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鸡蛋是人类摄取类胡萝卜紊的重要来源之一。本研究收集市售饲料蛋和土鸡蛋5种,利用HPLC法测定蛋黄中主要类胡萝卜紊的含量。并比较了鸡蛋煮熟前后类胡萝卜紊含量的变化,观察其对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市售鸡蛋蛋黄中主要含有叶黄素、玉米黄质、斑蝥黄和阿朴酯,其中叶黄素含量最高,在14.71-25.11mg/kg之间,玉米黄质和斑蝥黄含量小于10mg/kg.阿朴酯含量不到1mg/kg。在煮熟后,蛋黄中各类胡萝卜素组分损失较多,最大损失率约为25%-28%。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评估饲喂玉米或高粱饲料及添加斑蝥黄对种蛋脂质过氧化、脂肪酸组成及后代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双因子(2×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原料选择玉米或高粱,两个水平斑蝥黄:6mg/kg和0mg/kg。440只体重一致(3.77±0.11kg)的母鸡和60只公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2只母鸡3只公鸡,45周龄饲养至65周龄。每28天称重一次,对蛋黄中胡萝卜素浓度、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脂肪酸组成、种蛋孵化情况及后代生产性能进行检测。后代试验设计与父母代相同,4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饲粮对种鸡体重及死亡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玉米组蛋黄中叶黄素(3.8?vs 0.49?mg/kg)及玉米黄质素(4.25 vs 0.22 mg/kg)浓度高于高粱组。高粱+斑蝥黄组蛋黄中斑蝥黄浓度最高(P0.0001)。高粱+斑蝥黄组蛋黄中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含量低于玉米+斑蝥黄组(P=0.0002)。玉米组蛋黄中含有更高水平的饱和脂肪酸(23.36%vs.21.44%)和单不饱和脂肪酸(27.17%vs.24.96%)。高粱组蛋黄中含有更高水平的多不饱和脂肪酸(15.29%vs.12.88%)。斑蝥黄降低了玉米组后代鸡的死亡率并且改善了64周龄种鸡的活力(P0.05)。饲料中斑蝥黄可以很好地被吸收并有效的转换到蛋黄中,增加蛋黄中斑蝥黄的浓度。这就赋予了蛋黄及发育中的胚胎对于氧化应激的抵抗力和它的极限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杜仲叶提取物对湘黄土鸡蛋品质、营养成分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分为3个试验组,I组为对照组,II组为杜仲组,III组为杜仲林下散养组。试验结束对鸡蛋品质、营养成分及血清抗氧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杜仲组的蛋壳强度和蛋黄颜色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蛋黄中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杜仲林下散养组无显著差异。杜仲组鸡蛋氨基酸组成和多数氨基酸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是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比例和氨基酸比值系数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杜仲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强,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显著降低。综上,饲粮中添加杜仲叶提取物能增加湘黄土鸡鸡蛋的品质和营养价值,改善机体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 杜仲叶提取物|湘黄土鸡|蛋品质|营养成分|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蛋鸡日粮类型中添加不同来源色素对蛋黄着色及叶黄素沉积的影响,试验1在玉米-豆粕日粮中添加天然或合成虾青素,测定蛋黄色度值(RYCF)和蛋黄中叶黄素含量;试验2在玉米-豆粕和小麦-豆粕日粮中添加混合天然色素(橙黄素∶辣椒红素=1∶1),测定RYCF及叶黄素含量。结果显示:天然虾青素对蛋黄着色无显著影响(P>0.05);合成虾青素可以显著提高RYCF(P<0.05)。不同来源虾青素对叶黄素的沉积无显著影响(P>0.05)。