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减少养禽业劳动力和资金投入,提高家禽福利,本研究比较了4个批次广西丁香鸡本交与人工授精对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及受精蛋孵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广西丁香鸡本交的受精率(94.43%±1.05%)显著高于人工授精的受精率(90.28%±0.23%)(P≤0.05);本交的入孵蛋孵化率(91.87%±1.77%)和受精蛋孵化率(97.28%±1.11%)都极显著高于人工授精的入孵蛋孵化率(83.84%±1.47%)和受精蛋孵化率(92.86%±1.65%)(P≤0.01)。本研究的结果将为在广西丁香鸡中利用本交替代人工授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据广西日报(陆小平等)消息,今年上半年,广西全区收获各类水果135万t,比上年同期增长41.6%;水果销售收入达45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35%;农民人均水果收入109元,同比增收28元。上半年广西新种各类水果4.33万hm2,超额完成计划21%。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广西牛群中戊型肝炎(HE)的感染状况,应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对采自广西8个市牛群的粪、肝样品进行了戊型肝炎病毒(HEV)RNA检测。结果从广西6个市牛粪样品中检出HEV阳性率为19.13%(35/183),从4个市牛肝样品中检出HEV的阳性率为20%(5/25),8个市牛粪、牛肝样品中HEV的总阳性率为19.23%(40/208)。表明广西受检牛群中存在HEV感染,应重视牛HE这一新发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广西狂犬病病毒(RV)感染与分布情况,本研究对采集自广西境内9个市31个县(区)1 007份犬脑组织、1 324份犬唾液拭子及564只野生蝙蝠进行RV检测,结果显示有6个县的犬脑组织检测出RV,阳性率为0.65%(1/153)~5.38%(5/93),县(区)阳性率为27.27%(6/22),广西划分的5个地理区域均有分布。外观健康犬和疑似发病犬脑组织平均阳性率分别为1%(10/1 005)和100%(2/2)。犬唾液拭子和野生蝙蝠均未检测到RV。结果表明广西家犬的RV感染率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差异,平均感染率较低,但个别县(区)连续几年阳性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应加强对犬只的管理和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广西牛片形吸虫病的流行情况,在广西8个地级市不同规模牛场及散养户共采集了1 571份牛粪,采用水洗沉淀法进行检测,同时屠宰时随机抽查50头牛,观察组织及病理变化。调查结果表明,广西牛片形吸虫感染较为严重,平均感染率达69. 3%(1 089/1 571),其中南宁71. 9%(41/57)、柳州46. 3%(139/300)、梧州72. 3%(88/122)、北海37. 5%(6/16)、崇左87. 8%(652/742)、河池69. 1%(65/94)、百色39. 6%(87/220)和贵港55%(11/20),各地感染情况均有不同。牛感染片形吸虫主要病变器官为肝脏、胆囊、淋巴结,而胆囊是片形吸虫病寄生的主要地方。本调查为指导广西防治牛片形吸虫病,促进肉牛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广西麻鸡CALM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及其表达规律,克隆了广西麻鸡CALM1基因编码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产蛋期麻鸡在不同组织中CALM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广西麻鸡CALM1基因的编码区长度为450 bp,共编码149个氨基酸。与参考序列相比,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略有差异,不影响表达,另外存在2处错义突变(组氨酸突变为精氨酸,苏氨酸突变成为丙氨酸);物种间的同源性分析显示,广西麻鸡基因与原鸡(Gallus gallus)、普通猪(Susscrofa)、奶牛(Bos taurus)、裸鼹鼠(Heterocephalus glaber)、人类(Homo sapiens)、小鼠(Mus musculus)、黑猩猩(Pan troglodytes)、苏门答腊猩猩(Pongo abelii)、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7%、89.4%、84.3%、89.8%、90.0%、86.7%、89.8%、90.0%、86.7%;进化树分析显示,广西麻鸡与原鸡亲缘关系最近,与奶牛和小鼠的亲缘关系最远。产蛋期CALM1的表达谱显示,CALM1基因在脑、胸肌、脾脏中高表达,在输卵管漏斗部和膨大部、心脏、腿肌、肺、肠中中度表达,而在皮肤、肝脏、卵巢、输卵管的峡部、子宫、肾脏低表达。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鸡CALM1基因调控广西麻鸡繁殖功能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2017年广西部分猪场主要五种病毒病的免疫和感染情况,试验采用ELISA方法对广西6市35个猪场送检的2 505份血清进行抗体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口蹄疫病毒O型(FMDV-O)、猪伪狂犬病毒(PRVgB)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合格率)分别为88.0%、89.7%、90.2%、77.3%和93.1%,CSF、PRRS、PCV-2的抗体离散度分别为:38.75%、50.12%、37.80%。结果说明:CSFV、PRRSV、PCV-2和PRV的免疫效果较好,但PRRSV不同个体之间抗体水平仍有较大差异,FMDV-O的免疫效果相对较差。PRVgE高达19.5%,表明PRV野毒在广西普遍存在,应加强猪场PRV野毒的净化。  相似文献   

8.
