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9篇
林业   29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茶炭疽病菌对油茶花果的侵染及早期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炭疽病菌侵染油茶花器的现象极为普遍。病花芽中的部分病菌可直接侵染花,某些花上的病菌又可直接侵染幼果,形成一个花芽和花以及花和幼果之间的连续侵染,这是冬前果实上最早发生的侵染之一。秋末受到侵染的幼果一般不表现症状,病菌在其内部潜伏越冬,至次年5、6月份有一部分开始发病,有相当数量的带菌果直至7、8月份果实进入增长后期才表现症状,病菌潜伏时期可达数月之久。病菌侵染果实的时期,除冬前外,从5月份前后至7、8月份皆可造成大量侵染,数量多少依侵染条件而定。果实发病的时期,大部分集中在8月份。通过套袋隔离方法,区分了不同时期侵染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冬前的侵染数量较大,引致中后期果实发病的数量也大,而且还增加早春的落果率和中后期发病的菌源,在病害周年发生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5——6月份的侵染,对病害的发展起加速作用,对后期的发病程度也有重要影响;7月中旬以后的侵染对发病的影响不大。油茶果实的抗病性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差异。在离体接种情况下,幼嫩果实无伤接种的发病率高于后期;当刺伤接种时,前后期发病都很高。这表明前后期果实抗病性的差异可能与表皮结构是否抗侵入有关,而自然界中,果实集中于后期发病的原因,可能与生理生化因子是否抗扩展有关。三年来在秋末和春季,用内吸杀菌剂进行防治,能有效地减少幼果中潜伏病菌的越冬基数,也能减少病枝等部位上的菌源,推迟发病始期达一个月左右,对最终病情的防治效果,一般在70%左右。用内吸杀菌剂进行早期药剂防治,较之原提倡的在发病前后多次喷洒波尔多液等保护性药剂,要省药省工,而且效果比较稳定,可推广试用。  相似文献   
2.
杉木炭疽病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前言杉木炭疽病(Colletotrichum sp.)是杉木(Cunninghamia laneolata)上最常见的一种病害,随杉木种植的不断扩大,为害渐趋严重。在重病林分中,枝梢大量枯死,致使树木不能成材;在一般感病林分中,病枝、病叶的死亡对树木生长也有相当影响。近年来,国内对杉木炭疽病的病原及发病条件等,已进行过一些研究,并肯定了某些栽培措施的防病效果。但是在对病害防治至关紧要的侵染问题,则较少研究。如关于病菌易从伤口侵入  相似文献   
3.
毛白杨是我国的乡土树种。它生长速度快、材质好、树型美观,是华北和西北地区城市绿化、公路行道树及平原地带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目前各地多采用埋条或嫁接等方法在苗圃集中繁殖,一般毛白杨需在苗圃中生长2—5年,因此苗木经济价值较高。毛白杨在苗圃中密集种植和良好的肥水条件下,  相似文献   
4.
在5个城市调查了438个月季品种对黑斑病Diplocarpon rosae的抗病性,抗病品种占9.82%。有些品种在不同地方的抗病性差异显著。用来自5个地方的病菌在室内接种3个在北京有不同抗病性的月季品种,病原菌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地理性差异。以上海和常州为代表的南方病菌致病力高于以北京和郑州为代表的北方病菌。  相似文献   
5.
杨树溃疡病(Dothiorella gregaria)是彩响杨树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杨树幼苗移栽后水份含量的降低诱发了病菌的为害。移栽前采用适当浓度的有效化学药剂处理幼苗,能促进杨树新根的生长,生根期可提前5~7天;生根量和根长分别较对照增加69.5%和76.73%。幼树吸水能力的增强,减轻了病害的程度,防治效果可达70%左右。  相似文献   
6.
由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引起的杨树大斑型溃疡病是辽宁、河北、山西等地区杨树上的重要病害。近几年我们对该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发现用截头法种植杨树,对减轻发病程度,提高造林成活率及生长量均有显著作用。在研究这种栽培技术的防病原理过程中,我们首先对树体内各部位水分的变化与发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的目的是寻找松枝枯病在大连市经常发生的原因,选择松树枝枯病Cenangium ferruginosum不同发病程度的三块林分:无病林,轻病林和重病林,分别测定其中不同年龄枝的相对含水量,并通过对松树枝枯病枯死枝条上子实体着生部位调查证明,在黑松的生长季节,相对含水量低的林分和相对含水量低的3龄枝上枝枯病发病率高,从林分,树体和枝条的相对含水量测定,都证明水亏缺是诱导松枝枯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杨树溃疡病致幼树生长量损失的过程中,找到一个适用的回归模型。经数学检验。回归曲线形状合理,各项指标均较好,此外,使用此模型从数学上精确地描述生长量变化的生物学规律,这对生产部门预测病害可能造成的损失,掌握防治指标及估算防治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北方杨树上冰核活性细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辽宁省、黑龙江省及北京市的杨树不同部位及干部溃疡类病害的病斑上分离到大量细菌。约有60%左右的菌株在-3.5~6℃具有冰核活性。其中,从树干冻伤部位分离的细菌数量最多,冰核活性细菌的比例也最高;由Dotheorella gregariaSacc,引起的大型溃疡病病斑上也分离到较多的冰核活性细菌。用干部大型溃疡斑上分离到的1个冰核活性较强菌株和叶部分离1个冰核活性强的菌株,在人工霜箱中测定,可使  相似文献   
10.
松树枝枯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记叙了1911年以来松枝枯病Cenangium feruginosumFr.exFr.的研究史上关于病菌的寄生性和致病性的争论,一种意见认为该菌是有寄生性的致病菌;一种意见认为完全是腐生菌。随着人工培养和在衰弱寄主上接种的成功,多数人承认它是一种弱寄生菌,其致病能力与环境胁迫所造成的树势衰弱相伴随。影响发病最高要的环境因子是气候干旱,近年研究证明,Cenangium ferruginosum是松树健康针叶中的一种占优势的内寄生菌,虽然它从未在针叶上产生症状,但有人推测,在针叶和小枝之间有相互系统蔓延的关系,文章还较详细地回顾了国内有关研究情况,并介绍了主要文献索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