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6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也随之逐步发展起来:在国际贸易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三国不同形式的贸易模式: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产品内贸易。这三种贸易模式已经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本文将通过对这三种贸易方式的比较分析来反映当今中国贸易发展情况和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点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把握我国花卉产品贸易增长的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促进我国花卉产业间贸易,加快产业内贸易,采用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的中国花卉产品贸易数据,利用GL指数、GL修正指数、Aquino指数、Bru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及Thom&McDowell水平型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对2002—2011年中国主要花卉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水平与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主要花卉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总体较低,贸易方式还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中国主要花卉产品贸易的增长由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共同推动;产业内贸易方式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提出了继续发展中国主要花卉产品产业间贸易及加快发展产业内贸易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2000-2008年间的花卉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花卉产品贸易有产业同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种贸易形式.从花卉产品整体看,产业间贸易占主导优势,贸易结构呈现出很强的互补性.从花卉产品分类看,盆栽植物、观赏苗木、种球用花卉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切花切叶以产业内贸易方式为主,主要表现为以质量差异为基础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产业内贸易反映了产业内专业分工的深入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因此,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对于国家整体外贸发展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对外贸产业显性比较优势的分析,说明我国现阶段不是基于传统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的.然后,通过对GLIIT指数的计算,表明不管是初级产品还是工业制成品,我国外贸都是以产业内贸易为基本格局的,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韩农产品贸易现状及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国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在中国农产品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利用中国海关数据库数据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产业内贸易指数和产业内贸易结构指数.结果表明,中国主要向韩国出口谷物、水产品、蔬菜、水果、粮食制品等产品,进口水产品和食糖等产品,两国农产品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海峡两岸花卉产品贸易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本研究在界定花卉产品范围的基础上,利用G-L指数、Aquino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B指数)以及Thom & McDowell垂直和水平产业内贸易指数对1996-2013年海峡两岸花卉产业内贸易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海峡两岸花卉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贸易方式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导。产业间贸易是推动两岸花卉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然而产业内贸易比重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尽管近年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有所增加,两岸花卉产品产业内贸易仍以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为主。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2000-—2008年间的花卉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花卉产品贸易有产业问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种贸易形式。从花卉产品整体看,产业间贸易占主导优势,贸易结构呈现出很强的互补性。从花卉产品分类看,盆栽植物、观赏苗木、种球用花卉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切花切叶以产业内贸易方式为主,主要表现为以质量差异为基础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相似文献   