收集广西境内39个市(县)137个不同规模猪场及农村散养户146份病料,经检测发现广西"猪高热综合征"主要病原以PRRSV变异株(NSP2基因缺失)为主,检出率高达59.59%,其次为PCA占41.78%,CSFV占4041%,SIV占10.27%,PRV、HPS均占2.05%.将来自广西不同地区的15株PRRSV变异株(包括1株经典株)与国内外参考毒株部分Nsp2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发现广西PRRSV变异株Nsp2序列之间同源性为83.3%~100%,与国内其他变异株同源性为83.2%~98.6%.这些毒株与国内其他变异株有完全一致的缺失特征.广西PRRSV变异株可分为2个亚群,亚群Ⅰ主要以桂西北地区毒株组成,亚群Ⅱ主要以桂东南地区毒株组成.所有的广西PRRSV流行株与国内其他毒株一样均属于美洲型.调查结果显示,广西"猪高热综合征"主要病原PRRSV变异株与PCV、CSFV等其他病原菌混合感染十分严重.其中,二重感染、三重感染分别高达42.53%和22.99%.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进入10月份以后,广西香蕉开始大量上市,笔者综合各地信息表明,2011年的广西新蕉销势看好。目前上市价3.80~5元/kg之间,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40%~70%。据悉,广西是我国香蕉的主产区之一,去冬今春,全区新种香蕉7000hm2,虽然2011年10月广西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番鸭细小病毒(MDPV)在广西病死番鸭中的感染情况,通过PCR方法,对2016—2018年广西地区送检的362份病死番鸭样品进行MDPV检测,并进行群间和时间分布以及混合感染分析。结果显示:2016—2018年广西病死番鸭平均MDPV样品检出率为10.22%(37/362),其中未免疫MDPV疫苗的样品检出率(16.36%)高于已免疫的(1.35%),20日龄以内的(19.51%)高于21日龄以上的(2.53%),2018年的(12.84%)高于2017年(8.62%)和2016年的(8.16%),3—5月(15.46%)和9—11月(11.49%)的高于1—2月(9.68%)和6—8月(3.53%)的;群阳性检出率在10.20%~21.62%之间,分布特点同样品检出率基本相同。送检的MDPV阳性和阴性样品中,均检出鸭黄病毒、鸭圆环病毒、鸭I型肝炎病毒以及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大肠杆菌等5种病原菌。结果表明:广西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MDPV流行且有加重趋势;MDPV在春、秋季流行较为严重,主要侵害20日龄以内幼鸭;免疫对于控制MDPV感染具有较好效果,病死番鸭中多种病毒和细菌的混合感染现象较为普遍。结果提示,要加强春、秋季节的MDPV疫苗免疫,尤其是对20日龄以内的幼鸭,同时要采取综合措施,控制病原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广西地区奶牛、肉牛的牛库布病毒(bovine Kobuvirus, BKV)感染情况及分子特征,试验采用RT-PCR的方法对从广西地区采集的奶牛粪便177份、肉牛粪便27份(共204份粪便,其中腹泻牛粪便82份,健康牛粪便122份)进行BKV和其他肠道病毒的检测,分析BKV与其他肠道病毒的共感染情况,以及不同地点和不同季节BKV的感染情况,同时对广西地区BKV的3D基因与国内外30株库布病毒的3D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地区BKV的感染率为2.94%(6/204),均从腹泻牛粪便中检出,其中奶牛和肉牛的感染率分别为2.26%(4/177)、7.41%(2/27),将6株毒株分别命名为BKV-GXGG01(贵港株)、BKV-GXHC01(河池株)、BKV-GXHC02(河池株)、BKV-GXNN01(南宁株)、BKV-GXNN02(南宁株)和BKV-GXNN03(南宁株);BKV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肠道病毒和牛星状病毒存在混合感染,感染率为66.67%(4/6),而单一感染率为33.33%(2/6);6株广西地区BKV毒株的3D基因间的核苷酸序...  相似文献   

12.
