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禽类性别及性别控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禽类的性决定、性分化和性别控制方面的研究现状表明:禽类的性决定机制尚不十分清楚。除了公认的性染色体理论,还有常染色体/Z染色体平衡理论的争论。但性别最终由基因决定,在禽类尚未发现象Y染色体上的SRY片段。作者提出了“Z染色体上的性别基因可能以剂量效应来决定性别”的设想。禽类性别的有效控制将取决于对其性决定、性分化本质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SRY在动物性别决定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RY既睾丸决定因子,它是决定动物性别的Y染色体上的一个微小片段,它携带有睾丸特异性转录密码,在动物性别决定的关键时期对机体发出遗传信息,将原始性腺的生殖背导向睾丸的发育,SRY在动物性别决定中能够介导其他转录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并能改变这些转录因子到染色质内的靶位点。在动物性别向雌性发育的通路上SRY起到了一个阻遏子的作用。根据SRY的作用提出动物性别的决定模式及其在动物性别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SRY既睾丸决定因子,它是决定动物性别的Y染色体上的一个微小片段,它携带着睾丸特异性转录密码,在动物性别决定的关键时期对机体发出遗传信息,将原始性腺的生殖背导向睾丸的发育,SRY在动物性别决定中能够介导其他转录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并能改变这些转录因子到染色质内的靶位点。在动物性别向雌性发育的通路上SRY起到了一个阻遏子的作用。根据SRY的作用提出动物性别的决定模式及其在动物性别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黑熊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微量全血培养方法研究了黑熊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并对其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正常黑熊核型为:♂[♀]2n=7410(M)+8(SM)+54(T)XY(TT)[XX(TT)]。X染色体较大,间于20号与21号染色体之间,Y染色体较小,间于30号与31号染色体之间  相似文献   

5.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分带技术,分析了龙陵黄山羊的核型,C—带和银染核仁组织区(Ag—NOR_s),结果表明:龙陵黄山羊染色体数为2n=60,常染色体及X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Y染色体最小,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常染色体着丝粒区均显示C—带,性染色体未显C—带.雌性银染核仁组织区(Ag—NOR_s)分布于No.1,2,3,4,5,25号染色体,雄性分布于No.1,2,25号染色体,显示了性别及分布多态性。研究还发现三种不同的联合(ASSOCIATION)。  相似文献   

6.
荆州黑麦的染色体分析及C-显带核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荆州黑麦的染色体分析及C-显带核型蔡习文(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430070)关键词黑麦,染色体分析,C-显带核型中图法分类号S512.102CHROMOSOMEANALYSISANDC-BANDEDKARYOTYPEOF“JINGZHOU-HEIM...  相似文献   

7.
野红燕麦Avena,sterilis和小粒裸燕麦Avena.nuaidrevis,是燕麦属Avena中染色体数目呈不同倍数的种。我们对这2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及其核型进行了观察研究。野红燕麦是六倍体2n=6X=42,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6X=42=22m+18sm(2SAT)+2st,核型类别为2B;小粒裸燕麦是二倍体2n=2X=14,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4=6m+4sm(2SAT)+4st,核型类别为2A。  相似文献   

8.
提高灰色模型预测精度浅析杨运清,张宏(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150030)APRELIMINARYEXPLORATIONOFINCREASINGPREDICTIONPRECISIONOFGREYMODEL¥YangYunqing;ZhangHong(No...  相似文献   

9.
茶胚胎发育研究的历史沿革彭海峰严学成(华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广州,510642)RESEARCHADVANCESONTHEDEVELOPMENTOFEMBRYOINCameliasinensisPengHaifengYanXuecheng(Col...  相似文献   

10.
优选牛犊的性别英国马斯特牛犊有限公司、AERC动物生理、基因研究所和在马里兰美国农业部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项预先选择牛胚胎性别的操作方法。该项技术运用萤光活性细胞分选器分离带有X和Y染色体的精子。用萤光活性的染料给精子样品上色,能探测出含X和Y染色体的...  相似文献   

11.
小麦种衣剂应用效果初探蔡政林(四川省资阳市种子公司/资阳市641300)THEPRELIMINARYEXPLORATIONFORTHEAPPLIEDEFFECTSOFTHESEEDCOATINGAGENTOFWHEAT¥ChaiZhengling(S...  相似文献   

