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在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下,美丽乡村的景观建设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美丽乡村农业景观是乡村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与村落景观的融合成就了美丽乡村的特色景观风貌.在传统农业景观含义的基础上,将美丽乡村农业景观看作是一个自然与人工复合的生态系统,从而对农业景观的建设水平和呈现层次提出涵盖生产、生活、生态及旅游等方面的要求.农业景观系统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其空间表现非均质性,存在功能与内容的变化,以及功能内容随季节的变化.因此,农业景观系统可划分为时间、空间和功能3个基础维度,进而以功能维度为核心,以空间维度为载体,以时间维度为延伸,通过3个维度的复合和叠加,层层递进,实现美丽乡村农业景观系统型的基本构建.江苏省南京市桦墅村的规划实践证明,这种多维复合的方法是美丽乡村规划中农业景观系统构建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乡村公共景观设施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元素。本文以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壶镇镇陇东村的乡村文化特色为切入点,研究乡村公共景观设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陇东村既注重保护历史特色、生态底色,又兼顾现代化的人性设计和村庄发展的融合,通过乡村公共景观设施同乡村自然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改善乡村的空间环境与生态质量,充分体现了乡村的自然和谐之美,成功打造了生态环保、生活和谐、精神文化充实的“魅力陇东”,从而探索出一条乡村公共景观设施“美丽”的传承与嬗变的具体路径,是类似山区乡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范本。  相似文献   

3.
美丽乡村的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乡村的发展与振兴已经不再单纯是经济建设,而是一个综合复杂工程。环境美化、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基础设施的改善都成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在美丽乡村中建设保护乡村自身的乡土文化特点,避免千篇一律的同质化景观出现,成为了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话题。围绕乡土景观元素的挖掘与提炼,探索出乡土景观元素在乡村规划中价值与意义,以及在美丽乡村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手法,从而我国的乡村的建设提供具有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美丽乡村建设和数字乡村战略双重背景下,乡村景观资源的数字化集成、管理、表达与应用是实现我国乡村生态和人居环境数字化管理提升的基础工作,本研究针对乡村景观资源数据多源异构、难以集成的问题,以乡村景观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构建为主题,应用3S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明确乡村景观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的需求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景观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总体功能架构,并围绕多尺度乡村景观资源数据的融合与存储、乡村景观资源分类与评价、乡村景观资源数据可视化3个平台的核心模块的构建过程进行了叙述。通过构建分布式“空间-属性一体化”乡村景观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实现国土-区域-地方-村域多尺度多源乡村景观资源数据的集成、分类、评价与展示。  相似文献   

5.
王珍珠 《乡村科技》2022,(3):118-120
乡村景观的保护与重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具体乡村景观改造项目为例,因地制宜地结合乡村当地生态景观资源和乡土文化特色,运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段,以实现乡村景观的保护与重构,延续核心景观要素的价值,并促进人们与乡村景观场景以现代的方式进行互动,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我国正式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不断加强了对“三农”问题的关注,随着农村地区人 民生态环保意识的提升,农村环境问题得到了较大改善。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部分,不仅可以进一步美 化农村地区环境,还可以有效保护农村地区自然资源,改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近年来,湖州市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 村”计划,为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带动农村农业、生态旅游业等产业发展,加强了对乡村生态园林景观 的设计和规划,旨在为乡村环境优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乡村景观的打造能体现乡村文化,展现乡村生态,是乡村旅游的基础.英国和德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是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先驱国家,其乡村景观也成为吸引世界各国游客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从两国乡村景观的景观发展史与乡村景观的特征进行梳理与解读,总结出英国乡村景观是以文化为积淀力的综合田园景观,德国乡村景观是重视生态为主的复合型乡村景观,认为我国乡村景观应该构建乡村文化体系和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从"如画性"乡村文化景观和打造"纯净性"生态景观入手,并提出构建乡村艺术智库、打造乡村学术力量、依托农业开展生态旅游等具体策略,为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美丽乡村农业景观是乡村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与村落景观的融合成就了美丽乡村的特色景观。该研究从农业景观的含义及要素特征出发,将农业景观体系划分为农业生产景观、农业生态景观和农业生活景观3个类型;据此对南京市桦墅村(周冲)的农业景观进行分类,采用或保留、或替代、或填充、或提升、或重构的空间布局策略,提出桦墅村3类农业景观的布局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9.
陈本学    陈明鑫   《现代农业研究》2022,(5):20-22
乡村是未来居民的理想居住区。随着社会的发展,乡村景观生态系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乡村景观生 态功能评价作为乡村人居环境改造的基础工作之一,构建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 的推动作用。本文以中原乡村景观生态功能指数作为评价的度量标准,对平原地区景观生态功能的稳定性、异质性、 自然性等进行综合评价,进而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理论依据和发展借鉴。  相似文献   

