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根癌农杆菌介导FPF1基因转化菊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转化材料的筛选、KM筛选浓度、Cef抗菌浓度以及延迟筛选时间的测定,以根癌农杆菌(Agrobactrium tumefaciens)LBA4404菌株介导FPF1基因转化菊花,对转化材料进行连续KM筛选,获得105株抗性苗,部分植株经PCR检测呈阳性.田间观察部分抗性株与对照相比在株型、叶色及花期上表现出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以日本晴愈伤组织为受体、草甘膦抗性基因CP4为选择标记基因的高效水稻遗传转化体系。【方法】以粳稻日本晴的成熟胚为试验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含有草甘膦抗性基因CP4的P1300载体转化日本晴的愈伤组织,分别用质量浓度为10、20和40 mg/L的草甘膦进行3轮抗性筛选,诱导分化和再生成苗;利用1 000 mg/L草甘膦对移栽成活的阳性苗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获得145株转基因幼苗,PCR检测阳性株为128株,阳性率达88.27%;经过3轮抗性筛选后,转基因幼苗的阳性率提高;移栽成活的99株阳性苗中,65株表现为抗性,抗性率为65.66%。【结论】成功建立了以草甘膦为筛选标记的水稻转基因体系,该体系为水稻育种提供了材料,并对以抗草甘膦基因作为筛选标记的水稻转基因和一些基因功能验证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英国薰衣草叶片为材料,创建稳定高效的农杆菌介导薰衣草的遗传转化体系.[方法]未经预培养的英国薰衣草叶片,在OD600=0.4的根癌农杆菌菌液中浸染10 min,共培养1d后,在Cef抑菌浓度为300 mg/L、Kan筛选浓度为30 mg/L的选择培养基上诱导芽分化,抗性芽在Kan浓度为10 mg/L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结果]对筛选得到的65株抗性苗进行PCR检测,获得2株阳性植株,转化率达到3.00;.[结论]建立了稳定高效的农杆菌介导英国薰衣草的遗传转化体系.  相似文献   

4.
融合杀虫基因对甘蔗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MAR序列介导转基因表达及融合杀虫基因,以期克服外源基因失活,增强抗虫基因表达能力,延缓昆虫抗性的发生,获得高抗虫转基因甘蔗植株.[方法]以甘蔗品种ROC25为材料,进行愈伤组织、芽苗分化和生根的Hyg抗性筛选试验.利用农杆菌介导,将含MAR序列介导融合杀虫基因(AVAc-CpTI)导入甘蔗基因组.[结果]愈伤组织增殖、出芽时Hyg的最佳筛选浓度为50 mg/L,生根时Hyg的最佳筛选浓度为30 mg/L.获得13个MAR序列介导转基因表达基因系,48株Southern杂交阳性甘蔗植株;获得8个无MAR序列介导转基因表达基因系,7株Southern杂交阳性甘蔗植株.MAR序列介导转基因表达使转化过程中转基因系的获得数量提高了62.5%.[结论]建立了ROC25的潮霉素抗性筛选体系;MAR序列介导融合杀虫基因进行甘蔗遗传转化,可提高甘蔗外源基因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5.
以橡胶草为试验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遗传转化研究。结果表明:50mg/L的卡那霉素(Kan)对橡胶草的抗性芽具有很好地筛选效果,生根筛选时,Kan的适宜质量浓度为35mg/L;最佳抑菌抗生素为羧苄青霉素(cb),适宜质量浓度为500mg/L,获得35株抗性试管苗,通过GUS染色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最终获得6株转基因植株,转化率为17.1%。可见,获得的橡胶草转基因植株,为橡胶草后续的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石楠抗寒基因AmGS高效转化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石楠为受体材料,利用农杆菌浸染方法开展沙冬青抗寒基因AmGS转化试验,通过对不同的受体材料浸染部位、菌液浓度、乙酰丁香酮和浸染时间对转化材料的死亡率%、分化率%、分化芽数(个)、芽苗长度(cm)以及芽苗颜色的分析,得出最佳转化方法为:采用茎尖为转化材料,菌液浓度为2/3~1/2原液,浸染时间为10 min,添加乙酰丁香酮浓度为25~30 mg/L.其中浸染部位是影响基因高效转化的最主要因素,菌液浓度、乙酰丁香酮和浸染时间的作用次之,经在50 mg/L浓度的卡那霉素培养基筛选培养,获得一批的抗性植株,经PCR检测获得6株转化株系.  相似文献   

