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铵态氮/硝态氮配比对豫中烟区烤烟生长及品质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豫中浓香型烟区施肥适宜的铵态氮/硝态氮配比(即铵硝比),采用大田小区试验,在氮肥、钾肥和磷肥施用量相同的基础上,设计4个不同铵硝比(6∶4、5∶5、4∶6、3∶7)处理,研究了豫中烟区不同铵硝比对烤烟农艺性状、化学成分及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株移栽后30、45 d,烟株的叶长、叶宽、茎围和叶面积随硝态氮比例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以铵硝比4∶6处理表现最好。在成熟期(移栽后90 d),各处理间烟株株高和叶宽无明显差异,而叶长和叶面积随硝态氮比例增加呈降低趋势。各生育时期不同铵硝比处理下烟叶氮、磷、钾含量差异表明,铵硝比为4∶6时有利于烟株对氮、磷、钾的吸收。硝态氮不利于烤后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总氮、氯离子含量的合成或累积,而铵态氮则促进烟叶的碳、氮代谢;烟叶钾含量则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以铵硝比为4∶6时(钾含量1.34%)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说明硝态氮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烟叶对钾的吸收。香气成分分析发现,硝态氮有利于烤烟中部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的合成,过高或过低的铵硝比都不利于西柏烷类致香物质和棕色化反应产物的合成,二者含量均以铵硝比4∶6时最高,且致香物质总量也以铵硝比4∶6时最高。综合考虑烟株的生长情况、烟叶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含量,在河南浓香型烟区推荐以铵硝比4∶6进行氮肥施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明硝态氮与铵态氮配比对烤烟生长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为南平烟区烤烟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硝态氮与铵态氮不同配比烤烟大田生育期、农艺性状及烟叶化学成分含量与经济性状的变化。【结果】硝态氮与铵态氮不同配比对烤烟大田生育期的影响不明显,团棵期前铵态氮有利于烤烟的生长及烟叶的开面,进入旺长期后提升硝态氮比例的烟株粗壮,叶片数较多,有利于烤烟的生长;不同配比处理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均偏低,烟碱含量偏高,糖碱比失衡,氮碱比均较适宜;大田烤烟赤星病和气候斑点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9.16%~12.48%、1.88~3.57和1.85%~8.10%、0.52~2.57,增加硝态氮比例有利于提高烤烟对赤星病的抗性,增加铵态氮比例烤烟气候性斑点病的发生率降低,普通花叶病零星发生且发病较轻;不同配比处理烤后烟叶的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和中等烟比例分别为175.15~181.51kg/667m~2、4 191.10~4 487.26元/667m~2、23.91~24.72元/kg、49.89%~56.35%和43.65%~49.44%,差异均不显著。【结论】硝态氮∶铵态氮为5∶5时,烤烟的农艺性状及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含量与经济性状等综合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云烟87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铵态氮/硝态氮配比(3∶7、5∶5和7∶3)施用对恩施市烟区烟株生长发育(农艺性状、生物量)、养分积累(氮磷钾含量)及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烤烟生育期内各处理烟株农艺性状和生物量差异不明显;在平顶期和成熟期,各处理烟株不同部位氮磷钾含量和累积量变化基本一致;随着铵态氮比例增加,其上部烟叶中总糖、还原糖含量降低,而总氮和烟碱含量上升,钾和氯含量变化不明显。不同铵硝配比施用,对烟株生长发育和养分积累影响不明显,对上部烟叶化学成分有一定影响,其中铵态氮/硝态氮配比为3∶7时化学成分协调性最好。  相似文献   

4.
