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是生猪养殖中比较重要的阶段。本文从断奶时间安排、避免仔猪出现应激反应、科学饲喂及饲养环境卫生等方面对断奶仔猪的饲养及管理方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生猪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规模养猪生产中,仔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是生产的关键。仔猪饲养管理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养猪生产水平的高低,同时对提高养猪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仔猪的科学饲养管理,对缩短饲养期、降低饲料报酬、获得最高的断奶体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基层工作实践,阐述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措施及防疫灭病措施,旨在提高仔猪成活率和养猪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家庭养猪中仔猪饲养常见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业》2015,(18)
<正>仔猪饲养管理一直是困扰养猪业的疑难问题之一,规模化猪场基本能够保证仔猪安全度过保育阶段,但一些散养户的仔猪饲养现状却不容乐观。现对仔猪饲养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整理分析如下。1仔猪腹泻仔猪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健全,肠绒毛膜易损伤,加上补料应激及饲料品质、疾病等多种原因,致使仔猪腹泻容易发生,这  相似文献   

4.
正断奶前后的仔猪饲养管理,是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仔猪断奶过程中,是疾病的高发期,仔猪的机体免疫力可能会出现下降。因此养殖人员要提高断奶前后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能力,这样才能确保仔猪断奶工作的正常开展。本文简要分析了断奶前仔猪饲养管理、断奶中仔猪饲养管理、断奶后仔猪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1断奶前仔猪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由于仔猪生长到约14 d时,哺乳母猪的乳汁已经无法满足仔猪的基本生长需求。因此为了确保仔猪断奶的顺利进行,应当开展相应的断奶前仔猪饲养处理工作。仔猪在  相似文献   

5.
仔猪饲养是养猪生产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益。仔猪饲养要经历“初生、补料诱食及断奶”三个关键时期,俗称“过三关”。本文重点论述仔猪在饲养过程中三个关键时期的饲养管理技术及其重要性,综合、辩证地分析饲养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生产实践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仔猪饲养是养猪生产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益.仔猪饲养要经历“初生、补料诱食及断奶”三个关键时期,俗称“过三关”.本文重点论述仔猪在饲养过程中三个关键时期的饲养管理技术及其重要性,综合、辩证地分析饲养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生产实践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生猪饲养过程中,断奶仔猪的饲养直接影响了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及供应能力,因此,在养殖过程中,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笔者从断奶仔猪圈舍环境、断奶时间、饲料配伍及仔猪腹泻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生猪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生猪养殖过程中仔猪的饲养管理措施是关系到生猪养殖经济效益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过程,仔猪断奶时间的合理把控不但可以有效改善仔猪养殖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保障母猪繁殖性能,进而促进生猪养殖的科学发展。仔猪早期断奶可以有效缩短母猪的发情间隔,提高母猪年产窝数,提高仔猪产仔数。断奶仔猪饲养过程中最常见的是腹泻疾病,腹泻不但显著降低仔猪的健康状况,还给仔猪生产性能的发挥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文中对断奶仔猪饲养管理中早期断奶的重要性,仔猪早期断奶的方法及断奶仔猪腹泻疾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仔猪健康养殖及生猪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9.
仔猪的饲养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饲养管理分两个阶段四个关键时期,两个饲养管理阶段是哺乳仔猪饲养管理阶段和断乳仔猪饲养管理阶段,四个关键时期是初生关键时期,开食、补料关键时期,断乳前独立生活准备时期,断乳仔猪饲养时期。1哺乳仔猪饲养管理阶段1.1哺乳仔猪生长发育和生理特点(1)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仔猪出生后强烈生长,物质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的要求都高,对营养不全的反映敏感。因此供给仔猪以全价的平衡日粮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断奶仔猪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仔猪早期断奶的重要性,介绍了仔猪断奶的方法及断奶后仔猪的饲养管理,并总结了断奶仔猪的疾病防治,以期为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仔猪O型口蹄疫母源抗体消长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仔猪口蹄疫免疫程序提供依据。[方法]以规模化养猪场和散养户中经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免疫后母猪所生产的仔猪为研究对象,利用液相阻断ELISA诊断试剂盒对仔猪母源抗体消长情况进行检测。[结果]仔猪通过母乳获得被动保护,在21日龄母源抗体达到高峰,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母猪的平均效价分别达1∶142和1∶89。规模化猪场场仔猪21~30日龄保护率在80%以上,45日龄下降到65%,60日龄时基本无保护;而农户仔猪21日龄保护率为60%左右,30日龄仅为40%左右。农户饲养母猪免疫抗体水平远低于规模化猪场。[结论]对规模化猪场的仔猪进行口蹄疫疫苗的最佳首免时间为45~50日龄,而对散养户仔猪的最佳首免时间应为30日龄左右。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不同品种断奶仔猪混群后社会等级重建过程中行为差异及其对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行为评定划分断奶仔猪社会等级,比较保育期民猪仔猪和大白猪仔猪行为差异,分析社会等级与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关系。采用全事件记录法观测和记录仔猪争斗行为,利用二元交互水平社会关系测量方法确定个体优势等级。研究表明,大白猪仔猪争斗行为次数随所处等级位置升高而增加,民猪仔猪争斗行为次数与其所处等级位置无明显关系;与大白猪相比,民猪仔猪混群后争斗行为次数远低于大白猪仔猪,群居秩序较早达稳定状态;民猪仔猪皮肤损伤程度与所处等级位置呈显著负相关(P<0.05),大白猪仔猪皮肤损伤程度与所处等级位置呈显著正相关(P<0.05)。民猪仔猪等级指数与断奶重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大白猪仔猪等级指数与断奶重、相对生长速率、日增重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可见,群体结构发生改变时,民猪仔猪争斗行为较少,对新环境适应性较强,群体内社会等级重建对其生产性能影响较小,民猪仔猪更适合混群饲养。  相似文献   

