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本研究比较了口服复方替米考星可溶性粉与单独肌注替米考星注射液和静注磺胺二甲嘧啶钠注射液在鸡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和相对生物利用度。36只健康鸡,随机分为3组,给药剂量均为20 mg/kg,翼下静脉采血,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鸡血浆中的药物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Win Nonlin 6.1的非房室模型分析方法,计算出药物的动力学参数。鸡口服复方替米考星可溶性粉、肌注替米考星注射液和静注磺胺二甲嘧啶钠注射液后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49±3.64、37.17±10.82、12.40±4.11、61.31±11.38μg×h/m L。复方替米考星可溶性中替米考星相对于肌肉注射的替米考星的生物利用度为75.98%,复方制剂中磺胺二甲嘧啶钠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60.63%。复方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和单方药物相比,药动学参数经t检验,t_(1/2)、T_(max)、C_(max)、AUC、MRT等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复方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单剂量口服给药吸收较慢,达峰时间显著延迟,平均驻留时间显著延长,有利于抗菌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探讨磷酸替米考星在猪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特征,本试验给受试猪口服以及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利用HPLC方法分析不同时间点受试猪血浆中替米考星的药物浓度。试验结果显示,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经静脉注射和口服后,药物在猪体内吸收、分布很快,消除较慢,消除半衰期远远大于分布半衰期,符合二室开放模型,这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泰地罗新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以及口服生物利用度,本试验通过给猪单次口服和静脉注射泰地罗新,来研究泰地罗新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以及生物利用度。试验结果显示,泰地罗新口服在猪体内吸收半衰期(t1/2ka)为1. 057 h,消除半衰期(t1/2β)为80. 9h,达峰时间(Tmax)为2. 10 h,峰浓度(Cmax)为0. 51μg/m L,其吸收快,消除半衰期长,单次口服给药可长时间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口服给药在猪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为72. 9%。研究表明,说泰地罗新在猪体内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较高,在猪体内分布广,口服和静注的消除半衰期无明显差异,较为适合口服给药。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按单剂量口服的方法对健康蛋鸡进行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和替米考星溶液中主要组分替米考星的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利用HPLC方法分析不同时间点试验鸡血浆中的药物浓度。药物的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和替米考星溶液的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48)分别为(16.947±0.624)μg/mL.h和(16.020±0.631)μg/mL.h,没有显著差异;二者AUC0-48比值为1.058,Cmax分别为(0.759±0.012)μg/mL和(0.764±0.012)μg/mL,比值为0.993;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和替米考星溶液的t1/2β、C l(s)、t1/2 Ka和V/F(c)均没有显著差异;二者的tmax分别为(1.211±0.036)h和(1.030±0.063)h虽然有显著差异,但并不能以此说明二者生物学的非等效性。试验结果说明,单剂量口服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和替米考星溶液后,替米考星被迅速吸收,消退缓慢,依据生物等效性的重要评判指标,得出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和替米考星溶液在治疗中可以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5.
研究20%树脂包被替米考星颗粒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并评价其(受试制剂T)与国际(R1)国内(R2)两种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采用随机三制剂、三周期自身交叉试验设计,选取6头健康的阉割过的小公猪(体重20.7±2.6 kg),分别口灌给药三种制剂(10 mg/kg b.w.),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替米考星浓度,利用Kinetica 5.0分析药代动力学特性及生物等效性评价。20%树脂包被替米考星颗粒在猪体内的药时曲线符合带一级吸收的二室开放模型;T、R1、R2的C_(max)分别为(0.2830±0.0292)、(0.2815±0.0291)、(0.4087±0.0421)μg/mL,t_(max)分别为(4±0.9832)、(0.75±0.1581)、(1±0.2458)h,AUC_(0-∞)分别为(10.8715±1.1203)、(9.8715±1.0173)、(10.6441±1.096 9)μg·h·mL~(-1);受试制剂相比于两种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10.13±6.04%(R1)和102.63±9.64%(R2)。结果表明,三种制剂间具备生物等效性;20%树脂包被替米考星颗粒有更好的缓释作用,具有一定的生物安全性,在体内保持药效时间更久。  相似文献   

6.
