9%和13.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融安金柑和滑皮金柑高42.38%和19.14%,总糖含量分别比融安金柑和滑皮金柑高53.98%和3.00%.[结论]脆蜜金柑是一个品质优良、极具推广潜力的金柑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5个苹果品种果实贮藏性能,为贮后鲜食苹果品种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苹果成熟果实为试材,低温冷藏过程中每隔1个月测定各项营养指标。[结果]可溶性总糖、可滴定总酸、抗坏血酸含量逐渐下降,果实硬度逐渐降低。试验结束时富士的可溶性总糖含量仍较高,可滴定总酸、抗坏血酸含量与其他品种相当,硬度明显高于其他品种。[结论]富士苹果贮藏性最强。  相似文献   

7.
以尤溪金柑为试验材料,研究其采后贮藏过程中可滴定酸、Vc及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贮藏90 d后统计好果率和失重率。结果表明,4个试验点的金柑经保鲜剂处理的好果率均明显高于未处理。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金柑果皮和果肉中的可滴定酸和Vc含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果糖、葡萄糖含量总体呈下降的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果皮中蔗糖含量前60 d逐渐升高,随后急速下降;果肉中蔗糖含量前30 d急剧下降,随后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8.
不同贮藏方式对甜高粱茎秆糖和酸变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甜高粱新高粱3号和4号茎秆为试验材料,研究甜高粱茎秆采后40 d贮藏期内不同贮藏方式下水分含量、糖种类及含量、总酸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整秆去叶立放、整秆去叶平放、整秆带叶立放、整秆带叶平放、整秆金字塔型的不同贮藏方式.[结果]在0~40 d贮藏期间内,所有贮藏方式下,新高粱3号和4号茎秆水分、总糖、蔗糖、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还原糖、总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同一种贮藏方式下新高粱3号茎秆的水分、总糖、蔗糖、还原糖、可溶性糖、总酸含量始终比新高粱4号高.在整个贮藏期茎秆水分、总糖、蔗糖、还原糖、可溶性糖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整秆去叶立放>整秆去叶平放>整秆带叶立放>整秆带叶平放>金字塔五层>金字塔四层>金字塔三层>金字塔二层>金字塔一层.而总酸含量在20~40 d,金字塔型贮藏茎秆总酸的升高速度比整秆型贮藏快.[结论]甜高粱秆贮藏期间糖含量的变化主要由总糖、还原糖、蔗糖等糖之间的合成与代谢决定,在40 d时,金字塔五层贮藏的茎秆总酸含量最高,整秆带叶平放茎秆的总酸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9.
无限生长型番茄果实耐贮藏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品种杭杂一号、FA189、上海919等3个无限生长型番茄品种果实为材料,研究室温下带果柄贮藏,番茄果实的贮藏期限及贮藏期间果实硬度、糖、酸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番茄果实的耐贮藏性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其中FA189的果实耐贮性最强;上海919最弱,杭杂一号的果实耐贮藏性介于上述2个品种之间;果实的耐贮藏性与果实硬度变化相一致.在番茄果实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蔗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杭杂一号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始终高于FA189和上海919,而可滴定酸含量以FA189最高、杭杂一号最低.  相似文献   

10.