13.
皖北地区仔猪黄痢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皖北地区仔猪黄痢流行病学进行了研究。[方法]从临床实践出发,对皖北地区进行仔猪黄痢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表明,仔猪黄痢在皖北地区流行很广泛,每年都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结论]仔猪黄痢已经成为制约皖北地区养猪业发展和影响养猪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疾病,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对25个猪场191头疑似猪瘟病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兔体接种试验及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发现仔猪猪瘟阳性检出率平均为77.4%,并呈快速上升趋势。RT-PCR法检测猪瘟快速、准确。调查显示我省猪瘟流行和发病出现一些新的特点,疫情呈蔓延和增加的趋势。对5个猪瘟污染猪场实行定期检测,淘汰带毒猪,培育健康无猪瘟带毒的种猪群和后备种猪群为主,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采取同步防治其他疾病的猪瘟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苗的免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减少大肠杆菌给规模化猪场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湖北省3个规模化猪场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O抗原优势血清型菌株,制备成3种自制多价灭活苗,分别于产前30、15d对30头妊娠母猪进行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自制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苗的甲醛含量为0.15%,符合质量标准。使用该苗进行免疫后,仔猪的平均发病率为5.8%,比对照组降低了40.8%。该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理想,平均保护率为87.5%。该疫苗较好地预防了仔猪黄痢、白痢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仔猪成活率。[结论]在实际生产中,应定期从发病猪群中分离大肠杆菌菌株,根据分离结果不断调整灭活苗中的优势菌株。  相似文献   

16.
应用微生物学方法从患病猪分离病原菌,根据病原菌的形态染色特性、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以及动物试验、血清学验、病毒检测,最后确诊为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仔猪水肿。用自制的仔猪水肿病多价油乳剂灭活疫苗进行预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吴在玉  张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292-6293
[目的]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从根本上控制仔猪O型口蹄疫的发生。[方法]采用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涪陵某规模化养殖场母猪和仔猪进行了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仔猪在10日龄左右抗体效价最高,平均效价为2.62。随着日龄的增长,仔猪母源抗体水平迅速下降至不完全保护水平。不同日龄首免仔猪口蹄疫疫苗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母源抗体效价对试验猪的免疫应答有较大的影响。[结论]30~45日龄是仔猪接种FMD疫苗的最佳时间,这与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免疫应激对不同品种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免疫应激对莱芜猪、鲁莱猪及大约克夏断奶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选用12头体重为(13.6±0.5)kg的莱芜猪、鲁莱猪和大约克夏猪,采用2x3因子设计:免疫应激(注射LPS或生理盐水),品种类型(莱芜猪、鲁莱猪和大约克夏猪)。试验第1天,分别给每品种中的6头猪注射200μg/kg·BW的LPS,其余6头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并进行猪瘟疫苗接种。注射LPS后的第2、7和14天,采血测定其淋巴细胞转化率;注射LPS前1天、注射LPS后第7天和第14天,测定其猪瘟抗体水平。【结果]猪在LPS刺激后的第2天.其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莱芜猪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高于大约克夏猪(P〈0.05);免疫应激对不同品种仔猪的猪瘟抗体水平无差异性影响。[结论】LPS能够有效刺激不同品种猪的细胞免疫机能,并且不同品种仔猪免疫应签能力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选择长白猪、杜洛克猪和可乐猪3个猪品种为父本,以大约克猪纯繁(大约克×大约克)和杜洛克猪纯繁(杜洛克×杜洛克)组为对照,研究大约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可乐猪为父本时,大约克母猪的妊娠期缩短了2d,仔猪的有效乳头数略有下降,但产活仔数(11.0±1.41)头/窝、断奶仔猪数(9.7±1.45)头/窝、断奶育成率(94.41±2.826)%均为最高(P〈0.05),死胎数(O.3±0.25)头/窝和死胎率(3.25±3.250)%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总产仔数最高(11.3±1.81)头/窝,说明有良好适应性的可乐猪为父本可明显提高后代的成活率;从窝重上采看,可×大杂交组的初生窝重(14.850±2.4432)ks/窝、20日龄窝重(45.700±12.3641)ks/窝、断奶窝重(67.500±9.5657)kg/窝均高于其他试验组。相关性分析显示,死胎数影响仔猪的初生窝重、20日龄窝重及断奶窝重。这些结果说明以可乐猪为父本,可明显改善大约克猪的繁殖力,值得在毕节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猪蛔虫寄生于猪引起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危害3-6 月仔猪,易造成感染普 遍,分布广泛。当猪只感染上蛔虫病后会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良,造成不良影响,比健康猪的体重 降低30%左右,严重时可引起仔猪死亡。本文将从虫体的特征与流行、临床症状、检查诊断、防治 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