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红枣贮藏期病原菌系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宁夏红枣贮藏期果面上出现的真菌菌系主要有7种.其中,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p.)、青霉(Penicillium spp.)、木霉菌(Trichoderma spp.)、镰刀菌(Fusarium spp.)是优势菌株;曲霉属(Aspergillus spp.)、毛霉(Mucor spp.)和根霉(Genus rhizopus spp.)是亚优势菌株.且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真菌微生物在果面上出现的菌落数增加.不同处理的宁夏红枣贮藏期间细菌随贮藏时间延长增殖加快.经保鲜剂处理后的灵武长枣和中宁圆枣贮藏时细菌增殖较慢,未经处理的宁夏红枣贮藏时细菌增殖速度非常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新疆杏采后病害的主要病原菌并筛选有效防治药剂.[方法]采集新疆伊犁、库车、喀什等地的李光杏、小白杏、色买提杏等鲜杏品种,在室温或4℃条件下贮藏,对贮藏期采后病害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针对主要病原菌进行室内药剂筛选.[结果]引起新疆三种鲜杏采后果实病害的病原菌有:粉红聚端孢霉(Trichothecium roseum)、链格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青霉(Penicillium freguentans)、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毛霉(Mucor spp.)、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黑曲霉(Aspergillus spp.)等9种真菌,其中黑根霉、灰葡萄孢霉、链格孢霉、青霉和粉红聚端孢霉为主要病原菌.精油A1000倍液对所有供试病原菌都有很强的抑菌效果,其对青霉、灰葡萄孢霉、链格孢霉、黑根霉、毛霉、镰刀菌的抑菌率均为100;,对黑曲霉的抑菌率也达97.87;.4℃贮藏条件下,精油A 500倍液和1 000倍液处理的鲜杏贮藏25 d时,杏果实发病率分别为0;、1.67;,贮藏32 d后,精油A 500倍液和1 000倍液处理的鲜杏发病率分别为10;、20;,精油A 500倍液和1 000倍液处理可显著延长4℃条件下鲜杏的贮藏时间.[结论]黑根霉、灰葡萄孢霉、链格孢霉、青霉和粉红聚端孢霉为新疆鲜杏采后贮期主要病原菌,精油A可作为鲜杏采后病害的有效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3.
2种植物的不同提取物对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5种溶剂(甲醇、乙醇、丙酮、乙醚、乙酸乙酯)对广玉兰和小叶黄杨进行平行提取。以香石竹尖孢镰刀菌、棉花枯萎病菌、交链孢、链格孢、多隔镰刀菌等5种植物病原菌为靶标,对广玉兰和小叶黄杨不同溶剂提取液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广玉兰和小叶黄杨提取物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甲醇、乙醇提取物的效果最为明显,分别在0.067 g/ml和0.1 g/ml的浓度下对病原真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广玉兰0.1 g/ml浓度乙醇提取物6 d对链格孢的抑制作用最好,抑制率为85%;其次是小叶黄杨0.1 g/ml乙醇提取物6 d、9 d对交链孢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81%、82%;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作用最差,小叶黄杨的提取液对供试5种病原菌的综合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以灵武长枣采后主要病原真菌黑根霉、皮落青霉、链格孢、粉红聚端孢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离体条件下壳聚糖、海藻酸钠、百里香酚及其复合物处理和基质pH值对这4种供试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3种保鲜剂及其复合物对供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粉红聚端孢的抑制作用最强,对黑根霉的抑制作用最弱。此外,3种保鲜剂及其复合物在pH 5.4时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中以壳聚糖-百里香酚的抗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5.
草莓采后病原菌分离及天然物对其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省玉溪市所产草莓为材料,研究草莓在贮藏中的主要病害及病原真菌,并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用多种天然植物提取液对病原菌进行了抑菌试验,目的在于找到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天然物质。通过试验,分离、鉴定出黑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Ehrenb.ex Fr.)Vuill.、青霉属Penicilliumsp.、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Pers.ex Fr.、草芽枝霉Cladosporium herbarum(Pers.)Link ex Gray 4种病原真菌,找到了对4种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的天然植物提取液,并确定了最低抑制浓度(MIC)。  相似文献   

