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牡蛎是我国沿海常见的一种贝类,也是我国传统的养殖品种;它繁殖季节时间长,一年有几次繁殖高峰期;幼虫浮游时间长,随潮流可影响到较大范围的海区;变态后常固着在扇贝贝壳及养殖器材上,造成很大危害。(1)牡蛎与扇贝的食性基本相同,都以硅藻及有机碎屑为主,牡蛎变态附着后,在养殖海区内与扇贝争食饵料,造成海区饵料相对不足,影响扇贝的摄食及生长发育。(2)牡顿附着在扇贝贝壳上,增加了扇贝开闭壳的活动强度,消耗了扇贝在体内积累的营养物质,致使扇贝生长缓慢,且易造成扇贝畸形。①牡顺附着在扇贝养殖器材上,不但增加了器…  相似文献   

2.
该文利用单齿螺对坛紫菜贝壳丝状体附着硅藻进行了去除研究,设置了7个梯度进行单齿螺对附着硅藻的去除试验,设置了5个梯度进行了单齿螺对清洗后贝壳丝状体的维持试验,结果显示:附着硅藻被清理干净的天数与螺的个数在一定范围内成反比趋势,螺越多,吃的速度越快,所用时间越短;每平方米投放144个单齿螺比较合适,能够在短时间内清除苗壳表面的附着硅藻,同时能够节约成本;每平方米放36个单齿螺能够达到维持苗壳表面干净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条斑紫菜的人工育苗技术包括果孢子采苗、丝状体培育、壳孢子采苗三项内容。一果孢子采苗 1.准备工作 (1)贝壳的处理:贝壳是果孢子的附着基质。放在育苗池内浸泡一个月以上,用刀刮除贝壳上前后闭壳肌、韧带和边缘的胶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礁体材料对附着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在山东青岛石雀滩海域进行附着生物挂板实验,挂板材料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P)、添加贝壳粉硅酸盐水泥(S)、钢板(F)。结果显示,共鉴定出附着生物69种,其中,贝壳粉硅酸盐水泥挂板最多(53种),其次是普通硅酸盐水泥挂板(51种),钢板最少(31种)。普通硅酸盐水泥挂板和粉硅酸盐水泥挂板的优势种均为褶牡蛎(Ostrea plicatula)、紫贻贝(Mytilusgallo provincialis)和麦秆虫(Caprella sp.);钢板的优势种为紫贻贝、麦秆虫和青岛板钩虾(Stenothoe qingdaoensis)。9~11月为生物附着高峰期。粉硅酸盐水泥挂板的平均生物量最高,达到4717.50 g/m2,普通硅酸盐水泥挂板次之,为2621.12 g/m2,钢板最小,为163.85 g/m2。附着生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均为钢板>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硅酸盐水泥。研究表明,添加贝壳粉硅酸盐水泥的生物种类和生物量最大,生物附着效果最好。本研究为人工鱼礁附着生物群落特征的研究和人工鱼礁材料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野生橘色海菊蛤(Spondylus aurantius)为材料,观察了橘色海菊蛤的亲体催熟、胚胎及稚贝的发育过程,比较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胚胎发育速度及不同材质和采苗深度对海菊蛤附着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野生橘色海菊蛤在养殖池经自然催熟后性腺饱满,发育成熟;采用“晾干+流水+高温”刺激获得了橘色海菊蛤优质精卵,并成功完成了受精;受精卵通过不均等卵裂,依次发育为多细胞卵裂期、囊胚、担轮幼虫、D形幼虫、壳顶幼虫、匍匐幼虫和稚贝,累计耗时25~27 d。受精卵在温度为28℃和32℃时均可发育至稚贝,且在水温为32℃时,胚胎各个阶段发育速度均快于28℃。室内不同水层采苗结果显示,底层采苗器附着密度要显著高于上层(P<0.05);不同附着基材质附着密度结果显示,室内采苗阶段黑蝶贝壳附着效果最好,而后依次为海菊蛤壳>牡蛎壳>混凝土饼>黑色遮阳网>绿色聚乙烯网片。在自然海区养殖30d后,海菊蛤壳和牡蛎壳附着及生长效果最优。本研究首次成功开展了橘色海菊蛤人工繁育,获得了其胚胎和稚贝发育规律,研究结果可为该物种在南海人工规模化养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将农渔废弃物(花生秸秆和海湾扇贝壳)作为鱼礁材料添加物,利用礁体自身碳封存增加人工鱼礁碳汇潜能的可行性,并通过研究礁体附着生物的变化特征,探讨礁体材料添加物对人工鱼礁生态系统生物固碳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海区礁体附着生物的优势种为褶牡蛎(Ostrea plicatula Gmelin),添加了花生秸秆和海湾扇贝壳的人工鱼礁并未显著增加褶牡蛎的附着量(P0.05)。通过对添加物礁体自身碳封存量的计算,海湾扇贝壳添加物单位实验礁的最小碳封存量为104.13 kg,最大碳封存量为260.32 kg;花生秸秆添加物单位实验礁的最小碳封存量为296.28 kg,最大碳封存量为740.70 kg;实验礁体添加物的总碳封存量达2802.87 kg。以此估算,如将实验所在的66.67 hm2礁区已投放的圆管型混凝土礁材料加入添加物,以海湾扇贝壳替代率为10%计算,至少可完成52040.00 kg碳的封存,以花生秸秆替代率为25%计算,礁体自身的碳封存量可达370350.00 kg。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将农渔废弃物(花生秸秆和海湾扇贝壳)作为鱼礁材料添加物,利用礁体自身碳封存增加人工鱼礁碳汇潜能的可行性,并通过研究礁体附着生物的变化特征,探讨礁体材料添加物对人工鱼礁生态系统生物固碳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海区礁体附着生物的优势种为褶牡蛎(Ostrea plicatula Gmelin),添加了花生秸秆和海湾扇贝壳的人工鱼礁并未显著增加褶牡蛎的附着量(P>0.05).通过对添加物礁体自身碳封存量的计算,海湾扇贝壳添加物单位实验礁的最小碳封存量为104.13kg,最大碳封存量为260.32kg;花生秸秆添加物单位实验礁的最小碳封存量为296.28kg,最大碳封存量为740.70 kg;实验礁体添加物的总碳封存量达2802.87 kg.以此估算,如将实验所在的66.67 hm2礁区已投放的圆管型混凝土礁材料加入添加物,以海湾扇贝壳替代率为10%计算,至少可完成52040.00 kg碳的封存,以花生秸秆替代率为25%计算,礁体自身的碳封存量可达370350.00kg.  相似文献   