10.
温瑀  王颖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766-7767
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中,乡村景观规划已迫在眉睫。阐述了乡村景观规划的内涵,探讨了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的涵义、原则、方法及具体措施。通过保护乡村景观的完整性和地方文化特色,为我国乡村景观生态规划提供良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乡村社会经济变化日新月异,传统乡村景观的变迁乃至衰退现象日趋严重,通过了解传统古村落乡村景观的变化与保护现状为乡村景观发展规划指明方向。【方法/过程】选择闽西山区的历史文化古村落芷溪村为研究对象,结合走访调查结果,探究乡村景观的变迁与保护,重点分析景观变迁的过程和特点,系统阐述该村现阶段的保护利用现状和衰退原因,提出发展建议。【结果/结论】芷溪村乡村景观变迁主要表现在:自然与生态遭受破坏;传统人文景观与意境正在散失;非物质文化景观与表现载体受到冲击。由城市化的发展所带来的土地利用方式变化、乡村人口结构转变、生产方式转型、乡村发展自发性和人们观念变化等是乡村景观变迁的主要原因。当前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发展需着重保护自然生态景观;注重乡村人文景观的保留与重构;要提高公众参与和保护意识;发挥古村落景观优势,适度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2.
田甜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604-10606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和乡村景观的结构、布局、功能和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了中国目前由城市化带来的城乡素观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乡村景观生态问题突出自然、半自然景观的退化造成生态平衡失调,景观格局混乱造成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新旧景观不协调造成乡土特色消失,人地关系矛盾突出,土地浪费及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城市景观生态问题强调区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使得生态功能下降、具有重要价值的自然与人文景观遭到破坏、城市绿色空间不断减少造成景观破碎度增加、城市布局缺乏规划引发空间发展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指出乡村景观生态问题的解决应注重景观生态规划、调整布局,以整体性原则协调区域综合发展,有效协调各种矛盾,加大农村土地整理力度,开展生态网络建设;城市景观生态优化应着重于合理规划景观结构比例,建立合理的景现格局,并有效地建设城市绿地,调控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旨在探索如何构建一种生态与经济发展兼顾的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工作体系。以扬州市为例,选择防洪、水土保持、生物保护、乡土文化保护和游憩安全5个要素构建区域多层次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利用神经网络CA模型模拟无生态约束下的区域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格局,将二者耦合得到优先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调整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并为每类管制区编制相应的管制规则。结果表明:①利用景观安全格局与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格局耦合来进行建设用地管制区划分,优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再进行建设用地的安排,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②通过调整建设区的划定,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新增建设用地适宜调整的区域,在建设用地管制的基础上,给予地方政府充分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14.
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顶层设计,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都市郊区的美丽乡村的建设,更具有涵养城市生态环境、保障城市供应、承接城市资源和要素的重要意义。基于对北京市郊区密云县的蔡家洼村和古北口村进行的实地调研,总结了两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农村基层组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起着重要的自下而上的推动作用,是农村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并就利用农村基层组织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发挥乡村精英在基层组织中的核心作用,实行村民自治,推动内生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形成等。  相似文献   

