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农业转基因生物是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来自任何生物体的基因移植到目标改良生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产生的具有某种新特性的生物。1983年第一例转基因植物———烟草在美国出现后,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和应用发展十分迅速,并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林业、水产、食品、环保等行业和领域。全球抗虫、抗除草剂、抗病和品质改良的棉花、水稻、大豆、玉米等转基因植物已达120多种,2003年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6770×104hm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之一,转基因研究及应用发展速度很快,已经成为世界上转基因农作物田间试验和商品化生产的第四大国。  相似文献   

2.
《农家参谋》2014,(11):4-8
自从"转基因食品"出现,就一直争议不断。近日,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我们试图通过本文的全面解读,使广大读者能够更加客观、理性地看待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何为转基因食品转基因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的过程。而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  相似文献   

3.
黄其春 《饲料博览》2002,(11):17-19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ModifiedFood或GMF)是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生产加工的食品。目前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基本上只有转基因植物食品。全世界转基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最多的是:抗除草剂大豆(占转基因植物总面积的40%)、抗虫玉米(占23%)、抗病烟草(占13%)、抗除草剂油菜(占10%)。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转基因作物生产和出口国,迄今已批准50多种转基因植物进入商品化生产。我国是较早进入商业化转基因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国家。1998年统计结果表明,我国当时正在研究开发的转基因植物有47种,涉及各种基因103…  相似文献   

4.
日本研究学家日前宣布,他们已经成功地将一个菠菜基因移植到了猪的身体当中,这也是人类首次将一个植物的基因成功移植到一个大型动物体内。研究人员将一个菠菜基因注入到一头公猪的精子之中,然后将它移植到母猪的子宫里。参与研究的科学家指出,由于可以产生一种脂肪转换酶,这种新型猪的猪肉比传统类型的猪肉要更富营养。  相似文献   

5.
植物基因的分离方法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朱乾浩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日益深化,缺乏有益目的基因已成为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理想转基因植物的限制因子之一。为此,科学家们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目的基因分离技术的研究。至今,已建立起多种行之有效的植物基因分离方法。这些方...  相似文献   

6.
子嵌 《云南农业》2005,(1):27-27
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7.
植物基因工程食品的安全性及其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植物基因工程食品已逐渐刊进人们的生活,因而转基因植物食品的安全性受到普遍关注。一些国际机构已出台相应程序和条例对转基因植物食品进行评价和规范,并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付诸实施。中国正处于研究和制订阶段。现对植物基因工程食品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危害来源,以及国际上现有的评价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中国转基因棉花研发应用二十年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重组DNA原理,将优良目的基因整合到靶标生物基因组中,并使靶标生物得以表达目的性状的技术。这一技术克服了生物有性杂交的限制,使物种间基因交流的范围无限扩大,既可以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也可以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还可以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反之亦然。因此,这项技术自发明以来,即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医学等领域,为其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转基因植物是以农杆菌等为媒介,将来源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等其他生物甚至人工合成的外源基因转入基因组中,使之稳定遗传并赋予其靶标性状,如抗病、抗虫、抗逆、高产、优质等的植物。以1972年构建第一个重组DNA分子为契机,1983年首次获得转基因烟草为起点,植物转基因技术在近30年的时间内发展迅猛,至今已有200多种植物已成功获得转基因株系,40多种数千例转基因植株进入田间试验。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咨询服务中心(ISAAA)统计,全球转基因植物的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260万hm2已经迅速增到2014年的1.815亿hm2,累计种植面积大约比中国国土总面积还多80%。在全球转基因植物研发和应用迅猛发展的同时,中国也先后批准了7种转基因植物的生产应用,其中,抗虫棉是唯一大规模应用的转基因农作物。从1994年中国研制成功国产单价抗虫棉(GK),以及1995年美国保铃棉进入中国至今,抗虫棉已经在中国推广应用了近20年的时间。文章介绍了这20多年来,中国科学家在抗虫、抗旱耐盐碱、抗除草剂、抗病以及纤维品质改良等性状方面所取得的转基因棉花研究进展;在农杆菌介导、基因枪轰击、花粉管通道介导、茎尖或芽尖转化、农杆菌液浸染和纳米载体花粉介导等不同转化技术上所进行的探索;同时,介绍了中国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状况,并从抗虫棉品种审定、发展趋势和产业化状况几个方面,介绍了转基因抗虫棉在中国的应用,最后对未来转基因棉花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英国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新的技术,通过加快植物细胞分裂速度来促使植物更快地生长。这项实验是由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进行的,他们先从拟南芥属植物--一种经常被用于基因实验的会开花的野草中提取了一种会促进细胞分裂的基因,然后把基因移植到一种烟草作物里。这种基因在烟草作物里特别有效,它能打大量制造某种蛋白质,使烟草根尖和芽尖的细胞更快地分裂。   种植不到 1个月,基因转殖烟草生长的高度是其他烟草作物的两倍,最后其他烟草作物与转基因烟草长得差不多高,而且这两类烟草各方面看起来都一样。这项研究的首席研究…  相似文献   