8.
邵权熙  杨红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884-10886
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过程中,产业内贸易的增长愈发重要。通过实证数据分析1993~2004年中国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规律,明确了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程度的变化趋势等问题。结合实证考察产业内贸易G-L水平测度及优化指数设置,认为在木质林产品贸易总体规模扩大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优势产品,提高其产业内贸易程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葡萄产业国际贸易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葡萄生产大国,但还远未成为世界葡萄强国,在葡萄国际贸易中,中国贸易逆差还很大.本文从中国葡萄产业国际贸易发展情况、产品结构、市场结构、贸易价格等方面全面分析了中国葡萄产业国际贸易的当前形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中国葡萄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运用GL指数测算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并运用BI指数、HI指数分析中国与各国之间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水平特征,最后运用计量模型探究影响产业贸易水平的因素.结果表明,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呈现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且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食品及活动物类产品上,阿富汗、沙特阿拉伯、意大利、巴基斯坦、德国等国家与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对于产业内贸易类型,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及产品类别之间均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产品质量的差异是我国与沿线各国之间农产品发生贸易的重要原因.此外,回归模型表明双方贸易不平衡程度、地理距离、贸易开放程度、外商直接投资均对农产品贸易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贸易不平衡程度呈现负向影响;而地理距离对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贸易开放程度仅对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外商直接投资仅对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有负向影响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从近年来福建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情况出发,先采用G-L指数、MIIT指数从静动两方面分别测算福建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状况,再采用指数测算与福建高新技术产品主要贸易伙伴的产业内贸易状况,发现福建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的总体水平有波动增长的趋势,但是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结构的发展尚不均衡;与高新技术产品主要贸易伙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也不高,总体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12.
通过使用19952014年中加农产品贸易数据,以产业内贸易为视角,首先采用G-L指数分析了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然后使用Thom&Mc Dowell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细化分析了产业贸易,最后分析了影响中国与加拿大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因素。结果表明:中加农产品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并存且产业间贸易行业显著多于产业内贸易行业,而在产业内贸易中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多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影响中加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因素主要有经济规模、人均收入差异与农产品行业开放度,其中人均收入差异是影响最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通过使用1995~2014年中加农产品贸易数据,以产业内贸易为视角,首先采用G-L指数分析了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然后使用ThomMc Dowell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细化分析了产业贸易,最后分析了影响中国与加拿大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因素。结果表明:中加农产品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并存且产业间贸易行业显著多于产业内贸易行业,而在产业内贸易中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多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影响中加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因素主要有经济规模、人均收入差异与农产品行业开放度,其中人均收入差异是影响最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机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运用GL指数和GHM法定量测算并分析了我国农机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类型特征,基于F-K理论模型对我国农机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我国农机产品贸易的GL指数从1992年的0.28提高到2005年的0.70,说明产业内贸易水平明显提高,贸易主要形式逐渐从产业间贸易过渡到产业内贸易;2)我国农机产品贸易的水平型和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GL指数接近于零,说明产业内贸易的类型属于低质量垂直型,呈现出口低质量产品、进口高质量产品的交换格局;3)经济发展水平和要素禀赋差异对我国农机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显著,显著性水平在0.01以上。提高国民经济水平、缩小我国与贸易伙伴国的要素禀赋差异将会促进我国农机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在2001-2010年大体上得到了稳步的增长,且其在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逐年增加,由2001年的11%增长到2010的16%,东盟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随着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不断发展,同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本文运用格鲁贝尔-洛伊德(G-L)指数和布吕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别对2001-2010年中国和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不高,而且贸易增量主要由产业间贸易引起,但产业内贸易水平在保持平稳中有所上升.最后,通过对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海峡两岸花卉产品贸易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本研究在界定花卉产品范围的基础上,利用GL指数、Aquino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B指数)以及ThomMcDowell垂直和水平产业内贸易指数对1996—2013年海峡两岸花卉产业内贸易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海峡两岸花卉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贸易方式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导。产业间贸易是推动两岸花卉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然而产业内贸易比重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尽管近年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有所增加,两岸花卉产品产业内贸易仍以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为主。  相似文献   

17.
利用G-L指数、B指数、GHlVl法对我国1997~2006年车辆及零部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整体水平和内部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发现10年来该产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平均为O.44,贸易增长方式已逐渐变为产业内贸易,但却以负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说明我国车辆及零部件制造业仍然是以传统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以低质产品去交换高档产品,且多样化程度低.因此,要加强技术创新,促进新产品开发,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以提升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玉米贸易及产业安全状况的评估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超  肖逸秋 《农业展望》2010,6(12):32-36
近年来,中国玉米贸易由净出口转变为净进口状态,玉米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尽管目前中国玉米产业在整体上没有受到国际贸易冲击的迹象,但根据应用Baseline模型预测的结果,未来几年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有可能会出现净出口与净进口的交替,且玉米出口潜在影响地区间粮食调剂。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玉米产业总体上是安全的,但是未来的玉米产业发展,面临着很多挑战,产业安全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  相似文献   

19.
据研究,中国蔬菜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近10年来(1995—2004)平均在0.2以下,中国蔬菜的国际贸易以出口为主,进口较少。基于此,本文在研究中德蔬菜贸易时,主要以中国出口蔬菜和德国进口蔬菜为切入点。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进口国,其蔬菜进口额占世界蔬菜进口总额的比例年平均超过了  相似文献   

20.
冯阳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3):214-216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业生产禀赋及比较优势都存在较大的差异.2004年零关税计划的启动和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成极大地促进了双方间的农产品贸易.通过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实证分析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情况.结果显示,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农产品贸易产业内与产业间贸易并存,但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双方应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进一步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设与落实,以更好地获得对外开放和贸易自由化的潜在利益和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