将24只健康肉用商品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单剂量灌服10%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和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给药量均为12 mg/kg体重,进行药动学比较研究。给药后按预定时间采集血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血浆中药物含量。实测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Win Nonlin5.2.1药动学分析软件处理。结果显示,A组平均消除半衰期(T1/2β)约为33.786 h,达峰时间(Tmax)和峰值浓度(Cmax)分别为1.125 h和0.377μg/m L,平均曲线下面积(AUC)为2.322μg/m L·h,平均滞留时间(MRT)为9.345 h;B组T1/2β约为37.272 h,Tmax和Cmax分别为1.167 h和0.358μg/m L,AUC为2.444μg/m L·h,MRT为9.698 h,相对生物利用度约为105.3%。结果表明,两种替米考星饮水剂上述药动学参数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赵小刚 《兽医导刊》2016,(12):207-208
本文进行了呼替奇在鸡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24只健康鸡,随机分为2组,分别单剂量20 mg·kg-1·bw灌胃呼替奇和肌内注射替米考星注射液.在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从翅下静脉采集血样,分离血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替米考星的浓度.结果:灌胃呼替奇与肌内注射替米考星(20 mg· kg-1·bw)后的AUC分别为(16.32±3.16)、(15.96±3.72) μg×h/ml,Cmax分别为(1.43±0.54)、(1.38±0.66)μg/ml,没有显著差异,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26±4.72%;tmax分别为(2.08±0.85)、(1.36±0.47)h,t1/2β分别为(41.26±8.38)、(36.54±5.97)h,MRT分别为(45.70±5.08)、(38.58±6.59)h,Vd分别为(1.27±0.69)、(2.02±0.82) L/kg,差异显著.试验结果表明,单剂量口服呼替奇后,吸收较快,消除缓慢,平均驻留时间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两种磷虾油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评价,将18只家兔随机分成3组,分别单剂量灌服南极磷虾油(受试制剂T1),太平洋磷虾油(受试制剂T2),鱼油(参比制剂R)。用GC-MS检测血浆中EPA,DHA的浓度,采用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对EPA而言,参比制剂R与受试制剂T1,T2的峰浓度(Cmax)分别为(190.03±4.21μg/m L),(192.79±3.64μg/m L),(218.35±5.47μg/m L);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8.02±0.65)、(12.04±0.31)、(12.10±0.24)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23.32±6.72),(20.43±4.58),(19.23±6.24 mg)h/m L。对DHA而言,参比制剂R与受试制剂T1,T2的峰浓度(Cmax)分别为(243.50±3.47μg/m L)、(219.52±2.04μg/m L)、(233.27±2.87μg/m L);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7.04±0.52)、(10.06±0.60)、(7.10±0.29)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6.08±4.98)、(23.49±4.84)、(9.70±0.67 mg)h/m L。以鱼油做为对照物,南极磷虾油中EPA和DHA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83.27±10.21)%、(134.56±20.51)%。太平洋磷虾油中EPA和DHA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84.73±12.03)%,(49.26±8.79)%。结论表明与鱼油相比,南极磷虾油显著提高了DHA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六氢β-酸月桂酸酯在鸡体内的药动学,本试验选用12只健康鸡,随机分为2组,分别单剂量40mg/kg体重灌胃给药和1 mg/kg体重静脉注射给药。在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从前腔静脉采集血样,分离血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六氢β-酸月桂酸酯的浓度。