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朱宏发 《食用菌》1998,20(1):22-22
平菇P40是笔者近年从多个由高温型品种中选育出来的耐高温菌株,已于1996年在全国试推广,均表现出高产性能。该菌株在夏季36℃能正常出菇,且菇形好;抗杂性极强,6~8月用生料袋栽发菌成功率均达100%;出菇早,播种至出菇只需15天;菇体白至乳白色.菇盖直径10~180m,柄长3cm左右,丛生,转潮快,产量高,足高温季节栽培的理想优良菌株。 1 生活特性 1.1 培养基质 可用棉子壳、玉米芯、木屑、稻草等主栽原料。棉子壳、玉米芯可采用生料袋栽,稻草需发酵后进行袋栽或畦栽。采用熟料栽培添加10%~20%的麸皮或玉米等,可大幅度提高产量。 1.2 温度 菌丝生长温度3~37℃,最适20~30℃。出菇温度10~36℃,最适18~28℃。适宜播种期3~9月底,出菇期4~11月底。 1.3 光线 菌丝生长对光线无明显要求,黑暗、明亮条件下菌丝正常生长。子实体形成时需有散射光促进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发育有无光线均可。  相似文献   

2.
摘要:为筛选适宜大球盖菇的栽培料配方,探究大球盖菇栽培工艺,采用桃木屑、玉米芯和玉米秸秆 等农业废弃物,设置3个工艺共6种配方进行大球盖菇不同栽培工艺和配方栽培试验,对第一潮菇子实体 的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及氨基酸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桃木屑、玉米芯和玉米秸秆多原料 混合的生料工艺配方(桃木屑50%、玉米芯25%、玉米秸秆25%)中子实体粗蛋白和总氨基酸含量最高, 分别为37.97%和247.8 mg/g,且Glu和Asp含量均较高,子实体味道更鲜美;发酵料工艺较发酵料+短时高 温灭菌工艺更有利于粗纤维、粗蛋白含量的提高。相同栽培工艺添加相同比例桃木屑时,添加玉米秸秆 更有益于提高大球盖菇的粗纤维、粗蛋白和总氨基酸含量,添加玉米芯则有利于提高粗脂肪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生态林下大球盖菇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生态林地和树枝、秸秆等资源,在房山区生态林下进行了大球盖菇栽培基质和模式试验.以玉米芯和木屑为主要原料,设计3个配方,在露天(M1)和遮阳网(M2)2种模式下进行出菇试验,对比分析了菌丝长势、生物学效率、商品菇率、投入与产出等指标.结果表明:配方F3(杂木屑64%,玉米芯30%,麦麸4%,石灰2%)菌丝健壮,...  相似文献   

4.
平菇P86菌株属中高温型品种,是本所近两年来从全国23个中高温品种中经多次试验和系统化栽培评比获得,具有性状稳定,抗杂力特强,发菌速度快,耐高温,抗干旱,出菇早,栽培周期短,菇盖大、厚等特点,菇体韧性极好,弥补了常规品种夏季菇盖薄而脆的缺点,是春夏和早秋栽培的一个优良菌株。 1 菇体形态特征 P86菌株菌丝生长粗壮浓白,爬壁力强,生长速度快,母种接种5~6天菌丝即满管,夏季生料袋栽播种至出菇只需15天,转潮3~5天,栽培周期170天左右结束。菇体灰白色,阳畦栽培菇盖圆形,袋栽丛生侧向覆瓦状层迭式密集生长,菇盖直径8~20cm,菇盖边缘光滑,柄长1~2cm,丛重4kg左右,成熟时孢子释放量少,孢子印白色。 2 生物特性 2.1 营养:菌丝体分解吸收木质素、纤维素能力较强,可分解利用棉籽壳、木屑、玉米芯、作物秸杆等培养料的有效成份,氮源可适当添加麸皮、米糠、玉米粉等农付产品。  相似文献   

5.
以秀珍菇为试材,采用桑枝木屑为主要原料,部分代替棉籽壳栽培秀珍菇,设置7个不同桑枝木屑含量的培养料配方,研究了桑枝木屑不同添加比例配方对秀珍菇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低成本在热带栽培秀珍菇的配方。结果表明:添加桑枝木屑替代棉籽壳栽培秀珍菇时,随着桑枝木屑添加量增加,菌丝满袋时间推迟,原材料成本降低,但秀珍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显著提高;当桑枝木屑添加比例为30%时,秀珍菇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最高;当桑枝木屑添加比例为35%时,生产收益最高。因此,桑枝木屑35%、棉籽壳25%、玉米芯20%、麸皮18%、生石灰2%为推广桑枝木屑栽培秀珍菇的最适配方。  相似文献   