10.
纯粹的“天然食品”并不存在 转基因技术可以应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作物转基因是在常规育种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作物的遗传物质中去,使其有效表达出相应的产物(蛋白质或核酸),在产量、抗性、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方向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食品(Transgenicfood),又称基因改良食品或基因食品(Geneticallymodifiedfood,GMfood),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微生物、动物或植物的基因植入另一种微生物、动物或植物中,接受的一方由此而获得了一种它所不能自然拥有的品质。可以理解为含有转基因生物成分或者利用转基因生物生产加工而成的食品,也可以说成是多种不同的转基因生物及非转基因生物的混合物。在欧盟新型食品条例中将转基因食品定义为:“一种由经基因修饰的生物体生产的或该物质本身的食品。”这包括了经修饰的基因物质和蛋白质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基…  相似文献   

12.
《山东农业》2000,(5):36-36
在许多中国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知之甚少的时候,有些欧洲国家已在为食用转基因食品是否有害而争论不休了,俄罗斯等国家已经出台了上市转基因食品须巾有提醒标志的规定。 何为转基因食品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许崇任教授认为,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的生物物种中去,使其出现原物种不具有的性状或产物,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产量高、营养丰富和抗病能力强是转基因食品的优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人为地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生物中去,通过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14.
生物农药即生物源农药,指来自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具有杀灭农业害虫天然活性的天然生物物质,它包括了植物即微生物的生物农药以及具有农药作用和抗农药作用的转基因作物。这些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针对这类抗虫转基因植物(Bt),在食品中的过敏性、毒性的安全性;植物生态的基因漂流、是否能诱发昆虫产生抗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的评价做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转基因植物商业化,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尤其是转基因植物中的抗性标记基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人们担心这些抗性标记基因能够潜在地流向杂草、微生物或相关的植物并产生超级杂草、超级微生物或使一些相关的植物产生意外的性状,从而引发食品或生态安全问题。尽管这些担忧尚未有明确的科学根据,但培育无抗性标记基因的工程植株或使用安全性标记基因无疑会提高转基因植物的生物安全性,并有助于公众对转基因植物的认同和接受。为此,近年来已发展了多种提高植物转基因安全性的策略,该文即对这几种策略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食品安全——转基因技术改造了生物的遗传物质 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17.
《农村科学实验》2006,(5):38-39
英国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新的技术,通过加快植物细胞分裂速度来促进植物更快地生长。这项技术的实验是由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进行的,他们先从拟南芥属植物中。一种经常被用于基因实验的、会开花的野草中,提取了一种会促进细胞分裂的基因,然后把基因移植到一种烟草作物里。这种基因在烟草作物里特别有效,它有大量制造某种蛋白质并使烟草根尖和芽尖细胞更快地分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现实中,确实有许多人谈“转”色变,认为凡是转基因的农产品都是不好的,觉得是育种家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产物。因此,便存在一个现象,即人们把很多非转基因的食品当成转基因食品,见到以前没有见过的品种,就觉得是转基因;某种蔬菜、水果味道没有以前好了,也是转基因;某种疾病多了,也认为是吃了转基因的食品患上的。其实这里面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正确认识。一、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DNA重组、转化等技术将特定的外源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生物中,并使之产生可预期的、定向的遗传改变。转基因技术是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植物具有多样性,它能够增强对有害生物的耐受力,转基因植物本身及其转入基因在获得新基因后,对环境的忍耐力如耐除草剂、耐寒、耐旱、耐涝、耐污染、耐贫瘠土壤以及对有害生物的耐受性等方面,比非转基因植物强;增强对环境和对有害生物的耐受力;增强繁殖能力和生存力.转基因植物作为自然界中的外来物种,其安全性引起了全球社会的普遍关注,由此产生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更加引起重视.对此就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进行了阐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转基因食品,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趋利抑弊,使人类利用其合理基因品质,从而满足人类对于转基因食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DNA重组技术获得的一种新型食品,其安全性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了科学有效地开展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文章从转基因生物的生长环境、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标准、转基因食品的处理过程、人们对食物的选择和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方法五个方面讨论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影响因子,并根据转基因生物外源基因整合的分子特征和转基因食品本身的特性,编制了一套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