15.
城乡结合部的环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结合部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问题日益突出。必须加强城乡结合部环境保护的立法,切实做好城乡结合部的环境规划工作,实现城市与农村、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人口膨胀和快速城市化的全球化背景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景观是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的基本美学观和价值观.缺乏统一的指导原则和评价标准使得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出现了很多问题,也限制了生态景观的进一步推广和实践.基于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的方式,归纳了城市生态景观的基本内涵和指导原则,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评价指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了170余份有效问卷,据此分析公众对城市生态景观的理解和需求.可以依据该结果为城市生态景观的定量评价提供初步的权重值,为进一步完善生态景观建设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大面积桉树引种区云南省澜沧县为研究区,以自然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的整体保护为目标,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开展了桉树引种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GIS技术和“成本距离加权”制图分析工具,将生物和景观等综合因素融入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把“源”扩展的生态过程与景观格局结合起来,应用于桉树引种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中是可行的.(2)选择次生常绿阔林为保护“源”,地表覆盖类型、海拔、坡度、土壤质地和公路等为阻力因子,建立最小累计阻力面,识别了廊道、辐射道和战略点等生态安全格局组分;用最小累积阻力阈值划分了生态缓冲区、生态过渡区、生态边缘区、农业耕作区和居民生活区等生态功能区,并界定桉树禁止种植区和桉树可种植区,最终组合成两个方案的中级和高级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方案一,中级和高级安全水平的桉树可种植区面积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33.48%和19.27%.方案二,中级和高级安全水平的桉树可种植区面积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28.37%和15.17%.(3)从“源”的扩展效果、保护广度、管理成本、难易程度及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等方面评价,认为方案二的中级安全水平格局能够相对满足澜沧县对生态、经济发展的要求.研究结果为制定研究区生态安全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乡村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景观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恢复和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论文介绍了景观方法,探讨了乡村环境保护和管理景观方法途径,包括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服务功能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关系重建、乡村景观特征提升、小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景观综合管理以及构建以农户为主体的生态景观管护制度.结合海淀区土地整治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生态景观建设规划设计案例,分析了乡村环境保护和管理需要从田块尺度提升到景观尺度的必要性,需要从区域生态景观战略规划、景观尺度上空间格局规划、生态景观化工程技术应用3个层次上,提高生态景观服务功能,保护和修复乡村生态环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加强不同的土地经营者、管理者以及利益相关者合作,推进综合景观管理.  相似文献   

19.
快速城市化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结构特征与调控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及其所带来的生态影响成为全球化的重要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也深受影响,其景观结构和生态功能受到影响.该文目的是通过对城市生态设施景观结构特征与形成机制的分析,研究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调控方法,为城市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该文主要分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快速城市化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的空间破碎化、景观粒度、人工影响与景观不稳定性、系统生态服务功能格局和景观连通性等结构特征,并分析了快速城市化下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景观结构特征的形成机制.结果显示快速城市化地区基础生态设施表现出高度破碎化、高度人工化和生态不稳定性、低生态服务功能、低景观连通度等特征,并从城市中心向郊区和城市化区域呈梯度差异分布.而区域自然环境资源分布特征、区域管理政策、交通系统和历史文化因素是影响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设施结构特征的主要因素.基于这些分析,进一步提出生态系统压力与承载力评估、生态适宜性评价、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估量,以及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分析为基础的多尺度综合调控机制.运用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功能原理,综合研究城市化条件下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布局与生态学功能之间的关系及优化调整机制,为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规划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园林与扬州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密切相关。园林建设发展了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推动了扬州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园林建设是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现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扬州在大力建设生态园林中,宜特别注意依法治林,突出文化特色,尊重自然规律,以人为本,城乡联动,规范管理,科技兴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