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通过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来探究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性意见。试验选择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7头经临床诊断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进行分析,所选个体均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6种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沙门氏菌、蜡状芽孢杆菌,其中混合感染占比40。74%,单一感染占比59。26%。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子宫内膜炎母猪子宫内细菌感染的情况及其致病性,试验采用常规细菌分离培养、ATB自动细菌鉴定及ATB自动药敏测试法,对40头子宫内膜炎淘汰母猪和15头无子宫内膜炎母猪的子宫体和子宫角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和鉴定。结果从40头子宫内膜炎母猪样品共分离到70株细菌,分离率100%,其中从子宫体共分离到47株,子宫角分离到23株;从15头无子宫内膜炎母猪中1份子宫体样品分离到2株菌,其余均未分离到细菌,分离率6.67%。72株分离菌,经鉴定主要为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等16种。分离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对小白鼠有较强致病力,并对28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果表明,生产母猪高淘汰率与母猪子宫内膜炎发生率有关;环境中常在的条件性致病菌是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主要感染菌,并对多种抗生素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以及敏感药物,对某规模养猪场患子宫内膜炎母猪进行了病原学检测、敏感药物筛选、临床治疗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主要为大肠杆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这3种细菌对头孢噻呋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均高度敏感,对诺氟沙星、培氟沙星均低度敏感;利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包头不同辖区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菌主要是葡萄球菌的分离率和分离菌株,为指导该地区兽医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从包头市所属昆区、青山区、九原区及石拐区等辖区的奶牛养殖场采集到子宫内膜炎患牛的子宫分泌物120份,对其进行了致病葡萄球菌分离试验,并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了种水平鉴定。从120份奶牛子宫内膜炎患牛的子宫分泌物中共分离到50株葡萄球菌(41.7%)。结论:包头昆区、青山区、九原区及石拐区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的子宫分泌物中的致病菌分离到葡萄球菌,其分离率分别为43.3%(13∕30);36.7%(11∕30);40%(12∕30);46.7%(14∕30)。  相似文献   

5.
单味中药多糖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体外抑菌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对山东省3个大型奶牛场的40头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进行调查、采样、用常规方法对所采样品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纯化、鉴定等.利用水煎法提取黄连、大黄、五味子等8味中药的活性成分.通过琼脂平板扩散法对分离率大于5 %的病原菌进行中药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共分离细菌44株,其中大肠杆菌15株(34 %)、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9株(20 %)、链球菌5株(11.4 %)、粪肠球菌5株(11.4 %)、不动杆菌属3株(6.8 %)、芽孢杆菌2株(4.5 %)、绿脓杆菌2株(4.5 %)、克雷伯氏菌1株(2.2 %)及梭状芽孢杆菌属的厌氧菌2株(4.5 %).中药体外抑菌结果表明,8味中药中,黄连、大黄和五味子等对子宫内膜炎病原菌都表现为高度或中度敏感,其它的中药抑菌效果表现不敏感.分离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并通过体外中药药敏实验的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奶牛子宫内膜炎引起的母牛不孕,已成为制约我国养牛业发展的瓶颈。子宫内膜炎主要是由子宫内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为了了解北京地区患临床型子宫内膜炎母牛子宫内容物中的病原菌种类及其比例,此研究选取北京周边地区子宫内膜炎患病奶牛,对其子宫内容物中含有的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从77头临床型子宫内膜炎患病牛的子宫内容物中,共分离出13种共145株细菌,以蜡样芽孢杆菌、奥斯陆莫拉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苏云金芽孢杆菌、产吲哚金黄杆菌以及产碱假单胞菌为主,且均有一定程度的致病性和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提示这些细菌可能会转变为致病菌,引起母牛发生子宫内膜炎。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此次试验中分离得到的13种细菌均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较为敏感,可以考虑作为牛场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从山西某奶牛场随机采集25份奶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H2O2酶试验鉴定,并对其进行了9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从25份奶样中分离出1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这1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药物呈现出耐药性,其中,对阿莫西林耐药率最高,达77.8%,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磷霉素、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介于11.1%~44.4%,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最低,为5.6%。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该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该场奶牛对9种抗生素产生了普遍的耐药性,建议该奶牛场以体外药物敏感试验为参考,进一步扩大药物的筛选范围,选择更多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8.
建立大鼠实验性子宫内膜炎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5%的氨水或3%的冰乙酸刺激大鼠子宫,然后子宫内接种能引起家畜子宫内膜炎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的混和病原菌,建立了大鼠实验性子宫内膜炎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子宫内膜炎病因学和治疗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用纯中药制剂宫复康对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常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埃希氏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等4种病原菌进行体外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宫复康对所述几种病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奶牛生殖器官疾病,多采用抗生素治疗。但该治疗方法易产生耐药性和药物残留,迫切需要研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中草药复方减少抗生素的用量。本试验利用子宫灌注病原菌的方法制备家兔实验性子宫内膜炎,并用自制新型中西复方药物进行治疗。结果表明此中西复方药物可增加患子宫内膜炎家兔在发情周期的受孕率,治疗效果好于恩诺沙星。该中西复方药物有望成为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新型药物、从而减少临床治疗中抗生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11.
