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沙棘优良品种--楚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伊是原苏联培育的优良沙棘品种之一,属优良沙棘品种中的佼佼者.该品种具有早熟、颗粒大、高产、无刺或极少刺、柄长易采摘、含糖量高等优点.90年代初引入我国后山西水保所也进行了栽培试验(见封面彩图),认为该品种基本保持了原产地的特性,无不良生长表现.同时还认为该品种在进行远缘杂交选育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空间分布差异性对新疆沙棘资源果实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以5个县的‘深秋红’‘无刺丰’‘状圆黄’沙棘品种为供试样本,并对供试样本的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氨基酸、总糖、总酸、维生素C、微量元素、总黄酮、脂肪酸、花青素、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含量测定,后进行主成分分析并计算综合得分。13个供试沙棘样品果实中各营养及药用成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青河县沙棘果实综合测试指标比布尔津县综合高出0.93~5.54倍,比哈巴河县综合高出0.90~4.49倍,比乌什县综合高出0.99~13.67倍,比阿合奇县综合高出1.10~4.98倍。青河县沙棘品种‘状圆黄’果实各项品质指标表现最优,综合得分为6.04分;且青河县沙棘资源整体综合得分最高,平均为3.54分。青河县更适宜沙棘的生长发育,种植的沙棘果实品质更为优异,13个供试沙棘样品中青河县‘状圆黄’果实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中国代表性产区沙棘品质的差异,该研究以山西、河北、内蒙古、新疆地区加工使用频率高的4个沙棘品种(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Zhongguoshaji、宇璐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Yulushaji、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Zhongguoshaji、阿勒泰大果沙棘 Hippophae rhamnoides.L.Aletaidaguoshaji)为研究对象,从色泽、质地、滋味、风味、营养功能组分等方面研究其品质,测定沙棘浆中的香气成分和小分子活性物质组成,明确4个地区沙棘的综合品质,并探究不同地区沙棘综合品质的差异。结果显示:新疆阿勒泰大果沙棘色泽最鲜艳;内蒙古中国沙棘的糖酸比(1.997)最大;河北宇璐沙棘总酚含量(1.14 mg/g)最高;新疆沙棘类胡萝卜素含量(37.15 mg/100 g)最高;4种沙棘维生素C的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约为21~23 mg/100 g;4种沙棘抗氧化活性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山西沙棘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P<0.05),内蒙古沙棘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均最高(P<0.05)。4个地区沙棘挥发性成分差异显著(P<0.05),其中河北、内蒙古、新疆、山西沙棘中特征挥发物质分别为3-辛酮、2-庚烯醛等,异戊酸异丙酯、2-甲基丁酸丙酯等,正辛烷、2,3-二氢-2,2,6-三甲基苯甲醛,己酸戊酯、癸酸乙酯。4个地区沙棘主要多酚类物质包括奎宁酸、异鼠李素、阿洛酮糖等。4个地区沙棘14项品质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100%。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得出,4个地区代表性沙棘品种综合品质得分依次为河北沙棘,山西沙棘,内蒙古沙棘,新疆沙棘。该研究将为沙棘系列产品的开发原料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分析测定了野生菊(Mantianxing),药用菊(Hangbaiju),栽培菊(Huangjingqiu),三个菊花品种的还原糖、总糖、维生素C,氨基酸及钙,磷、铁、铜、锌、锰等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野生菊的维生素C、总糖、还原糖、氨基酸总量分别比药用菊和栽培菊高,药用菊的铁、锌、铜、锰的含量分别比野生菊和栽培菊高。栽培菊的钙、磷则分别比野生菊和药用菊高。从而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菊花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富含多种有益的功能活性物质。为提高沙棘功能性组分保留率和制品综合品质,本研究利用低温升华(20℃)真空冷冻干燥(FD-1)和高温升华(60℃)真空冷冻干燥(FD-2)两种冻干工艺制备沙棘粉,测定沙棘粉的各项指标,通过对沙棘粉品质指标、香气和挥发性成分、小分子活性组分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FD-1制备的沙棘粉在L、a、b、维生素C含量、流动速率敏感度(FRI)、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铁离子还原力(FRAP)指标上优于FD-2,主要反映沙棘粉的色泽和抗氧化活性;FD-2在特别流动能、总流动能、剪切性、类胡萝卜素、压缩性方面优于FD-1,主要反映沙棘粉的粉体特性。小分子代谢组分分析中共检测出68种化合物,因子分析结果显示,FD-1中特征性组分为丹酚酸A、异抗坏血酸、异鼠李素、表没食子儿茶素等;FD-2中特征性组分为[6]-姜酚、异鼠李素3-新橙皮苷、酒石酸、维生素C、槲皮苷等,证明不同冻干工艺制备的沙棘粉活性组分有明显差异。两种沙棘粉在挥发性成分上也有较大差异,挥发性组分共检测出153种化合物,FD-1...  相似文献   

