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圳市销售猪肉品中磺胺二甲嘧啶残留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我们对深圳市的超市、农贸市场销售的猪肉品(含猪肌肉、猪肝)进行磺胺二甲嘧啶残留的监测,共抽查猪肉品样品754份,检出阳性样品15份,阳性率为2.0%.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了解永州市猪肉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现状,2011年10~12月笔者以湖南省永州市8个县区的猪肉为抽样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猪肉中磺胺类药物,结果表明,在抽检的200份猪肉样品中,有31份被检出有磺胺类药物残留,检出率为15.50%,有2份被检出磺胺间甲氧嘧啶超标,超标率为1.00%。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广西动物源性产品中磺胺二甲嘧啶(SM_2)残留情况,本研究采用磺胺二甲嘧啶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SM_2-CLEIA)对2013—2017年采集的4 637份动物源性产品进行检测,共检出超标样品122份,涉及鲜乳、猪肉、水产品和猪尿,其中超标猪尿92份,SM2含量100.51~860.44μg/kg,猪尿中抗生素残留会污染水体、土壤,再通过动植物的富集作用进入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应引起重视;而本次受检的水牛奶、鸡肝脏、鸭肝脏、鸭肉均合格。所有受检样品超标率逐年下降,同时规模化养殖场样品合格率高于农村散养户、超市高于农贸市场。不同年份超标样品含量以2014年最高。采用食品安全指数(IFS)对广西动物源性食品中SM_2残留风险进行评估,结果均远小于1,说明在广西地区,现有的SM_2残留对人体的潜在危害较低。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广西动物源性产品中磺胺二甲嘧啶(SM2)残留情况,本研究采用磺胺二甲嘧啶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SM2-CLEIA)对2013-2017年采集的4 637份动物源性产品进行检测,共检出超标样品122份,涉及鲜乳、猪肉、水产品和猪尿,其中超标猪尿92份,SM2含量100.51~860.44 μg/kg,猪尿中抗生素残留会污染水体、土壤,再通过动植物的富集作用进入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应引起重视;而本次受检的水牛奶、鸡肝脏、鸭肝脏、鸭肉均合格。所有受检样品超标率逐年下降,同时规模化养殖场样品合格率高于农村散养户、超市高于农贸市场。不同年份超标样品含量以2014年最高。采用食品安全指数(IFS)对广西动物源性食品中SM2残留风险进行评估,结果均远小于1,说明在广西地区,现有的SM2残留对人体的潜在危害较低。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猪肝中有害元素残留与饲料安全的相关性,首先通过检测83份猪肝样品中多种有害元素的残留,考察猪的生存状态和健康疾病;其次通过检测91份饲料样品中相关有害元素残留,考察饲料安全状况;再将猪肝中和饲料中有害元素的残留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二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猪肝中的有害物质残留可以作为饲料中污染物在猪体内负荷的指示器,猪肝中有害元素残留能够很好体现猪饲料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6.
为调查酒泉市猪肉及内脏组织样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情况,2019—2020年从酒泉市部分地区收集新鲜猪肉及内脏组织样品共494份,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样品喹诺酮类抗生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共29份(5.87%)样品中检出含有喹诺酮类抗生素,其中屠宰场、超市、菜市场和饭店来源样品检出率差异不大,分别为6.08%、5.51%、5.04%和7.0%;猪肉样品喹诺酮类抗生素检出率低于内脏样品,分别为5.0%和7.22%;此外,29份喹诺酮类抗生素阳性样品中以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48.28%和27.59%。结果提示,酒泉市部分市售猪肉及其内脏组织均存在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尽管未发现抗生素残留超标现象,但仍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7.
行政     
正农业部:上半年抽检14批次畜禽产品兽药残留不合格农业部日前通报2017年上半年畜禽及蜂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检测工作。2017年上半年共检测畜禽及蜂蜜产品兽药残留样品5 075批,包括猪肝、猪肉、牛奶、牛肉、羊肉、鸡肝、鸡肉、鸡蛋、蜂产品,共9种。检测的4961批畜禽产品样品中,合格4 947批,合格率99.72%。不合格样品14批,其中1批来自重庆的猪肉  相似文献   

8.