6.
 以云南省宾川县所产椪柑为试验材料,研究椪柑在贮藏运输中的主要病害及病原真菌,并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用多种天然植物提取液对病原菌进行了抑菌试验,目的在于找到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天然物质。分离、鉴定出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 Sacc.)和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 Sacc.)2种病原真菌,找到了对2种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的天然植物提取液,并确定了最低抑制浓度(MIC)。为进一步研究柑橘类果品的天然保鲜剂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中药在防治4种番茄病害病原真菌中的应用价值,对供试中药的水、乙醇提取液进行室内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7种中药中,肉桂、黄芩和桑白皮的乙醇提取液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4种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肉桂乙醇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最佳,同时乙醇提取液的抑菌活性优于水提取液。肉桂乙醇提取液对4种供试菌的抑菌毒力方程和EC_(50)分别为灰葡萄孢菌y=0.346x+0.122,EC_(50)=1.09 g/L;尖孢镰刀菌y=1.638x+0.167,EC_(50)=0.20 g/L;极细链格孢菌y=0.601x+0.177,EC_(50)=0.54 g/L;草酸青霉菌y=1.719x+0.131,EC_(50)=0.21 g/L。  相似文献   

8.
以兔眼蓝莓(品种名为灿烂)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自然腐败蓝莓中分离、纯化病原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鉴定,并考察肉桂醛、柠檬醛、牛至精油、香芹酚和丁香酚等对4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分离得到6株病原真菌,分别为1株稻黑孢霉(Nigrospora oryzae)、1株青霉属(Penicillium sp.)、3株枝孢属(Cladosporium sp.)和1株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真菌,经致病性试验确定链格孢霉为主要病原菌。牛至精油对4种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对链格孢霉的半最大效应浓度(EC_(50))为37 mg/L。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新疆阿克苏地区冬枣采后贮藏中分离的病原菌桔青霉、皱褶青霉、链格孢菌、黄曲霉和黑曲霉为供试菌种,采用平板琼脂打孔法,用7种植物提取液对病原菌进行抑菌试验,以筛选对病原菌抑制作用的天然物质。结果表明7种(花椒、大蒜、八角、党参、桂皮、山楂和甘草)天然植物提取液中对5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各不相同,大蒜提取液对五种病原菌都有明显抑菌效果,并确定大蒜对桔青霉最小抑菌浓度(MIC)为50%(质量浓度为0.25 g/ml)、皱褶青霉最小抑菌浓度(MIC)为75%(质量浓度为0.375 g/ml)、链格孢菌最小抑菌浓度(MIC)为50%(质量浓度为0.25 g/ml)、黄曲霉最小抑菌浓度(MIC)为50%(质量浓度为0.25 g/ml)和黑曲霉最小抑菌浓度(MIC)为25%(质量浓度为0.125 g/ml)。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壳聚糖、海藻酸钠、百里香酚及其复合物对灵武长枣(Zizphus jujube Mill cv.Lingwu changzao)采后主要病原真菌黑根霉、皮落青霉、链格孢、粉红聚端孢的抑菌效应,并确定其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3种抑菌剂及其复合物对4种供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对4种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由小到大为壳-百复合物、海-百复合物、百里香酚、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物的抑菌效应比含有相同有效浓度的单体抑菌效应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刘世旺  徐艳霞  郑永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383-7384,7387
研究连翘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实验菌株,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连翘提取物浓度下细菌生长曲线的变化来研究连翘的抑菌作用特点。结果发现0.01 g/ml的提取物对摇床培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0.10g/ml的提取物对摇床培养的大肠杆菌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由此表明,连翘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对5种蔬菜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95%乙醇对12种中草药进行浸提,研究浸提液(物)在室内条件下对辣椒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茄黄萎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和黄瓜菌核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丁香、细辛、甘草、黄连、苦参、蛇床子、辛夷对上述病菌的菌落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是丁香的抑菌作用最为明显。少数中草药如败酱草等对5种病菌菌落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此外,丁香、黄连、甘草等浸提物对番茄灰霉病菌、茄黄萎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筛选对海南产高良姜的不同提取部位及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降血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高良姜的根茎、花、果实和茎叶的乙醇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高良姜素、山奈素、异鼠李素和槲皮素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显著高于阳性对照药阿卡波糖。  相似文献   

14.
从低温贮藏的腐烂龙眼果实中分离主要致腐真菌,并以丁香、甘草、花椒和高良姜4种常见药食两用植物为试验材料,对主要致腐真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从中筛选抑菌效果较好的植物提取物及有效的提取方法,然后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龙眼的致腐真菌主要是龙眼拟茎点霉菌,丁香提取物对该菌抑制效果最好;而且在室温下,用75%乙醇震荡提取48 h所得丁香提取物抑菌效果最佳;丁香提取液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25 mg·mL-1,最小杀菌浓度为12.50 mg·mL-1。  相似文献   