氮肥形态配比对烤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铵态氮和硝态氮对烤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于2016年在湘西州凤凰县开展大田试验,以K326为材料开展7个铵态氮与硝态氮的配比试验。结果表明:铵态氮与硝态氮比例5∶5处理下的烤烟生长较好,在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有效叶数上优于其他处理。铵态氮能使叶片厚度增加,叶片致密。随着铵态氮肥用量减少,烟叶中总糖、还原糖、钾含量有增加趋势,而烟碱、总氮有降低趋势。铵态氮与硝态氮比例5∶5处理烟叶产值、上中等比例最高。说明合理的铵态氮和硝态氮配比能更好地促进烤烟生长发育,提高烤烟产值,协调烟叶化学成分,改善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5.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影响始兴烟叶生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兴是广东浓香型烟叶的重要产区。为探讨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烤烟生育进程、农艺、经济性状及化学成分的影响,为始兴烟区筛选最优的氮素施肥方式提供依据,田间试验设N1(100%硝态氮)、N2(30%铵态氮+70%硝态氮)、N3(50%铵态氮+50%硝态氮)、N4(70%铵态氮+30%硝态氮)、N5(100%铵态氮)5个供氮形态配比处理,施氮量为165 kg/hm~2,按N︰P_2O_5︰K_2O=1︰1︰3配肥。结果表明:(1)全硝态氮处理(N1)团棵期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分别比处理N2、N4、N5早4、9、12 d;(2)随着铵态氮配比的增加,团棵期各处理间主要农艺性状差异显著,而现蕾期及圆顶期烟株各主要农艺性状差异不明显,从整个生育期来看,硝态氮能加快烤烟的生育进程,而不同氮素形态对烟株农艺性状影响较小;(3)烤后烟叶以N3处理经济性状表现最优,每公顷烟叶产量2 621.16 kg、产值70 666.47元,中上等烟比例96.87%、均价26.96元/kg;(4)N4、N3处理有利于烟叶石油醚提取物的积累。说明硝态氮促进烟株早生快发、加快生育进程,而合适的配比有利于烟叶经济性状的表现及化学成分的协调。  相似文献   

6.
采用磺基水杨酸法和酶联免疫法测定了渗透胁迫下不同形态氮肥环境中生长的烤烟叶片脯氨酸和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 :在非胁迫条件下 ,铵态氮处理烟叶中脯氨酸 (PRO)和脱落酸 (ABA)、赤霉素 (GA3)含量较高 ,吲哚乙酸 (IAA)含量较低 ;硝态氮处理则相反 ;硝态氮 +铵态氮处理可以提高烟叶玉米素核苷 (ZR)含量。在渗透势为 -0 .3Mpa的渗透胁迫下 ,各种形态氮肥处理烟叶中PRO含量都显著增加 ;铵态氮和硝态氮处理烟叶中ABA含量有升高的趋势 ,IAA和GA3含量明显下降 ;硝态氮 +铵态氮处理烟叶中各种激素含量都有不同程度增加。随胁迫程度增大 ,铵态氮处理烟叶PRO含量显著降低 ,GA3和ZR含量明显增加 ,ABA和IAA含量变化不大 ;硝态氮处理烟叶PRO含量持续增加 ,各种激素含量变化幅度都较小 ;硝态氮 +铵态氮处理烟叶PRO和ABA、GA3、ZR含量有所降低 ,IAA含量变化不明显。提示GA3可能是渗透胁迫下铵态氮处理烟株体内主要的信号传导物质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铵态氮硝态氮配比对烤烟新品种“川烟200”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质量性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为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科学依据。增加铵态氮施用比例对烟株的生长影响为团棵期以前抑制、团棵期到打顶期促进;随铵态氮用量增加烟叶产量、产值、均价和等级结构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铵态氮施用比例增加有利于提高烟叶产量从而增加烟叶种植效益,而硝态氮施用比例增加则有利于改善烟叶质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50%硝态氮+50%铵态氮处理烟叶产量、产值和感观评吸得分均最高。施用氮肥对根区土壤脲酶活性影响程度大于非根区;随生育期延长根区土壤硝态氮含量表现为波动变化,非根区则呈下降趋势。四川广元烟区烤烟新品种“川烟200”推荐以50%硝态氮+50%铵态氮进行氮肥施用。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川北烟区烤烟的产质量,采用不同氮肥形态及基追肥比例,研究氮肥运筹对烤烟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铵态氮基追肥比例为7∶3处理的烟叶产量及产值均最高;不同基追肥比例,上中等烟叶比例顺序为50%铵态氮+50%硝态氮100%硝态氮100%铵态氮;随铵态氮肥用量减少,烟叶水溶性总糖及还原糖含量呈上升趋势,而总植物碱、总氮、钾和氯含量呈下降趋势。综合考虑烤烟产量、产值及品质等因素,优质适产烤烟最佳施肥方式为50%铵态氮+50%硝态氮,基追比例为7∶3。  相似文献   

9.
