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研究以海藻酸钠和脱脂乳作为混合壁材对植物乳杆菌A409微囊化后在动物消化道中的稳定性,试验选用不同质量分数的胆盐、人工胃液及人工肠液处理微囊化植物乳杆菌样品,测定不同处理时间内菌体的存活率。结果表明:研究所用微囊化植物乳杆菌样品具有良好的耐酸性能,用p H 2.5和3.5的人工胃液处理2 h,其存活率均超过80.00%;处理3 h,p H 3.5的人工胃液菌株存活率仍超过80.00%,但p H2.5的人工胃液菌株存活率仅剩64.70%,对强酸环境的耐受性略有不足;用0.10%~0.50%质量分数的胆盐溶液处理微囊化植物乳杆菌样品2 h后仍有较高存活率(超过80.00%),3 h后存活率降至65.60%~82.80%;微囊化植物乳杆菌经人工肠液处理,在0~8 h内有较好的耐受性(超过85.00%),8 h后存活率下降速度较快。以海藻酸钠与脱脂乳作为混合壁材的微囊化植物乳杆菌对酸性条件、胆盐质量分数、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均有较高的耐受性,在动物胃肠道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讨了植物乳杆菌BLCC2-0001在胃肠道中的耐受性及作为益生菌的功能特性。人工模拟胃肠道环境,研究植物乳杆菌的耐受情况。同时对肠道中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拮抗特性和安全性试验进行研究。作用4h,在pH2.5和pH3.5的酸性环境及人工胃液、肠液中的存活率皆在80%以上,在0.3%的胆盐环境中,存活率为60%左右。对致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在20mm以上。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株乳杆菌不会产生硝基还原酶、无溶血现象发生,能产生少量的D-乳酸。植物乳杆菌BLCC2-0001具有较强的耐受胃肠道环境的作用,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可以作为动物微生态制剂的菌株使用。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探究丁酸梭菌CBM01的最佳碳、氮源及其对胃肠道的耐受性。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以梭菌增菌培养基为基础,对丁酸梭菌CBM01的碳、氮源进行优化,同时对其胃肠道耐受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丁酸梭菌CBM01的最佳碳源和最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蛋白胨;2)丁酸梭菌CBM01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作用3 h后,存活率分别为90.33%和92.09%;3)丁酸梭菌CBM 01可耐受的最高胆盐浓度为0.40%。由此可见,丁酸梭菌CBM 01对胃肠道环境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是一株开发潜力巨大、应用前景广阔的益生菌。  相似文献   

4.
传统发酵酸马奶中瑞士乳杆菌耐酸性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新疆地区牧民家庭32份自然发酵酸马奶样品中分离鉴定出的82株瑞士乳杆菌中,通过耐酸实验选出39株可在pH3.0和pH3.5酸性环境中生长的菌株进行pH为3.0的人工胃液的耐受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人工胃液的耐受能力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自筛解淀粉芽孢杆菌DHN04的生长曲线、人工胃肠液、pH及猪胆盐耐受性,并研究其抑菌特性及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该菌生长曲线,活菌计数法测定人工胃肠液耐受性、耐酸性和耐胆盐等特性,牛津杯法测定抑菌活性,药敏试片测定抗生素敏感性。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DHN04在经过4~6 h的缓慢生长期后,进入对数生长期,12~24 h为该菌的稳定生长期;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保持3 h后存活率分别为55.55%和53.33%;pH 2.0时该菌存活率为14.14%,随着酸性的减弱,存活率逐渐上升,在pH 7.0时存活率可以达到93.85%;随着胆盐浓度增加,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存活率逐渐下降,相同的胆盐浓度,24 h的存活率低于3 h。解淀粉芽孢杆菌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四联球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抗生素阿莫西林耐药。综上,解淀粉芽孢杆菌能够快速活化,对人工胃肠液、胆盐及pH的耐受性良好,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阿莫西林耐药。因此,解淀粉芽孢杆菌DHN04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益生菌菌株应用于畜禽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自筛解淀粉芽孢杆菌DHN04的生长曲线、人工胃肠液、pH及猪胆盐耐受性,并研究其抑菌特性及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该菌生长曲线,活菌计数法测定人工胃肠液耐受性、耐酸性和耐胆盐等特性,牛津杯法测定抑菌活性,药敏试片测定抗生素敏感性。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DHN04在经过4~6 h的缓慢生长期后,进入对数生长期,12~24 h为该菌的稳定生长期;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保持3 h后存活率分别为55.55%和53.33%;pH 2.0时该菌存活率为14.14%,随着酸性的减弱,存活率逐渐上升,在pH 7.0时存活率可以达到93.85%;随着胆盐浓度增加,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存活率逐渐下降,相同的胆盐浓度,24 h的存活率低于3 h。解淀粉芽孢杆菌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四联球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抗生素阿莫西林耐药。综上,解淀粉芽孢杆菌能够快速活化,对人工胃肠液、胆盐及pH的耐受性良好,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阿莫西林耐药。因此,解淀粉芽孢杆菌DHN04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益生菌菌株应用于畜禽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7.