15.
桂皮、八角浸提液对玫瑰切花瓶插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9种中药材(桂皮、八角、黄连、黄柏、花椒、百部、丁香、高良姜、青木香)浸提液中筛选出对玫瑰鲜切花具有保鲜效果的桂皮和八角,并研究了其对瓶插期间瓶插液微生物繁殖情况的影响。结果显示,桂皮和八角浸提液能一定程度延长玫瑰切花瓶插寿命,其中桂皮浸提液效果好于八角,平均能延长切花寿命3-4d;桂皮浸提液能明显抑制瓶插液中微生物繁殖,处理组瓶插液微生物数量仅为对照的70%。桂皮浸提液能抑制切花茎切口端菌丝生长,减少输导组织的堵塞,促进了水分的吸收和传导;能够维持叶片和花瓣中水分的平衡;维持叶片和花瓣细胞膜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6.
以马缨丹(Lantana camara Linn.)、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Kunth.)、含羞草(Mimosa pudica Linn.)、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 Cassini.)和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L.)Hitchc.)为材料,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这5种入侵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芒果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蒂腐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的抑菌活性,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假臭草的主要抑菌物质。菌丝生长速率法的实验结果表明:5种入侵植物提取液对2种病原真菌均具有抑菌活性,且抑菌效果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其中马缨丹提取物对蒂腐菌抑制效果最好,其EC50为10.39 g·L~(-1),假臭草提取液对炭疽菌和蒂腐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效果,EC_(50)分别为14.70 g·L~(-1)和14.77 g·L~(-1)。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分析鉴定了假臭草提取物中的14种化学成分,其中4,5,6,7-四甲氧基黄酮、熊果苷和1,2,4-环己三醇这3种物质占总含量的81.85%。  相似文献   

17.
几种中草药抗氧化性成分的还原能力及总酚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几种中草药的抗氧化性,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分别用乙醇和水作为溶剂对5种常见清热解毒中草药(连翘、黄柏、蒲公英、黄芩、紫花地丁)的抗氧化性成分进行有效提取,并进行还原能力的测定和总酚含量的测定。[结果]结果表明,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的大小顺序为:连翘>黄柏>蒲公英>黄芩>紫花地丁,水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的大小顺序为:黄柏>连翘>蒲公英>黄芩>紫花地丁。这5种中草药的抗氧化性不全是由酚类物质起主导作用。2种测定方法对抗氧化性的测定结果有很大的相关性,可相互验证。[结论]得出了5种中草药在相同条件下的抗氧化性大小,为今后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合成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牛蒡子提取物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提取牛蒡子,然后用滤纸片法测定提取液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用二倍稀释法确定提取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进一步研究提取液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牛蒡子乙醇提取液对柞蚕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番茄早疫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等有比较明显的抑制效果,而对玉米小斑病菌和玉米弯孢病菌没有抑制作用。提取液对柞蚕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125g/L,蜡质芽孢杆菌为0.250g/L,苏云金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0.500g/L,乳酸菌为1.000g/L,大肠杆菌、番茄早疫病菌为2.000g/L,小麦赤霉病菌、柞蚕白僵病菌、葡萄白腐病菌、谷子白发病菌、烟草赤星病菌、毛霉以及水稻恶苗病菌为4.000g/L。热处理对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9.
肖凤艳  高郁芳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9):1784-1785,1788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倍比稀释法测定了8种中药提取物对薏苡(Coix lacroyma-jobi L.var.ma-yuen ( Roman.))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浓度为1.0 g/mL时,丁香(Eugenia aromatica Baill)、辛夷(Magnoliab iondii Pamp.)、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提取物对薏苡灰霉病菌抑菌率达100%;北豆根(Menispermum dahuricmn DC.)、萝藦[Metaplexis japonica (Thunb.) Mark.]、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艾蒿(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提取物的抑菌率分别为76.3%、76.3%、69.7%、33.8%;天南星(A ris ae ma amurense Maxim.)提取物对薏苡灰霉病菌没有抑制作用;丁香、辛夷、商陆的最小抑制浓度依次为0.062 5、0.125 0、0.500 0 g/mL.  相似文献   

20.
15种中药提取物对几种植物病原菌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15种中药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杨树溃疡病菌(D.gregaria)、棉花枯萎病菌(F.oxys-porum f.sp.vasinfectum)、番茄早疫病菌(A.solani)、小麦纹枯病菌(R.solani)和小麦赤霉病菌(F.graminearum)等5种植物病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0.05 g/mL时,花椒提取物对所有供试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80%以上,苍术、沉香、艾叶和草豆蔻提取物对其中至少2种供试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60%以上;在质量浓度为0.1 g/mL时,花椒、沉香和艾叶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在90%以上;草豆蔻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大于65%。花椒、沉香、艾叶、草豆蔻、苍术等5种中药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