6.
牛宝臣 《食用菌》2000,22(1):12-13
平菇燕容9号是我厂1997年秋对一丛重3kg的野生平菇分离驯化获得。经大面积栽培试验表明,该品种抗杂能力强,转潮快,产量高,遗传性状稳定,适用于玉米芯、木屑、秸秆等原料栽培,出菇温度广可四季栽培,其最大特点是长途运输后能保持采收时原状,所以售价比其它品种高,深受消费者欢迎。现将其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1形态特征 菌丝洁白浓密绒毛状,在PDA培养基上高低起伏向前延伸,环轮明显,匍匐生长5~6天可满斜面。麦粒原种11~13天满瓶。菇体黑灰色,20℃以上灰白色,菇盖为扇形,平展层迭式侧向生长,菇盖直…  相似文献   

7.
从菌丝培养条件、出菇条件和栽培模式3方面研究白芦菇工厂化栽培的关键技术。结果为:短袋栽培模式下,采用栽培料配方为棉籽壳58%,玉米芯15%,木屑10%,麸皮15%,石灰2%或棉籽壳63%、木屑10%、玉米粉10%,麸皮15%,石灰2%,含水量60%~65%,菌丝生长期培养温度28℃,出菇期氧气充足,无温差刺激,湿润玉米芯覆面,避免光照或红光照明,可获得良好的栽培效果。  相似文献   

8.
桑枝熟料与生料栽培平菇的对比试验,观察菌丝生长情况、污染、出菇及产量等.结果表明生料栽培在产量上与熟料栽培差别甚小,而成本相对熟料栽培大大降低,所以生料桑枝栽培平菇更适合.  相似文献   

9.
室内熟料袋栽金针菇是商品化栽培较理想的方式.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水份管理是袋栽金针菇高产优质的关键技术,本文就这方面问题谈点粗浅体会.(一)菌丝体阶段菌丝生长阶段料含水量以65~70%为好.过干菌丝生长弱,出菇少、质差;过湿菌丝生长慢、易染杂.实践表明,以质地紧实的木屑、秸秆粉  相似文献   

10.
陈君伟  陈作毅 《食用菌》2001,23(1):17-17
竹屑营养成分与木屑相似,是栽培香菇的好原料,竹子自然繁殖,生长快,质地坚硬,利用竹加工厂的下脚料来栽培香菇,对缓解菌林矛盾、保护生态平衡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竹屑难免含有尖刺状物,易刺破菌袋,原香菇熟料栽培工艺,培养料装袋后需经高温湿热灭菌,因破袋造成污染率高,而使竹屑无法被利用作香菇的培养料。笔者应用生料灵拌入竹屑、麸皮培养料中,杀灭培养料中的各种杂菌,接入香菇菌丝后,在适温范围内,菌丝生长良好,正常转色、出菇。1 袋 栽①菌株:香菇Cr04,福建三明真菌所提供。②配方:竹屑79%,麸皮20%,石…  相似文献   

11.
以整棒玉米芯生料为栽培基质,在北方寒地条件下棚室内对7个草菇菌株进行栽培品比试验,通过比较菌丝长势、原基形成时期、子实体性状及其生物转化率,筛选出适于我省推广的草菇菌株2株:V26、V35,进行小试栽培取得良好效果,确认在北方选择适宜的栽培季节,无需配备升温设施栽培草菇这一高温菇种可行。  相似文献   

12.
<正>1栽培材料大球盖菇可利用农作物的秸杆作原料,不用加任何有机肥的栽培料,大球盖菇的菌丝就能正常生长并出菇。如果在秸秆中加入氮肥、磷肥或钾肥,大球盖菇的菌丝生长反而很差。木屑、厩肥、树叶、干草栽培大球盖菇的效果也不理想。作物秸秆可以是稻草、玉米秆、大豆秆、小麦秆、大麦秆、黑麦秆等。早稻草和晚稻草均可利用,但晚季稻草生育期较长,草秆的质地较粗硬,用于栽培大球盖菇,产菇期较长,产量也较高。稻草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1997,(2)
殷育三号:菌丝洁白浓密粗壮,分解原料和抗杂能力特强。菇体庆黑光亮,丛生少片,盖大柄短,肉厚质嫩,耐CO_2,韧性好。出菇温度2~30℃,头潮菇转化率100%,可收7~8潮菇,出菇期9月~次年5月。结合覆土栽培总转化率可达400%以上。适于棉壳、废棉、稻草、麦秸、玉米芯、木屑等料和多种方式栽培。为鲜销和加工盐溃菇秋冬季栽培的当家品种。 殷育七号:菌丝粗壮,爬壁力强,分解原料和抗杂能力特强。发菌快,出菇早,后劫足,转潮快。菇体灰白色,盖大肉厚,柄短,簇生紧凑,老熟不卷边,质嫩,运输不破碎。耐CO_2,适大棚、室内、地沟、防空洞的多种原料栽培。出菇温度2~36℃,适  相似文献   