小麦日粮中添加混合天然色素可以显著提高蛋黄叶黄素含量和RYCF(P<0.05),且RYCF与蛋黄叶黄素含量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对混合色素添加量与RYCF进行拟合,预测RYCF达到8时,需添加混合天然色素2 340 mg/kg。结果表明:合成色素不会增加蛋黄叶黄素含量。在小麦-豆粕基础中添加1.2 g/kg的天然色素可以改善蛋黄色泽,若使RYCF达到8则需添加混合色素2 662 mg/kg。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研究了在基础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叶黄素、胡萝卜素阿卜酯、辣椒红素四种增色剂对锦鲤生长、形体、体色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将1050尾体重(19.28±0.51)g单色红锦鲤随机分为1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试验鱼,每种增色剂设3个梯度(50、100.200 nag/kg),另设虾青素400 mg/kg组和不加增色剂的对照组,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四种增色剂对锦鲤的生长、体色、抗氧化能力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锦鲤形体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2)增色剂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抗氧化能力均低于对照组;(3)锦鲤体表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排序为:辣椒红素200 mg/kg组>辣椒红素100 mg/kg组>胡萝卜素阿卜酯100 mg/kg组>叶黄素200nag/kg组>其他增色剂组>对照组.因辣椒红素的增色效果较好,且其价格低廉,故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将辣椒红素作为锦鲤增红的最佳增色剂,其在饲料中的最佳添加量为200 mg/kg.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玉米、高粱和角黄素(又名斑蝥黄素)对肉种鸡孵化种蛋脂质过氧化、脂肪酸组成及其后代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440只体重基本一致(3.77±0.11kg)的母鸡和60只公鸡,采用2×2两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共分为20栏,每栏22只母鸡和3只公鸡。试鸡采用开放式的房子地面平养。4种试验饲粮包括2种饲料原料(玉米、高粱)和2个角黄素添加水平(6mg/kg、0mg/kg)。试验期为20周(45-65周龄)。每隔28天称量试鸡体重,检测蛋黄中的类胡箩卜素浓度、硫代巴比妥酸值和脂肪酸组成并进行2次孵化。其后代性能的测定和肉种鸡分组一致,即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重复8只。研究结果发现,饲粮对肉种鸡体重和死亡率无显著影响。玉米组蛋黄的叶黄素(3.80 vs0.49mg/kg)和玉米黄质(4.25 vs 0.22mg/kg)含量显著高于高粱组(P0.05)。高粱+6mg/kg角黄素组蛋黄的角黄素含量最高。高粱+6mg/kg角黄素组蛋黄硫代巴比妥酸值显著高于玉米+6mg/kg角黄素组(P=0.0002)。饲喂玉米的肉种鸡其蛋黄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酸(23.36%vs 21.44%)和单不饱和脂肪酸(27.17%vs 24.96%)浓度。饲喂高粱的肉种鸡蛋黄含有较高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浓度(15.29%vs 12.88%)。角黄素显著降低了玉米组64周龄肉种鸡后代的死亡率,提高其存活力(P0.05)。综上研究表明,饲粮中的角黄素很容易被吸收并被高效转运至蛋黄,提高其在蛋黄中的含量,这有利于缓解蛋黄的氧化应激和胚胎的发育并提高其后代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中国饲用玉米中总叶黄素的含量平均为 1 8mg/kg ,变化幅度 7~ 31mg/kg(Liu ,2 0 0 0 ) ,世界范围内为 8~ 40mg/kg(BASF ,1 997)。蛋鸡完全依赖植物中天然来源的叶黄素 ,蛋黄颜色指数只能达到 8左右。根据蛋黄着色的特点 ,蛋黄颜色先进入所谓的“黄色饱和区” ,尔后无法再依赖黄色效应的色素再提高色度 ,蛋黄颜色指数 8恰好位于“饱和区”。即欲达到 8以上的色度 ,进入“饱和区”( 9~ 1 5 ) ,还需依赖红色效应的色素。