用Winnonlin 5.2.1的非房室模型处理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单剂量口服六氢β-酸月桂酸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0.04±0.01)μg/m L,tmax(1.00±0.15)h,T1/2(2.35±0.17)h,AUC(0.13±0.01)μg·h/m L,V(1024.1±98.4)L/kg,CLB(302.2±7.6)L/h·kg,MRT(3.55±0.27)h;单剂量静脉注射六氢β-酸月桂酸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0(1.25±0.17)μg/m L,T1/2(1.10±0.25)h,AUC(0.82±0.14)μg·h/m L,V(1.93±0.13)L/kg,CLB(1.25±0.21)L/h·kg,MRT(1.27±0.31)h。结果表明:灌胃六氢β-酸月桂酸酯与静脉注射六氢β-酸月桂酸酯相比,鸡灌胃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为0.4%,灌胃给药后吸收极少,静脉注射血药浓度较高,消除半衰期均较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现代缓释技术,以替米考星为原料药,研制出溶解度较高、疗效强、可减少给药次数的替米考星长效混悬剂,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为该药的批量生产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通过正交优化法选择最优处方,并对最优处方进行含量测定试验、稳定性试验和药动学试验。[结果]替米考星长效混悬剂最佳处方为:替米考星原料药2.5g/100 mL,有机溶媒(1,2-丙二醇:乙醇=9:1)占比65%,润湿剂(吐温-80)0.3%,助悬剂(羟丙甲纤维素)5%,抗氧剂(无水亚硫酸钠)0.03%;含量测定结果为合格;影响因素试验发现替米考星长效混悬剂对高温和强光照敏感,对湿度不敏感;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发现替米考星长效混悬剂稳定性良好;药动学试验发现替米考星长效混悬剂和实验室自制替米考星溶液的AUC分别为43.164 9μg·h·mL~(-1)和26.206 5μg·h·mL~(-1),替米考星长效混悬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64.71%。[结论]本试验制得的替米考星长效混悬剂含量合格、稳定性良好、相对生物利用度高,可以批量生产,用于大型养殖场的大规模给药。  相似文献   

11.
口服胰岛素(INS)治疗糖尿病存在因胃肠道的蛋白酶而发生药物降解的问题。从家蚕蛹中分离了Bm Kazal、Bm CP82种蛋白酶抑制剂,设计其编码基因引物序列克隆2个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 ET28a-Bm Kazal和p ET32a-Bm CP8在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中表达并纯化了重组Bm Kazal和Bm CP8蛋白。将这2种蛋白酶抑制剂与INS混匀制成INS口服悬液给小鼠灌胃,研究其对INS口服吸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按1.5 IU/kg剂量皮下注射INS的对照组小鼠,血药达峰浓度C_(max)为(7.56±1.40)m IU/L,达峰时间T_(max)为1 h;口服0.5μg/μL Bm CP8+15 IU/kg INS组、0.5μg/μL Bm Kazal+15 IU/kg INS组、0.5μg/μL Bm CP8+0.5μg/μL Bm Kazal+15 IU/kg INS组小鼠的血药达峰浓度C_(max)分别为(6.07±0.51)、(7.12±0.89)、(9.20±2.00)m IU/L,达峰时间T_(max)均为3 h;而按15 IU/kg剂量单纯口服INS对照组小鼠的血药浓度一直维持在4.32 m IU/L左右。以上结果说明Bm CP8、Bm Kazal能够协同INS经小鼠胃肠道口服吸收入血液,而且二者联合使用效果更好,使小鼠体内对INS的口服生物利用度由1.51%提高至4.17%,有促进小鼠对胰岛素口服吸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恩诺沙星微囊在猪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恩诺沙星微囊和原粉在猪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将10头健康猪分2组采用正交试验,经灌胃给药后采血、甲醇提取和HPLC分析,所得药时数据用MCPKP计算机程序处理。恩诺沙星微囊和原粉经口服给药后在猪体内的药时数据均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Ka1.73 h±0.93 h和0.36 h±0.31 h(P0.01);Tmax5.69 h±1.68 h和2.04 h±1.06 h(P0.01);t1/2Ke16.53 h±5.23 h和10.17 h±1.87 h(P0.01);Cmax1.71μg/mL±0.47μg/mL和2.51μg/mL±0.45μg/mL(P0.01);AUC为每小时51.98μg/mL±16.08μg/mL和40.58μg/mL±6.40μg/mL;微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28%。说明恩诺沙星微囊口服给药吸收较慢但完全,达峰时间较长,消除缓慢。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4,(7):73-76