《兽药市场指南》2021,(2):14-14
一、检测样品情况2020年共完成畜禽及蜂产品兽药残留检测6733批,其中畜禽产品6683批,蜂产品50批。检测样品包括鸡蛋、鸡肉、鸡肝、牛奶、牛肉、羊肉、猪肉、猪肝、猪尿、蜂产品等10类动物产品。检测的药物及有害化学物质共18类76种,其中鸡蛋6类19种、鸡肉10类44种、鸡肝2类17种、牛奶5类31种、牛肉5类12种、羊肉2类17种、猪肝1类2种、猪尿1类2种、猪肉9类58种,蜂产品12类61种。畜禽产品样品来源覆盖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蜂产品样品来源为浙江、山东、河南、湖北、四川等5个省份。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本地屠宰场猪肉中磺胺类抗生素药物残留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65头生猪里脊肉中磺胺类抗生素含量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显示,磺胺类抗生素的检出率和超标率分别为2.5%和0。在检测的8种磺胺类药物中检出率最高的是磺胺间甲氧嘧啶,为7.7%,其次是磺胺甲基嘧啶,为3%,其他磺胺喹口恶啉、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嘧啶、磺胺甲口恶唑、磺胺间二甲氧嘧啶均为1.5%,检出最高值为磺胺间甲氧嘧啶19.16μg/kg。结果表明,本次测定的猪里脊肉磺胺类抗生素含量检出率较低,超标率为零,全部在限量范围内。针对检出的残留,潜在的威胁仍不能忽视,监管部门应继续加强管理,科学指导养殖业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0.
尿液及肉品中的沙丁胺醇和克伦特罗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西宁市屠宰场以及市场上的猪肉进行抽检,掌握西宁市流通中猪肉的沙丁胺醇、克伦特罗的含量。方法:分别采用胶体金试纸条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对屠宰场不同批次的180头生猪尿液和随机抽取的市场中120份猪肉组织进行克伦特罗的检测。结果:胶体金试纸条检测的180份猪尿液,沙丁胺醇的阳性样品为2份,阳性率为1.11%,克伦特罗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将2份沙丁胺醇阳性样品及市场上抽检的120份猪肉组织进行ELISA检测,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结论:西宁市市场上流通的猪肉产品尚未检出沙丁胺醇和克伦特罗的残留,确保了西宁市市场上猪肉产品的食品安全,为西宁市肉品安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石河子鲜猪肉四项细菌学指标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国标方法对石河子市100份市售鲜猪肉的四项细菌学指标进行测定,检测结果为:在100份受检样品中有39份检样细菌菌落总数超标,超标率为39%;大肠菌群数(MPN)有35份超标,超标率为35%;有7份受检样品中检出致病性沙门氏菌,检出率为7%;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未检出。结果表明:石河子市市售鲜猪肉的卫生质量不容乐观,需进一步加强市场鲜猪肉的卫生检验工作,确保人们的食肉安全。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与兽医》2017,(4):46-50
为合理评价新疆奎屯高砷地下水灌溉区动物饲料及产品中砷污染水平,随机采集典型灌溉区所产农作物源饲料(玉米秸秆、甘草秸秆、稗子草、麦麸、苜蓿以及玉米籽粒)126份、动物肉和内脏样品162份、生鲜牛奶24份及棉籽油样品6份,并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其中砷含量。结果表明,按照我国《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01)中规定家禽、猪配合饲料中总砷含量允许量≤2.0 mg/kg这一标准,农作物源饲料样品中总砷含量超标率为26.19%,其中,玉米秸秆和稗子草样品中总砷含量超标率分别达100%(n=24)和75%(n=12),玉米秸秆样品中总砷含量最大超标3.5倍,且其中61%为毒性大的三价砷;按照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中规定肉类总砷限量值为0.5 mg/kg,生乳总砷限量值为0.05 mg/kg这一标准,动物样品中总砷超标率为16.67%,其中猪肝、羊肝、鸡肾和鸡肫样品中超标率分别为47.62%(n=21)、38.10%(n=21)、22.22%(n=9)和16.67%(n=6);牛奶样品中砷超标率达62.50%;按照我国《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16-2005)中规定食用油中砷的允许量为≤0.1 mg/kg这一标准,所采集的棉籽油样品总砷含量均未超标。研究表明,高砷地下水灌溉严重影响了当地所产动物饲料及肉品质。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控制宰前饲料对猪产品中重金属与兽药残留、生产性能及养殖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宰前7d控制预混料能有效降低猪肉与猪肝中的重金属(P<0.05)及猪肉、猪肝、猪尿中的药物残留,对猪的屠宰率、瘦肉率、眼肌面积、平均日增重无明显影响,但平均背膘厚与板油重呈增加趋势;宰前15d控制预混料:猪肉及猪肝中重金属与药物残留以及猪尿中的药物残留量进一步降低(P<0.05),但趋势较缓,对胴体性状与生产性能影响显著,表现为:屠宰率、瘦肉率、眼肌面积明显降低,平均背膘厚与板油明显增加。两期试验中,对照组采食量与料肉比明显低于试验组,但控制预混料的使用能提高养殖效益,特别是"玉米+麸皮"型日粮组养殖效益增幅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福建省猪肉产品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在优化沙门菌分离鉴定方法的基础上,随机采集猪场饲料76份,以及屠宰猪肛门拭子、猪体表、屠宰肉样、结肠段以及市场售卖猪肉共991份样品进行沙门菌分离鉴定。结果:福建省猪源沙门菌的污染率比较高,且不同的采样环节污染率不一样。猪结肠的污染率最高,为34.13%(57/167);其次为屠宰场猪肉为21.97%(49/223);市售猪肉为20%(10/50),猪场饲料为11.84%(9/76),肛门拭子为9%(27/300),猪体表样品为3.98%(10/251)。说明福建省猪肉产业链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沙门菌污染。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本市猪肉中兽药残留情况,随机抽查凌海市几个周边县区农贸市场市售鲜猪肉,检测氯霉素的残留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取猪肝160份测定氯霉素残留,结果阳性数10份,检测阳性率6.25%。检测结果不容乐观。为确保本市鲜猪肉供应的食品安全,应加强源头监控。  相似文献   

16.