12.
X为实Banach空间,其对偶空间为X.S:D(S)X→X,T:D(T)X→X为两个非线性算子。本文所讨论的问题属于方程Sx+Tx=f的可解性问题,并得到了使S,T在更弱的条件下有R(S)R(S+T)及intR(S)(S+T)成立的两个定理,推广、改进了已有的有关算子和的值域定理。  相似文献   

13.
柑桔属随体染色体系统演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柑桔属60个分类群的随体染色体观察表明,依随体的形态分为三类:具缢痕的大随体,大随体及小随体(S)。其随体组合分为11类:CC,LL,LLLL,SS,LS,LLS,LLLS,CCCS,CSS,CLL,L^aS,同形染色体特征表明,枸橼,抽及宽皮柑桔是三大基本核型,宜昌橙归入大翼橙类更合理,具缢痕的大随体染色体实质上是异形的双着丝点,染色体,其起源可能是由最原始的X=10的芸香科植物通过染色融合而  相似文献   

14.
五寨莜麦Avenanuda是我区栽培历史悠久的农家品种。在燕麦属中它是染色体数目比较多的种。我们对其染色体数目及其核型进行了观察研究。五寨莜麦是六倍体种2n=6X=42,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6X=42=26m+10sm(2SAT)+6st,核型类别为2B。  相似文献   

15.
应用PCR方法通过毛发进行哺乳动物性别鉴定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以哺乳动物的新鲜毛发和在冷冻条件下保存4个月的毛发作为材料。从毛囊中提取DNA,应用PCR方法扩增SRY基因片段,ZFX/ZFY基因片段,探讨哺乳动物性别鉴定的最优化PCR方案。结果表明,毛发DNA和血液DNA均可获得相同的扩增结果。证实了毛发作为PCR扩增材料是可靠的。对不同材料量、不同模板量、不同提取方法进行比较,优化实验方案,达到1根毛发用Chelex-100提取得到的DNA即可以成功地进行  相似文献   

16.
含有IBV S1基因的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含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olte株S1基因的重组质粒pUC18-S1.Holte和pUC18-S‘1.Holte为材料,分别构建了可表达IBV S1基因的昆虫杆状病毒转移载体质粒pSXIVVI^+X3-S1.Holte(含IBV先导序列),pSXIVVI^+X3/4-S1.Holte(IBV先导序列为融合短肽),pAcGHL-C-S1,Holte。  相似文献   

17.
五寨莜麦Avenanuda是我区栽培历史悠久的农家品种,在燕麦属中它是染色体数目比较多的种,我们对其染色数目及其核型进行观察研究,五寨莜麦是六倍体种2n=6X=42,染色体核型公式2n=6X=42=26m+10sm(2SAT)+6st,核型类别为2B。  相似文献   

18.
小豆锈病、白粉病及褐斑病的抗性基因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1)S5033种质具有抗锈病和抗白粉病基因,而京农2号具有对应的感病基因;(2)抗锈病和抗白粉病性均为显性,受一对基因控制;(3)经X2测验控制小豆褐斑病的基因有3对,它是一个数量性状,且具微效及累加作用;(4)对本研究所涉及的基因命名如下:1.抗锈性:XX,感锈性xx;2.抗白粉病性:BB,感白粉病性:bb;3.高抗褐斑病性H1H1H2H2H3hH3,高感褐斑病性h1h1h2h2h3h3。)、与中亲值(MP)也呈极显著正相关(rab=0.877),说明F1抗性强弱决定于亲本抗性。用高抗材料作为亲本之一的F1均表现为高抗,表明控制小豆的抗锈病的基因为显性遗传。抗为显性、感为隐性,用符号X、x表示。2.1.3不同抗性基因杂交组合F2的表现作者对5个杂交组合的F2代单株抗、感分离比率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表4),结果表明:HR×HS、HR×S、S×HR接种后F2代各组合的R:S均符合3:1。由此表明,小豆对锈病的抵抗性受单个基因控制,从中抗、中感组合及抵抗性程度来看,还存在影响显性基因表达的增强子和减弱子修饰基因的作用,否则以上结果难以解释。若设对抗性程度起修饰作用的增强子为隐性,减弱子为显性,分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一类XR-内射模的性质得到,定理:QR为XR-内射膜,Z(RR)=0,且Z→QR,XR为S不变量,S=End(QR)mj S/Rad(S)为正则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新疆36种(亚种)蝗虫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共得到2n=16+XO、2n=18+XO、2n=20+XO、2n=22+XO四种染色体数;对其中获得的16种蝗虫染色体组型做了比较分析;并对蝗总科(Acrididea)染色体的演变(核型进化)进行厂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