8.
扇贝与海带间养,能收到较好的经济效果。1981年,我县间养面积200亩,投资额比单一笼养扇贝每亩节约二分之一。但在养殖实践中,必须抓好以下几项措施: 一,清除扇贝壳上的附着物。在我县养贝海区,牡蛎、杂藻等幼体在扇贝穿耳挂养时,容易附着在扇贝壳上,影响贝体生长速度。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需将扇贝穿耳的时间推迟到6月中下旬,避开牡蛎等的产卵期和附着期。二,选择坚固耐磨的尼龙胶丝做穿耳绳,防止中途磨断,扇贝散失。铁丝穿耳,易受海水腐蚀,不到收获期往往锈断;聚乙烯绳虽较  相似文献   

9.
于讯 《现代渔业信息》2011,26(10):34-34
栉孔扇贝属我国海区自然生种类。适宜于我国广大海域特别是北方沿海养殖。栉孔扇贝营附着生活,足丝料发达。成贝壳高可达8厘米以上。滤食,饵料以浮游植物为主;耐温范围-1.5℃~25℃;适盐范围16‰  相似文献   

10.
对网笼养殖的栉孔扇贝壳上污损生物的数量进行了研究,发现9~11月贝壳上污损生物的湿重分别为1.47、0.49和2.09g,与上壳重的比值分别为28.16%、10.24%和31.29%。通过在栉孔扇贝上壳添加上壳干重0.5、1、2和3倍重的水泥,用以模拟附着在扇贝壳上的污损生物,设不添加水泥的对照组,对贝壳上污损生物的重量对栉孔扇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扇贝壳长、闭壳肌和剩余软体组织的特定增长率及存活率与对照组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贝壳上的污损生物的重量没有影响扇贝的生长和存活。  相似文献   

11.
初永娟 《齐鲁渔业》2008,25(11):12-12
1人工栽培紫菜的生长过程紫菜的人工栽培分丝状体培育和叶状体养成2个阶段。丝状体培育阶段:春末取成熟的叶状体经阴干刺激后,放入盛有海水的容器内放散果孢子,当放散量达到要求时,捞出叶状体。把孢子水按一定比例喷洒到已放有贝壳的培育池内,果孢子即附着到贝壳上,萌发钻人贝壳内生长成丝状体。秋季水温下降时,贝壳内丝状体成熟并放散壳孢子,将维尼仑网帘放入培养池内采苗,  相似文献   

12.
栉江瑶[Pinna (Atrina) pectinata]俗称“海锨”、“大海红”,是一种大型贝类,其贝壳肌特别肥大,可制作珍贵海产品——江瑶柱。山东近海栉江瑶资源比较丰富,目前已成为各地开发的主要贝类之一。 一、栉江瑶分布与习性 栉江瑶在山东沿海分布较广,从胶州湾至渤海海峡,自潮间带的中、下区至水深百米的广阔水域均有栉江瑶栖息,特别是在低潮线至50m水深之间尤为繁盛。它多生活于水流不急,风浪平静,沙泥底的海区,将贝壳插入沙泥滩中,仅以宽大的后部露出地面,以足丝附着在粗沙粒、碎贝壳或石砾上,营固着生活,无爬行能力,一经附着便终生不再移动。栉江瑶喜与海藻、腔肠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腕足  相似文献   