研究旨在初步了解并分析甘肃省酒泉市部分地区市动物性食品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情况,为相应的膳食安全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于2017年3—10月在酒泉市部分地区随机采集动物性食品共235份,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被检样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235份样品中有14份样品检测含有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检出率5.96%,其中猪肉、鸡肉、鸡蛋、羊肉和牛肉的检出率分别为4.56%(2/43)、4.17%(1/24)、25.00%(5/20)、4.69%(6/128)和0.00%(0/20),且2份鸡蛋样品检测超标,超标率0.85%(2/235);此外,14份阳性样品中恩诺沙星的检出率最高,为64.28%(9/14)。说明酒泉市部分动物性食品存在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大肠杆菌O157:H7和沙门菌在我市肉类产品中的带菌情况,笔者于2007年2009年,采用荧光PCR方法对采自东莞市32个镇(区)屠宰场和1个冻肉库的肉类进行增菌后沙门菌和大肠杆菌O157:H7检测,其中检测沙门菌样品1 669份,阳性样品169份,阳性检出率为10.13%。冻肉库鸡肉检出率为25.93%,猪肉为11.76%,鸭肉为30.95%,羊肉为15.38%,牛肉为12.5%;1 405份采自屠宰场的猪肝样品共检测到沙门菌阳性114份,阳性检出率为8.11%。在2 132份大肠杆菌O157:H7样品中,阳性数472份,阳性检出率为22.14%。其中冻肉储存库鸡肉为10.09%,猪肉为16.47%,鸭肉为7.14%,羊肉为14.29%,牛肉为7.14%;采自屠宰场的1 868份猪肝中,大肠杆菌O157:H7阳性441份,阳性检出率为23.61%。结果表明屠宰场和冻肉库的肉类都有不同程度的受到大肠杆菌O157:H7和沙门菌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Qu ECh ERS前处理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猪组织中赛庚啶和可乐定残留量的方法。猪肉样品添加0.5 g C18粉,猪肝和猪肾样品添加3.0 g硫酸镁和2.0 g氯化钠,再分别加入10 m L 0.1%甲酸乙腈进行提取,提取液经浓缩后采用LC-MS/MS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猪肉、猪肝和猪肾中赛庚啶和可乐定在1~50μg/kg浓度范围内加标回收率分别为62%~112%和106%~121%,相对标准偏差均10%,方法检出限为0.5μg/kg。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作为猪组织中赛庚啶和可乐定残留量检测的确证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近日发布了关于2018年上半年畜禽及蜂产品兽药残留监控检测结果的通报。通报称,在检测的3265批畜禽产品样品中,合格3265批,合格率100%。通报称,2018年上半年共检测畜禽及蜂产品兽药残留样品3435批,包括猪肝、猪肉、牛奶、牛肉、羊肉、鸡肝、鸡肉、鸡蛋、蜂产品,共9种。检测药  相似文献   

20.
<正>9月6日,农业部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检测结果。2017年上半年共检测畜禽及蜂蜜产品兽药残留样品5075批,包括猪肝、猪肉、牛奶、牛肉、羊肉、鸡肝、鸡肉、鸡蛋、蜂产品,共9种;检测猪肝中的药物1类2种,猪肉8类42种,牛奶8类34种,牛肉4类10种,羊肉3类18种,鸡肝3类21种,鸡肉8类35种,鸡蛋4类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