以分离自西藏、新疆、青海地区传统自然发酵样品中的30 株可用于食品中的乳酸杆菌为研究对象,以鼠李糖乳杆菌LGG为对照,经耐酸、耐胆盐、疏水作用、静电作用和自聚能力评价,初步筛选获得16 株乳酸菌,对初筛优良菌株进行模拟胃液和模拟肠液耐受性实验。结果表明:4 株菌在模拟胃液中孵育60 min存活率大于14.44%,4 株菌在模拟胃液中孵育30 min存活率为3.91%~100.00%;16 株菌在模拟肠液中孵育5 h存活率为31.73%~112.83%;菌株Z-1为最佳抗性菌株,在模拟胃液中孵育60 min存活率为93.07%,在模拟肠液中孵育5 h存活率为106.5%,疏水率为97.52%,对氯仿和乙酸乙酯的静电作用率为97.35%和24.67%,自凝聚率为11.26%。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犬科动物源乳酸菌并对其益生潜能进行评价,本研究通过测定生长曲线、产酸能力、对低pH和高胆盐环境的耐受性、在体外模拟胃肠道溶液中的存活能力、抑菌能力、抗生素抗性、对蓝狐小肠上皮原代细胞的黏附能力及抗氧化性评价了菌株ZJBF004的益生特性。结果表明:利用固体乳酸细菌培养基从蓝狐的肠道内容物中分离到1株优势乳酸菌,将其命名为菌株ZJBF004,经菌落菌体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其为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菌株ZJBF004产酸能力较强且在37℃培养时能迅速进入对数生长期;在pH=5的培养基中耐受6 h时仍能保持较好的生长情况,在胆盐浓度为3 g/L的条件下至少可耐受6 h,且存活率高于70%,在人工模拟胃液和肠液中耐受3 h时存活率高于90%;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对蓝狐小肠上皮原代细胞的黏附能力为(18.67±3.12)个/细胞;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28.50%,表明菌株ZJBF004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由此可见,新分离的蓝狐源约氏乳杆菌菌株ZJBF004具有优良的体外益生性能,可作为潜在犬科动物用益生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预防犊牛腹泻复合微生态制剂3株菌种的配比优化。通过研究嗜酸乳杆菌、布氏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不同浓度人工胃液、人工肠液、牛胆盐的耐受性及其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确定其生物学特性;以大肠杆菌K99为指示菌,研究3种益生菌不同配比对大肠杆菌K99的抑菌效果,以确定其最佳组合。结果表明:(1)3种益生菌在不同pH人工胃培养条件下都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其中嗜酸乳杆菌、芽孢杆菌在pH为5时,存活率达到了118.75%、142.24%,布氏酵母菌对不同pH均表现成活率达到了100%以上。(2)3种益生菌在人工胃液中9 h存活率较高,与0 h的OD600相比,布氏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存活率分别为108.7%、129.73%、96.37%。(3)在含有不同浓度的牛胆盐培养基中,布氏酵母菌、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存活率较对照组的存活率最高为60.49%、85.1%、47.42%。(4)3株益生菌按照不同配比在培养12 h后,试验组第2、4、8组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培养24 h后,试验组第3、4、5、6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第8个处理组在培养12 h后对大肠杆菌K99的抑菌效果较好。综合分析,3株益生菌对人工胃液、人工肠液、牛胆盐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并具对大肠杆菌K99、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菌特性。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布氏酵母菌最佳的优化配比为3:3:1。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乳酸菌的生物学特性,为猪用微生态制剂的研发提供菌种资源及理论依据,试验选择从健康仔猪肠道及粪便中分离鉴定的4株乳酸菌(C1、C2、F1、F2),分别进行生长特性试验、药敏试验、抑菌试验和对酸、胆盐、温度的耐受情况以及模拟人工胃液、肠液的生存情况和安全性试验研究,从而评估各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4株乳酸菌对大肠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酸、胆盐、温度均有一定的耐受力;在模拟肠道耐受性试验中,各菌株都保持一定的存活率,其中C2、F1、F2的各种耐受力都强于C1;安全性试验中,各菌株均未引起小鼠中毒和内脏出血等症状,证明这4株菌株均是安全的。说明C2、F1、F2可作为下一步猪用微生态制剂益生效果研究试验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两种不同酶解程度酵母水解物对断奶仔猪诱食及生长性能的影响,首先,试验选取相同菌种生产的纯培养酵母水解物,即酵母水解物A和酵母水解物B,其中,二者仅酶解时间存在差异,其他工艺均保持一致,检测两者关键营养指标,同时,引用电子舌设备做检测对比;其次,设计饲养评估试验,选取32头21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栏猪,每栏4头猪(2阉公2母),基础日粮为玉米豆粕型日粮,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酵母水解物A和3%酵母水解物B,进一步研究验证两种不同工艺酵母水解物对断奶仔猪采食量、日增重及料重比的影响。