为了解硫酸头孢喹肟口服和静注给药在鸡体内的动力学特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血浆中的药物质量浓度,所得硫酸头孢喹肟血药浓度数据用3p97计算机软件处理。结果显示:硫酸头孢喹肟以每公斤体重10 mg单剂量静注给药,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经药动学程序拟合符合无吸收二室开放动力学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中央室分布容积V(c)(1.16±0.02)L·kg-1,分布半衰期T1/2α(0.29±0.03)h,消除半衰期T1/2β(1.69±0.24)h,曲线下面积AUC(6.57±0.18)mg·L-1·h,清除率CL/f(s)(1.53±0.04)mg·L-1·h。硫酸头孢喹肟以每公斤体重20 mg口服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主要动力学参数:吸收半衰期T1/2 ka(0.52±0.04)h,消除半衰期T1/2 ke(0.88±0.05)h,峰时Tmax(1.07±0.02)h,最高血药浓度Cmax(3.63±0.25)μg·mL-1,曲线下面积AUC(9.84±0.68)mg·L-1·h,表观分布容积V/f(c)(3.85±0.30)L·kg-1·h-1,生物利用度F(74.9±0.06)%。结果表明:硫酸头孢喹肟静注给药能迅速从血液分布进入组织中,在体液中具有良好的渗透和分布性能,体内分布广泛,能迅速从血液中消除。口服给药吸收迅速,达峰时间短。口服给药在鸡体内生物利用度稍低,可能由于硫酸头孢喹肟的脂溶性低,其在消化道吸收率低所致。但在8 h内能保持有效血药浓度范围(0.095.74μg·mL-1),可以有效控制常见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量稀释法来测定磷酸替米考星等药物对9种微生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评价其抗菌活性。结果:磷酸替米考星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等临床常见畜禽致病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MIC均在0.004 9~2.5μg/m L;对猪肺炎支原体与鸡毒支原体的MIC分别为0.004 9 ccu/m L和0.312 5 ccu/m L,表现出显著的抑菌活性。磷酸替米考星与其他抗生素相比,抑菌活性好或相当,与其主要对照药物替米考星相比,具有更好的水溶性。结果显示磷酸替米考星可用于治疗由这些敏感菌所致的疾病。  相似文献   

15.
替米考星在绵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只健康小尾寒羊,采用静脉和皮下注射2种途径以替米考星10mg/kg体重剂量给药,进行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动物给药后在96h内分点采血,血浆样品处理采用甲醇沉淀,离心去蛋白,调节pH值并用氯仿提取替米考星;样品测定采用苯基柱,以反向HPLC测定绵羊血清中的替米考星浓度。结果表明,绵羊静注和皮下注射替米考星的药时数据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替米考星皮下注射和静脉给药在羊体内具有吸收和分布较迅速,消除缓慢,体内分布容积大,生物利用度较高的特点。结果对了解替米考星在绵羊体内的药动学特征以及指导临床正确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国产和进口托芬那酸注射液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采用双处理、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将20头健康比格犬随机分成2组,按0.1 m L/kg体重肌肉分别单剂量注射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托芬那酸的浓度,利用WinNonlin6.3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并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显示,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Tmax分别为(0.2±0.1)h和(0.3±0.2)h;Cmax分别为(5.12±1.55)μg/m L和(5.38±2.04)μg/m L;AUC0-t分别为(12.1±2.97)μg·h·m L~(-1)和(12.28±3.24)μg·h·m L~(-1);AUC_(0-∞)分别为(13.38±3.10)μg·h·m L~(-1)和(13.85±3.40)μg·h·m L~(-1)。托芬那酸注射液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AUC_(0-t)、AUC_(0-∞)、C_(max)、T_(max)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双单侧t检验结果显示两种制剂生物等效,临床上可相互替代。该试验为兽医临床给药方案的制定以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6,(5):122-125