14.
的宏发 《食用菌》1998,20(2):20-21
平菇高邮462是笔者于1995年品比筛选出的优良菌株,菌丝抗霉菌能力强,生料栽培成功率很高.发菌快.出菇早,早秋播种至出菇只需18天.最大特点是出菇均衡,一般菇棚陆续有菇上市.菇盖里半圆形,肥厚片大整齐,一般盖径10~22cm,肉厚1.5~2.5cm,边缘光滑,柄长l~2cm,后劲足,采收5潮菇时菇体仍然肥壮.菇体韧性好,运输不易破碎.现将其生育条件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当前鸡腿菇多为熟料袋栽 ,用料多为棉子壳、作物秸秆等。今年我场推广栽培了 4,0 0 0 ,0 0 0棒白灵菇 ,采菇结束后产生大量的白灵菇菌糠。为了摸索适合本地生料畦栽鸡腿菇技术 ,充分利用栽培白灵菇产生的菌糠 ,特进行了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菌株 C12 0 2菌株 ,引自中国农科院。自行由一级种转扩至三种 ,母种用 PDA(加富 )培养基 ,原种用棉子壳培养基 ,三级种培养料主要为发酵稻草及棉子壳 ,8月 2 5日接三级种。1.2 供试配方 主料为白灵菇栽培出菇后废弃的菌糠 ,由于春季出菇后菌糠丢弃于垃圾坑内 ,日晒雨淋 ,菌糠全部感染绿…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玉米芯和大豆秸秆的附加值及栽培平菇效益,采用熟料栽培的方法,研究玉米芯和大豆秸秆不同配比(质量比)料栽培平菇对平菇生长发育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大豆秸秆占比上升,平菇菌丝长势逐渐变弱,但长速无显著差异;平菇生物学效率先升后降,玉米芯、大豆秸秆配比为1∶1时的生物学效率最高。玉米芯、大豆秸秆不同配比间平菇出菇时间无显著差异。玉米芯大豆秸秆复混栽培平菇的最适配比为1∶1,其配方为大豆秸秆44.65%,玉米芯44.65%,麸皮5%,豆粕2%,尿素0.7%,石灰2%,轻质碳酸钙1%。料含水量67.51%。  相似文献   

17.
牛宝臣 《食用菌》1998,(4):12-12
平菇冀容6号,是我厂1995年采用单孢杂交方法选育的一个优良品种,经本厂和基点反复用多种原料进行生料、发酵料、熟料各种方式栽培试验表明,抗杂强,高产质优,商品性好,转潮快,木屑、玉米芯生料袋栽转化率达300%,棉子皮高产模式栽培最高,转化率达430%。目前已成为本地当家品种。现将该菌株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铆钉菇特性及其驯化栽培初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计炳生  刘玉静 《食用菌》2001,23(4):14-15
铆钉菇 Gomphidius viscidus(L.)Fr,别名肉蘑、血红铆钉菇,是人们喜欢的食用菌之一,目前市场上所售的肉蘑都是野外采集,是很有开发价值的野生菌。笔者进行该菌的驯化栽培试验。现总结介绍如下:1 形态特征 子实体红褐色,高4~12cm,柄粗1.5~3cm,菇盖粗于柄,呈圆锥形。菌丝体在PDA上生长5~6天可满斜面,麦粒原种10~15天满瓶。2 生长条件2.1 培养料 菌丝分解木质素、纤维素能力强,用玉米芯、秸秆、木屑栽培可获得较高产量。2.2 温 度 菌丝生长温度 3~25 ℃ 最适温度 1…  相似文献   

19.
韩菊学 《食用菌》2021,(1):44-46
对引进的两个海鲜菇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及培养料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海鲜菇菌株最佳栽培料配方为玉米芯28%,棉籽壳30%,木屑20%,麸皮15%,玉米面5%,石灰1%,石膏1%;最佳配方栽培海鲜菇菌丝后熟期以40d为宜.试验为海鲜菇工厂化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以猴头菇“黑威9910”为试材,以汉麻秸秆和阔叶木屑为主要栽培原料,研究不同基质配方对猴头菇菌丝生长、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汉麻秸秆作为新型栽培基质替代木屑栽培猴头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汉麻秸秆替代木屑可以促进猴头菇菌丝生长,缩短出菇时间和成熟时间;当基质中汉麻秸秆添加量达到40%时,猴头菇子实体大小适中、菌肉紧实、畸形率低,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最高;当完全添加汉麻秸秆替代木屑时,子实体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同时子实体无四氢大麻酚(THC)和大麻二酚(CBD)成分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