马建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371-4373
[目的]了解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感染情况与耐药现状.[方法]随机采集库尔勒地区某牛场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的子宫黏液20份,进行实验室细菌学的分离、生化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89株菌,其中链球菌45株,占50.56%;葡萄球菌24株,占26.97%;大肠杆菌13株,占14.60%;蜡样芽胞杆菌7株,占7.87%.分离出的单一菌株的检出率为80% (16/20).引起该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原菌是链球菌、葡萄球菌.对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蜡样芽胞杆菌这4种菌抑菌效果最好的药物依次分别为奥复星、氟苯尼考、甲氧苄啶、氟苯尼考.[结论]该研究可为指导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用药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用纯中药制剂宫复康对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常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埃希氏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等4种病原菌进行体外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宫复康对所述几种病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中国6个区域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种类和区域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为筛选出最佳治疗药物以减少子宫内膜炎对畜牧业造成经济损失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分别从赤峰区域、张家口区域、潍坊区域、重庆区域、宝鸡区域和北京区域选择不同规模的奶牛养殖场中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用采样器每个区域采集60份(6个区域共计360份)患病牛的子宫内容物,通过革兰氏染色和生化鉴定的方法鉴定分离纯化的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并分析病原菌的分布特征。【结果】潍坊、赤峰、北京区域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以单一感染为主。宝鸡、张家口、重庆区域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以混合感染为主。赤峰、重庆、张家口、潍坊、宝鸡、北京区域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赤峰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是葡萄球菌。重庆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是链球菌。张家口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是大肠杆菌。潍坊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是链球菌。宝鸡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是葡萄球菌。北京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是蜡样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4.
我国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从奶牛场采集的临床型乳房炎病乳中分离鉴定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每种菌20株,采用药敏纸片法进行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大部分抗生素对奶牛乳房炎的4种主要菌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耐药率达10%~100%,未发现1种对4种菌均高度敏感的药物.对4种菌均有抑制作用的药物有氟苯尼考、左氟沙星、洛美沙星、氟哌酸和头孢类药物,其敏感度达60%~100%;对4种菌产生较强耐药性的药物主要有青霉素G、链霉素和复方新诺明,其耐药率达30%~100%.试验结果对进一步监测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耐药变迁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用麦康凯琼脂、改良艾德华琼脂等鉴别培养基对病原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药敏试验和治疗对比试验得出对母猪子宫内膜炎的最佳治疗方案。试验结果显示:该病病原菌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各占31.4%、31.4%、20.0%。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清宫促孕灌注液和宫炎清抑菌效果最佳,其次为庆大霉素、多黏菌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青霉素G钾和氯霉素最差。治疗试验结果显示促孕灌注液和宫炎清治疗母猪子宫内膜炎有很好的效果,总有效率在85%以上,总治愈率在75%以上,均明显高于青、链霉素。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因素以及为实际生产提供适合的预防治疗措施,对南宁市周边地区22头患子宫内膜炎奶牛采集子宫分泌物,对采集的样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22份样品中分离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和酵母样真菌(白色念珠菌)等5类细菌共30个菌株;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对替加环素表现出高度敏感,而对红霉素、万古霉素、苯唑西林等11种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酵母样真菌(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等5种抗真菌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7.
为查明湘西北某规模化奶牛场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因,采用细菌培养、平板划线法分离、鉴别培养基分离、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等方法对细菌进行分离与鉴定;选取28种抗菌药用Kirby-Bauer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出9株沙门氏菌。沙门氏菌对丁胺卡那和头孢他啶敏感,敏感率为7.14%;对庆大霉素和头孢曲松中介,中介率7.14%;对诺氟沙星、红霉素、氧氟沙星等24种药物产生耐药性,耐药率为85.71%。说明沙门氏菌是引起该场犊牛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沙门氏菌的耐药性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南宁的某奶水牛场中的12头患子宫内膜炎奶水牛进行子宫采样和调查,并在无菌条件下,对采集的样本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离纯化培养得到38种细菌,没有发现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米诺环素、诺氟沙星、头孢吡肟高度敏感,对复方新诺明、氨曲南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奈瑟氏菌对克拉霉素、头孢吡肟高度敏感,对复方新诺明、氨曲南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非发酵菌和肠杆菌科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氨曲南等有较高的敏感性,对氨苄西林、哌啦西林、氧氟沙星、链霉素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9.
选用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山羊 5 6头 ,采集其子宫内分泌物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 :试羊子宫内膜炎病原菌内含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葡萄球菌、酵母菌等。试羊单一感染率 5 3.5 7%、混合感染率 2 6 .77%。  相似文献   

20.
正从包头市所属辖区的奶牛养殖场采集到子宫内膜炎患牛的子宫分泌物120份,对其进行了致病葡萄球菌分离及鉴定,分离出50株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8株。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产色葡萄球菌8株,腐生葡萄球菌5株,表皮葡萄球菌2株,头葡萄球菌2株,溶血葡萄球菌1株。针对现状进行葡萄球菌药敏试验。一、药敏试验方法1.药物浓度的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