氮肥形态及运筹对烤烟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川北烟区进行了氮肥形态及其运筹对烤烟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铵态氮基肥与追肥比例7∶3处理烟叶产量、产值均最高。上中等烟叶所占比例大小顺序为50%铵态氮+50%硝态氮100%硝态氮100%铵态氮。随铵态氮肥用量减少,烟叶中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有增加趋势,而总植物碱、总氮、钾和氯含量有降低趋势。综合考虑烤烟产量、产值及品质等因素,试验区域内,烤烟优质适产最佳施肥方式是铵态氮与硝态氮各一半配合施用,基肥与追肥比例为7∶3。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氮钾肥施用方法对烤烟生长和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设置不同氮钾肥基追比例及钾肥于旺长期-圆顶期对水淋施处理,研究了不同氮钾肥施用方法对烤烟农艺性状和植烟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足基肥有助于烟苗团棵期的生长发育,硝酸钾肥对水淋施能显著提高烟株旺长期和圆顶期各项农艺指标,促进上部烟叶开片,但氮钾追肥比例过大(50%~70%的烟草专用肥在大培土时追施)不利于烟叶的正常落黄.综合来看,烟草专用肥以7∶3基追比例施用+硝酸钾肥于旺长期-圆顶期分3次对水淋施处理效果最佳;硝酸钾肥于旺长期-圆顶期对水淋施能显著提高移栽后7~11周植烟土壤0~20 cm土层的硝态氮含量,且其随着烟草专用肥追肥比例的增大而增加.移栽后7~11周,0~20 cm土层铵态氮含量随着烟草专用肥追肥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但受硝酸钾肥追施影响不明显.烟草专用肥基追比例7∶3,配合硝酸钾肥于旺长期-圆顶期对水淋施对烟株生长的促进效果最佳,并不同程度地影响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减氮对辣椒光合效率和产量的影响,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氮素的含量与光合效率和产量的关系。【方法】研究利用盆栽在2个时期设置4个施氮水平:苗期N1(47.52 Kg/hm2)、N0.8(38.03 Kg/hm2)、N0.6(28.50 Kg/hm2)、N0(0 Kg/hm2);坐果期N1(79.20 Kg/hm2)、N0.8(63.36 Kg/hm2)、N0.6(47.52 Kg/hm2)、N0(0 Kg/hm2),分析不同处理下辣椒的光合、氮和产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苗期N0.6处理下色素辣椒生长指标和光合参数均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较N1、N0.8、N0处理增加了8.6%、9.8%、13.5%;最大羧化速率(Vcmax)增加了7.6%、8.3%、9.3%;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增加了17.1%、18.4%、21.8%。坐果期N0.8处理下色素辣椒生长指标及光合参数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较N1、N0.6、N0处理升高了10.0%、10.2%、15.4%;Vcmax升高了4.9%、6.3%、13.4%;Jmax分别增加了0.6%、15.8%、21.9%。苗期N0.8处理下色素辣椒产量较N1、N0.6、N0分别增加了1.8%、2.5%、2.8%。坐果期N0.8处理下色素辣椒产量较N1、N0.6、N0分别增加了6.3%、11.6%、17.6%。随着施氮量的减少,辣椒比叶重(LMA)和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增加,比叶氮(Narea)则下降;施氮水平对氮素在光合器官中的分配也有影响,氮素在光合系统分配比例随着施氮量的减少逐渐增加,在非光合系统中的分配比例随施氮量的减少而减少。氮素在辣椒叶片光合组分的分配比例与PNUE显著正相关,在非光合组分的分配比例则与PNUE显著负相关。【结论】内色素辣椒苗期营养生长最适宜施氮量为N0.6处理,而生殖生长最适宜施氮量为N0.8处理,坐果期则皆为N0.8处理,即两个时期N0.8处理皆更利于色素辣椒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在遗传改良过程中水稻植株叶片全氮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净光合速率的关系,明确其在不同年代的变化趋势。【方法】以吉林省1958-2005年育成的33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植株叶片全氮含量,用LI-6400型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研究在遗传改良过程中吉林省不同年份育成水稻品种叶片全氮含量与其光合特性的协同进化规律。