7.
大叶女贞抗寒基因AmEBP1高效转化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大叶女贞为受体材料,利用农杆菌浸染方法对沙冬青抗寒基因AmEBP1进行转化试验,通过对不同的受体材料浸染部位、菌液浓度和浸染时间对转化材料的死亡率%、分化率%、分化芽数(个)、芽苗长度(cm)以及芽苗颜色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化材料为茎段,菌液浓度稀释为50%,浸染时间15 min;其中浸染部位是影响基因高效转化的最主要因素,菌液浓度和浸染时间的作用次之;方差分析进一步发现,浸染部位的三个水平对于外源基因在植物体内的转化显著差异,因此选择合适的浸染部位、适宜的菌液浓度和浸染时间能提高基因转化效率;经在50 mg/L浓度的卡那霉素培养基筛选培养,获得一批抗性植株,经PCR检测获得5株转化株系.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籼稻有效的农杆菌介导二次遗传转化方法,以T-DNA插入突变体M1和M2幼胚为受体材料,通过G418浓度分别为100 mg/L和150 mg/L(20 d/代)的筛选培养基筛选获得的抗性胚性愈伤,转化率最高分别为10.91%和11.05%;分化生根获得M1和M2基因互补转基因水稻植株各143株和180株,经PCR检测阳性率分别达到72.0%和76.1%.试验结果表明,以G418为筛选标记的籼稻二次遗传转化方法,可以成为水稻遗传改良及基因功能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农杆菌介导TLPD34基因的玉米遗传转化及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优良自交系郑58为受体材料,将抗真菌病害的水稻类甜蛋白基因(TLPD34)转入玉米,获得451株转化植株,经200mg/L草胺磷有效质量浓度筛选,得到57株抗性苗,T0代检测后,最终获得13株阳性植株,转化率达2.9%。对T0代PCR检测呈阳性的植株进行RT-PCR发现,部分植株能够进行正常转录。表明该方法能将外源基因TLPD34整合到玉米自交系郑58基因组中并进行正常转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一批广西普通野生稻材料中筛选出新的抗白背飞虱材料,为水稻抗性品种培育和栽培稻遗传改良提供优异的抗性资源。【方法】通过成株期鉴定法对218份普通野生稻进行白背飞虱抗性株的初步筛选,以Ptb33为抗性对照、9311为感性对照;利用苗期集团法对初步筛选到的抗性材料进行抗白背飞虱鉴定,并对部分抗性较好的材料进行重复鉴定,确定试验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利用成株期鉴定法从218份普通野生稻材料中初步筛选出60份对白背飞虱具有一定抗性的材料,占总鉴定材料的27.5%。利用苗期集团法从60份普通野生稻材料中鉴定出抗性材料22份,其中高抗材料1份,占鉴定材料数的1.7%,中抗材料21份,占鉴定材料的35.0%;对22份抗性材料中平均抗性水平较高的9份材料的重复鉴定结果与前期鉴定结果一致。【结论】通过对218份广西普通野生稻的抗性筛选,获得22份对白背飞虱具有中抗以上水平的抗性资源,这些抗性材料可应用于水稻抗性品种培育和栽培稻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遗传标记杂交油菜组合及其不育系为材料,以不同不育株率、施氮量、播种期为处理,研究了甘蓝型杂交油菜不育株的产量效应.同时,还调查了大面积移栽和直播条件下不育株的产量表现.结果表明:不育株比正常杂种植株的单株角果数、每果粒数、单株产量均显著降低.在不同不育株率情况下,不育株单株产量2007年减产38.89 %~50.00 %;2008年减产55.34 %~65.80 %.不同施氮量情况下,不育株单株产量减产41.83 %~76.34 %.不同播种期情况下,不育株单株产量2007年减产50 %~58.76 %,2008年减产50.40 %~58.04 %.大面积移栽种植不育株减产47.28 %,大面积直播不育株减产45.33 %.以上试验不同处理不育株减产幅度为38.89 %~76.34 %,总体平均减产54.61 %.结果还显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不育株减产幅度降低;随着播期的推迟,不育株减产幅度增大.  相似文献   

12.
湖南云山国家森林公园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湖南云山国家森林公园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与查证。结果表明,湖南云山国家森林公园观赏植物资源种类丰富,有137科1 129种;根据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可将其分为荫木类、观花类、观叶类、观果类、攀援类、地被类6大类型。同时对云山森林公园观赏植物资源开发与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Root-knot nematodes (RKNs) cause huge yield losses to agricultural crops worldwide.  Meanwhile, livestock manure is often improperly managed by farmers, which leads to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o resolve these two problems, this study developed a procedure for the conversion of chicken manure to organic fertilizer by larvae of Hermetia illucens L. and Bacillus subtilis BSF-CL.  Chicken manure organic fertilizer was then mixed thoroughly with Paenibacillus polymyxa KM2501-1 to a final concentration of 1.5×108 CFU g–1.  The efficacy of KM2501-1 microbial organic fertilizer in controlling root-knot nematodes was evaluated in pot and field experiments.  In pot experiments, applying KM2501-1 microbial organic fertilizer either as a base fertilizer or as a fumigant at the dose of 40 g/pot suppressed root-knot disease by 61.76 and 69.05% compared to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treatments, respectively.  When applied as a fumigant at the dose of 1 kg m–2 in field experiments, KM2501-1 microbial organic fertilizer enhanced the growth of tomato plants, suppressed root-knot disease by 49.97%, and reduced second stage juveniles of RKN in soil by 88.68%.  KM2501-1 microbial organic fertilizer controlled RKNs better than commercial bio-organic fertilizer in both pot and field experiments.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is co-conversion process efficiently transforms chicken manure into high value-added larvae biomass and KM2501-1 microbial organic fertilizer with potential application as a novel nematode control agent.  相似文献   