为了观察补充的效果 ,尽可能延伸观察外源补充效果的下限 ,必须尽量降低日粮中天然的叶黄素的背景水平 ,最大限度地模拟…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阿朴酯和斑蝥黄对产蛋后期京红1号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肝肾功能及抗氧化机能的影响。选取420日龄京红1号蛋鸡225只,按体况相近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阿朴酯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80 mg/kg阿朴酯,斑蝥黄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8 mg/kg斑蝥黄,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阿朴酯和斑蝥黄可使鸡日采食量分别下降2.76%和2.53%(P0.05),蛋黄颜色(RCF值)分别提高11.55级和8.16级(P0.05),蛋黄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提高474%和273%(P0.05);阿朴酯使血清肌酐含量升高(P0.05),斑蝥黄使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升高(P0.05);各组鸡产蛋率、料蛋比、软破畸形蛋率、平均蛋重、蛋品质其他指标及血清抗氧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在京红1号蛋鸡产蛋后期饲料中添加80 mg/kg阿朴酯或8 mg/kg斑蝥黄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影响均不显著,可显著提高蛋黄色泽及类胡萝卜素含量,使鸡蛋的商品性能显著提高,但阿朴酯会对鸡肾功能造成一定损伤,斑蝥黄会对鸡肝功能造成一定损伤;二者对鸡抗氧化机能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在鹌鹑日粮中添加菊花粉、亚硫酸钠和维生素E对鹌鹑蛋色度和蛋黄中类胡萝卜素的影响,试验选择4月龄健康北京白羽鹌鹑480只,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菊花粉、亚硫酸钠和维生素E,测定蛋黄色度、蛋黄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蛋黄中的各类胡萝卜素组分含量,并建立蛋黄中总类胡萝卜素和各类胡萝卜素组分富集效果模型,确定三因素添加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的蛋黄色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添加菊花粉9.06%、亚硫酸钠0.11 g/kg、维生素C0.43 g/kg时,能够在鹌鹑蛋黄中获得最高的类胡萝卜素富集。说明通过对鹌鹑日粮中菊花粉、亚硫酸钠和维生素E含量的调控可以显著提高鹌鹑蛋的蛋黄色度和类胡萝卜素含量。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无玉米蛋鸡日粮中额外添加不同类胡萝卜素产品对蛋黄着色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试验设计,选择健康、产蛋率基本一致的笼养蛋鸡360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处理组有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蛋鸡,其中对照1组为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对照2组使用大米完全替代对照1组中玉米,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在对照2组的基础上添加600g/t金黄素Y-20(传统天然叶黄素)和120g/t智特黄(包被阿朴酯),试验为期42天。本试验条件下,结果显示:(1)蛋鸡饲喂传统玉米-豆粕型日粮的蛋黄色度可达到5-6度左右,而饲喂无玉米且不添加类胡萝卜素日粮蛋黄颜色偏白(蛋黄色度只有0.6度左右);(2)蛋鸡无玉米日粮额外添加与玉米日粮相当叶黄素水平的金黄素Y-20,整个试验期内蛋黄着色效果均达不到玉米日粮的色度(整体比玉米组色度值低约1度,低了20%);(3)蛋鸡无玉米日粮额外添加与玉米日粮相当叶黄素水平的智特黄,蛋黄着色效果(11度)显著优于玉米日粮组(5.5度)。  相似文献   

11.
1玉米和玉米蛋白粉中叶黄素的含量变化 叶黄素在皮下脂肪中沉积,使黄鸡的皮肤和脚胫呈现出一定的色度。黄鸡配合饲料原料中的叶黄素主要来源于玉米和玉米蛋白粉,在不同季节,其叶黄素含量差别较大。秋季玉米刚上市时,玉米和玉米蛋白粉中的叶黄素含量分别约30和390mg/kg,而到第2年夏季,含量仅分别只有13和150mg/kg左右,即便配方不作任何变动,但总叶黄素含量已无形中减少10~15mg/kg,动物采食的叶黄素也相对减少。  相似文献   

12.