6.
以中亚地区引进的21种毛樱桃和中国毛樱桃为试材,探讨品种间外部特征和内在品质的差异显著性,旨在为毛樱桃引种栽培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11个品质指标在不同品种间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单果重与可食部分、纵径、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可食部分与纵径和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维生素C呈及显著负相关;纵径与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呈显著负相关;横径与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可溶性糖呈显著负相关;果柄与总酸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与维生素C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与维生素C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加工过程中冷打浆沙棘浓缩浊汁理化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沙棘浓缩浊汁加工及其品质的变化,该文以沙棘果为原料,研究了冷打浆法生产沙棘浊汁及浓缩浊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的理化变化。结果表明:冷打浆工艺制得到的沙棘浊汁品质优良,其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高达18.0%,总酸度达4.24%,含维生素C 729.69 mg/100 mL,总黄酮445.17 mg/100 mL,总多酚924.67 mg/100 mL,多糖25.22 mg/100 mL。在45℃,真空度为0.095~0.1 MPa的条件下对沙棘浊汁减压浓缩,随着浓缩倍数的增加,加热时间延长,沙棘浊汁营养和保健成分减少,总酸度增加,pH值减小,褐变指数增大,5-HMF含量增加;与3倍和4倍沙棘浓缩浊汁相比,2倍沙棘浓缩浊汁营养和保健成分保存率最高,褐变指数较小、5-HMF含量较低。不同浓缩倍数的沙棘浊汁在自然室温(10~25℃)和冷藏条件(5~8℃)下放置60 d,维生素C、总黄酮、总多酚和多糖含量呈下降趋势,pH值和总酸度变化不明显,褐变指数增加,5-HMF含量增加;相同浓缩倍数的沙棘浊汁在冷藏条件下放置比在自然室温条件下放置时营养和保健成分的保存率高,冷藏条件下2倍沙棘浓缩浊汁的营养和保健成分的保存率最高,其维生素C、总黄酮、总多酚、多糖的保存率比室温条件下2倍沙棘浓缩浊汁分别高11.46%、20.44%、18.37%、9.83%,且冷藏条件下放置的沙棘浓缩浊汁褐变指数小,5-HMF含量低,冷藏条件有利于沙棘浓缩浊汁的保存;2倍沙棘浓缩浊汁在室温条件下贮藏不稳定,在冷藏条件下其贮藏稳定性优于3倍和4倍沙棘浓缩浊汁。  相似文献   

8.
青枣主要栽培于热带地区,其含有大量维生素C、维生素B、钙等营养物质,人称"维生素丸",食用对人体只有益处没有害处。但现阶段,我国在对青枣栽培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弊端,严重影响到青枣的产量。基于此,对青枣栽培管理技术进行探究,以期为青枣栽培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三北”地区沙棘属植物“五带”区域化种植方案(亦即引种区域化)的实质,是防止引种工作中出现“一窝蜂”的无序状态,实现科学规划,精心种植。在保证沙棘属植物引种区域化的前提下,要注意品种优良化、栽培集约化、开发系列化和服务配套化(简称“四化”)等方面的工作,才能从整体上指导沙棘种植开发工作,实现沙棘的“三大效益”,全面推动“三北”地区的山川秀美、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0.
沙棘果实和枝叶含有极为丰富的营养成分,在医药、保健品、化妆品、茶叶等领域广泛应用。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科研人员采集4个辽西引进的俄罗斯沙棘品种、2个杂交品种、2个中国沙棘品种共8个性状优良沙棘品种在不同生长期的叶片,测定其营养成分并分析其随采摘时间的变化规律。测试结果表明:以上8种沙棘叶片中多酚、黄酮、多糖、生物碱及总灰分含量随着生长时间呈现出6~7月沙棘叶片中多酚、黄酮、生物碱含量较高的趋势,因此,茶用沙棘叶最佳采收时间为每年的6~7月。  相似文献   

11.
沙棘能源林不仅生产薪材,而且还要利用它的果实生产医用沙棘油和食用果汁,以取得综合效益。作者引用单位生物量的产果量即经济系数作为研究沙棘结实规律的依据,发现同一年龄阶段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经济系数是接近的,从而使其结实规律的研究在不考虑立地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研究表明中国沙棘的结实规律是:Ⅰ龄级为营养生长期,Ⅱ龄级为初果期,Ⅲ—Ⅷ龄级为盛果期,经济系数稳定在20%左右,Ⅸ龄级进入衰果期;沙棘果实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有随树龄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到盛果期后趋于一致。试验结果为沙棘能源林栽培技术和轮伐期的确定、为不同林  相似文献   

