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辽宁省杨树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杰 《防护林科技》2011,(3):120-121
近几年辽宁省杨树病害发生严重.文章针对几种常见的杨树病害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病害的主要症状、发病规律及其相应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山东杨树溃疡病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系统报道了对山东省杨树溃疡病的研究结果。主要包括溃疡病种类、分布、危害、三种主要病原菌的致病性、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山东境内杨树上发生的溃疡病共有8种,对林木造成严重危害的为杨树水泡型溃疡病、杨树烂皮型溃疡病和杨树大斑型溃疡病,其他几种溃疡病常与上述3种混合发生。在同一条件下,3种病原菌的致病强弱依次为杨树烂皮型溃疡病病原菌、杨树水泡型溃疡病病原菌、杨树大斑型溃疡病病原菌。杨树品种和水分状况是影响病害发生流行的关键因子。研究提出了选育抗病品种、注意苗木检疫、加强营林管理和适时药剂防治的一、二级综合治理杨树溃疡病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杨树造林中枝干病害发生日趋严重,造成成片的新造杨树枯梢或死亡,使造林失败。本文结合实际,介绍了杨树造林中5种主要枝干病害,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荆州地区杨树病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树病害严重影响着杨树的正常生长发育。自1990年以来,我们对荆州地区的杨树病害作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造成危害的主要有八种病害,其中叶部病害二种、干部病害三种、根部病害一种、生理性病害二种,为此,我们就这些病害的病原、致病机制及防治措施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杨树病害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树病害不但种类多,病原复杂,而且危害严重。杨树新病害的传入,新致病性强的菌株的产生,以及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引起寄主抗病性降低所造成的病害流行,是当前杨树病害发生的重要特点。以抗病育种、严格检疫措施、加强经营管理为主体,辅以化学、生物和物理措施的综合治理,是控制杨树病害行之有效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6.
杨树是一个比较娇嫩的并且多灾多病的树种。随着杨树在各种类型防护林和工业用材林中所占比例的不断扩大,杨树病害的种类也不断增多,发生程度和受害的损失也不断增高,如在生产中苗木运输过程中失水、春旱、冻伤、日灼、土质瘠薄、盐碱和长期积水等,均可使杨树的正常生理功能破坏而发病。文章介绍了杨树较易普遍发生、危害最严重的几种常见病害及相应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杨树主要病虫种类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月—2005年12月作者对桐庐县及余姚市的19000亩杨树林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杨树食叶害虫、蛀干害虫及杨树病害的分布、危害情况,共有病虫115种(其中叶部害虫81种,枝干害虫20种,地下害虫4种,叶部病害8种,枝干病害2种),害虫种类分属5目28科。对杨树主要病虫开展了综合治理,分析了其发生原因,提出了加强测报、林地清理、天敌保护、点灯诱蛾、施放白僵菌、喷洒BT、阿维菌素生物农药等可持续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杨树苗期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苗期主要病害包括:叶部病害、干部病害和根部病害三类。根据各种病害的发生规律,提出了病害的防治措施,清除圃地病残体、土壤消毒处理等方法是遏制杨树苗期病害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杨树枝干病害在大沙河地区主要有溃疡病和腐烂病二类。近年来,大面积发生并引起严重损失的是杨树溃疡病,1965年本场一万余亩加杨因发生此病枯干率达50%以上。据了解,同年在徐州地区也发生类似灾情。为此,曾对此病害进行了初步的观察调查,兹将结果整理于下,仅供参考。一、症状及病原菌杨树溃疡病有二种不同类型的症状,系由二种病原菌引起。初步鉴定一种是Dothiorellagregaria Sace;另一种是Dathiorella sp。前者在本地区年年发生,一年有二次发病季节,但为害不严重。1965年本场发生大面积溃疡病是由后者引起的,现将症状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杨树具有成材快、采伐年限短、投资回收快、收益高等诸多优点,因此,杨树成为凌源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随着造林面积的不断扩大,杨树枝干病害的发生与日俱增,病茵也呈现出新的变异。文章从实用角度出发,介绍了杨树几种主要枝干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1995~2000年,对杨干象对杨树生长的影响和防治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不同虫口密度对杨树生长的影响明显,通过建立虫口密度与杨树生长(树高、胸径、材积)损失率回归预测模型表明,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加,胸径、材积生长明显下降,其关系呈直线、对数回归关系;高生长总的趋势是下降的,呈多项式回归关系;杨干象防治指标确定为:5年生以下杨树为2头/株,6~8年生杨树为3头/株,9年生以上杨树为4头/株。  相似文献   