湖南土鸡种鸡脱肛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土鸡(衡阳土鸡)原产于南岳衡山地区,具有鲜明的品种特色和肉质风味,属于特优质类型的高档土鸡,其特点是耐粗食、抗病力强,羽毛光亮、颜色以黄为主,参杂有少量皱麻、黑、白等毛色;体型瘦长,脚瘦高,户外散养时常栖于树木及屋顶,一般很难捕捉,野性较其它品种大。其特性为肉质细嫩鲜甜、营养丰富,因而其在珠三角地区有较广阔的市场,颇受好评。成年母鸡平均体重1.0~1.2kg,成年公鸡平均体重1.2kg,种鸡比较早熟,一般140~150天左右开产.  相似文献   

13.
类胡萝卜素是独特的多烯类色素,在鱼类饲料中被广泛用作功能性添加剂。本研究设定3个实验饲料组,即不添加类胡萝卜素的对照组(CD组),以及2个分别添加80 mg/kg虾青素(AST80)和80 mg/kg黄体素(X80)的类胡萝卜素添加组,对初始体重为(163.20±0.14)g的大黄鱼进行了为期9周的海上网箱养殖实验,研究虾青素和黄体素在大黄鱼皮肤的沉积,并对皮肤中的类胡萝卜素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大黄鱼的背腹部皮肤亮度值(L*)和红色值(a*)无显著性差异(P0.05)。AST80组和X80组大黄鱼背部皮肤黄色值(b*)显著高于CD组(P0.05)。X80组大黄鱼腹部皮肤黄色值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CD组和AST80组(P0.05)。在各处理组大黄鱼皮肤中均未检测到虾青素。黄体素是大黄鱼皮肤中的主要色素,占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53.04%~67.55%,其次是金枪鱼黄素(30.87%~43.76%),而玉米黄质含量最低(1.01%~3.20%)。本研究表明大黄鱼能更好地利用黄体素,可能将虾青素经黄体素和玉米黄质最终转化为金枪鱼黄素。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虾青素不同添加水平对黄颡鱼生长、体色及抗氧化的影响。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0、100、150、200 mg/kg的虾青素,制成5种饲料,分别饲喂黄颡鱼幼鱼8周后,探讨虾青素对黄颡鱼生长、背部和腹部皮肤色度值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g/kg组、150 mg/kg组及200 mg/kg组的黄颡鱼末重、平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及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0 mg/kg组及200 mg/kg组黄颡鱼背部及腹部皮肤的亮度、红度、黄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0 mg/kg组及200 mg/kg组黄颡鱼背部及腹部皮肤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0 mg/kg组黄颡鱼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谷胱甘肽(G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本试验条件下,综合生长、体色及抗氧化相关指标,当饲料中虾青素添加水平为150~200 mg/kg时可有效提高黄颡鱼...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快速测定饲料中斑蝥黄和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含量,饲料经甲醇、正己烷和乙酸乙酯混合液萃取后,在氮气保护下浓缩,用甲基叔丁基醚-乙腈溶液复溶,注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斑蝥黄浓度为1.25~10.0μg/mL,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为2.50~20.0μg/mL线性关系良好;斑蝥黄和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的检测限为0.06 mg/kg,定量限为0.20 mg/kg。斑蝥黄5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72.8%~82.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1%~1.06%;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5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72.0%~82.8%,RSD为0.46%~1.41%。说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度好,适用于测定饲料中斑蝥黄和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含量。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在蛋鸡上比较研究了叶黄素酯和叶黄素的消化沉积及其对蛋黄颜色的影响。将72只海兰灰蛋鸡均分成2组,经过28 d饲喂小麦型基础饲粮耗竭后,再分别饲喂在小麦型基础饲粮中添加40 mg/kg叶黄素和叶黄素酯的试验饲粮28 d。分别收集蛋鸡的饲粮、粪便、肝脏、血清、卵巢和蛋黄样品检测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并进行蛋黄色泽评分。结果显示:叶黄素酯在蛋鸡体内被消化为叶黄素吸收,其表观消化率为84.80%,比叶黄素的表观消化率高出3.04%,但差异不显著(P>0.05)。叶黄素在蛋鸡的血清、卵巢和蛋黄中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而在肝脏中则主要以叶黄素酯的形式沉积。叶黄素酯比叶黄素显著提高了卵巢和蛋黄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及蛋黄色泽评分(P<0.05)。叶黄素酯转化至蛋黄中的效率为16.70%,显著高于叶黄素的11.27%(P<0.05)。综上可知,对蛋鸡而言,叶黄素酯是一种有效的色素补充剂,效果不差于叶黄素。  相似文献   

17.