14.
植物是进行农业生产、城乡环境建设等工作的重要物质元素,园林植物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能够美化环境并丰富人们的生活,植物引种驯化在丰富北京地区园林植物资源的同时,也促进了植物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在对北京植物资源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引种栽植于北京地区的园林植物进行考证和分析,梳理出北京地区常见园林植物的引种栽植历史和园林应用情况,以期为今后植物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同时为今后植物的引种驯化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不同小麦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形态生理响应及抗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冬小麦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以矮抗58、郑麦366、开麦21、衡观35、周麦26、西农979,6个河南省主推的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返青期充分灌水(1 050 m~3·hm~(-2))、非充分灌水(450m~3·hm~(-2))以及不灌水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形态指标、生理指标、产量以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返青期非充分灌水和不灌水处理都使小麦的叶片相对含水量、株高、叶面积以及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降低。衡观35、开麦21、西农979和矮抗58在受到干旱胁迫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降幅小于郑麦366和周麦26,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幅也表现出相同趋势。同时,干旱胁迫使小麦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显著下降。在轻度干旱胁迫下,有效穗数和产量降幅较大;在严重干旱胁迫下,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下降的幅度均更明显。干旱胁迫引起的小麦叶片相对含水量、株高、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POD活性的降幅和MDA含量的增幅与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6个小麦品种中,衡观35和开麦21抗旱性较强,西农979和矮抗58抗旱性中等,郑麦366和周麦26抗旱性较弱。  相似文献   

16.
 对14个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KM9803A菌株、KM9803F菌株、KM9803G菌株、Z1菌株、Z2菌株、H2菌株耐紫外线能力较强。KM9803A与KM9803C两菌株的生长速度最快;产孢量仍以出发菌株KM9803菌株最多。35℃孢子萌芽率最高为KM9803C菌株。出发菌株KM9803的孢子萌发率较大多数菌株低。初步研究了室外紫外线照射对孢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KM9803A菌株和KM9803G菌株在室外紫外线照射下的孢子萌发率较高,说明耐紫外线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国内园林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探讨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新园林专业中植物学系列课程设置及内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新园林专业的定位为综合性园林,但是加重植物类课程的比重。植物类课程设置包括三大类:一是园林植物识别类课程,包括园林植物分类基础、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园林植物综合实习、园林专业认知实习和园林综合实习;二是园林植物应用类课程,包括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应用专题、立体绿化、盆景学、草坪与地被植物、植物专类园规划与设计、园林专业认知实习和园林综合实习;三是园林植物培育、养护管理类课程,包括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繁殖技术、园林植物组织培养、无土栽培、园林苗圃学、园林植物病害防治、园林植物虫害防治、城市绿地养护管理、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同时,对不同课程的内容和目标进行了定位;概述了实践类课程的设置。  相似文献   

18.
芦笋雄性系两性株调查及镜检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芦笋9个品种1.8 hm2大田实地调查,发现芦笋雄株中的雄性系两性株132株,有5个品种未发现雄性系两性株,玛丽华盛顿500W、Uc72各发现1株,西德全雄发现18株,鲁芦笋1号发现112株,并对发现的芦笋雄性系两性株进行目测和镜检观察,结果表明:应选择白色或黄白色的根尖,用1 mmol/L 8-羟基喹啉进行预处理5 h;解离用1 mol/L盐酸60℃恒温处理18 min效果最好;采用合理的压片方法,用双目显微镜可观察到二倍体和四倍体染色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5种植物提取物对绣线菊蚜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浸渍法,以95%乙醇为溶剂,对竹柏、小花八角、单瓣狗牙花、灯台树、辣蓼5种植物进行提取。将5种植物提取物分别稀释成1、5、10倍液,在室内用叶片残留法对绣线菊蚜进行触杀测定。[结果]5种植物的触杀效果为灯台树〉小花八角〉辣蓼〉竹柏〉单瓣狗牙花。不同浓度的5种植物提取物对绣线菊蚜的校正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竹柏、小花八角和辣蓼3种提取物的不同触杀时间的校正死亡率差异显著,单瓣狗牙花提取物不同触杀时间的校正死亡率差异极显著,灯台树提取物在不同触杀时间的校正死亡率无显著差异。[结论]5种植物提取物对绣线菊蚜的触杀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20.
观果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以张家界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解析观果植物在城市园林中的潜在价值及特殊功能,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张家界市观果植物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同时统计了张家界市常应用的观果植物,并且提出如何选择观果植物种类以进行更新,主张利用野生观果植物资源,并总结适合张家界地区的观果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