试验期14d。结果表明:(1)(产品指标的差异)酵母水解物B与酵母水解物A相比,酸溶蛋白水平基本一致,氨基酸态氮提高31.1%(P<0.05),游离氨基酸提高50.7%(P<0.05),小肽含量降低20.3%(P<0.05);(2)(电子舌的差异)咸味、鲜味、苦味及鲜味后味为酵母水解物重要的味觉指标,其中,酵母水解物A的咸味值明显低于酵母水解物B,达到人类可感知范围,其鲜味、鲜味后味及苦味值等方面均优于后者;(3)(动物试验的差异)与酵母水解物B组相比,酵母水解物A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提升11.29%,平均日增重增加23.68%,料重比下降1.89%。综上,不同酶解程度对酵母水解物关键指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0.05);酵母水解物在生产过程中,过度酶解将导致游离氨基酸及氨基酸态氮水平偏高,诱食肽等功能小肽含量不足,不利于其对仔猪诱食及生长性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酵母精华替代抗生素在仔猪上的应用效果,本试验选取40日龄仔猪24头(杜长大),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栏猪,每栏2头猪,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0.02%的10%硫酸粘杆菌素预混剂和0.02%的15%杆菌肽锌预混剂),试验组1饲喂基础日粮+0.05%的酵母精华,试验组2饲喂基础日粮+0.1%的酵母精华,试验期28 d,考察不同处理组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体效价及免疫指标的差异。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0.1%的酵母精华替代抗生素,对仔猪生长性指标有一定改善作用,其中平均采食量提高了5.0%(P> 0.05),平均日增重提高了7.0%(P> 0.05),料肉比降低了0.03(P> 0.05);日粮中添加0.1%的酵母精华替代抗生素,对仔猪血清中各抗体水平无显著影响,对仔猪血清中球蛋白水平、免疫球蛋白IgG和IgM均有一定程度提高作用(P> 0.05)。以上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1%酵母精华能够有效替代抗生素,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  相似文献   

13.
霉菌毒素在原料及饲料中处于不断变化中。为了解国内市场上原料及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2018年度从市场上收集124份样品,经前处理后按照酶联免疫法测定3种霉菌毒素含量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2017年相比,呕吐毒素污染范围依然广泛,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污染范围有所缩小,但玉米赤霉烯酮超标率呈上升趋势。此外,还对新版饲料卫生标准中玉米赤霉烯酮限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分别对三种商业酶制备的诱食剂做香气成分提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共检测到40种香气物质。再用同时蒸馏萃取法萃取三种诱食剂的挥发性成分,通过芳香萃取物稀释法与气相色谱-嗅闻仪联用,鉴定出甲硫醇、菠萝醛、2-甲基吡嗪、糠醛对整体风味贡献大。通过电子鼻技术分析比较三种诱食剂的整体香气差异。最后采用两碗法进行适口性测试,并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了风味物质与采食率、第一口偏好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旨在评估犊牛生产系统和断奶后管理对其生长性能和胴体特征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两个生产系统(在玉米秸秆上饲养和在干燥环境饲养),两个断奶后的管理(直接育肥和采用生长-育肥两阶段饲养)。结果显示:与冬季在干燥环境饲养的牛相比,冬季在玉米秸秆上过冬的犊牛初始体重较轻(P <0.05)。同时,冬季在干燥环境下饲养的犊牛较在玉米秸秆上过冬的犊牛日增重显著提高(P <0.05)。前期在玉米秸秆上过冬的犊牛在生长-育肥期的初始体重显著低于在干燥环境饲养犊牛(P <0.05)。但在玉米秸秆上过冬的犊牛较干燥环境饲养的犊牛存在代偿性反应特征,表现为日增重和饲料报酬显著提高(P <0.05)。在评价断奶后管理对生长性能的影响时,生长-育肥期犊牛较育肥期犊牛初始体重、末重和干物质摄入量显著提高(P <0.05)。但与生长-育肥期犊牛相比,育肥期犊牛日增重和饲料报酬显著提高(P <0.05)。断奶后的管理和生产体系对大理石纹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效应(P <0.05)。在玉米秸秆上过冬的生长-育肥组较其他组显著提高了大理石纹评分(P <0.05)。结论:与断奶后直接饲喂育肥期饲料的犊牛相比,采用生长-育肥两阶段饲喂方式的犊牛胴体重量显著提高。然而,直接饲喂育肥料的犊牛饲料报酬和日增重均提高,两阶段饲喂方式的犊牛在经济收益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脂肪水平日粮添加不同粒度吡啶甲酸铬对育肥猪生长性感、胴体特性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试验选择平均体重为(51.8±3.45)kg的三元猪768头,试验采用2×4多因素方差设计,共2个脂肪水平(低脂和高脂),4个不同粒度吡啶甲酸铬水平(0 mg/kg,400 mg/kg粒度为320μm,15μm和50 nm的吡啶甲酸铬),其中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4头猪。试验共开展42 d。