热激与壳聚糖处理对青种枇杷的贮藏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延长白沙枇杷的市场销售期提供技术资料。[方法]研究不同贮藏方式(A:热处理+低温贮藏;B:1.5%壳聚糖处理+低温贮藏:C:热处理+1.5%壳聚糖处理+低温贮藏;D:低温贮藏;E:常温贮藏)下青种白沙枇杷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失重、褐变等的变化。[结果]贮藏1-5 d时,各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有所上升,之后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贮藏30 d时,A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最高(13.5%、31.24),明显高于D处理(10.5%、27.26);D处理果实失重最小,贮藏30 d失重5.19%,E处理果实失重率最高(11.82%);A处理果实贮藏38 d时无腐烂果出现;C处理果实贮藏40褐变指数仅为2.5%。[结论]热激和壳聚糖处理可抑制白沙枇杷果实褐变和腐烂,使其保持青种果实的风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树干输液和叶面喷施铁肥2种补铁方式对柑橘叶片缺铁矫正的效果。[方法]通过叶面喷施和树干营养袋输入0.18%、0.27%、0.36%铁肥,研究树干输液和叶面喷施铁肥对缺铁黄化柑橘的矫正效果。[结果]叶面喷施和树干输液均可显著提高叶片和果皮铁含量,增加柑橘单果重,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显著增加糖酸比,使果实品质得到改善。叶片铁含量和单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糖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果肉硬度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当铁肥浓度一致时,树干输液补铁效果优于叶面喷施铁肥,其中树干输液0.36%铁肥对缺铁黄化柑橘补铁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贮藏温度对余甘子果实采后贮藏期间感官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为其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余甘子果实分别置于5、10、15℃及室温条件下贮藏,测定果实的失重率、好果率及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Vc)、蛋白质和有机酸含量.[结果]贮藏温度对余甘子果实贮藏期间感官及营养品质影响的优劣表现顺序为:5℃>10℃>15℃>室温;余甘子果实贮藏至12d,其水分、可溶性固形物、Vc、蛋白质和有机酸损失均以5℃贮藏的最小;5℃贮藏能使余甘子果实贮藏期延长6~9 d.[结论]低温贮藏能有效延缓采后余甘子果实感官及营养品质的下降,延长贮藏期,且以5℃贮藏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刘延娟  董明  王强  吴树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636-8638
[目的]探讨热处理对"皖翠"猕猴桃贮藏生理、品质的影响,为猕猴桃热处理贮藏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皖翠"猕猴桃果实为试材,采用不同温度和时间热水处理果实,置于0-1℃冷库低温贮藏,定期检测呼吸生理、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经热处理的猕猴桃果实含糖量整体低于对照组;54℃热处理可明显抑制猕猴桃果实的呼吸速率;38℃热水处理8 min,可保持较高的猕猴桃果实硬度;38℃热处理猕猴桃果实可滴定酸含量高于对照,果实Vc含量损失相对较少。[结论]热处理温度与时间的不同组合都会对"皖翠"的贮藏品质产生不同的影响,较低温度的热处理对"皖翠"猕猴桃的低温贮藏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贮存时间对卷烟烟丝pH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为探讨最佳的卷烟贮存时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烤烟型A牌号卷烟为供试材料,考察贮存时间(0~240 d)对卷烟烟丝pH及石油醚提取物、总糖、还原糖、总氮、总植物碱、氯和钾含量的影响.[结果]A牌号卷烟烟丝的pH及石油醚提取物、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在贮存60~180 d呈缓慢上升趋势,超过180 d后石油醚提取物、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贮存期间,A牌号卷烟烟丝总氮、总植物碱的变化趋势与水溶性总糖、还原糖的变化趋势相互消长,氯含量从第60 d开始上升,而钾含量在贮存180 d后明显低于贮存前卷烟成品的原始含量.[结论]A牌号卷烟的贮存时间宜控制在180 d之内.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研究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方法]以5个母本、8个父本及其杂交得到的40个番茄杂交一代组合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测量法测定番茄果型指数、pH、果实硬度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滴定法测定果实总酸、维生素C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番茄红素、可溶性糖、总糖及还原糖含量,通过相关分析了解各性状的表型相关系数、遗传相关系数,通过通径分析得出各性状间的直接相关效应、间接相关效应.[结果]在一定范围内,果实酸度越大、pH越小,果实硬度越大.