【结果】随着水稻品种育成年代的推进,叶片全氮含量、叶绿素含量、比叶重、净光合速率均呈增加趋势,而氮素光合利用效率则呈降低趋势;在抽穗期和抽穗后10d,叶片全氮含量与育成年代分别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在抽穗期30d,叶绿素含量与育成年代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抽穗期和抽穗后10d,比叶重与育成年代分别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在抽穗后10d,净光合速率与育成年代呈显著正相关;而在抽穗期和抽穗后10d,氮素光合利用效率与育成年代呈极显著负相关;抽穗期水稻叶片全氮含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水稻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植株叶片氮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都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叶片氮含量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净光合速率的增长,因此在品种改良过程中应注重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施氮对油茶光合生长特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油茶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在保证试验区土壤基质、环境条件和管理模式相同的条件下,研究低氮(20g/m2)、中氮(40g/m2)和高氮(60g/m2)3个施用水平对油茶光合生长特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能促进油茶光合生长特性和提高土壤肥力,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油茶光合生长特性和土壤肥力变化依次为中氮高氮低氮CK;不同处理油茶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气孔限制导致了光合"午休"现象,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EVAP)的日变化随时间呈"W"变化规律,施氮未改变油茶的光合日变化趋势;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表观量资产额(AQY)、羧化效率(CE)、叶绿素a/b、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光合氮利用效率(NUE)和光合磷利用效率(PUE)均随氮素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依次为中氮高氮低氮CK,可溶性蛋白和光合磷利用效率(PUE)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P0.05)。施氮可改善油茶的品质,增加油茶土壤肥力;土壤碱解氮和微生物量可作不同水平施氮处理后油茶土壤养分变化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不同施氮量下春玉米产量形成的光合机制,分析不同施氮量对氮肥利用率、土壤氮素盈余量等的影响,为当地合理施用氮肥,促进春玉米高产高效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玉米品种仲玉3号为试验材料,分别于2019、2020年在四川农业大学雅安试验农场的肥效长期定位试验地进行田间试验,设置5个供氮水平,分别为0(不施氮)、90 kg·hm-2(低氮)、180 kg·hm-2(适量氮)、270 kg·hm-2(农民习惯施氮)、360 kg·hm-2(高氮),记为N0、N1、N2、N3、N4。于拔节期、吐丝期和灌浆期测定叶面积,分别计算叶面积指数、光合势;于灌浆期测定穗位叶净光合速率等光合参数以及吐丝期、灌浆期测定叶绿素含量;吐丝期、灌浆期、收获期测定地上部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收获时测定产量,分析各部位氮含量,计算土壤氮素盈余量、春玉米氮素利用效率和施氮经济效益。【结果】(1)春玉米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先升后持平,2019、2020两年都是N2处理的产量最高,平均为9 746 kg·hm-2,相较于N0、N1处理分别增产179%、28.7%(P<0.05),而N2与N3、N4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两年产量经线性+平台拟合,平台施氮量为134.8 kg·hm-2,平台产量为9 604 kg·hm-2,此时产投比也最高(12.6)。(2)适量施氮(N2)相比不施氮均显著提高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以及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等,继续增施氮肥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甚至显著降低。(3)结合光合特性与收获期产量的相关性分析及偏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春玉米光合势、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面积指数、叶绿素a+b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且影响春玉米产量的主导因素是叶绿素a+b。