日粮添加吡啶甲酸铬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试验21 d肥猪的日增重(P<0.05);高脂日粮较低脂日粮显著提高了该阶段日增重(P<0.05)。日粮添加不同粒径吡啶甲酸铬显著提高了肥猪的屠宰率(P<0.05),吡啶甲酸铬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背膘厚度(P<0.05);不同粒径吡啶甲酸铬显著提高了腰肌深度(P<0.05),吡啶甲酸铬和脂肪水平对腰肌深度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其中添加吡啶甲酸铬的高脂日粮较其他组显著提高了腰肌深度(P<0.05)。日粮添加吡啶甲酸铬和脂肪水平对腰肌深度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其中添加吡啶甲酸铬的高脂日粮较其他组显著提高了腰肌深度(P<0.05)。日粮添加吡啶甲酸铬显著降低了稳态模型(P<0.05),而高脂日粮显著提高了定量胰岛素敏感性检测指标(P<0.05)。综上所述:日粮添加吡啶甲酸铬可以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及胰岛素敏感性,其中微米和纳米级吡啶甲酸铬可以改善育肥猪胴体特性。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干基发酵豆粕和湿基发酵豆粕替代豆粕和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酶活性的影响,试验挑选初始体质量为3.6~4.2 g的凡纳滨对虾9990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550尾,分别饲喂添加6%去皮豆粕(DSM)、4%干发酵豆粕(DFSM)、7%湿发酵豆粕(WFSM)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进行为期73 d的养殖试验,然后对生长情况、存活率、转氨酶和免疫相关酶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干发酵豆粕和湿发酵豆粕两组之间终末均重无显著性差异(P> 0.05),但分别显著高于去皮豆粕组2.74、4.14 g(P <0.05);湿发酵豆粕组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 <0.05),其中湿发酵豆粕组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去皮豆粕组96.03%、0.38%/d;干发酵豆粕和湿发酵豆粕组饲料转化率和成活率高于去皮豆粕组,但差异不显著(P> 0.05);干发酵豆粕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及酚氧化酶活性高于去皮豆粕组,低于湿发酵豆粕组,但各试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综上所述,在本次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发酵豆粕能改善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饲料效率及抗氧化活性,而且湿基发酵豆粕应用效果优于干发酵豆粕。  相似文献   

18.
马健  范雪  窦晶晶  余雄  杨基  雷小英 《草地学报》2019,27(2):497-502
本文研究了日粮中添加禾王草(Pennisetum giganteum)干草或青贮对泌乳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和激素水平的影响。将45头产奶量、泌乳天数和胎次等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日粮粗饲料由羊草、苜蓿干草和全株玉米青贮组成,试验Ⅰ组粗饲料中禾王草青贮代替40%全株玉米青贮,试验Ⅱ组粗饲料中禾王草干草代替全部羊草和33%苜蓿干草,3组日粮营养水平相近,预饲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Ⅱ组对白蛋白、总蛋白、尿素氮、胆固醇、肌酐、葡萄糖、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β-羟丁酸和非酯化脂肪酸含量影响不显著;试验Ⅱ组生长激素和皮质醇含量略高,但差异不显著,各组间胰岛素含量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用禾王草干草代替部分苜蓿干草或用禾王草青贮代替适量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奶牛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稻谷在深加工制备燃料乙醇的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主要为稻谷干全酒精糟(DDGS),其营养价值丰富,通过在饲料中的科学应用,不仅可以发挥地产原料的优势,缓解饲料原料资源紧缺的局面,还可以有效降低饲料成本。本文综述了稻谷DDGS的营养价值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以期为稻谷DDGS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从猪的新鲜粪便中分离纯化出一株具有较强产酸效果的乳酸菌HF14,综合形态、生理生化、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乳酸菌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对HF14固态发酵豆粕、麸皮、玉米粉与稻壳粉等饲料原料的产酸类别进行分析发现,产生的有机酸以L-乳酸与乙酸为主,其中,发酵玉米粉的pH最低,为3.77,L-乳酸与丙酸含量最高,分别为21.91、1.03mg/g;发酵麸皮的pH降幅最大,丁酸含量最高,为0.72mg/g;发酵稻壳粉的乙酸含量最高,为6.15mg/g,L-乳酸含量最低;发酵豆粕的各个指标居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