12.
锥栗贮藏过程维生素C的降解速率以及保鲜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试验研究了锥栗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维生素C)的降解速率及其保鲜条件。将3个不同品种的锥栗经不同浓度的抑霉唑浸泡,并在3个不同温度(-1~0℃、5℃、10℃)中进行贮藏,测定贮藏中锥栗维生素C的含量的变化。锥栗中维生素C的降解速率与维生素C的浓度成正比,求得降解速率系数k,对其进行非线性拟合,并用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优的保鲜条件为:温度-1~0℃、品种为长芒、抑霉唑浓度2000 μL/L。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大果沙棘在辽西的引种试验"课题是水利部沙棘中心"俄罗斯第三代沙棘良种引进"(201216)项目的一部分。通过观测8个俄罗斯大果沙棘品种(201301、201302、201303、201304、201305、201306、201308、201309)在辽西半干旱区的植株保存率、生长状况、果实性状等相关因子,综合评价分析了其在辽西干旱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5年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对照杂交品种杂优54和201301、201308两个引进的俄罗斯大果沙棘品种表现最好。该研究结果为丰富辽西地区沙棘良种资源、提高沙棘建园质量和效益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叶片水分状况的抗旱性衡量指标主要有自束比、自然饱和亏、临界饱和亏。采用投影寻踪法对黄土高原15个参试沙棘品种的3个抗旱性衡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发现:按抗旱性排序,"红霞""蛮汉山雌"这两个中国沙棘品种排在前两位,抗旱性最好;"阜欧""太阳"这两个大果沙棘品种排在最后两位,抗旱性相对较差;其余杂交沙棘均位于其间,抗旱性居中。就单指标来看,自然饱和亏较其他两指标对抗旱性的反映更好。  相似文献   

15.
无刺大果沙棘嫩枝扦插快速繁育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沙棘为雌雄异株的风媒传粉灌木.用种子繁殖时,不仅其子代不能保持原有母株的优良性状,且有1/2以上是雄株,开花结果前雌雄难分,造林时会导致雌雄株搭配不合理,浪费土地资源,经济效益低.而采用扦插繁殖时能保留其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若想大量发展,就得需要相应数量的枝条.目前,我们靠外引培育的无刺大果沙棘优良品种数量不多,扦插材料十分紧缺.如何利用较少的扦插材料,尽快繁殖更多的优良沙棘品种,是我国沙棘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几年我们在当地通过对辽阜1号、辽阜2号无刺大果沙棘嫩枝扦插技术的研究,逐渐摸索出一套充分利用材料资源、提高成活率、快速繁殖沙棘优良品种的技术.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引种沙棘,人工沙棘林总面积曾达13.33万hm^2,主要分布在辽西北的朝阳、阜新两市。但在半个多世纪的沙棘发展过程中,由于粗放的经营方式和沙棘自身生物学特性的原因,病虫害日渐危重,使得沙棘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造成辽西地区沙棘林大面积死亡和退化。为此,有针对性地对新引进大果沙棘品种的无性繁殖方式、丰产栽培技术及病害综合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索试验,以期实现辽西地区大果沙棘资源的高效利用,为大果沙棘工业原料林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我国第二阶段第二期(2021—2030年)沙棘育种工作,应在系统总结之前多年工作的基础上,重点着眼于服务“三北”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强化沙棘“选、引、育”措施,以提高沙棘果实内含物总量、目标物质(如油、黄酮、氨基酸、维生素、酚酸类等)含量等为主要目标,辅以基因工程选优,制定出“三北”分区育种目标。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将在职能框架内,逐步建立健全全国沙棘育种综合体系,全方位、多渠道服务于我国沙棘育种、种植和开发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18.
陕北设施大棚普遍存在土壤肥力差、有机质含量低、过量施用化肥等问题。为加快该区设施大棚农业发展、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利用蚯蚓粪有机肥袋料栽培和传统土壤栽培2种模式,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金棚秋盛”番茄品种,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灌溉方式,研究了蚯蚓粪有机肥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土壤栽培相比,蚯蚓粪有机肥袋料栽培显著促进了番茄植株的生长,提高株高5.2%,增加茎粗29.1%,提高坐果率15.4%,且能增加产量22.0%,并提高产值113.4%。番茄氨基酸、总糖、维生素C含量和糖酸比以及果型和果色等外观品质均高于传统土壤栽培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蚯蚓粪有机肥袋料栽培能有效提高番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和提高农户收入,是适宜在陕北大棚推广的有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9.
右玉沙棘资源利用、存在问题及其对策李月峰,贾旺,赵永玲,任秉歧(山西省右玉县水利水保局,037200)沙棘栽培、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其对策是沙棘工作者近年来研究的重要课题。右玉的水保实践表明,沙棘的吸引力就是其适应性强、防护功能高、直接和间接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自内蒙古磴口引进三个优良沙棘品种的苗木,进行为期7年多的引种观测试验。对植株生长量、产叶量物候期等进行定点长期观测,并对枝条、叶片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综合分析认为:草新2号适应性强,生长量较大,枝条无刺,营养成分含量高,是宁夏地区优良的饲用型沙棘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