(4)收获期籽粒氮素积累量和地上部氮总积累量两年都是随施氮量增加先显著上升,在N2处理后(超过180 kg·hm-2)微弱上升或基本持平;经拟合表明土壤氮素盈余量为0时施氮量为139 kg·hm-2;春玉米氮肥表观利用率两年都是N2处理最高,平均达73.7%,较N1处理提高10.8%(P<0.05),继续增施氮肥,氮肥表观利用率则显著下降,N3、N4处理氮肥表观利用率相较于N2处理分别降低32.9%和48.1%(P<0.05)。【结论】适量施氮能明显提高春玉米叶片光合性能,延缓穗位叶总叶绿素的降解,延长光合作用持续期,优化总叶绿素、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在春玉米产量形成中的作用。同时,适量施氮能显著增加地上部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促进玉米对氮素的吸收与积累,降低土壤氮素残留,提高氮肥表观利用率。综合产量、施肥经济效益、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素盈余量等因素,试验区(四川雅安)氮素投入量为139—180 kg·hm-2能维持春玉米的高产高效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水氮耦合对红小豆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的影响,以‘保红947’作为材料开展大田试验,设置了4个灌水水平和4个施氮水平,以对照小区田持(75±2)%时进行灌水,灌到田持(95±2)%,灌水量记为I(W3),4个灌水水平分别为W3:100%I、W2:70%I、W1:40%I、W0:0,4个施氮水平为104、80、56、0 kg/hm2。结果表明:施氮量和灌水量均对红小豆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红小豆的生长影响相对不显著;在正常灌溉(W3)条件下红小豆的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量以及产量均在处理W3N2(100%田持95%,80 kg/hm2)表现最大值,其最大产量为2 642.96 kg/hm2;在控制灌溉条件(W2、W1、W0)下,W2N3(70%田持95%,104 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为2 401.50 kg/hm2,与W3N2处理相差不大,达到了“以肥调水”的作用;在该试验条件下W3N2(100%田持95%,80 kg/hm2)产量最高,为适宜的水氮方案,有利于红小豆的生长发育,比其他处理产量增加了9.14%~47.51%。  相似文献   

16.
氮、磷、钾对毛白杨幼苗光合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设计L9(34)布置了氮、磷、钾3因素3水平的肥料试验,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毛白杨无性系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1)氮、钾肥对毛白杨无性系幼苗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气孔导度(Gs)和叶绿素含量(Chl)影响极显著;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毛白杨无性系幼苗Pn、Tr、Ci、GsChl呈现增加的趋势,而随着施钾量的增加,毛白杨幼苗Pn、Tr、Ci、GsChl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氮对PnChl影响最大,钾对Tr、CiGs影响最大。4)磷极显著影响Pn,Pn随供磷水平的增加先增后减。5)氮、磷、钾对毛白杨幼苗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光饱和点的影响不显著,氮对毛白杨幼苗光补偿点的影响显著。6)施肥能显著提高毛白杨幼苗的光合效率,促进光合效率最佳施肥处理是N3∶P2∶K2,其氮、磷、钾配比为7∶2.25∶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新疆伊犁河流域新垦土壤土层薄、坡度大、保水保肥差等特性,开展研究获得新垦区最佳水肥调控措施.[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水、氮两因素对冬小麦旗叶SPAD值、净光合速率(Pn)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纯氮量、灌溉总量是影响冬小麦生理性状和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施肥比例和灌溉频数;极差分析说明,施氮量和施肥比例对旗叶SPAD值的影响大于灌溉量和灌溉频数;而对净光合速率影响的主次排序是灌溉频数>施氮量>灌溉量和施肥比例.[结论]综合小麦叶片SPAD、净光合速率Pn以及产量方差分析的结果,推荐伊犁河流域新垦区冬小麦种植最佳施纯氮量为375 kg/hm2,灌溉量为4 500 m3/hm2,优化施肥制度为,全生育期追施两次氮肥,分别在返青期与拔节期,施肥量分配比例为6∶4,优化灌溉频数为6次.  相似文献   

18.