(特约通讯员钱开胜)据农民日报(贺亮军等)消息,广西大力推广沼肥栽培、果实套袋、诱虫灯、商品化处理等6项水果生态生产模式,大大提升了广西水果的市场竞争力。据广西水果部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区农民人均水果收入为81.81元,与去年同比增加11.53元,增长16.43%。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笔者从5月29—31日在桂林市召开的广西全区柑桔产业发展新技术培训班上了解到,近几年广西柑桔发展迅猛,柑桔产量占全区水果产量的40%以上,产值占全区水果产值的50%以上,是广西唯一年产值近200亿元的水果,已成为广西第一大水果品种。有关专家指出,今后,广西柑桔产业要实现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日前,据《广西日报》阿捞和梁家炬消息,2011年,广西水果总产量943.8万t,同比增长12.13%;水果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目前,广西水果面积、产量均比改革开放前增长20倍以上,成为"十二五"广西要重头打造的3个年产值500亿元的农业优势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广西圈养山羊细菌性疾病的种类和感染、发病状况,采用微量间接血凝方法和病例的系统诊治检测对南宁等7市未经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PG3)、绵羊肺炎支原体(Y98)、布氏杆菌和衣原体疫苗免疫的1 950份山羊血清及155例临床病例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广西圈养山羊中PG3阳性感染率为17.13%(334/1950),Y98阳性感染率为7.3%(30/411),PG3和Y98混合感染率为4.14%(17/411),布氏杆菌病和衣原体病为阴性。实验室确诊细菌性疾病98例,占全部病例的63.22%(98/155)。它们分别是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61例(39.35%);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绿脓杆菌混合感染3例(1.94%);绿脓杆菌病5例(3.23%);山羊伪鼻疽杆菌病1例(0.65%);羔羊大肠杆菌病23例(14.84%);传染性结膜角膜炎5例(3.23%)。上述各病是当前广西山羊细菌性病的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2012年广西水果总产量预计达1051万t,比2011年增产107万t,增幅达11.4%,高于全国平均增幅4.8个百分点,实现历史性突破,使广西首次跻身全国水果产量上千万吨的五大省(区)。据广西区水果总站站长李标介绍,除龙眼、杧果和荔枝等水果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外,2012年广西柑桔、香蕉、葡萄等水果都呈增产态势,其中,广西柿产量全国第一,广西柑桔产量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据广西日报消息,2009年从广西口岸出口东盟国家的各种水果为58.5万t,货值1.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3.9%和73.2%。据了解,2009年在广西口岸出口越南等东盟国家的水果中,以宽皮柑桔、苹果、甜橙、梨等品种为主,出口东盟的广西本地水果则以宽皮柑桔、甜橙、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克隆和分析广西麻鸡CYP19A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和产蛋期CYP19A1在各组织中的表达谱,根据Gen Bank已公布的鸡CYP19A1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从广西麻鸡卵巢PCR扩增CYP19A1基因编码区序列,将其克隆至p MD-18T载体,测序获得CYP19A1基因全序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设计定量引物,对卵巢、睾丸和子宫等16个组织CYP19A1的表达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西麻鸡CYP19A1基因的编码区长度为1 509 bp,共编码502个氨基酸。与参考序列相比,存在两处同义突变,一处错义突变(天冬氨酸突变为谷氨酸);物种间的同源性分析显示,广西麻鸡CYP19A1基因与鸡(Gallus gallus)、牛(Bos taurus)、马(Equus caballus)、人(Homo sapiens)、猕猴(Macaca muiatta)、小鼠(Mus musculus)、猪(Sus scrofa)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8%、72.5%、84.3%、84.4%、97.4%、81.5%、80.3%;进化树分析显示,广西麻鸡与鸡亲缘关系最近,与猪的亲缘关系最远。产蛋期CYP19A1的表达谱显示,CYP19A1在产蛋期特异在卵巢中表达,在其他组织中的表达量极低或不表达。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鸡CYP19A1基因对鸡产蛋性能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掌握广西牛羊主要呼吸道疫病的感染情况,本研究对2016年~2017年广西6个主要牛羊养殖市的2400份牛血清和2400份羊血清分别进行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牛支原体和绵羊肺炎支原体的抗体检测。检测结果显示,2017年广西6市的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牛支原体和绵羊肺炎支原体血清抗体的个体阳性率和群体阳性率均较2016年有所增加。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的抗体个体阳性率为36.45%(875/2400),群体阳性率为72.18%(96/133)。牛支原体的个体阳性率为30.91%(742/2400),群体阳性率为67.08%(87/128)。传染性牛鼻气管炎与牛支原体的双重感染率为12.21%(293/2400),双重感染数占其感染数的比率分别为33.48%(293/875)和39.48%(293/742)。绵羊肺炎支原体的个体阳性率为40.66%(976/2400),群体阳性率为77.14%(87/105)。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细环病毒(Torque teno virus,TTV)在广西猪群中的感染情况,本研究运用Nest-PCR方法,对2009—2011年采自广西140个规模猪场的156份血液、流产胎儿及肺脏、脾脏、肾脏、肝脏、淋巴结等组织样品进行检测,并对阳性样品的非编码区(UTR)进行克隆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同时对部分样品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典型猪瘟病毒(CSFV)、伪狂犬病病毒(PRV)检测及细菌的分离鉴定。结果发现,广西猪群中TTV总感染率达到93.6%,TTV2的感染率(76.9%)不仅明显高于TTV1(16.7%),且毒株间遗传变异较大。TTV多与PCV2和PRRSV混合感染,且以与PRRSV混合感染率更高(64.29%)。猪群中存在2重、3重,甚至4重TTV与其他病毒的混合感染。临床上TTV与细菌的混合感染(或细菌继发感染)以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多见。本研究证实在广西猪群中存在TTV感染,且存在普遍的TTV与PRRSV、PCV2和CSFV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