为将绿原酸引入奶牛乳房炎的治疗,进行了绿原酸在奶山羊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本试验制备了奶山羊大肠杆菌性乳房炎病理模型,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血清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测定了静注、肌注绿原酸在健康奶山羊及乳房炎病理模型奶山羊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初步反映了绿原酸在奶山羊体内的动力学过程。经试验测定绿原酸在健康奶山羊体内,静注后呈二室开放模型,其药动学参数CO(μg/m L)为20.66±6.13,T1/2β(min)为7.27±1.19,CLB(L/kg·min-1)为0.27±0.34,AUC(mg/L·min-1)为81.83±14.87;肌注后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其药动学参数Cmax(μg/m L)为0.40±0.11,AUC(mg/L·min-1)为41.54±17.16。绝对生物利用度平均为47。绿原酸在乳房炎奶山羊体内静注后呈二室开放模型,其药动学参数CO(μg/m L)为23.03±6.97,t1/2β(min)为9.01±4.16,AUC(mg/L·min)为96.68±16.93,CLB(L/kg·min-1)为0.10±0.02;肌注后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其药动学参数Cmax(μg/m L)为0.48±0.37,AUC(mg/L·min)为38.02±23.69。绝对生物利用度平均为43%。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与兽医》2016,(4):101-103
健康黄羽肉鸡(公母各半)20只随机分为A、B 2组,分别单剂量灌服19.91%氟苯尼考粉(受试品)和10%氟苯尼考粉(对照品),给药量均为15 mg/kg,进行药动学比较研究。给药后按预定时间采集血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血浆中药物含量。实测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Win Nonlin 5.2.1药动学分析软件处理。结果显示:A组平均消除半衰期(T_(1/2β))约为9.158 h,达峰时间(T~(max))和峰值浓度(C~(max))分别为0.600 h和5.786μg/m L,平均曲线下面积(AUC)为26.474 h·μg/m L,平均滞留时间(MRT)4.357 h;B组平均T_(1/2β)约为7.513 h,T~(max)和C~(max)分别为1.900 h和5.106 mg/L,AUC为25.749 h·μg/m L,MRT 5.695 h;相对生物利用度约为93.979%。结果表明,19.91%氟苯尼考粉T~(max)比10%氟苯尼考粉提前(P0.01),其他药动学参数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磷酸替米考星对仔猪自然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治疗效果,选取支原体肺炎患猪,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混饮给药,每日1次,连用7 d,通过检测各组受试猪死亡率、治愈率、有效率、增重效果、感染仔猪的肺部病变评分等指标对受试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80 mg/L剂量组治愈率最佳,与其他2个药物治疗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药物治疗有效率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80 mg/L剂量组最高,但3个药物治疗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60~80 mg/L能有效改善猪群相对增重率(P0.05),但仍显著低于健康猪群(P0.05);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60~80 mg/L剂量组、10%替米考星可溶性粉组均可明显降低病猪肺脏病变评分(P0.05)。结果表明:60~80 mg/L剂量的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饮水治疗猪自然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效果显著,且治疗效果与10%替米考星可溶性粉相当。  相似文献   

20.
为了考察国产马波沙星注射液在母猪体内的药动学数据,给临床用药提供依据。选用18头健康长白、大白母猪(体重222.0±31.9 kg),随机分为2组,分别以每千克体重2.0 mg的剂量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马波沙星注射液。在给药前后按设计时间点从母猪前腔静脉采集血液,离心后取上清液,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中药物的浓度,采用美国Pharsight公司药动学软件Winnonlin5.2.1的非房室模型来处理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结果: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1)肌肉注射马波沙星注射液:MRT(20.20±3.71)h;t_(1/2β)(21.09±5.18)h;AUC(32.94±4.41)μg/h·m L;t_(max)(1.72±0.97)h;C_(max)(1.90±0.69)μg/m L,生物利用度(F)为80.2%;(2)马波沙星注射液静注:MRT(18.94±4.10)h;t_(1/2β)(17.70±4.59)h;AUC(41.07±13.02)μg/h·m L;V_d(1.23±0.33)L/kg。表明:在健康母猪体内,马波沙星肌肉注射给药的主要药动学特征为:吸收迅速完全,消除缓慢,生物利用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