13.
张志华 《河北渔业》2011,(10):67-67
栉孔扇贝属我国海区自然生种类。适宜于我国广大海域特别是北方沿海养殖。栉孔扇贝营附着生活,足丝料发达。成贝壳高可达8cm以上。滤食,  相似文献   

14.
日本将贝壳经特殊加工,制成了一种以贝壳为过滤材料的海水过滤槽。这种过滤槽具有很高的微生物附着能力,结合进行臭氧杀菌,能有效地净化水质,使水质保持稳定。这种过滤槽的主要特征如下:①较之传统的海水过滤装置,不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海水交换,②过滤材料每二~二年半洗一次即  相似文献   

15.
为利用海洋中贝类幼虫资源,优化虾夷扇贝、紫贻贝采苗技术,在旅顺黄海沿岸虾夷扇贝采苗海区投放贝类采苗器,位置距离水面分别为2、3、4、5、6、7、8、9和10 m,共设9组;贝类采苗器投放40 d,观察2~10 m水层虾夷扇贝及紫贻贝附苗数量,研究贝类采苗器投放水层对虾夷扇贝和紫贻贝附苗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设定水深范围内,虾夷扇贝附着数量随着水层深度增加逐渐增多,6 m以下水层虾夷扇贝附着数量多,差异不显著;贻贝附着数量随着水层深度增加而减少,在5 m以上水层附着数量多,差异不显著,5 m以下水层附着数量急剧减少。因此,采集贻贝苗种利用5 m以上水层效果好,尤其是2~3 m水层,如果采集虾夷扇贝苗种可以利用6 m以下水层。  相似文献   

16.
1.在巨藻生长发育过程中,依附着器的变化,可划分为卵囊附着期、假根毛附着期、吸附盘附着期和假根附着期四个时期。2.假根毛的各生长阶段形态不同,在生长后期的部分假根毛顶端产生叉状分枝。3.大于1毫米的幼藻,假根毛的数量随光强的提高而增加。有趣的是生长在尼龙丝上、位于弱光下的幼藻,它们的假根毛通常螺旋状缠绕在尼龙丝上。4.幼藻的早期假根与成藻假根一样,有明显的背光性。5.10~15℃的水温,是早期假根产生的最佳范围。6.在巨藻幼苗的生产中,除掌握适当的采孢子密度和适宜光照、温度外,选择适当的附着基,经常保持育苗器的清洁,让幼藻各阶段的附着器,都能直接接触育苗器,是避免脱苗保持苗全苗旺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李霞 《齐鲁渔业》2009,(8):54-56
柄海鞘(Styela clara)隶属脊索动物门(Chordata)、尾索动物亚门(SubphylumUrochordata)、海鞘纲(Class Ascidiacea),系统发育上介于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之间,属过渡物种,具有生殖周期短、繁殖快等特点。柄海鞘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资源相当丰富。然而,柄海鞘在沿海贝类养殖中危害性很大,它们附着于养殖笼外,少量进入养殖笼内附着于贝类的附着基及贝壳上,严重影响了网笼内外的水体交换,造成笼内缺氧、缺饵、排泄物积聚,不利于贝类生长。此外,  相似文献   

18.
<正> 十、如何防止养殖扇贝大量死亡?扁贝海上养殖常发生大量死亡现象。扇贝死亡前的症状:贝壳边缘缺刻不全,贝壳内面呈黄褐色,外套膜边缘向里萎缩,症状越重的个体萎缩越厉害,得病的个体虽已过了繁殖季节,但腹嵴内仍剩有大量的生殖细胞,雌雄易辨等。这些症状说明扇贝处于病态,是发生海上大量死亡的前兆。应立即分析病态的原因,如是养殖密度过大而引起的,要立即分笼疏散;如是渡夏水温过高所致,可沉架,降低养  相似文献   

19.
魁蚶增养殖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雪岭 《齐鲁渔业》2007,24(5):22-22
1魁蚶苗的中间暂养2004年4月自山东烟台购进苗种2 000万粒,稚贝壳长1 mm左右,首先经过浮筏式中间暂养培育成大规格苗种。中间育成要选择无风浪,水质清新,饵料生物丰富的海区,视稚贝的附着量多少,按一定稚贝数量(一  相似文献   

20.
<正>贝类保护身体柔软部分的钙化物,称为贝壳。贝壳多种多样,形态各异,成为浩瀚无垠的大海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近十几年来,贝壳的身价一直呈攀升之势,不但可以收藏,还可以做各类饰品、摆件佩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