适宜氮水平下冬油菜苗期不同叶位叶片光合氮分配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涛  鲁剑巍  任涛  汪威  王振  王少华 《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8):3532-3541
【目的】探讨适宜氮水平下冬油菜苗期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速率及其内部光合氮素利用特征,并分析氮素营养影响光合氮利用效率的限制因子,为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置4个施氮水平(0、45、180和360 kg·hm~(-2),分别用N_0、N_(45)、N_(180)和N_(360)表示),测定苗期干物质积累及成熟期产量。选取N_0(对照)和N_(180)(适宜氮水平)处理,将植株绿叶从上而下平均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测定不同叶位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_n max)、氮含量(N_A)、叶绿素含量(Cc)以及可溶性蛋白氮含量(N_S)等相关生理、光合参数,并计算叶片氮素在光合组织系统(羧化系统、生物力能学组分和捕光系统)的分配比例,分析叶片氮素利用特征。【结果】施氮对冬油菜增产效果显著,N_(45)、N_(180)和N_(360)较N_0处理增产幅度分别达170.0%、505.6%和604.1%,其中,N_(180)与N_(360)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苗期干物质积累与产量表现一致。与N_0处理相比,N_(180)处理冬油菜不同叶位叶片N_A、Cc和P_n max均显著升高,上部和中部叶片光合氮利用效率(P_NUE)有所下降。光合组织系统氮分配结果表明,N_(180)处理上部、中部叶片,氮素在光合组织系统中羧化系统(P_C)、生物力能学组分(P_B)及捕光系统(P_L)的分配比例均低于N_0处理,但各组分氮含量较N_0处理平均增加幅度分别达到20.6%、11.8%和28.8%。施氮与否对相同叶位叶片可溶性蛋白氮(N_S)与非可溶性蛋白氮(N_(non-S))的比例影响不大,但显著影响光合组织系统在N_S和N_(non-S)中的分配,其中N_0处理各部叶片的羧化系统氮含量(NC)占N_S的比例平均为83.4%,N_(180)处理比例为60.3%。基于边界线分析法定量各光合组织系统分配对P_NUE的影响结果表明,P_C和P_B对P_NUE的影响大小分别为26.8%和42.6%,显著高于P_L的影响。氮素营养对P_NUE的影响以P_C和P_B限制为主,平均所占比例达77.8%。上部叶P_NUE主要受P_C限制,所占比例达83.3%;而下部叶片P_NUE主要受P_B和P_L限制。【结论】施氮对冬油菜增产效果显著,施氮量为180 kg·hm~(-2)时较为适宜。缺氮条件下,植株将有限的氮尽可能地向光合器官中分配,且下部叶片光合氮素较早发生降解,而适宜氮水平下能维持光合蛋白在各自蛋白类型内的分配比例。氮素营养限制光合氮素利用效率提高的主要因子是羧化系统和生物力能学组分氮分配;随着叶位的降低光合氮素利用效率的主要限制因子由羧化系统氮分配逐渐转变为捕光系统及生物力能学组分氮分配。  相似文献   

19.
氮肥形态及配比对花椰菜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春茬花椰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形态及配比对其干物质积累、根系生长、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以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一氮源相比,硝态氮肥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更有利于花椰菜干物质量的积累;硝态氮肥与铵态氮肥相比,前者有利于植株根的伸长,后者有利于根的加粗,而两者配合施用更有利于植株根系生长;NO3--N∶NH4+-N=3∶7~5∶5时花椰菜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单一氮源、NO3--N∶NH4+-N=7∶3处理时的光合速率均下降,其中,铵态氮处理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主要是非气孔因素,而其它处理主要是气孔因素.因此,硝态氮肥与铵态氮肥以3∶7~5∶5配施比单一形态氮肥更有利于花椰菜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和氮素营养对两个水稻品种(组合)的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胁迫的加重,叶片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及叶片的水势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增加;而氮素营养则能提高剑叶光合速率,延缓叶片衰老。水分胁迫促进茎鞘物质向外运转,而氮素营养影响则相反。水肥对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在高氮水平下,轻度土壤水分胁迫可增加产量。稻米品质因施氮水平和土壤水分胁迫程度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