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蛋黄中的斑蝥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定量测定蛋黄中斑蝥黄的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蛋黄用乙腈在超声波辅助下提取,提取液经过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再由C_(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95∶5,体积比),流速为1.2 mL/min,等度洗脱,在紫外-可见吸收波长474 nm处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蛋黄中斑蝥黄的检出限为0.05μg/g,定量限为0.1μg/g。斑蝥黄在0.1~1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 9。在3个加标浓度(0.1、1.0和4.0μg/g)下,斑蝥黄的回收率为85.9%~98.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8.0%。应用上述方法测得市售新鲜鸡蛋蛋黄中斑蝥黄含量高达8.3μg/g。本试验建立的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满足蛋黄中斑蝥黄及其异构体快速定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饲料工业》2017,(6):12-15
试验主要研究了不同比例的万寿菊提取物、辣椒红色素对小麦-豆粕型日粮蛋鸡蛋黄颜色、生产性能、蛋品质的影响。选用380日龄体重相似、产蛋率相近且健康的"农大三号"蛋鸡3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共60只鸡。对照组只添加辣椒红色素,其中叶黄素的含量为12 mg/kg。试验组饲粮中添加的红、黄两种色素中叶黄素含量的比例分别为4:1(12:3 mg/kg)、2:1(12:6 mg/kg)、1:1(12:12 mg/kg)、1:2(12:24 mg/kg)。试验结果表明:①不同比例的混合色素对蛋黄的L(亮值)、a(红值)、RCF(罗氏比色扇值)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随万寿菊提取物含量比例的增加,蛋黄的黄值b有明显的提高(P<0.05);③在饲粮中单独使用辣椒红色素或添加混合色素,均对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增强,当地品种公鸡(笨鸡、土鸡)以其绿色食品、道好而备受人们的青睐。现将笨鸡散养技术介绍下:1品种选择散养鸡要选择当地品种公母鸡。雏鸡源:一是用收购种蛋孵化,二是买混合雏。母鸡用产蛋,公鸡放养育肥后出卖。2雏鸡培育购入雏鸡后先在鸡舍内按常规育雏。雏室温度:第一周32℃~34℃,以后每周降2℃3℃,30日龄后当室温达到18℃~21℃时即可脱温相对湿度:每一周为65%~70%,以后保持在50%60%。饲料可购入全价料,也可自配全价料。3放牧地选择各种林地、灌木…  相似文献   

20.
土鸡也叫草鸡,以农户散养为主,以五谷杂粮和田间地头草虫为食,其生产的肉和蛋营养丰富,口感好,无药物残留。在当前良种鸡市场低迷徘徊,养殖效益不佳的情况下,土鸡市场前景广阔,养殖效益可观。按目前农户散养方式饲养,育成一只1,5~2.0kg的土鸡约需6~7个月,一户农民年养100只,公鸡卖肉,母鸡产蛋,两年后淘汰出售,在不影响农活的情况下,毛收入可达到4750元左右,净收入可达到1875元,人均就是300~400元,对山区农民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如何激发农民的养殖热情,大力发展土鸡,实现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