糖酸比与可溶性糖、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间达到显著相关水平,与糖酸比、总糖含量间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总糖含量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直接效应值较大;果实硬度经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间接作用于总糖含量的为负向效应.通过决定系数可以看出,总酸度等性状对糖酸比和果实硬度等性状对总糖含量的决定系数大于0.5外,其他的决定系数都小于0.5,表明性状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其他性状对其也起作用.[结论]筛选番茄优良品种,不仅仅只从果型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及总酸含量等性状出发,还要继续探索其他性状,更全面地了解影响番茄品质的其他相关性状,这可为以后有计划、有目的地筛选优良番茄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钙处理对巨峰葡萄夏果日灼病发生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广西一年两收葡萄钙素营养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不同类型、不同浓度钙化合物,在不同时期对巨峰葡萄夏造果进行叶面或果穗喷施处理,测定各处理夏果果实钙素含量、日灼病发生率、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结果]与清水对照相比,钙处理均能显著降低日灼病发生率,降低幅度为17.9%~25.9%;钙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果实钙含量,增加幅度为11.6%~24.6%;钙处理均提高了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结论]钙制剂处理能显著降低巨峰葡萄夏果日灼病发生率,增加果实风味和品质,提高果实商品价值.在广西巨峰葡萄夏果生产中,可在幼果膨大期用1.5%的硝酸钙溶液进行喷穗处理,10 d后再处理一次,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闫峰  常丽新  刘鑫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905-6906,6909
研究了4℃低温贮存条件下,柠檬酸处理、柠檬酸与Vc协同处理对野菜小叶藜品质的影响。[目的]为了研究小叶藜经柠檬酸处理和柠檬酸与Vc协同处理后的低温贮存品质变化。[方法]设对照、柠檬酸处理和柠檬酸与Vc协同处理3种处理,4℃低温贮存,测定贮存02、、46、8、d时小叶藜的总酸性物质、Vc、可溶性蛋白质(SP)、可溶性总糖(TSS)、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比较了3种处理对野菜小叶藜低温贮存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在低温贮存条件下,柠檬酸处理能有效阻止小叶藜SP、TSS的损失,但不能阻止叶绿素、Vc的损失;柠檬酸与Vc协同处理能有效阻止Vc、SP的损失,但不能阻止TSS、叶绿素的损失。这两种处理均能有效阻止类胡萝卜素的降解,具有抑制亚硝酸盐积累的作用。[结论]该研究为小叶藜的合理贮存与保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芦柑皮中果胶提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环 《安徽农业科学》2012,(7):3982-3983,3991
[目的]研究从芦柑皮中提取果胶的最佳方法。[方法]以烘干的芦柑皮粉末为原料,采用酸水解乙醇沉淀法提取果胶,并应用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pH 2.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70 min、料液比1∶30 g/ml,在此条件下果胶平均得率为16.60%,果胶纯度为87.6%,甲氧基果胶含量为76.8%。[结论]为芦柑皮的综合利用和我国果胶自主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不同冻藏温度对速冻冬枣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研究冻藏期间冬枣品质的变化。[方法]利用-70℃对冬枣进行速冻后,采用-40℃、-18℃、-10℃和-4℃进行冻藏,就不同冻藏时期冬枣的品质特性变化进行研究。[结果]-70℃速冻后,合适的冻藏温度为-18℃和-40℃,-40℃冻藏能使冬枣的保鲜期10个月以上,而-18℃冻藏能保鲜冬枣6个月以上。[结论]速冻冻藏能有效维持冬枣的品质特性,如延缓含水量、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有机酸含量的下降,保持较高的硬度和延缓花青素含量的升高。  相似文献   

20.
李云飞  王玉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62-7263
[目的]为明确鳞茎的发育规律提供参考。[方法]以兰州百合(Liliumdavidii var. unicolor Hort.)为材料,经(6±0.5℃)低温贮藏67和101 d后种植,在其花蕾伸出顶端2 ̄3 cm时摘花蕾,以后定期检测在鳞茎发育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变化。[结果]母鳞茎和新鳞茎经低温贮藏101 d处理的淀粉和总可溶性糖含量及蔗糖含量均高于贮藏67 d处理的。两种贮藏时间处理下,母鳞茎和新鳞茎的淀粉含量都持续上升。总可溶性糖含量在母鳞茎中升高,在67 d处理新鳞茎中下降,101 d处理的先升后降。67、101 d处理的母鳞茎和新鳞茎蔗糖含量变化趋势同总可溶性糖的基本一致,鳞茎淀粉酶活性都下降。[结论]贮藏处理的鳞茎内淀粉酶活性显著下降,淀粉含量增加,延长贮藏时间有利于鳞茎中淀粉的形成与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