12.
杨树林分所发生的病虫害,不仅影响木材产量和质量,同时,还会降低林分的生态防护功能。通过对不同类型杨树林分的调查,结果表明:选择抗病虫害强的优良树种造林,及时防治或控制林分病虫害的发生和彻底清除林木各种病虫害的根源,持久保持林分良好卫生状况,是避免和减少杨树林分发生病虫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杨树是国营新民市机械林场主要造林树种,因大面积营造用材林,树种单一,植被种类少,杨树病虫害发病率较高,文章针对国营新民市林场杨树速生丰产林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成功经验,将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作一总结,以供从事杨树营林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人工林场杨木材性质与生长培育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以生长在 3种长江滩地类型 (江滩、洲滩、湖滩 )、3种栽植密度 ( 3m×4m ,4m× 5m ,5m× 6m)下的3个品系速生人工林杨树木材 [欧美杨无性系 72杨 (Populus×euramericacv.I -72 58) ,美洲黑杨无性系 63杨(P .deltiodescv.I-63 51 )和 69杨 (P .deltoidescv.I-69 55) ,以下简称 72杨 ,63杨 ,69杨 ]为对象 ,深入地分析了人工林杨树木材材性与生长培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 1 )品系对滩地杨树木材材性有较大的影响。安徽新洲洲滩和湖北黄洲江滩上生长的 63杨 ,湖南沅江湖滩上生长的 72杨纤维长度最长 ,微纤丝角最小 ,导管比量最大 ,方差分析表明 :72、63、69杨微纤丝角和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差异均达显著和极显著。 ( 2 )滩地类型对72、63、69杨木材材性都有或大或小的差异。方差分析表明 :63杨、69杨微纤丝角、基本密度、抗弯强度和干缩率差异显著 ,说明 63杨和 69杨受滩地类型影响较大。 ( 3)栽植密度对 72、63、69杨木材材性的影响因材性指标的不同而不同。对 72、63、69杨来讲 ,栽植密度越大 ,微纤丝角、导管比量增大 ,纤维长度、木纤维比量、木射线比量都减小 ,基本密度、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也越小。方差分析表明 ,72杨和 69杨受栽植密度影响较大 ,63杨受栽植密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项存悌  朱虹 《林业研究》2000,11(4):252-254
Introduction9Withtherapidlydevelopingofartificialpoplarforests,poplardiseasesincreasedgradually.Specially,poplarlonghornedbeetlesandcankerhavebecomethemainharmfulfactorsofaffectingthedevelopmentofpoplarstands.Therefore,thecontroltacticsforpoplarDothiorellacankerandCytosporacankerhavebeenlistedforkeyprojectinSeventhFive-YearPlan,EighthFive-YearplanandNinthFive-YearplanofChinasincethemiddleof80s.InTwentiethInternationalPoplarConference,"IntegratedcontroltechniqueofpoplardiseaseinChina"as…  相似文献   

16.
我国杨树病害的研究现状与防治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该文回顾了我国杨树病害研究与防治的现状。主要内容有:病害及病原,寄生专化性及致病性划分,抗病性的机理和测定,流行规律和预测,以及防治技术等。对1980年以来国内主要的杨树病害资料做了简介。  相似文献   

17.
利用ITS rDNA序列对我国杨树溃疡病的葡萄座腔菌科病原真菌进行系统发育学分析,共得到4种葡萄座腔菌科病原真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Neofusicoccum parvum,Diplodia seriata和D.mutila。它们与相应的无性型或有性型一一对应。其中,D.seriata在我国是第一次报道为杨树的病原。研究了试验菌株与国内外已报道菌株间的系统发育学关系,分析了它们与环境间的联系。结果表明B.dothidea具有高度的种内遗传多样性。这些结果对葡萄座腔菌科真菌在全球的分布作了必要的补充,也为杨树溃疡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varieties (clones) and knowledge of their genetic relationships are essential for poplar breeding and variety management. In this study, 21 elite poplar varieties of Tacamahaca and Aigeiros in China were fingerprinted using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 markers. Four AFLP primer pairs developed generated totally 181 AFLP polymorphic fragments, and in particular, each primer pair generated fingerprint profiles specific to each of the tested varieties.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varieties were evaluated by dendrograms and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M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sted poplar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ive groups, and indicated the clear separation of varieties of different sections of poplar and the primary distinction between native and exotic poplar varieties.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tested poplar varieties could be identified by their fingerprint profiles and that genetic relationships deduced from the study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ir genealogy. In addition, 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AFLP could be used to construct DNA fingerprints of polar clones at a large-scale level and to determine 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poplar varieties.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Acta Botanica Yunnanica, 2006, 28(1): 85–90 [译自: 云南植物研究]  相似文献   

19.
13种杨树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采集1-69杨等10种黑杨的9年生试材,易县毛白杨等3种白杨的13年生试材,测试木材物理力学性能,分析心边材,不同树高位置,株间的变化规律,比较品种间木材性质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13种杨树全树木材心材率在14.6-34.1%,之间,生材含水率在86.2-148.5%之间,由生材干燥至含水率为12%所产生的干缩率在8.66%-11.96%这间,气干密度属低类或很低类,强度属弱类,硬度属软类或甚软类,冲击韧性中等;黑杨心材颜色深,心边材性质差异大,白杨心材颜色淡,心边材性质差异小,品种间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按其主要特点可将13个品种的木材分为4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