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吴卓晶  周天雄 《杂草科学》2003,(2):18-19,20
研究了0.1%升汞溶液、不同浓度赤霉素、不同浓度乙烯利在不同浸种时间、不同的培养基质中对异型莎草和鸭舌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异型莎草以1/2MS 10mg/kg GA3的固体培养基,50mg/kg乙烯利浸种12h发芽率最高,达96.38%;鸭舌草以Harvais 0.1mg/kg乙烯利的固体培养基,50mg/kgGA3浸种12h发芽率最高,达89.6%。  相似文献   
2.
大豆(Glycine max L.)是典型的短日照植物,光周期反应对开花至关重要. GmLCL2 可能是大豆生物钟中的生物振荡器关键基因.为进一步研究 GmLCL2 基因的功能及与其他生物钟基因的相互作用,本试验克隆了 GmLCL2 的特异片段,制备了多克隆抗体并对细菌及大豆不同组织进行了免疫印迹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 2000,并且在大豆不同组织(上胚轴、下胚轴、根、茎尖生长点和叶片)中均检测到GmLCL2蛋白的特异表达.获得的GmLCL2多克隆抗体效价较好,特异性较强,为后续GmLCL2功能研究提供良好探针.  相似文献   
3.
利用Phytome、TAIR、NCBI网站及其数据库和MEGA 4.0、Clustal X软件,对大豆(Gly-cine max)基因组中TOC1同源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了GmTOC1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物理分布、内含子-外显子结构,进行了氨基酸序列比对,并研究了其系统发育学地位。结果表明,GmTOC1与AtTOC1亲缘关系较近,都具有保守的调节区域,而且可能具有相似的生物钟调控功能。此外发现,大豆基因组中含有4个拷贝的TOC1同源基因,它们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保留了与拟南芥同源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4.
用蜡蚧轮枝菌KM9803菌株及其单孢分离菌株KM9803A、KM9803F、KM9803G,其紫外线诱变菌株Z2和化学诱变菌株H2对甘蓝蚜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将6菌株的毒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KM9803F菌株最强,其LC50值在第4(103),5(101)天都明显小于其他菌株(均在105以上);第6,7天的KM9803F的LC50值仍小于其他菌株,只不过差距缩小;在同一数量级(105,106)下对各菌株的LT50进行比较,都以KM9803F的致死中时间最短,为3~4 d,其余菌株均在4 d以上。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于2012年年底向奥巴马总统提交的题为 《关于农业应对与农业科研致总统的报告》的主旨内容进行了编译.报告分析了美国农业研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农业生产面临的7个方面的科学挑战.最后,报告提出了改革美国农业研究资助政策的建议,包括改变农业科研资助方式,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和增加对竞争性科研项目的资助,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扩大对农业研究基础设施投资,建立农业研究“创新生态系统”,建立公私农业研究机构网络等.该报告认为,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和创新力度改革措施,美国可以应对农业生产所面临的挑战,还可以为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以昆明地区分离的蜡蚧轮枝菌KM9803为出发菌株,通过单孢分离、紫外线诱变及化学诱变等手段获取14个菌株,经室内紫外线照射,测定14个菌株分生孢子萌芽率,表明各菌株分生孢子在抗紫外线能力上较出发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对14个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KM9803A菌株、KM9803F菌株、KM9803G菌株、Z1菌株、Z2菌株、H2菌株耐紫外线能力较强。KM9803A与KM9803C两菌株的生长速度最快;产孢量仍以出发菌株KM9803菌株最多。35℃孢子萌芽率最高为KM9803C菌株。出发菌株KM9803的孢子萌发率较大多数菌株低。初步研究了室外紫外线照射对孢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KM9803A菌株和KM9803G菌株在室外紫外线照射下的孢子萌发率较高,说明耐紫外线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